皇帝们的死后生活 第141节
作者:文绎      更新:2023-04-16 03:00      字数:5254
  伊尹又问:“敌镇现在荒废了啊,荆轲投胎去了,唔,你知道吧?”
  “啊,这倒是可喜可贺。”嬴政当然知道这件事,虞姬告诉了吕雉,吕雉又跑来恭贺他。这虽然不能表示阎君对自己毫无防范,却能表明戒心去了大半。当年是因为什么把他留下?唔,是因为除了荆轲之外,没有人敢对始皇拔剑相向。唔?我现在的威严是不是减少了?
  “说起来敌镇,韩信现在终于肯俯首称臣,现在在禁军中做教头,教授兵法。”不用留着他对付刘邦了,项羽一个人基本上能力压整个帝镇。
  嬴政精神起来:“嗯?人间的战争和地府的战争不同吧?”
  “的确不同。人间在四面八方,地府还得加上上下两个方向。不过有能耐的人总是很聪明。”
  忽然进来一位都尉:“阎君,董卓拒捕逃窜,正在加派人手追捕,要不要先带别人进来审?”呃,我闻到了蒸牛肉和米酒的香气,还有坚果。阎君们如果知道您以会审的名义偷懒,会很生气吧?
  嬴政:??拒捕?逃窜?鬼?他问:“董卓如此骁勇?”
  “是,董卓是一员猛将,骁勇善战熟读兵法。”
  阎君也觉得自己在偷懒就要被挤兑了:“先带别人进来吧,权当热身。”
  嬴政吃掉了一颗小山核桃,收起其余半壶冰镇米酒,统统塞在桌子下面。
  带进来一个儒雅的文人。
  有些沮丧但还算是平静,进门来施礼,然后端正平和的站在地毯上。
  三人的桌上整齐划一的显示出:蔡邕,男,官职:郎中、议郎、侍中、左中郎将……
  仔细一看这人生平,早年孝顺,被朝廷征召,获罪被流放,被董卓强征,董卓死后被王允所杀。
  再仔细一看,嗯?没有命案?
  “你依附董卓多年,竟然不涉命案?”哇这是怎样的玩忽职守,啊不对,明哲保身、爱惜羽翼。
  蔡邕无奈的叹了口气:“判官,董太师虽然重用蔡邕,却是屡谏不从。”
  王允诛杀董卓之后,他早就料到太师会有这样的下场,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在王允谈起此事时,情不自禁的叹了口气,他本叹董太师本能成为一代名相,能识人用人却不听劝谏,不能爱民,最后胡作非为落得这样的下场。王允小心眼,就把他下狱治死。
  三人稍一研究,的确是这样。那他就没什么事了。
  嬴政:“且慢。蔡邕,你所创的飞白书意态如何?”
  蔡邕当即写了两行字给他看,果然灵动美观。
  伊尹很喜欢这种新字体,是自由的感觉,如飞鸟凌空:“帮我抄一本书可好?”
  阎君也想给自己头上的牌匾换一种字体,他当年从大篆换成了隶书,现在也可以再换一换。
  蔡邕羞于跟人谈价格,文人的清高再加上没有缺钱的观念,让他只想知道这俩人是谁。生前死后都被人赞赏自己的字体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可是不能空口白牙的答应给人抄书。一听说是伊尹,好的没问题!抄多少都行!把汉书都抄一遍都行。
  伊尹也很干脆,拿了自己家的钥匙给他,又出去扯了一个鬼卒送他到自己家里安顿下来。平时不锁门,那钥匙是为了证明不是非法入内用的。
  甭想闲着,继续带人进来审。审其他人的当然是嬴政,阎君和伊尹是为了会审董卓而来,不是什么事都管。
  阎君左右看了看,机智的往后一躺:“底下的鬼差,还能看见我吗?”
