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们的死后生活 第449节
作者:文绎      更新:2023-04-16 03:02      字数:5102
  “有水的不行。有水就会腐坏。”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那是流水。”
  “臭水沟也有流水。”长安城同样有下水道,就是用石板盖住,每年都要打开来清理。
  “那……那是不见天日。”
  “晒的……臭鲍鱼干。”
  “你这都是怎么找的!”
  “去你的吧!”
  赵匡胤心说,这几个养尊处优的皇帝,就不觉得胡乱炼制的丹药和驴粪球差不多吗?吃了都会死……大概吧,有理智的人都不会吃那种东西。
  这话当然不能说,他还不想因为侮辱人而被人袭击。
  赵光义把儿子拖进屋里,把老婆赶出来。檀渊之盟其实不算太糟,若做缓兵之计,暗中积蓄实力,那根本不叫事。当年唐太宗还被突厥打到京城下,也跟人称兄道弟,也签了渭水之盟。渭水啊!距离长安仅有四十里地!檀渊之盟是在边关!渭水之盟也给了大量金银,可谓倾囊而出,丢脸吗?知耻而后勇!
  李世民凭什么在饮酒歌舞时拿渭水之盟做笑谈?人只有在获得巨大成就之后,才能拿过去的耻辱和威胁当做笑谈。仅仅三年之后,他就一雪前耻,打到敌人老家去。唐太宗现在还去突厥做客,人家往来礼送,他派去的商队来往经商,对方都能少收点税,去辽国的区域内行走,人家确定了他的身份,也不敢有丝毫冒犯,一样礼送出境,天可汗才是真·帝王师表。
  而赵恒,放着萧太后去世这么好的机会不顾,放着父亲留下的兵强马壮的军队,开始求神拜佛——李煜都表示他现在不孤单,红花白藕青荷叶,两教可以是一家——但是赵光义生气啊,但凡能到人间显灵,他恨不得显出法身来吓死赵恒和刘娥。
  就咬牙切齿的逼问:“当初让你把刘娥送回去!你也答应了。怎么敢,怎么敢瞒了我十多年!”
  赵恒:“爹……”公平交易,皇子买一个心爱的妾,还要送回去,这有点丢脸哦。“她最称心,而且她是太子之母。”
  实不相瞒,说的时间长了,再加上李妃不是他喜欢的类型,他现在相信赵祯是刘娥生的。
  赵光义继续嗷嗷叫:“你怎么能让一个妇人监国?”
  赵恒问:“若不然呢?官员执政只会诛锄异己,这我又不是不知道。”皇后和自己的立场上一致的,她是皇权的附庸,大臣则不然。
  “你就不怕前朝武则天的故事再重演?”
  钱缪嘀咕道:“是五朝之前的故事。”虽说十国是有点小,我也不算什么,但你直接把唐到宋之间的故事抹掉,有点令人伤心呐。
  赵恒一脸自信:“不会的,娥处处想的和我一样,称我心意。”
  “包括矫诏贬谪寇准?”
  赵恒:“(⊙_⊙)”
  赵光义手痒得很,一拳锤在他胸口:“你这个笨蛋!”就算是篡位的武周皇帝,在她丈夫没死时,也没敢矫诏。你只知道忌惮大臣篡位,忌惮武将黄袍加身,皇后和朝臣勾结就不可怕吗?
  赵恒心说:那种事多可怕啊,别想不就好了吗。
  正在这里被老爹以各种理由揍,一边揍,赵光义还问:“说说你到底犯了多少错!”
