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们的死后生活 第349节
作者:文绎      更新:2023-04-16 03:02      字数:4240
  长孙无病:是嘛??呵。
  独孤伽罗不屑道:“你等着看吧,李治身体不好,李弘身体更差,你们兄弟阋墙就在不远。”
  又过了几年,李弘病逝。
  朝野之间都很悲伤,李治尤甚,直接给儿子加封孝敬皇帝。这还破除了一个谣言,说以前有‘老君当治’、‘李弘当出’的谶语,说太上老君要转世为人主,李治武后夫妻就给儿子起了这个名字,以应谶语,随着李弘年纪渐长,大家都信了。
  随着李弘去世,这些谶语又被翻出来议论。
  杨广不禁拍案叹息:“还能如此破解谶语?早知如此,当年应该给我儿子起名叫杨李。”
  杨坚:“不要迷信,以前僧人们还说你娘是观音菩萨转世呢。”我也信了。
  没有实权的皇帝本可以不去帝镇,强烈要求也可以去。
  但李弘在阎君面前哭诉,我要去等我阿耶,我爱我阿耶,我阿耶也爱我,父子不能相隔。不能在人间孝敬阿耶,就提阿耶去尽孝,侍奉太宗也好,顺便能把我小妹妹给我么?我娘特别特别思念她,我先抱回去养着,等她下来也好让她高兴。
  第237章 妙儿+李治
  李世民太高了价格,以前只要一半的陪葬品就行, 现在要全部。李弘想也不想:“钱财都是父母所赐, 非李弘所有, 若能倾尽家资与妹妹团聚,那很好。”
  换了!不就是所有的陪葬品换妹妹吗?值得!
  你要问我以后怎么生活?呃……太子从来不考虑这种事, 虽然不奢侈,但是对钱财没什么概念。
  许负有些不忍心,她特意跑去人间看相, 看出来武皇后眼下杀戮不少, 将来杀戮更多。倒没看出来什么特殊的帝王之相, 在皇帝上面下面都躺过,也能替皇帝杀人, 杖毙被废的皇后, 构陷大臣……权势会挂相, 看相看的不是官职, 而是权柄。
  “你可要想好,你若不去帝镇中, 隐匿身份, 可以在镇外与你妹妹团聚。什么都不用付出。”
  李弘仔细想了想, 觉得这位阎君虽是好意, 自己这么做却于理不合。身为李唐子孙, 怎么能坐视祖辈明君被软禁其中,自己却因为侥幸而在外面快乐度日?这岂不是辜负了阿耶厚爱?历史上被皇帝疼爱的太子有很多,死在皇帝前面的太子也有几个, 有谁能被亲爹追封为皇帝?只有我。
  他态度坚定。
  很快就带过来一个十二三岁模样的姑娘,因为生前名讳不详,乳名又没有记录,慈幼院里又都是起名废,就在她的谥号里试了试,安定思公主,那么是李安、李定、还是李思呢?她自己抓阄抓了李安。
  小姑娘生来相貌美丽,只是看着众人总有些不耐烦,被带到阎君殿前。
  阎君:“这是你哥哥,来接你。他现在要被软禁,你肯不肯和他一起走?”顺便简单介绍了帝镇的情况。
  小姑娘很是狐疑:“我听说我哥哥是太子,他怎么会死的这么快?”
  李弘也很疑惑:“我妹妹去世已有二十年,这小娘子生的是十二三岁模样。”
  虽然我从来不生气不代表我好骗啊。我算术课很好,也很善于观察。
  要说是吧,年龄对不上,要么不足一岁要么二十岁,都对。他们就算是贪恋我的陪葬品,也不至于找年龄差这么大的人来顶替吧?要说不是呢,看着和小妹妹长得很像,神态也像母亲,美丽骄横还有点强势。
  校尉解释道:“阴间的鬼想长大就能长得快些,不想长大的能十年八年不变模样。”
  小姑娘叉腰瞪了他一眼,仰头看阎君:“我想赶快长大成人,离开那个鬼地方。”
  伏案工作的一位阎君抬起头:“嗯?慈幼院怎么能算是鬼地方?你受过什么不公?”
  不能够啊,慈幼院上方的炁一片正直,或许有人生气,有小孩打架,但绝对没有虐待欺凌。
  两拨人数差不多的小孩在院子里打起来那就叫打架。
  李安小姑娘撇撇嘴:“没什么,他们都议论我,偷看我,鬼鬼祟祟的。阎君,这真是我哥哥?”
