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越往事 第90节
作者:巫羽      更新:2023-04-16 08:40      字数:4093
  哪是什么小伤,风伯益知道伤势很严重,看他如此刚毅,暗暗佩服,笑道:“那就在今夜吧,我让大伙准备一下。”
  风伯益折断一根树枝,在地上绘出一座关隘,画得很仔细,连城垛,关隘延伸至山脉的部分都呈现出来。
  金谷关就在风伯益脑中,他显然无比熟悉它。
  身为云越西部山区的越人起义军首领,风伯益一直在这一带活动,对孟阳城,金谷关都十分熟悉。
  “我有个手下,早年参与修建金谷关,听他说有一条捷径,能直接爬上金谷关西面的城楼。方法是先派几个人携带绳索,攀爬山崖到对面的山头去,再将绳索架起,让其他人溜索过去。”
  风伯益在画中关隘的西面山脉点上一笔,标明位置,说道:“青王的军师张泽如果能在金谷关外支援战斗,咱们在金谷关内面对守关的融兵会容易一些。如果张泽没能按期到来,咱们也得想办法攻破金谷关,不能错过时机。”
  “时机一旦失去,就再不会有。要是坐等两日后,孟阳城的融国援兵到来,咱们将再没有出路,得埋尸在这片山地里。”风益伯的尾音消失在林风中,冬日的林风萧瑟。
  树叶沙沙作响,耳边是风声,还有族人的言语声,一名族人捧来两碗食物,一碗递给越潜,一碗递给风伯益。
  风伯益那碗是鱼羹,越潜那碗是肉羹。
  常年在山区过着东躲西藏的日子,风伯益生活很简朴,饮食和手下一样。
  越潜负伤,需要补身子,他大口食用肉羹,一大碗食物很快吃完。
  把空碗搁放,越潜道:“我与张泽约定,只要金谷关内受到袭击,他就在关外配合攻打。我与他被城关阻隔,无法互通消息,不能指望他一定会来支援。”
  越潜继续道:“就按风兄说的方法,派一支精锐小队从西面爬上金谷关城楼,敌人如同天降出现在城内,守城的融兵肯定会慌乱,我们再趁融兵慌乱之际攻入金谷关。”
  说起来似乎不难,但越潜清楚这肯定是场十分艰苦的战斗,想攻破牢固的关隘必须有死战的决心。
  风伯益站起身,眯起眼睛,眺望漫山遍野的族人,他刚年到中年,已经满头白发,苍老的脸庞上堆起褶子,他露出一个笑容。
  他有种预感,他们肯定能出金谷关,抵达云越南部,过上不用东躲西藏,有像样的房子居住,有稻米吃的好日子。
  那样的好日子啊,以往只出现在梦里,现在即将实现。
  “父亲。”
  一个年轻的后生来到风伯益身边,他是风显。
  风显在紫铜山矿场当刑徒,受尽折磨,瘦得皮包骨,不过小伙子精神不错,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能战斗的族人大概六千,其余不是妇人小孩,就是病弱体虚的男子,无法带他们去打仗,就是带他们行军也会拖延速度。”风显向父亲禀报,他皱起眉头,很发愁。
  刑徒人数看起来庞大,能战斗的也就六成左右。
  风显正在烦恼,忽然听见一个声音道:“妇人小孩能烹煮食物,病弱的男子给予时日休养,也能康复。”
  风显扭头一看,看见坐在一棵大树下的越潜,他连忙上前行礼。
  “青王,我并非嫌弃他们,只是战斗时将他们带上,反而会枉送他们性命。”风显连忙做出解释,他不是个无情的人。
  越潜点头,他清楚必须得安置这些人:“樊鱼。”
  听到唤声,樊鱼来到越潜跟前,问道:“青王,有什么吩咐?”
  越潜说:“我给你两百名甲士,你能在后方保护妇孺老弱吗?”
  “能!”樊鱼挺起腰杆子,拍了拍胸脯保证。
  妇孺老弱的事,就这么解决了。
  在越潜看来,每一个归附他的人,他都有义务提供保护。
  风显与风伯益离开,往林中走去,他们需要忙的事不少,今晚就要攻打金谷关,一切都得抓紧。
  风显小声问:“父亲觉得他是怎样的人?”
  在风显看来,越潜太年轻,跟他差不多大,这样的人真得值得他们父子追随吗?
  风伯益道:“他会是一位君王,古时的君王都具有仁心,心怀百姓。”
  这个乱世不乏英雄好汉,唯有在越潜身上,风伯益看到一位君王应该具备的品格。
  一阵北风吹过大树,越潜忍住胸口的疼痛,爬起身,登上山坡。
  远眺山野,那满山的铜草花颜色似乎已经不再鲜艳,盛花期早已经过去,寒风掠过,它们便会凋零。
  目光往回收,望向散落在山林间衣衫褴褛的人们,这些人沦为刑徒,受尽折磨,一度失去所有希望。
  他想带他们活着走出金谷关,在云越南部过上有房屋居住,有干净的衣服穿,能吃饱饭的生活。
  金谷关外,溪畔的林丛里,燕起拍死一只叮咬自己脖颈的蚊虫,专注望向溪面,一艘融兵的小舟正在靠近,舟上除去划桨的士兵外,搭乘着一位小吏打扮的人。
  这两日往来金谷渡口的官吏不少,这些官吏都没有携带什么大件的物品,他们显然是在传递消息。
  燕起自言自语:“今天都初九了,还没见到张军师他们的身影,看来还被困在彭县啊。”
  越想越不安,燕起回过头,找寻樊春的身影,没见到人,大伙都分开藏匿在草丛里,他压低声喊了一句:樊春。
  过了一会儿,有一只手搭在燕起肩上,手的主人正是樊春。
  等小舟过去,燕起道:“咱们要不要上金谷关探探,青王会不会已经在攻打金谷关?”