  赵恒:“哇我不知道”o(╥﹏╥)o
  一道祭文飘来,新君还没有在灵前继位,没这么快,刘娥现在还以皇后的身份发布诏令:从即刻起,各地禁止进献天书及祥瑞,禁止新建宫观(国库真的没钱了)。顺便发了一道祭文通知先帝。
  赵恒咬牙切齿的忍了半天,鼓着胖腮帮,气的发抖。看皇后这样果断,显然筹划已久,就等着自己死呢。气死我了,她当初可是哼哈答应,随声附和。正要发怒,猛然间灵机一动:“早该如此!是我让她做的!”毕竟朝廷大事依然由我决断,上朝还是我,她只是处理些繁琐小事。
  赵光义就信了:“你啊,悔之晚矣。”
  “是啊是啊。”
  “若早十年醒悟,何至于国库空旷。”赵光义吃了败仗回家,就努力经营国力,练兵需要钱。赵恒早期也继续了这种做法,不劳民伤财,积累了还算丰厚的家底,然后都败给进贡祥瑞后的赏赐,以及宫观使的俸禄。(宫观使≈敕建道观主任,是官员)
  赵匡胤:我不相信。是真的么?
  赵恒的陪葬品陆续到来,首先到的是《册府元龟》,这是他在位期间编修的,供君臣借鉴的古书汇编。
  赵光义:“爹当年编撰了《太平御览》和《文苑英华》。”这两套书必然青史留名。你修的也就那么回事吧。看了也没用。
  没来得及修书的赵匡胤:你们俩修书都没有用。
  赵恒蔫蔫的说:“不敢和父亲相比。二哥还好吗?”
  赵光义越发大怒:“我不想看见他!他也不敢来见我!我问你,赵元俨当真不疯了?”就为了抗议他爹软禁他叔,就装疯烧皇宫,这是什么混蛋儿子?
  赵恒心说,如果说是,那是大哥的问题,但我现在可供父亲迁怒出气。如果说他不是装疯,而是祥瑞……完蛋了。唉,刘娥啊刘娥,你和我不是一条心,要取消也要虚虚图之,怎么能突然这么干,一点不给亲亲丈夫留脸,哎。
  这是被队友背刺的感觉。
  ……
  刘娥烧了亲笔祭文,拍拍手,神清气爽:“希望陛下能看到。我忍这件事,忍了十多年。”以前不能说,现在终于可以做主了,我有点爽。
  有多少祥瑞啊!仅亳州一地,仅灵芝一项,就采来灵芝3万7千枝,进贡给皇帝,赵恒都不用亲自去看,看一下名单表示高兴即可。(安徽亳州的确是中药材交易市场)此前是皇后负责打理朝政,杨淑妃掌管后宫,这成千上万的灵芝,该安置存放的好好放,还要在生虫腐坏之前用掉。
  纯白的兔兔也是一种祥瑞,白象、白牛都是,在现在也有不少。
  杨淑妃坐在她身边,赵祯也坐在她身边。各自身穿重孝。十三岁的男孩半大不小,抓着手帕,哭的双眼红肿,有些困倦。
  杨淑妃:“天书祥瑞,嗯,对。”王钦若带头造谣,但还算有才干。满朝文武都陪着皇帝玩,你只能废黜这一点,没法追究百官的责任,真是法不责众。
  赵祯也觉得祥瑞不可靠,全国各地都见过龙,见过五色云霓,见过江河水清。他住在宫里,住在皇帝身边,既没见过龙,也没见过宫中湖泊、宫外的山林有什么灵异。没有亲眼见过的东西,都不太可信。
  刘娥不在意百官都干过这种事,百官阿谀媚上,皇帝喜欢什么就干什么,现在皇太后喜欢什么,他们一样会干什么。
  ……
  国丧期间,禁止娱乐业,禁止音乐歌舞,直到朝廷宣布民间解禁。民间提前解禁,官员们守丧的时间长。
  柳永泡在青楼里和小妹妹们做游戏时,写了词给她们唱时……一样可以悄悄弹琴。抓的没那么严格。
  晏殊现在可没时间写花间词,忙着研究朝政。
  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似乎有架空太后的打算,他们并不是太后一党,和太后只是互相利用。晏殊首先提出垂帘听政。