  “对。”
  “哥哥很俊啊。”她从身上摸了摸,从怀里揪出一个荷包丢过去:“哎,你看看这东西你认得么?”
  李弘看到荷包,是宫绸,里面放了一颗小小的金印,还有一对大大的明珠,从里到外都是正品,虽然当时不在灵前,也不记得母亲拿了什么东西放进去陪葬,但这的确是宫中之物,栩栩如新。“妙儿”
  “且慢!”小姑娘叫到:“你叫我什么?”
  “妙儿,李妙儿。美妙的女儿之意,本来想为你取名妙善,玄奘法师说不合适以观音命名。”
  “嗯嗯,行,比现在好听。你真是我哥哥?你看起来很柔弱啊”李妙儿伸手戳了他两下。
  李弘被戳的很疼,攥住她的手:“君王面前不要无礼。”
  李妙儿仰头看着阎君:“我也得被关在镇子里不能出入么?阎君~~可怜可怜我么~~我没有衣服穿。”
  “帝镇里有蚕。”就是担心皇帝皇后们没有衣服穿。
  “那我还要买东西呢。我学习不好,又不会打架,唯一的小梦想就是有钱有势,到街上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把有本事的人呢关起来,想我这样的连做坏事都做不好。阎君~~我可是在阴间长大的,和那些在人间学坏的人不一样呢。”
  阎君们想的比较简单,一个本来还算自由的小姑娘,如果因为要和家人团圆,就得被软禁,还真有点惨。写了纸条让她带给镇长,允许她出门。
  俩人出去之后,李妙儿迅速爬到他后背上:“我有哥哥啦~你能帮我打架么?”
  “呃?你怎么会跟人打架?你下来,你是个大姑娘了。”
  “那我跟人吵架时你会出来装好人是不是呀?”
  “不能,不要跟人打架,凡事都应该讲道理。”
  “哪有那么多道理可讲!既不能打架又不能帮我撒谎,我要哥哥干什么啊,别人家兄弟姐妹都能一起打架。”
  “他们打你了?”
  李妙儿炫耀道:“院里有规定,每隔三天才许以同等年龄、同等人数打一架,哼哼,我很少输哦!”
  李弘背着她手足无措,不托着她怕她掉下来,托着她又不好抓着她的腿:“你下来。”
  上交那么多东西,有附赠的搬家业务。校尉跟着兄妹二人,暗暗的好笑。
  回到慈幼院里,同龄的男女们庆贺:“讨嫌鬼要走啦!”
  “小气鬼找到哥哥啦!”
  “奢侈鬼要走啦!”
  李妙儿叉着腰嘲笑他们:“胆小鬼!穷鬼!校尉,这间屋子里都是我的东西。”她很快就发现这个哥哥是真没用,和自己想的全然不一样,既不肯趁着去帝镇之前,带她去未成年不许进入的地府看舞姬跳舞,偷偷买酒给她尝,又不肯陪她去买某些不可描述的书,吵架时不仅不能帮腔,还要拉后腿劝架。和小伙伴告别去了。
  “等一下!”老师们亲切的喊住这兄妹俩,塞给小姑娘一摞作业题,又叮嘱当哥哥的:“小安人很聪明,只是不爱读书学习。”
  慈幼院里每年都有不少小孩被刚死下来的父母接走,按惯例要把两个月的作业给小孩,做鉴别礼。
  李弘从妹妹屋里拎了几样东西送给老师,又看她的陪葬品几乎没少多少,这里真是好人啊,又送了一些。
  发现妹妹疏于管教,性格放荡不羁,狂野到能买一个肉饼边走边吃,掉渣还能一把接住继续吃,我的天哪。和自己想象中温柔羞怯的小妹妹不一样。
  ……
  帝镇中李世民正在和隋朝吵架:“追封儿子为皇帝,那是慈父之心!我儿子谋反时我还想自杀呢!”