  “看不见了。”
  “太好了,我睡一会,都别说出去。”
  嬴政微微松了口气,嗑坚果的声音尖锐刺耳,距离又近,让他想发怒又不合适。正在筹措不是训斥的话让他别嗑了,没想到阎君能自觉的躺下睡觉,这很好。
  伊尹像个老好人似得笑了笑,掏出一本张仲景还没写完的《伤寒论》继续看,还给他轻声介绍道:“张仲景提出的六经辨证、四诊八纲,比前人更为优越。其中的方剂也是他试验过的,很好。”
  嬴政一点兴趣也没有,伊尹看得出来,就不再给他介绍医学书,自己继续学习。上次他这样如痴如醉,还是扁鹊的针灸之术,没想到每隔几百年,就会出现一位既有天赋又勤恳仁爱的名医。
  接下来又审过了几十个人。
  两名都尉生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武将,快步走了进来:“阎君,董卓抓回来了!阎君呢?”
  阎君一个仰卧起坐就出现了,差点把自己的桌子踹下去,沉静淡然的扶着桌子:“我在此。把他带进来。哼,好贼子,真能逃窜。”
  两名都尉列立两边,又有六名身上带伤的校尉带着十几名没什么大伤的鬼卒,抬着一个笼子走了进来。笼子是巨大的竹笼,用一尺宽的竹条编织而成,笼子的尺寸恰到好处,把这个人的头颅双手双脚都紧紧的固定住,上面露出头,下面露出两只脚。笼子上还挂着两块桃符。这差不多是最重的重刑标准。
  高台上的三人都仔细探身往下看。
  笼子似乎是临时编制的,不仅细密,还很贴身,头露在笼子外面,横竖的竹条却紧紧的卡在他的脖子上,被一把乌黑油亮的大胡子挡住了。衣领上有些血迹,让人不得不怀疑他奋力挣扎时卡破了咽喉。身体被拉成一个大字型,手脚伸直,手腕和脚腕都被竹笼窄小的缝隙卡的稳稳当当,动弹不得。他现在使不上力气,若要移动逃跑,只能侧过来在把这竹笼当做一个桶轱辘走,那样又一定会被手卡住。
  再看董卓这张脸,四十多岁的年纪,容貌异于常人。浓眉粗的如墨染,眉尾是长寿眉,微微下垂,眸光明亮刺人,高鼻方口,看起来是个桀骜狂妄的社会人,但绝对不丑,也不傻。
  隔着笼子也能看出来,这是标准的猛将身材。极高,极壮,肩膀手臂胸腹鼓起一块块的肉,虽然肥壮却很灵活。凶猛而彪炳的气息没有被这个可笑的笼子遮住,反而更加刺人,像是一头有着尖牙利爪的愤怒猛虎。他每次上朝时都在朝服内暗穿铠甲,防备刺杀,那十几斤的铠甲常年负重在身上,即便不努力练武,也能保持力气。
  嬴政心中暗暗的纳闷,一个县尉的儿子,竟然能长成这副模样。
  董卓咬牙发怒,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又被压制住了,说不出来。
  阎君先问:“先说说,怎么能让董卓逃了?你们出发之前,阎君们三令五申,叫你们多加提防。”
  董卓听了反倒很高兴。
  两名都尉都很羞愧,如实禀报了自己失败的原因:“董卓年少是曾是游侠,力大无穷,能佩双箭囊,在马上双手拉弓。率军打仗常常冲锋在前。”
  “他怨愤而死,生前杀戮又重,瞬间化为厉鬼,依然是力大无比。”
  “我们不敢掉以轻心,带了百人前往。只是董卓的魂魄中幻化出弓箭长戟,他当时失去理智,不知苦痛,比生前更加悍勇。”
  “鬼被砍了不会死,他意志坚定,铁索被长戟拨开,箭法又极准,狂奔时速度不亚于鬼差。”
  “京城附近的冤魂很多,有些听命于他,没头没脑的向我们冲过来。”
  “还有吕布身上的煞气太重,他去痛殴吕布时,我们无法靠近。”
