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越往事 第70节
作者:巫羽      更新:2023-04-16 08:40      字数:3762
  苑囿的生活艰苦,多年后,越潜不记得幼年曾经救治过一只鸟儿,实在很正常。
  “如今思来,那日他向我提起,便是为了确认吧。”景仲延不禁唏嘘,唯有自己最清楚这两个孩子之间的事情。
  雨夜,梦中淅沥沥的雨水淋湿羽翼,南山在雨雾笼罩之中,难以分辨方位,昭灵不停地飞翔,直至筋疲力尽,才寻觅到浍水北岸那栋已经倒塌的小草屋,还有小草屋附近那一棵梧桐树。
  飞落在梧桐树上,长长的尾翼掠过枝叶,枝叶上的雨水倾倒在昭灵身上,他双爪抓住树枝,抖擞羽毛,将身体上的雨水甩落,一颗颗雨水似珍珠般向四周飞溅。
  五彩的羽冠在暗夜里泛着绮丽光芒,凤鸟的到来,使四周的林子静寂无声,他收拢羽翼,闭目而眠,栖息在这棵童年栖过的梧桐树上。
  昭灵从睡梦中醒来,睁开眼睛,身处于府邸幽深的寝室中,床边一盏小灯散发出橘黄光芒。
  成年后,很少会在梦中化作凤鸟,或许是因为思念,使得他勾起记忆,再次以鸟的形态在浍水北岸的故地重游。
  窗外有雨声,苑囿里显然也下着雨,那条沿着浍水南下的大船,它是否也在经历风雨,船身在风浪中摇荡,也许此刻越潜也醒着。
  昭灵疲倦地合上眼睛,他感到头很沉,肢体乏力,仿佛梦境里的雨水都积压在自己身上,这份不适感,不是因为这场梦。
  可能是因为连日的阴郁天气,衣袍总是被雨淋湿,使得他在夜间发烧。
  昏昏沉沉中,昭灵的身体仿佛身处于船舱里,随着风浪起起伏伏。
  一夜辗转反侧,难以成眠。
  清早,侍女匆匆忙忙出院门,很快,就见家宰小跑进入主院,他候在昭灵居室的门外请示。家宰面露忧色,主人的声音慵懒,略带沙哑。
  家宰心急如焚,跪地请求:“请务必让老奴进去看看公子,老奴心中惶恐不安!”
  “用不着惊慌,只是发烧体乏,其余无碍。”门内传出昭灵的声音,很平静。
  听声也不像病得沉重,可能就是淋雨着凉了。
  家宰冷静下来,嘱咐侍女照顾好公子,他转过身,快步往院外走。得赶紧吩咐厨房煮些清淡的热食,还得立即去请个药师。
  厨子将一碗热腾腾的汤端进主院,几乎与此同时,药师背着药箱,在家宰的陪同下,进入主院。
  床帷拉起,昭灵半躺在床上,面露倦容,抬眼看向药师,用眼神示意过来。
  请来的是宫中的药师,平日里专门为王族看病,面对生病的公子灵,药师是不慌不忙。
  药师上前观察病人,询问病情,对症下药。
  步出公子灵的寝室,药师对家宰说:“公子忧思过度,才引起风寒入体,不知公子是为了什么事,竟然寝食难安。”
  家宰只能摇摇头,他不便说。
  路过侧屋,家宰望向越潜的房门,见房门紧闭,想着过些时日,还是得让人进去收拾一下。
  家宰不禁想起三天前,自己亲眼目睹士兵从别第押走越侍,越侍那模样相当淡定,就没有流露出一点眷念之情。
  越侍可真是个心狠的人。
  午后,喝过药,补足睡眠的昭灵感觉身体好上许多,就是人懒洋洋的,对什么也提不起兴趣。
  百无聊奈下,昭灵躺在床上翻看一卷帛书。听见外头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还有言语声时,他才放下帛书,叫侍女出去看看是谁来了。
  侍女外出一看,当即站在门口行礼,此时太子已经登上石阶,匆匆步入寝室。
  隔着床帏,看清来人,昭灵吃惊唤道:“兄长?”