  李渊小声说:“我就想得开。”
  独孤伽罗大声冷笑:“太子病逝,继位的将会是谁?还是武氏的儿子。不知道是哪一个,你等着祸起萧墙吧。”
  李世民道:“那都是李治的儿子!你自己被易储气死了,就盼着我也被气死?不会的。”
  你们可能觉得李治耳软心活,没有准主意。我知道这小子在我身边耳濡目染学了什么。武氏那个健壮的妇女性格也强硬,只要他们俩不死,兄弟不会闹起来。
  杨坚平静的说:“的确不会,你已经死了。”你连被气死的机会都没有。
  独孤伽罗不是为了易储气死,为的是丈夫变心。只是现在不能再翻旧账,再为这件事吵嚷对夫妻感情不好,她只好负气而走。
  杨广呵呵冷笑,历数了从刘辨刘协哥俩开始的,大部分正经当了皇帝的末代皇帝都没来帝镇,有下地狱的,有把钱花光去投胎的:“杨侑都没来,一个追封的皇帝,呵,自有皇帝以来,被追封的皇帝不计其数,除了曹操之外由谁来过?”
  一个高挑瘦弱的青年男子带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从外面走进来。
  等在外面的都尉带着无法靠近的校尉进来,进出帝镇的屏障有特殊的符咒,刚刚忘了给这校尉。
  李弘一眼就认出了唐太宗,有画像嘛,画像上虽然稍老了一些,但样子一模一样。抓着顽皮妹妹过去,松开妹妹:“李弘拜见太宗文皇帝。”三拜九叩。
  李世民忍着笑:“嗯。起来吧。”
  看着杨坚时满脸真心微笑:“你看你,你就是没见识。”太巧了哈哈哈哈哈。
  “稀奇的事还在后面呢。”杨广默默的翻白眼,这人来的也太快太巧了!
  李弘又依次拜见了文德皇后,三拜九叩,对晋阳公主,深深作揖。
  一切如礼,也不嫌旁边散落着萝卜。
  李明达惊讶:“咦,我是姑姑了?”虽然她看起来还是很幼小,没办法,现在挺快乐的,不长大也挺好。
  刘彻在旁边:“啧。”我家的小混蛋们全都跑了。
  李妙儿稍有点害怕,气势逼人这个词她终于懂了,还有就是,没什么用的哥哥为什么突然磕头?
  “这是孙儿的大妹妹安定公主,早夭,终于等到家人前来团聚。”
  李妙儿胡乱福了福身,并开始后悔自己为什么要到这里来,觉得好紧张。又看了看这俩人,发现一个特殊之处,哦吼我哥真是瘦弱,只有他一半宽。
  李世民不在意这些事,看了看李弘:“你怎么死的?”太子早逝,这对国家不利。
  “孙儿缠绵病榻有数年,最终药石罔效。”
  杨广坚持不懈的打击他们:“李世民,这可真是你亲儿孙。体弱多病是你们家的特点。”和汉朝的皇帝一样嘻嘻嘻。
  李妙儿:“你谁啊。你怎么这么多话?你把嘴闭上会被人当哑巴卖了吗?”
  杨广怒道:“对长辈无礼!你好家教。”
  “哈?我爹娘都没死,哪来的家教?你是谁儿子,我们聊天你来干什么?”
  李明达没忍住笑了起来,悄悄对李渊说:“这是赵皇后一样的人。”
  李渊也乐。实在是好笑。
  杨广已经被人气惯了,还是很恼火,气呼呼的被老婆拉走了。
  又去拜见李渊和太穆皇后,这位看起来不足二十岁非常脸嫩的高祖让人深感疑惑。
  李妙儿知道他们,知道的特别纤细:“每次考唐朝历史,我不作对所有题就被先生教训。就好像我是公主,就应该把题做对。”
  皇帝们觉得她就是应该作对。
  李妙儿小声问:“哥哥,为什么每个人都比壮?”
  李弘捂着心口:“……我那堪与高祖、太宗相比。”
  李世民把他拎进屋,关上门,合上窗子:“你爹娘将武氏的姐姐武顺(韩国夫人)陪葬在昭陵中,是什么缘故?”长孙无病还嘲笑我,说是拿走一个武氏,赔我一个武氏,雉奴怕你寂寞,我寂寞个鬼。她到是不嫉妒,我觉得膈应!昭陵中陪葬的除了后妃还有文武群臣,武氏算什么东西?
  李弘只好尴尬的硬着头皮解释了半天,尴尬又不知所措。也没能强词夺理的解释出什么。
  二人住在原定的顺位、给李治准备了许多建筑材料的地方。帝镇划分宅地很有规律,几百根木料、一千片瓦都是给李治准备的,奈何李弘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