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们的死后生活 第147节
作者:文绎      更新:2023-04-16 03:00      字数:4532
  在阴间乱逛了一圈之后,回去找武帝商量:“您打算出仕么?”
  刘彻沉着脸,沉吟了一会,微微摇头:“并无此意。你耐心些等着,皇帝,呵,皇帝早晚会到这儿来。”他们那样疲于奔命,如果篡权的逆臣到了帝镇中,皇帝却因为忙于工作没时间回来打人,那是不是很失望?
  刘病已觉得他说得对,可是还有一件事他没有说。因为地府最近比较忙……王萱和冯媛联手把刘奭弄去工作了。具体干什么,不清楚,职位高低,不清楚,反正这个儿子一天到晚不着家,不过这两个女人不会带他去鬼混,去见识一下平民百姓中的刁民也好,免得他满脑子诗书礼教,傻了吧唧。很显然刘奭这个软弱的小东西没有胆量殴打一个篡权的皇帝,帝镇也不缺他一个。
  不远处铺着的象牙席上有两条腿,还有胡乱堆着的锦被。锦被下埋头大睡的人露出头,坐了起来:“哎,你们说袁术都称帝了,怎么就是不送来呢,啧啧。是不是和阎君有什么肮脏的交易,花钱买命……不对啊,从他的生平事迹来看,应该没多少陪葬品才对。”
  刘病已:“你,您怎么会在这里?”
  “那你以为是谁?”
  刘病已看了看他的毛腿,露出了一种复杂的表情:“我以为是武帝的男……的朋友。”说男宠这个词有点牙碜。
  刘邦也露出了一种复杂的表情:“你这不肖子孙,看到我的腿竟然没认出来我。”
  刘彻脸上有些隐晦的嫌弃和挑剔,即使没有血缘关系高祖也不行,他太老了。“帝镇中哪有别人家的人,外人又进不来。”
  刘病已尴尬:“哈哈哈哈哈……您为什么在这儿?不穿裤子?”
  刘邦穿着一条短裤站了起来:“哼哼哼,王静烟以为把我的裤子藏起来,我就能老老实实的在家里听她说话,她把我看轻了。”
  刘彻&刘病已:“……”
  刘邦勤劳的给自己拿了一瓶酒,嬉笑道:“你们两个就是太听女人的话了。一个拿祭品换每年见一面的机会,另一个,啧啧啧,我都没法说你了,你把她当皇后那么尊奉,可没把自己当皇帝。”
  俩人:“……”
  刘病已诚恳又认真的点头:“这就是我们恩爱的原因啊。”
  没有恩爱妻子的人有脸嘲笑我吗?不论是女人还是大臣,都得对其好,再加以约束,才能长久。你们两个一个不约束自己喜欢的女人,另一个对女人…呃对儿子…反正最后是杀了,呵呵~~
  刘彻觉得很扎心,关于男宠的猜测就让他不太好过:“听说项羽常常寻找高祖,可见用心之深,比起您当年见了始皇法驾为睹真容就为止痴狂要好。”他拎出来当年的事情,当年打架失利,高祖被始皇压制在地上,就要被重伤时使出的拖延之计——他表白了(30章)。
  刘邦呵呵一笑,摸了摸自己的脸,这的确是一张很不错的面孔,在同龄的年今五十的男人中,不论是肥头大耳的权贵还是过去在民间认识的长者,自己都是最英俊不凡富有气度的一个:“嗨呀,朕可真是个红颜祸水。始皇和西楚霸王都为我疯狂。”
  刘彻:这心态真是让人服了。
  刘病已犹犹豫豫的想:我不是很懂你们这种爱好…不管别人做什么,幸好我不是…
  高祖开完了玩笑,又开始叹息:“可惜刘庄是个死心眼。”
  唉,在目前为止,自己家和项羽有所接触的,只有刘庄一个人——别人都机智的躲着走。我本想让他用和项羽的那点交情做些什么,通过刘庄和项羽谈一谈,刘庄居然不听话!
  刘彻一直都喜欢跟他抬杠:“他是端方君子,没什么不对的。”谁都喜欢忠臣孝子。
  刘邦有点生气了:“都他妈闭嘴!一个个的就知道抬杠!一点正经主意也没有!养你们何用?”
  刘彻和刘病已都很无奈:“我们给过您建议了。”
  “只要您好好练武,总有一天能敌得过项羽。”
  “对啊,高祖天纵英才,旷世豪杰”
  “滚滚滚滚!”刘邦伸手戳这俩不肖子孙:“你也练剑,怎么不保护高祖?你还是游侠呢,怎么见了项羽就躲?”
