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们的死后生活 第355节
作者:文绎      更新:2023-04-16 03:02      字数:4244
  李世民就准备做点有意义的事,查她作业,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等等,等一下。祖父我有事情想问。”李妙儿脸上有点难堪,吞吞吐吐的说:“我打听了很多关于我娘的事情,他们都说,呃,我听说她很坏。狐媚,风骚,残忍,多疑如曹操。是这样么?”
  李世民往后靠了靠,轻轻抚摸着扶手:“我告诉过你,不要打听她的消息。”不论是老鬼还是新鬼,你别指望能听到什么好话,毕竟她,咳咳。
  “我忍不住嘛。哥哥因为她郁郁寡欢。李贤说她特别凶,还很多疑,叫我也要小心。上次听褚遂良说她各种不好,我想反驳,可是我又不了解她。每个人说的都和阿耶、哥哥说的不一样。他们都夸长孙无忌好,说他是忠臣啦,说他反对立后做的对。然后就开始悄悄议论……在街上都能听到很多人谈论这件事。”
  李世民沉默了一会。要让他说武媚娘的好话,想不起来什么好处。要对着她女儿说她坏话,那很不合适。“把周礼和论语抄一遍。”
  李妙儿哇的一声哭晕在地下:“我错了我不问了哇哇哇饶命啊哇”
  “别嚎。她做的事不符合这两本书。你想知道他们为什么骂她,就是因为这两本书。”
  “视若圭膏”
  李世民扶额道:“视为圭臬。”教小孩读书可以打发无聊的时间,前提是得聪明。这就是李唐宗室中良莠不齐的明显代表。蠢的像阿耶退位之后闲的没事生的儿女。
  ……
  四口铜匦立在洛阳宫城前,分为:百姓求打赏、举报、伸冤、望天(言天象灾变及军机秘计)。
  一开始是广开言路,很快就变质了,成为了告密者直达天听的途径。
  鼓励告密,无凡属告密之人,供给驿站车马和饮食。即使是农夫樵人,武太后都亲自接见。所告之事,如果符合旨意,就可破格升官。如所告并非事实,亦不会问罪。
  然后先后任用索元礼、周兴、来俊臣、侯思止等人,掌管制狱。
  酷吏们为kpi非常努力,永争第一,令人怀疑他们每天都要喊口号做更多业绩。
  努力到狱尉们见面时开始给他们排旅游顺序,初步估计五千年起步。
  “用酷吏为的是抓住要谋反的人,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如果没有人要谋反,这些人岂不是要成清水衙门?”
  “还有些人,最乐意折磨别人。”
  “邓狱尉的应添置些刑具了。李全交那玉女登梯、凤凰展翅、仙人摘果、猿猴戴冠,都应用在他们身上。”
  高汤地狱:“我的请君入锅已经准备好了。”
  众狱尉对他殷切叮嘱:“多加盐巴和芥子,再搁点毒药,放个骷髅头进去咬他。”
  地府窃窃私语:“这些人都是恶鬼出狱后去投胎吧?”
