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们的死后生活 第560节
作者:文绎      更新:2023-04-16 03:03      字数:4512
  “党争能争的改朝换代,真是礼崩乐坏。”
  “我就知道秃子当不了皇帝,从面相上来说就不可能。”从古至今哪有秃头的皇帝,须发浓密才是帝王之相。
  “一个没有头发,一个没有胡子。”
  “那个人之前说历史周期律,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是因为有皇帝。是帝制问题。”嬴政冷笑:“这是当皇帝的人不对,和帝制有什么关系?”
  他是第一个称皇帝的,但帝制不是他首创的,只是不满于这种说法。
  虽然二十八画生是近千年来第二个说秦始皇和魏武帝很了不起的人,对皇帝们的评价公允冷静,并无半点偏见,但他不肯称帝,和我们不是同路人。
  说帝制有问题,这不就是说是由于我们规定的制度不够完善,是因为我们想要子孙代代相传,一个国家才会结束?开什么玩笑,国家不传给子孙,谁还会记得、去祭祀开国皇帝。
  这些人冷静、克制、团结、互相帮助、令行禁止,是一股潜伏下来的强大力量。
  他们没有等,没有等某一个人来到这里才开始反击,而是自觉主动的开始行动。
  一些在暗中流传的宣传口号和画报悄无声息的扩散开来,矛头直指皇帝们。
  皇帝们盘剥压迫百姓,不生产,但享受百姓生产的一切。他们压迫百姓,不许鬼魂自由投胎,他们封锁消息,不让内境的百姓知道外界的情况,同时封锁书籍的流通,很多书被设为□□。
  他们维持一个权贵阶级,自上而下的压迫所有人,这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压迫。
  很多鬼魂头一次听说什么是封建□□——替百姓做主,不许百姓喊冤,权力和土地永远不属于百姓。也是头一次听说资本剥削——原来自己制作的物品被人恶意压低价买走,高价卖掉,这是不合理的。
  每一次改朝换代都伴随着土地改革,只不过是分给自己的功臣。每次农民造反也都喊着均田地,但获得胜利之后大多不均田地,也没有恢复生产。
  这次不一样,充满经验的在夺下那些对城池经营多年的大族所拥有的土地,快速分给群众,急切的恢复种植,还引入了跟新鲜有效的科技。
  此前的女鬼们比男鬼更热衷于此,她们一直感到痛苦,但在此前的环境中,不知道自己被压迫,不知道老少婚、买卖婚姻、包办婚姻都是对女性的压迫,还秉持着从小被灌输的从一而终,地府始终允许合离改嫁去投胎,但不是所有人都敢想这种事。
  通常有种说法,说痛苦是源于自身的不道德。
  直到现在有了新的说法,痛苦是因为被人压迫。
  曹雪芹:“当初要是婚恋自由,唉……算了。”
  红楼梦粉:“不是钟鸣鼎食的人家,又如何养的出贾宝玉、林黛玉这样钟灵俊秀的人呢?”
  曹雪芹:你到底有没有看懂我在写什么?万艳同悲啊。
  皇帝们的帝气依然强有力,可是对面这个阵营里没有皇帝,依然有一种强有力的气,可以阻挡皇帝们的威压。
  见到龙和凤凰的时候,对面竟然也没有惊恐的跪下。自己这边的士兵们看对方没有为龙凤惊恐,没有被帝气压倒,反而惊恐起来。
  皇帝们奉劝阎君:“他们如今反对我们,在我们之后就是陛下您。”
  “他们不自称为朝代,也没有皇帝,但他们要改换朝廷。”
  阎君:“很好,我不准备长久持有地府,只是来收拾残局。快刀斩乱麻是我心愿。”
  二十八画生年老时嘱咐大家:“不必时时怀念我,也不要指望我回来,我离开以后,你们就是我。”