  他们不用解释最后是怎么成功把人带回来的,只要总结失败的原因就够了。
  阎君点点头:“情有可原。罢了,不罚你们。去吧弘农王刘辨带过来,还有其他被董卓杀掉的人,他们可以准备了。”
  开始查看董卓最详细的人生简历,他能成功一点都不奇怪,不仅熟读兵法、还爽朗大度能服众,待自己的部属和朋友亲切又大度施恩,不吝钱财,对自己看上的人真是礼贤下士、勾肩搭背。一次近乎死罪,被减免一等之后又幸运的遇到了大赦天下。如果不是进入长安后为非作歹,这人也可以青史留名。
  看到他三十岁的经历时,派出去找刘辨的人才把他找过来,从肉店地狱里找到的。
  刘辨因为生前就被废黜,又不是需要交给父亲照顾的小婴孩,不用进帝镇。现在住在亲戚家里,虽然陪葬品不多,却非常自由,无拘无束。
  他的一生不快活,因为生母何皇后毒杀刘协生母王美人之事,母子二人都不太受宠,灵帝刘宏一直倾向于刘协,他虽然还不知道帝位有多重要,却被周围人感染的很紧张。登基之后短短几个月,先是何进被杀,然后是袁绍和曹操杀进宫诛杀十常侍,兄弟俩被太监带着逃出宫去,随后又是董卓进京,当众废了皇帝。
  他不需要见到父母祖先,只需要安全和自由。到了地府之后,平阳公主一点也不约束他,耳目畅通,手里的钱财也足够花销一段时间,眼前的街市并不陌生,当年灵帝在宫中摆了街市,让宦官宫女在里面贩卖奇珍异宝玩耍。
  在买红豆糕的小铺坐了几天,确定这地方安静祥和,偶尔有打架的也无伤大雅,这就放心了。为了等董卓死下来之后,能畅快的报仇,特意去肉店地狱练习砍人。
  刘辨一听说这个好消息,顾不得十几年的礼仪培养,跑的飞快,前来通知的鬼差都追不上他。
  嬴政觉得眼前这一幕真有趣,人间的蠢货以为把人杀了就一了百了,谁知道死后攻守易型,杀人的成了阶下囚。“董卓,你废黜皇帝,毒杀弘农王,如今弘农王就在眼前。你有何话讲?”
  他想起鬼差们嘀咕的: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董卓终于能开口说话了,先骂:“吕布庸狗!”然后理直气壮、义正辞严的说起,刘辨当年见了自己吓到话都说不出来,刘协则不同,他为天下计,这才换了个质量好的皇帝。
  至于毒杀刘辨,那是因为东郡太守桥瑁等人伪造三公文书发到各州郡,呼吁各地起兵勤王,拥立刘辨重新登基。他杀刘辨,是为了停止杀戮。
  说的好有道理的样子,谁都知道人会尽力洗白自己的恶行,没人把这番话当回事。
  经过长达十天的会审之后,搞定了全部疑点,开出超长的清单。
  共计十三个地狱,少则一千八百七十年,多则十三万一千二百三十三年。
  阎君伸了个懒腰,把一个山核桃丢进嘴里,咔嚓一口咬碎皮,吐出来再捡果仁吃:“去地狱之前先带他去见见那些含怨的百姓。”
  刘辨在旁边恨恨的盯着董卓看了十天,虽然每次董卓看过来时,他都觉得害怕,心里打鼓,却也迫不及待的想要砍他。
  董卓带了出去,就搁在城外的荒野中。
  别的鬼魂来报恩报仇会有种直觉,不用人通知,也不用拿到城外头去。但是仇恨董卓的人太多,刨除掉因为恐惧不敢去报复的,还有已经要求去投胎的人之外,还剩很多。
  除了伍孚敢把生前没捅着那刀捅上之外,其他人大多摄于他的凶悍,敢怒而不敢靠近骂街,更别提上前踢打。
  刘辨也有些害怕,在侧面狠狠的踹了一脚,却因为身高体重的差距差点把自己弹出去。
  项羽闻讯赶来,见猎心喜:“鬼差,你把他放开,我和董卓比试比试。”
  鬼差一见他过来,都快躲到董卓身后去了:“楚霸王,你们不会一起打我吧?”