  “他们抄袭地狱。”
  “呸,地狱哪有这些伎俩,现在再有什么新地狱,也是抄袭人间酷吏。”
  人间百官上朝之前和家人诀别,地府的老鬼们也常常在鬼门处徘徊,洛阳或长安死去的人都就近过鬼门,在这里等就会等到家人。
  长吁短叹,并产出大量还不错的诗。真情实感是创作的源泉嘛。
  年轻的鬼差觉得不忍目睹。
  工作经验丰富的鬼差倒觉得没什么,度过隋朝前漫长的黑暗,那段时间很多鬼差都熬不住了又不敢去投胎,隋朝一安定就疯狂跑去投胎。“以前那时候,刚下来的鬼哭声连天,比这里人多,好多鬼死下来都害怕的不敢睡觉,怕做恶梦。醒着又怕想起生前遭受的虐待,那时候酒价都贵了。阎君怜悯他们,发放了那个看起来是清水但滋味无穷的百味酒,还让老修行们用往生池水炼制药剂给鬼们模糊记忆。”
  过了不久,李贤的儿子也被杀,宗室被酷吏杀戮,其中幼弱幸存的人也被流放至岭南。
  在垂拱四年,武太后修建了明堂,召集宗室在洛阳举行洛水祭神仪式,越王李贞等人害怕会被诛杀——毕竟已经死了大批亲戚,不能等屠刀落在自己头上才惊醒,只要落到酷吏手里,准能被制造出能被死罪的罪名。于是开始行动。
  各自伪造诏书,就说皇帝有衣带诏求救,还有神皇打算把李唐神器交给武氏。
  诸王计划的挺好,实施的时候做的磕磕巴巴的,只有李贞李冲二王潦草起兵,李冲起兵七日即败死。
  李唐宗室不分男女与武氏成了明确的敌对双方。
  只有李渊之女,一名被封为千金公主,真名不可知的李唐宗室女深得武太后的喜爱。
  杨坚:“哈哈哈哈认了义母哈哈哈哈”
  独孤伽罗:“哈哈哈哈送男宠哈哈哈”
  杨广:“哈哈哈哈我笑死了哈哈哈”
  其他围观的皇帝尽量笑的不这么大声。
  李渊也和李弘一样没脸出门,他女儿——虽然已经忘了叫什么名字但的确是他女儿——恬不知耻的求太后赐姓武氏,然后把自己试用过的冯小宝献上去。武太后一试也很好,把安定公主的封号给了千金公主,给冯小宝改名薛怀义,叫他出家,让他修明堂,修造巨大的脱胎夹贮佛,佛像最小的指头也能容纳十几个人。
  夹贮的工艺始自春秋战国时期,用竹篾或泥土纸张做成器型,以麻和胶、漆一层层的粘在上面形成外壳,做到一定厚度,然后在施加以大漆彩绘,能仿照铜器金器。能做成栩栩如生的神像,成品又很轻盈,因此可以做出种种不必考虑重力重心问题的造型,飘带随便飘,天神单腿站着也能站稳。
  李妙儿:“去他娘的!那是我的封号!!给一个老虔婆,老鸨子,老王八!”
  “不许骂脏话。”
  “都这样了还不许骂人?”李妙儿看了看左右,满腔怒火无处发泄。抓着斧头就去砍树了。
  李世民黑着脸把儿子往门口推:“想点瞎话去找补自己的脸面,你死之前,你可知道我编的有多辛苦?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要让她们笑不出来。”不能把他们打一顿让他们不许笑。
  李治的脸色也黑的像久病之人,整理好情绪,有什么气等着武媚娘下来再说,神色不动的出去问:“很好笑吗?不过是占个虚名而已。”
  “哈哈哈哈哈哈哈你就嘴硬吧!祖传三代的体弱嘴硬。”
  “哪有六十五岁的妇人还能行房事呢?”李治看向独孤伽罗,心说现在往下三路上扯了:“《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没错,他说的就是当初发誓不向负的夫妻俩,因为杨坚还行,而独孤伽罗不能陪他睡觉,憋得杨坚跑去找了别的女人。这和色衰爱弛都没关系,就是拿出来做一个证据。
  独孤伽罗:……去你的!我还行!!
  李妙儿:这是什么我不懂的知识?好像很神奇的样子!
  杨广变了脸色,乐于探讨他皇后的性能力,但不想探讨自己老娘的能力:“事已至此,你还要强词夺理。就不怕她再做出什么事来,叫你颜面扫地?”
  李治:“……想点好事,说不准媚娘今天就死了呢。”快死吧!!
  李弘大惊,转念一想这也不是什么诅咒……吧?
  杨广险些笑倒在树下:“哈哈哈哈哈那可未必,你可知我当年等萧观音等了多久?”她颠沛流离还能活到八十岁呢,武媚娘养尊处优,可未必短命。太好笑了!!当初我等萧皇后的时候等的好苦,现在可以还回去了。
  “你这天皇大帝的谥号真是获罪上苍。”
  李唐众人心里咯噔一声,长孙无病见状不妙,带着女儿去河边垂钓。
  李渊和李世民二人把李治捉进屋里,窦惠亲手关门,三人把他打了一顿:“天皇天后?你好厚的脸皮!”
  李治挣扎道:“我治下国土疆域最大!”
  “这么不要脸,我才选了一个文帝的谥号!你用个武帝就行了!称天皇!天帝还能护佑你么?给你留的辅政大臣……”
  “杨广这句话说的对!好像有些道理!你怎么敢呢?一定是武氏那孽障教唆,你怎么什么事都听她的?”