  到阴间之后非常高兴,见到了志同道合的战友,看到了大好形势,与妻、子重逢。
  鬼魂们还是愿意被他领导已经占据的半壁江山。
  皇帝们知道他在人间都做了什么,这是自三皇五帝以来从未有过的事。
  战争又持续了十几年,以皇帝们妥协,降低赋税、减少压迫、接受他们的法律为暂时结果。
  第414章 番外 墨翟和他的大发明
  墨翟始终在留心人间科技发展, 尤其是在电开始被人使用之后,就带着一批学生去外国地府交流学习去了。他为自己始终没有在地府中搞懂如何使用电而羞愧。
  直到发现一点,在地府中无法使用电。
  那些上了物理课本,折磨了一代又一代学生的大佬们继续在地府中研究能源, 煤矿发电、火力或风力发电都在失败,他们得研究出来一种新的、可以传导、储存、分流的稳定能源。
  最终决定了——灵魂能源, 就是你了。
  灵魂是可以产生能源的, 尤其是激烈的情绪,可以稳定输出能量。如何采集这种能量又成了一个问题。
  经过不断的研究, 发现只要在剧院的座椅中用铜丝相连, 就可以收集到鬼魂身上的波动, 台上不论是喜剧还是悲剧,亦或是摔跤、马戏、再或者是极糟糕令人反感的剧目, 都能收集一波。
  但无法存储, 人间所使用的蓄电池不能储蓄这种能量。
  新的法律很快就出台了,一些犯法的惩罚改成了被捆在椅子上观看尬的令人头皮发麻脚趾抓地浑身扭动的剧目, 糟糕的演员们倒是一下子就有了收入,收入不菲。
  最好的作品和最差的作品上映时都人满为患。
  前者是人们享乐的同时为国家出力, 后者则是一种刑罚。
  墨翟又开始不断的研究,从打字机和机械表中汲取了灵感, 修建成了一个占满整个大厅的巨大机械, 一丈高,三丈长,从这一端把新来的鬼魂扔进去, 旁边有一个鬼差一直摇手柄,这个鬼魂身上就会印着应有的刑法从另一端吐出来。
  就是速度特别慢,通常是一天只能出来一个,而鬼差还得不停的匀速摇手柄。
  旁边的判官复查了一遍,一盏茶的功夫检查完毕:“陛下,丝毫不差。”
  墨翟不觉得这很慢,反而觉得是个难得的进步,从古以来有无数的奇思妙想、机关术,木人可以行走,木鸟可以飞行,到现在木头和金属的巨大机器可以审判鬼魂的对错:“你们不要着急。”
  阎君:“我们不着急。”
  “从现在开始,不论你想要什么,我们都给你。”
  墨翟:“现在只需要攻克三个问题。
  第一,审查的速度还不够快,齿轮的转动必须控制住速度,在理想的情况下,每个时辰能审核四个鬼魂。第二,需要用电来取代手摇。第三,如果你们又修改法律,我得把这个机器拆散修改其中很多个齿轮。”
  金属的齿轮、发条、弹簧和链条,接合魂魄,能够按照法典进行公正精准的裁决。
  对于这一点,所有的人都不信。
  门口不许外人进入,但所有人都站在门口、窗外,好奇的眼巴巴的看着这个机器。其实什么也看不到,机器外壁上满是可拆卸的门板,便于拆开修改。
  鬼魂们大清早就来占一个好位置,眼巴巴的往屋里看着,看着一个鬼魂捆扎好了送进去,引发一片惊呼,听着吱吱嘎嘎,匡当匡当的声音,一直看到十个时辰之后,看到一个捆好的新鬼和他印在胸口的审判结果被吐出来,心满意足的散开了。
  判官们都没考虑到自己会失业的问题,全都兴高采烈的等着这烦人的工作被机器接管过去。
  阎君比判官们更急切,万分期待把所有的工作托付给非常可靠的机器,自己只要用武力维护机器的运转就好了。再也不用复查了~想休息多久就休息多久~
  墨翟陷入了另一个尴尬的境地中。
  当前世界形式很清楚,只有武器才能平息战争,那种极强有力的、能毁灭一个国家的武器,瞬间能让世界恢复和平。而没有这种武器的国家,就只能在战争中挣扎。
  那么——他到底应不应该为了反战而研究更强大的武器?