  刘娥也已发现,皇帝离世之后,自己这两个左膀右臂又团结起来,试图排挤自己。回头看看,柴荣留下的孤儿寡母就在不远处。虽说他们的权力不足以篡位,但刘娥不愿意失去任何东西。
  矛盾逐渐激化,一个屡次劝谏天书不可信的大臣王曾上奏,说丁谓篡弄权柄,包藏祸心。
  刘娥本要杀了丁谓,以儆效尤,群臣劝阻,又有太*祖的明令在前,最终只是流放(海南岛)。
  之后开始垂帘听政,新君即位,开了恩科考试。
  有一个落榜的举子名叫欧阳修。
  寇准自从到雷州之后,条件不是很好,但名声在外,人皆称贤,都愿意为他干活做事。想起当年爱听歌,给歌女一匹绢,对方还嫌少的日子,感慨良多。继续读经释书,闲暇时写字、会友,刘太后垂帘听政的消息传到雷州,他担忧的很,知道自己把刘太后得罪死了,当年寇党发动兵变时,是打算废皇后的……
  但更是担心宋朝的国运,以刘娥雷厉风格的作风,将来再出一名女皇帝……那就太可悲了。而且一定会有一个属于她的王钦若,劝进,劝她称帝。武皇的下场是什么?安安稳稳的当了皇帝,安安稳稳的退位,陵寝到现在还挺灵异,看起来篡位这事儿没有后果。
  不久就忧郁而死。
  当地的城隍说上司想请他前去做客,乃是一名红脸壮汉,丹凤眼,三缕长髯,真美髯公也。
  关羽起身感慨道:“寇莱公,可惜了。”
  寇准心领神会,点点头:“确实可惜。”看起来是关羽,倘若是他,确实应该感慨没能收服失地的痛楚,这份感觉他懂。
  关羽介绍身边的人:“这位乃是雷万春。”张巡身边的部将,忠烈至极,叛军都害怕。民间一直称他为雷部神明,目前在民间的信仰颇多,比信仰关羽的人多。
  “二位神将来到边陲小地,迎接寇准,惭愧的很。”
  关羽:不,我只是在调职时抽签抽中了这里。雷万春正好来和我切磋武艺。
  三人就檀渊之盟时期,宋辽双方的真实实力展开深入探讨。
  寇准惊闻鬼魂也可以去辽国见辽国的鬼,立刻准备出发。他很想和萧太后深入聊聊,当时敌我双方的实力究竟如何,我们怎么互相吓住?
  李治听说了这件事,问老婆:“你想去吗?”辽国有几名太后执政,宋国有一个刘娥,你如今也不是很出彩嘛。
  武曌:“想啊。我与萧绰有书信往来,只是人家一个人,不敢去。”
  李治心说你连累的我没拿到神鬼丹,你自己却修炼成功,还跟我装,哼,真妩媚。
  一听说组团去玩,应者如云。单独见萧绰没意思,只有寇准和她当面对话,把两国藏起来的底牌掀开,才知道当时是谁吓住了谁,还是互相吓唬了。
  檀渊之盟的确买来了和平,地府也得到了清闲。
  第316章
  武士彟每次看到高宗陛下和武曌皇后手挽手的行动,就觉得奇怪, 对高宗陛下无比敬佩。这份心胸气度, 真是世上罕见。反正他是不行, 现在和前后两任妻子都因武皇后之故合离,又续娶了一房, 但这时间旋涡之中的人却恩爱不离,骆宾王看了都得活活气死。
  武媚娘一副娇娇软软的姿态,她今天心血来潮, 决定装可爱, 甚至穿了一件粉白相间的间色裙, 上配一件大红色满绣金花的半臂小开衫,大胸脯上垂着璎珞, 绾了一个略有些少女的发髻, 珠簪摇曳, 富丽堂皇。一路行来, 耀的无数鬼魂目瞪口呆。以前长安到洛阳移驾时会丢不少东西,现在任意走动, 这些人想偷又不敢偷, 徒留羡慕的眼光。她虽然不需要靠别人的羡慕来获取快乐, 但被一群美人用‘她怎么这么好看’的眼神凝视, 依然挺有趣。“阿耶在想什么?”