  项羽大怒:“呸!我焉能与此人同流合污。”
  董卓哈哈大笑:“项羽!你杀楚怀王,我杀了弘农王,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项羽在敌镇中和韩信分析战争分析了很多年,他早就对杀楚怀王感到后悔了,现在被人提起来,越发恼怒。就照着董卓的脸擂了一拳。
  有道是墙倒众人推……这下子就都敢上了。
  出来搭理生意的管仲回去一说,诸子百家中有好奇心的跑出来一大半,出来看了看董卓长什么样子。看完之后又打听了一下人间的形势,蠢的让人无能为力,不如不看不听。
  帝镇中的皇帝们也轮番用那五枚出入竹符跑了出来,围殴董卓。
  刘辨在旁边看出他们是谁,甚至认出了桓灵二帝——长得像一家人,但始终没吭声。
  皇帝们也注意到这个干净而斯文瘦弱的年轻人,看年纪就是弘农王,汉灵帝更是直接认出来了。但也没吭声,没什么可说的,董卓乱国怪不到他,却也无心安慰他,甚至还有点羡慕他能住在镇外,随时可以去投胎。
  刘缵前两年就去申请去投胎了,他只是在等窦宪死,窦宪死后开始留恋真正的亲人,却还是觉得尴尬。
  ……
  嬴政严肃的想了很久,拿着纸张涂涂改改,画了很久的图纸,还是不满意。
  他头一次见到这个困人的竹笼,视觉效果虽然好笑,但一点都不威严,简直蠢的要命。
  在吕雉来送水果时说:“你告诉阿盈,研究一下控制猛将的机关,现在他们用的是这种东西。”拿出一张纸。
  吕雉接过纸看了看,一团淡墨染出来的鸡蛋上长着小小的脑袋和手脚。
  始皇懒得一条条的用细线画出笼子,就补充道:“这是个竹笼。”
  “哦,我眼拙,还以为是把人夹在鸡蛋里呢。”
  “呵呵呵。”
  始皇说:“这东西既不好看,还不好用,编织时需要时间。单纯的囚笼他们试过,会被人掰开。让阿盈研究一番,做一个模型拿来。”虽然阎君那里私藏了墨翟,可是以墨子的立场来看,他不会制作这种东西。
  吕雉答应下来,思索一番,心头压着另一件事不知道该怎么说,也不知道能不能说。近些年来觉得夫妻之间的激情减退,虽然相处的热切时也没什么特殊的,但现在感觉不同。或许是因为一起欺负对面的刘邦能给人一种同仇敌忾的感情,而现在,他把全部的经历投入在工作上,把自己当做下属,很可靠的下属,但不是妻子。现在怎么办呢?只有肩并肩的一致针对刘邦,才能找回感觉。
  “夫君。。”每次回到帝镇,都能看到刘病已和许平君、刘箕子和王嬿恩恩爱爱,逼得吕雉有了破釜沉舟的心。
  “嗯?有话直说。”
  “我们人手不足,这一直令人忧心。”
  “你在镇外另外派郭圣通去置办人手,做得很好,现在又有什么良策?”
  吕雉幽幽的看着他:“他们的子孙一代代的来到这里,不论是否争气,总算能凑数。你我都没有孙辈,现在却有再生几个孩子的机会。将来培养成英豪,又是臂助。”
  “这事我早就想过,不行。”嬴政回忆起自己当时否决计划的原因:“第一,那法门只能用在欢爱和生子上,没有别的用处。你现在能专心修行御剑,我只能抽空,一心二用能勉强支撑,一心三用可不好。第二,生下孩子无人教养。我自是没时间管教他,在地府又无处筵请名师博士给儿女讲课。第三,我没见过鬼和鬼生鬼,若是记忆仍在,或是长得不像,未免令人膈应。第四,我有几个不成器的儿子,恐怕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