  别的地府都在积极研究先进武器,虽然现在还没研究出来,物理学知识在灵魂层面不是很好用,这里还没有分子,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很多东西都反常。
  一个有物理学的地方,食物不应该凭空出现,陪葬的物品在取用后也不应该多次出现。
  物理学家们先是崩溃,随即狂喜,为了研究另一个层面的世界。
  徐光启从明末时就致力于推广物理学,现在所有地府自行培养的物理学家几乎都受他启蒙,墨翟不愿意研究的事,当然有都是人想要研究。
  军事家和名将们试图转行去研究更新的武器,大部分人都跟不上学业,卡死在几何原理处。
  但他们有作弊技巧,申请一瓶能保存记忆的药,去找神鬼祈福,希望自己来生能考上军工学院,反正现在不论性别都可以有出息,跑去投胎的人比原先多得多。
  很多文学青年看到岳飞和辛弃疾等人给先进武器写词,都怀疑自己的鬼生,我可能到了一个假的地府……
  但这行文雅韵和气势绵长确实是他俩的作品……
  但他俩为啥……怎么可以……
  戚继光:“我喜欢改良武器和阵型。三三制战术就很好。”
  “战壕真是个好东西,我还以为换了新型武器,战壕会失效。”
  “那怎么可能。他们现在只是不能用云梯巢车,也没法挖地道攻入城内。”
  “我到现在还觉得一个城市没有高大的城墙简直是不可思议。”
  “上一次全国没有城墙……那是元朝。”
  人们不论身份的高低,谈到这个话题时都有共同感,住在城内的人的安全感被剥夺了,住在城墙根下的人的荣耀感也没了,愚蠢的人发表了最多见解。
  墨翟:“行吧。我把判官们从繁琐事务中解放出来,也算是间接增加地府兵力。”
  机器被不断的改造和简化,有了第一个成功的物品之后,能明确这样做是对的,才能继续往小巧简洁快速上改造。
  现在已经不论其人的善恶,都可以一个时辰内出结果。
  机器的尺寸也已经减小了很多,只是变得更长了,也不需要人手摇。
  机器内部的状态既像是机械钢琴,又像是打字机,两侧轨道上有几十个大钢锤,上千个小钢锤。鬼魂被固定在机器上,胸口压上一张两毫米厚的软木板,随着向前的缓慢移动,履带带动齿轮,小钢锤依次落下。
  然后是法术部分,最基本的法术,大钢锤上的印文可以识别这个人有没有干过这件事——如果没有,就略过;如果有,大钢锤落了下来,就会带动后面的小钢锤依次甩下来。
  没做过的,会弹开相对应的小钢锤,做过的,就会在板上敲一个洞。
  最后读取这张纸上的点数尺寸和打点的位置,就能给出结果。
  当一个人能把木板锤成筛子,无法读取时,才需要判官的介入。
  墨翟:“两千年努力,终不白费!”
  也在研究这个项目的人还有很多,只是他们没有研究出来。
  身旁鬼魂的位置换了,不用再押送到判官厅中,直接把大型机器运到人间的城隍庙中,开始过滤。无罪的鬼魂用人形送到地府去,有罪的则借鉴了邮政的经验,把鬼魂塞进小木盒里,然后按照不同的地狱打大包,一切都变得很简单。
  整个地府上下,都愉快的在工作时喝茶看报,时间长了恨不得找点事做。
  四大花旦和周信芳马连良等人都没想到,自己居然还能搞起发电。
  说书人的长篇连载更是稳定的不得了,稳定的人群,稳定的情绪波动,坐的稳如泰山。
  电脑这种东西最终被改换了多种形式,还是复制了出来。
  说是仿照和抄袭并不合适,实际原理不大一样,更多借用了原本判官用的桌子的法术。
  买到这东西的鬼魂们上街时都背着一个书箱,就像过去的书生一样,只不过现在雇得起下人的人家少,只能自己背着。
  在需要使用时,就从书箱里拿出一个席子,在地上铺开 ,用拿出一个方方厚厚的木板,木板内侧有镂刻镶嵌金属丝的硬件,在一个确确实实有灵异情况的地方,灵异情况和科技完美融合了,只是制作工艺同样复杂。如果木板上始终没有浮现出文字,那么就再抽出一根长长的竹竿,下戳入泥土。
  地府的泥土比空气更善于作为载体传播信息,一些方尖碑模样的东西埋在各地,作为基站。大量的信息被存储在神秘制造出来的大型机械内,每个存储仓附近都有剧院就近供能减少损耗。
  有很多混杂着信息的残留物残留在土地上,那是鬼魂的执念。
  第一代的工程师和程序员们到了阴间之后分外迷惑,这都什么情况?所有的东西都换了一种形势,不懂行的人看起来这东西好像一样奇妙,真正懂得制造原理的人懵的一塌糊涂。
  这什么?这怎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