  李治:“我没有”
  “狂妄自大!你还想御驾亲征,就你这小体格还敢想亲征?”
  一直想要口水井的李渊:“太上玄元皇帝至今不给我回信,必然是因为你得罪天帝。”
  刘彻在旁边吃枣看热闹。房屋隔音不好,而他的耳朵很好。
  李治委委屈屈的抱头挨揍,只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挨揍:“太上玄元皇帝是我给追封的……”
  “那有什么用?”
  李治哭诉道:“天皇大帝的谥号不是我给自己上的啊!”
  李弘在外边拍门,低声叫到:“别打我阿耶,是我的错。”我要是不出生就好了,是不是?
  李世民不爽的拉开门,儿子一哭他就心软了,也差点哭出来,出来换换心情:“干什么?你想替他?”
  李弘跪了下来:“是。高宗生前,武后鲜有错误,请不要为此责怪高宗。后面发生这些事,都是因为我死得早,我是他们尽心尽力培养的太子,二弟三弟都不如我。世事难料。李妙儿前些天还在暗恋汉武帝,突然又不喜欢了。”
  李妙儿:??说我干什么我我我我怎么办?我只是觉得他很,很俊也很沉稳啊我喜欢跟他说话而已啊,没有暗恋,想骗哥哥跟我说话。汉武帝不给我竹符上盖印就气冲冲的走了之后,我就不喜欢找他说话了。
  刘彻:(⊙_⊙)我一直以为她傻。原来很有眼光。
  ……
  武则天非但不死,还给明堂号为万象神宫,写了千人乐队的大型乐舞,制造五层高的明堂收纳巨大的佛像,耗空了国家财产。
  武承嗣做了个假的不能再假的古董,刻‘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号称从洛水里捞出来的,先给太后。武太后大喜,加尊号圣母神皇。
  曲意奉上的御史以只要跟来就管饭还给鸡蛋的幌子,带了九百关中百姓,劝进神皇称帝。武氏装模作样的不许。
  “开始了。”刘彻道:“熟悉的三请三让。”
  月九日亲临则天门,大赦天下,改唐为周,改元天授。
  以皇帝(李旦)为皇嗣,赐姓武氏。
  又立武氏七庙。
  始祖:姬武,周平王少子。
  七世祖:武洽,北魏晋阳公。
  六世祖:武神龟,北魏祭酒。
  最后一个是武士彟,追封为太祖无上孝明高皇帝。
  没有掌握皇权的被追封的开国皇帝的爸爸通常不会去帝镇,但武士彟还不知道,呱唧一下得到大批祭品、看过祭文之后,羞愤欲死。
  一想到要去帝镇见到唐高祖,我爱的唐高祖,我怎么有脸去见他!我要去死!!!
  武士彟投缳自尽,挂了一会才反应过来,哦,是鬼了。
  “咳咳咳咳。我本是良臣,如今却成了贼父。”
  本想申请去投胎,眼不见心不烦,可是没有当面骂过她又不安心,又怕投胎成了武家人,到时候傻呵呵的。
  凤阁侍郎宗秦客造了一个曌字。推背图第叁象·丙寅,谶曰:日月当空,照临下土。
  武媚娘正式改名为武曌,百官为了避讳,写作武瞾。
  把日月改成倆目,也是隐晦的讥诮太后耳目众多。
  李淳风和袁天罡在山中继续修道,划拉着桌上的铜钱:“他抄袭咱们,是不是?”
  袁天罡点点头:“是你我有先知之能。”我们早就预料到了。
  吕雉:“她好大胆量!”我也想过当皇帝,我也穿过皇帝冕服,只是没敢举动。
  嬴政眨着眼睛发呆,冷静的分析道:“她的所作所为,称帝与否都是举世皆敌,称帝反而名正言顺。”这就和杨坚一样,骑虎难下。至于她死后会怎么样结局,她好像不用想那么多。
  吕雉忽然觉得不对,你这语气有点那个劲儿:“怎么,你很欣赏她?”你这是什么爱好,就喜欢掌权的太后么?
  “很有意思。号为弥勒转生,却把男宠安排去当和尚。呵。”
  “不知李治心中如何,这人比刘恒更内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