  太子拉开床帏,往床沿一坐,开始打量昭灵,还伸手捂额头,沉声问:“阿灵,身体好些了吗?”
  “兄长看我像生病吗?”昭灵无奈一笑,举起手中的帛书。
  哪个病人有这样的闲情雅致,还能读书。
  瞥眼站在床帏外的家宰,猜测是他去跟太子通风报信,不过昭灵也不怪他。自己身体一向健康,突然就病倒了,身为下人害怕担负责任。
  帛书被太子没收,念叨:“虽是小病,也要好好休息。”
  大白天还躺在床上,披头散发,穿着入睡的衬袍,哪里不像生病。
  昭灵只得躺回床,把头搁在枕上,实在没有睡意,侧身看向守在床边的太子,心里担忧:“没告诉母亲吧?”
  就怕被母亲知道,连母亲也要从宫中赶过来探看。
  太子道:“没有。”
  隐瞒许姬夫人的事,何止这一件。
  俩兄弟一个躺,一个坐,你看我,我看你,他们关系亲好,很多事都无需言语。
  昭灵劝道:“我真得没事,兄长回去吧。”
  经过亲自看视,确认宝贝弟弟安好无恙,太子摸了摸昭灵的头,言语温和:“那好,等你睡下,我便回去。”
  哪里还有睡意,昭灵只得闭上眼睛,让自己像似睡着了。
  过了好一会儿,太子起身探看昭灵,大概以为他真是睡着了,亲自为昭灵掖被,放下床帏。
  太子跟侍女叮嘱一番,才离开寝室。
  走之前,太子在前院将家宰,近侍,甚至是厨子叫到面前问话,询问昭灵这几日的情况。
  众人惶恐不安,怕被治罪,又不敢欺瞒太子,只得老实交代。
  近侍说这七八天来,灵公子总是很晚才入睡,偶尔会看到他夜间在庭院里徘徊;厨子说灵公子这七八天里,胃口一直不好,吃得很少。
  太子只是找他们来了解昭灵的情况,对这些下人没做出任何惩罚。
  要问是谁的罪责,使昭灵忧思过度,卧病不起,还真不是近侍,厨子该来承担。
  **
  那个真正该承担的人,此时在一条河流上,栖身于拥挤的船舱里,躺靠在角落闭目养伤。
  大部分越人都聚集在舱门下方,那儿有新鲜空气,有阳光,能通过孔洞看见外头小小的一块天。
  他们仰着脸渴求着,渴求着他们失去的自由。
  常父同样站在舱门下,观察上面的士兵,他心里盘算逃跑的事,只要有机会,必须反抗。
  “波那。”
  有人摇晃越潜的肩膀,用云越语唤他,波那,在云越语中,意为:王子。
  越潜睁开眼睛,见到身前跪坐着一名男孩,正是越娃子,他双手捧起一只碗,碗中是清水。
  越潜回道:“我不渴,你喝。”
  越娃子还是没将碗放下,把碗沿递到越潜唇边,说道:“就剩这些了,你再不喝就没啦。”
  越潜饮下一口清水,便将碗推开,没再说什么。
  看对方又闭上眼睛,越娃子心里担心,心想他的伤会不会很严重,会不会突然就倒下,再救不活。
  听常父说波那本来不用流放,是主动要求流放的,被士兵押上船之前,还挨过鞭笞。
  把碗底剩余的清水饮下,越娃子舔舔嘴唇,朝角落里的一只陶壶望去,陶壶倾倒在地,已经是一滴水也没有了。
  昨夜下雨,他们本想接从甲板上淌下来的雨水,但是波那说那不能喝,喝了要腹泻,一旦腹泻,就会脱水死去。
  越娃子对自己的处境感到害怕,眼眶一热,眼泪往下掉落,用手背大力抹去。
  “最多再五天,船会抵达越津渡口,五天后就能出船舱。”
  越娃子抬起头,发现是波那在说话。
  泪水还是簌簌落下,越娃子道:“还要那么久,我一天也不想再待!”