  刘病已心说因为我私下里较量过了,我不是他的对手,赢了才说呢,输了有什么可说的。最近听说他和吕布相斗七天七夜,把吕布打的可惨了:“游侠啊,必要游走”
  他一翻身躲开了刘邦踹过来的一脚,一溜烟跑了。
  …
  又过了两年,官渡之战结束,袁绍下来了。
  他年轻时武力很强,也算骁勇善战,可惜刚死时还保持着临死前虚弱无力的心态,没有和鬼差动手。
  嬴政心情很好,上次审孙策的不是他,当时他屋里有人耽误了。到现在也没见到江东猛虎长什么样子,只好让吕雉去看看是什么样的人,回来转述给他。
  这次这袁绍,被其他亡魂评价为在诸侯之中,强大富有不容小觑,不善用人又有德政的一个人。
  袁绍闷闷不乐的坐着,不知道这里的判官怎么回事,看起来不丑,就是让人心里沉甸甸的,目光锐利的让人不适。再想想自己的身后事……儿子打不过曹操,谋臣猛将都不如别人家,唉。
  要死啊。
  田丰就在大街对面等着旧主出来呢,他死后一直在这里等,等了快三年。人都说他刚而犯上,袁绍战败之后也怕被他嘲笑,就先杀了他。田丰死后一听说能等到生前故人,可高兴坏了。
  第96章 搬家
  虽然现在有一些看起来年轻的鬼魂来孙策家里自荐,想在他这里当佣人——东家性格也不严厉不暴躁, 还有钱, 这可是难得的首选。
  他招了一对年轻的小夫妻, 负责收拾院落和整理杂物、砍柴烧火、赶走自荐枕席的女人,还有小夫妻的儿子, 负责磨墨奉茶。
  孙策正在屋里收拾东西——他让木匠们做了很多放东西的木架,还有大大小小的木盒木桶、以及弓架。所有的书,陪葬的竹简和纸做的书都要整理好放在架子上, 然后还要把所有陪葬的剑搁在架子……自己不收拾不知道, 真多。还有弓, 热爱打猎的人有各种各样的弓,还有各种箭头的箭。
  箭头分八种, 有带血槽的, 有带倒勾的, 还有扁长的, 用处都不一样。
  分门别类存放在木桶里,搁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保存起来。
  除了书籍和兵器之外, 还有一些玉器珠宝。
  这些东西他都不愿意假手于人, 衣服和其他金银器可以让别人收拾, 这些宝贝儿必须自己动手。
  一边和新认识的朋友喝酒聊天一边收拾东西, 干了好多天, 总算都收拾完了。
  邓鸷来到他家:“孙伯符,在家么?”
  孙策撩开二楼的竹帘向外看:“是你?邓兄。提前放假了?”下了楼正要去和他见面,走到门口发现不对劲, 在邓鸷身后还有十几个人。
  “哦这是何意?”现在就穿了睡衣和袜子,没有佩戴刀剑,这要是动起手来,不好办。
  邓鸷也觉得现在这情况像是要抓人,得给他解释清楚:“说来话长,你们在这里等着。伯符,进去说话?”
  孙策没有放松警惕,只是微微笑了笑:“童儿过来奉茶。邓兄请坐,我去更衣。”
  邓鸷就在楼下目不斜视的坐下来,等着他雇的小童来奉茶。
  他换衣服换的很快,虽然在直裾内加了软甲,在腰带上系了佩剑,但他的神色不变,还是轻松愉快的笑着,从楼上走下来:“邓兄请讲。”
  邓鸷就告诉他,因为他们这些汉末豪杰逐渐的死下来,住在不同的地区,又都很善于交朋友,让……隔壁喜欢安静的老太太很害怕,这地方平时来往的人不多,老妇人去投诉了,于是阎君准备让他们搬个家,豪杰们都住在一起,交朋友也方便,也不会让隔壁妇人感到害怕。同时为了保证安全,还会在每个人的庭院中加上禁制,外人非请不得入内。
  孙策又不是傻子,隔壁老妇人去投诉这种蠢话,他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要说是阎君担心自己结交豪杰,让自己和人间的仇敌住在一起,相互制衡,互相监视,互相伤害。“听说皇帝们住在城外的镇中,我们也要另凑一镇?”