  武士彟:“辽国的地府和中原地府风俗不同, 但自持勇武,强抢美女的事依然时常发生,你若要去, 多带护卫,招摇过市。以商队的名义来回最多可以有一百人。”
  “阿耶不陪我去吗?”
  武士彟心说不行,改朝换代了我还是不适应,现在人间的刘太后掌权,人们频频提起武曌皇后,把二人做对比,并言之凿凿的断言刘太后也一定会篡权。毕竟天下才安定了六十年,这一甲子内出生的人或许觉得宋朝很坚固绵长,但在这一甲子之前的人,都觉得改朝换代比吃饭喝水复杂不了太多。
  李治忽然问:“老翁认为刘太后将来如何?”
  老翁算是尊称,他当然不能对岳父叫爹,叫岳父,他叫不出口,武士彟也承担不起。
  武士彟的神色复杂,他其实是希望刘太后成功篡位称帝,这样别人再议论女主时,会提起刘氏篡宋,而不是武氏篡唐。最起码也是并列,听起来就不那么羞耻,也不那么特立独行、一枝独秀。
  武媚娘略带嫌弃的看了看这个老古板,如果不是我当了皇帝,你以为你还有出场机会吗?“这些年胭脂水粉丝绸远销辽国,为什么没有买到足够多的牛羊?”
  武士彟:“他们用银钱来买。”
  “他们哪里来的银钱?”
  “各酒楼去买牛羊给的。”
  这就是本土的养殖业日渐凋敝,帝镇中的陪葬品逐渐失去价值,但地府的肉食却不断增加的原因。没有人能从两锅羊肉汤中喝出羊的产地,只要肉够厚,就好。
  李治为了能赶上萧太后和寇准的精彩对话,一面暗中让人去送信,替寇准约萧绰,一边要求狄仁杰、薛仁贵、刘仁轨、颜真卿等唐臣轮流宴请寇准。叫上阴间最好的歌女,寇准就爱听歌。
  李白听说寇准非常能喝酒,甚至锁住门不让官员离开,陪他喝酒,进宫也和皇帝喝的酩酊大醉,早已将他引为知己。二人一见面,先大醉了三天,第四天怀素和尚来了,不仅又喝了一天,还留了一副草书结账。
  李世民强行把魏征带来见寇准,想让魏征同去。
  寇准看看魏征,这是偶像啊。又看看唐太宗,感慨的差点哭出声,我要是有唐太宗这样的皇帝,我们君臣早就打到辽上京了!其实可以的!陛下亲临檀渊城都能让士气极大提振,天下军心稳固,宋真宗若能亲临前线,和唐太宗一样,策马距城池不足百步,兵将们必然疯狂进贡。我也不会因为说实话被贬。
  太宗和魏征的君臣关系是寇准的理想型,奈何宋太宗配合,宋真宗不配合。
  魏征先把唐太宗喷了一顿,不带军队总想着深入敌后,现在突厥和辽国是没翻脸,要是和中原地府房梁,我们还得设法营救你,身为天子总想着孤身犯险,郭昕上次陷落辽国,你带队去抢人时,就没想到自己也有可能被扣下吗。你如果被扣下了,谁能带队去抢?你是指望你爹还是你儿子你儿媳妇?没有人带队就是群龙无首。
  李世民心说:都会抢着去救我。
  魏征转脸想说寇准最后为了回归中央朝廷,也开始弄天书祥瑞,实在是晚节不保,但一想到他跟的皇帝那么糊涂,这又没得选。现在只有一个朝廷,只有一个皇帝,好与坏都只能忍着。不比春秋战国时期,随时可以跳到别的国家侍奉别的君王。“真是为难。”
  李世民被数落时还不怎么生气,一听这话就怒了:“老匹夫,你这是什么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