  幽闭的空间,脏污的环境,食物和水都很缺乏,身处其中的人,难免绝望。
  越潜道:“过来。”
  越娃子擦去泪水,听话地走过去,挨靠越潜坐下。
  越潜揽住越娃子的肩膀,安抚道:“不用害怕,我和常父会照顾你。”
  这三天来,越潜和常父不只一次将自己的口粮与清水分给越娃子,越娃子年纪小,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得不到帮助,将很难存活。
  黄昏,船靠岸停泊,士兵打开舱门,用绳索将食物和水吊进船舱,无数双手臂高举,拼命争抢。
  很多人没抢到,仍举着手,哀求:“再给点吧!”
  “再给点吧!”
  无数越人囚徒聚集在舱门下,他们高举双手,恳求着,甚至拽住投放食物的绳索不放,几乎将上头拉绳的士兵拽进船舱。
  士兵扔掉绳索,在上头放声咒骂,其中一名士兵更是暴跳如雷,叫人再次垂下绳索,他竟溜绳跳入船舱,刚站稳脚跟,便拔出腰间的鞭子见人便打。
  鞭子在船舱里胡乱飞舞,有些躲避不及的越人被鞭子扫到,疼得大叫。
  忽然,士兵挥鞭的手臂被一人牢牢扣住,只得停止暴行,船舱中的囚徒定神一看,发现制止执鞭士兵的人,竟是那名带伤的高大个。
  “反了你!”
  执鞭士兵拼命挣扎,想挣开被制服的手臂,发现根本无法挣脱,心里暗暗吃惊。
  “怎么回事?是谁在喧哗!”
  甲板上方传来斥责的声音,应该是惊动了将领。
  有士兵回道:“禀将军,这帮越人嫌粮少,聚集在一起闹事,居然抓住我们的人不放!”
  另有士兵道:“那个大高个,就是他们的首领,是他带头!”
  手一指,就往越潜身上指去。
  越潜朗声道:“我等皆是囚徒,脚上戴脚镣,又身处囚室,哪敢闹事。只是恳求将军施恩,有一口粮吃一口水喝,勉强维持性命。”
  松开执鞭士兵的手臂,越潜仰头,看向上面聚集的士兵,还有士兵中的那一名将领。
  越潜作揖,继续说道:“将军奉命押运越奴,肯定不愿见到越奴在路途上折损过半。即便不能多给些食物,那请多给几壶清水,人缺食物尚且能活几天,若是缺水,一日也不能活。”
  “船行三日,舱中病饿者十有八七,再行三日,只怕满舱都是尸体!”越潜扫视身边的族人,他言语饱含情感,充满煽动力。
  越潜立在舱门之下,上方的阳光聚集在他身上,他独自一人站出来。面对身边执鞭的士兵,舱门上方的将士,越潜毫无畏惧,从容镇定,将生死置之度外。
  将领看清船舱里发话的囚徒,冷冷说道:“我还以为是谁,竟敢大放厥词,原来是你!”
  越潜不认识将领,但不意外将领认识他,仰首应道:“是我,越潜。”
  将越潜押往城郊码头的那些士兵,直接听令于太子,士兵转交越潜的过程里,肯定向奴船的将领传达过太子的某种命令。
  越潜陈词时,那些因为惧怕鞭子而四散的囚徒,默默地又聚集到舱门之下,聚集在越潜身边。
  执鞭士兵还想逞威风,试图驱散囚徒,他刚想要扬起鞭子,就见到数名青壮越人堵在他跟前,心慌之下,只得倒退两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