  邓鸷:“不必如此,地府的土地可以随意扩大缩小,已经选好地址,格外推出一条街即可。”
  孙策没听懂。
  邓鸷:“你若做好准备,我们现在就可以搬走了。”
  斤斤计较的不是豪杰,谁能在意盖房子所投入的时间和金钱呢,反正现在也耽误不了什么正事。“行啊。门口那些人来帮我搬家?真细心。”
  邓鸷面有得色的点了点头,从门外高声说:“可以了。”那些壮汉都是他手下的力士。
  十几名力士分散开来,围绕这这栋宅子,一起蹲下身,把手插进泥土中。刹那之后,为首的人高喊一声:“起!”
  连着围墙、小楼和刚刚移栽的桂花树,这五亩地被这些力士抬了起来。
  孙策只觉得身子一沉,看窗外,隔壁的小楼变矮了,消失在眼前,旁边就是隔壁大树的树梢,树枝伸了进来,还听见一个壮汉的抱怨:“哎呀树枝打我眼睛上了”。
  “真有意思。”
  邓鸷赞同的点头:“地府搬家实在是太方便了。想当年我被贬,一路上……当时若有这样的法术,该有多好。”赶路多累啊!!
  壮汉们托起这五亩地,稳稳当当的在空中挪走,横跨了几条街之后,缓缓下降。
  “邓长官,您出来看一下,放在这里可以吗?”
  邓鸷负责整个主城和主城外的土地规划及出租,这里是城外成群的房舍中的一片空地,能放下三十多户,现在他得出去规划一下:“嗯,往左挪两米,好,我看看和前后的房子对齐没有,可以了放下吧。”
  搬完家的孙策有点懵,这和他想象中的搬家不大一样……大不一样啊:“邓兄,还有差人们,不来恭贺我乔迁之喜吗?”
  邓鸷说:“只有喝一碗酒的时间。”
  孙策不在意,他对这种奇妙的能力很好奇,吩咐小厮拿了碗和酒出来,请他们每人喝了一碗。
  ……
  袁绍见到田丰之后,双方都很平淡。
  田丰很平静:“我献策你不听,果然输了。”
  袁绍也很平静:“我若纳谏,只是换一个原因输。”
  两人就开始展开讨论,从引经据典到需要沙盘,双方唯一的共同点是都觉得对方说的不对,实在是没有办法,就在墙上用短刀和木棍划地图。
  土制石灰唰的墙壁也很白,一划一道印。
  很快就过来两名鬼卒:“住手!禁止乱写乱画。你们两个!”
  袁绍和田丰手里都有东西,也都在墙上挥洒了……片刻之后,俩人拿着石灰桶和小木片,趴在墙上补这些印子……
  生前在壁上挥毫题书,现在在墙上写写画画还得面临要么补墙要么挨揍的选择。
  刚把墙刷完,一个扈从引着一名文士过来,拿了一碗墨汁一只毛笔,在墙壁上写:‘生前非一主,死后共一君’,写完之后很惭愧的走开了。
  补墙二人很想问问凭什么他能随便写字,过去一看,真是好字。
  像是蔡邕的字,他们都见过不少蔡邕的文稿和墨宝,认的清清楚楚。
  不错,写字的人正是蔡邕,他不想写这样白话的句子——这连诗都算不上——奈何这是阎君亲自撰的句子,要求他用最大最显眼的字体写在墙上。
  蔡邕心中无奈,也只好从命。他也明白,写的太复杂了那些普通的官兵看不懂。
  人间诸侯割据,互相征战,死掉的士兵们大多互不相识,到了地府相见不相识,聊一聊就知道是生前的敌人部众,就打起来了。
  袁绍补完墙壁之后,没耐心在搭理田丰,去找住的地方。
  邓鸷手头有一串名单,分给了所有负责办理租房子事务的下属,当名单上的人出现时,由他来负责。
  袁绍看着眼前的空地,又看了看身边的中年官员:“就是这里?”
  “不错。”
  孙策出去通知自己几个朋友自己搬家了,回来时发现自己隔壁多了个邻居,这是个熟人。当年联军讨伐董卓时,合作过,后来因为双方的领地之间距离遥远,没有交情也没有仇。
  袁绍死前做了很多事,这些事让他心力交瘁,勉强和田丰吵了一架,更是疲惫不堪。找了几个匠人来,搭了一座守孝用的茅草屋,还有高高的围墙,在舍前种植松柏,匠人力劝无果,只好从命。
  孙策:“袁公这是何意?”
  袁绍平静淡然的看了他一眼:“给我自己,给我的…守孝。”我的功业。
  孙策想了想他的继任者,嗯,确实应该守孝,估摸刘表来了也得这样。我不用,我可以继续游乐,譬如说,我什么时候才能遇到汉宣帝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