  “看什么看。”
  樊春没好气,说道:“咱们就二十几个人,还都是弓兵,过去正好让金谷关的守卒抓走,这不是送羊入虎口吗?”
  “再说,看着也不像打起来了,来往这么多传信的官吏,我看他们神情都挺平静。青王那边也不知道怎么样了,唉,可愁死我啦。”樊春长叹短吁。
  樊春在金谷关外等候好几天,今天可就是初九了,正是约定攻打金谷关的日期。
  张军师没能率兵赶来关外支援,关内的首领越潜应该已经带领刑徒造反,但是单凭一帮刑徒能不能攻下金谷关呢?
  很玄啊。
  燕起道:“我们总不能坐在这里干等吧,不如去彭县和张军师汇合。”
  樊春思考一番,否决燕起的提议,他说:“青王有令,命我们在这里侦查水道,留意融兵动向。没等到青王,我们哪也不去。”
  抓绕脖颈那处蚊虫叮咬过的地方,燕起十分懊恼,抱怨:“你们云越的蚊虫真猛,都冬天了,还出来咬人。”
  燕起是融人,流放云越当刑徒,后来被越潜解救。
  “到夏天还不咬死你。”樊春取笑他。
  在金谷关外,樊春和燕起从早上等至午时,再从午时等到天黑,张军师始终没领兵过来,而金谷关也安安静静。
  再一次确认今天是初九,没过错日子,樊春十分焦急,他爬上高地,死死盯着金谷关的方向。
  夜深,樊春又倦又乏,往地上一卧,嘱咐轮值的人一有情况就叫他。
  迷迷糊糊睡去,迷迷糊糊中被燕起唤醒,樊春睁开眼,望见金谷关的方向有火光,他惊呼:“快快叫醒其他人!我们过去支援青王!”
  他们就二十几人,还都是弓兵,即便躲在暗处,朝金谷关城楼的守卒放放冷箭也好啊,给青王壮壮声势。
  孟阳城的士兵获得刑徒向金谷关前进的动向,连忙向守将屈骏禀告,虽然是深夜,屈骏人在议事厅里,一同待在里头的还有郑信,卫平和昭灵。
  郑信道:“果然动手了,真如公子意料的那样。”
  明日,余城的援兵就能抵达孟阳城,刑徒会在今夜攻打金谷关,完全在意料之中。
  屈骏请示:“公子,属下想领一支小队前去骚扰刑徒后方。他们不像士兵,平日经过训练,就是一群挖矿,运矿的奴人,受到袭扰肯定会惊恐慌乱。”
  昭灵没有表态。
  卫平说:“天黑谁也看不清谁,屈将军叫士兵大声喧哗,让刑徒以为是融国大军前去讨伐。”
  郑信皱眉,问道:“屈将军要带多少人出城?城中守卒不多啊,要是刑徒攻不下金谷关,转而攻打孟阳城呢?”
  卫平道:“那他们是找死,等到天亮,余城的援兵就会抵达孟阳城。”
  屈骏再次请求:“公子!”
  昭灵道:“准许。”
  他不赞同屈骏出去骚扰刑徒后方,因为带那么几个兵去,没什么用途,不过也不能眼睁睁看金谷关被攻打,坐镇孟阳城却什么也不干。
  屈骏领了一支小队出孟阳城,他携带上金钲和战鼓,特意叫来几个嗓门大的兵,要做的就是吓唬刑徒,在后方捣乱。
  孟阳城门悄悄启开,又悄悄关上。
  孟阳城上,昭灵站在城楼上,北风呼啸,吹得人浑身发冷,他刚待在室内,身上没穿风袍。
  卫平递给昭灵一件风袍,昭灵接过,披在自己肩上,系绑衣带,他的手指冷得发颤。南方的冬夜,尤其在山里,也是很冷啊。
  大风呼啸的夜晚,金谷关派出的士兵前来孟阳城通报,告知贼众已经抵达金谷关城下。
  昭灵命令金谷关的官兵守城拒敌,等待援兵到来,会驱逐刑徒,帮金谷关解围。
  这一夜,众人在城楼等待,郑信不时派出士兵前去打探战况,也不时有士兵返回禀告。
  起初,从前方传来的消息是:刑徒已经在攻打金谷关,战况激烈;屈骏遭遇刑徒中断后的一名悍将(彭震),没讨到好处,兵溃回撤。
  即将天亮,金谷关的方位忽然出现火光,也不知道着火的是森林,还是城楼。
  已经回到孟阳城的守将屈骏惊呼:“这火光不寻常啊,会不会是刑徒已经攻进金谷关!”
  郑信脸上的神情和身旁的火把一样,在风中忽明忽暗:“金谷关修建至今百年,从未被攻陷,这帮刑徒就是用尸体堆在城墙下充当云梯,奋力往上爬,也逾越不了金谷关的城墙!”
  “他不是一般的贼目。”昭灵低喃。
  此时,越潜肯定是带伤山上战场,指挥刑徒攻打金谷关,只要他有一口气在,就不会躺在床上,让别人为他冲锋陷阵。
  一个不畏惧死亡的人,几乎是无敌的。
  昭灵的声音很低,只有他身边的卫平听见,卫平悠悠道:“我不认为一帮刑徒能攻入金谷关,短短的时间内,他们无法制造出攻城武器。”
  正规军攻打一座关隘,都要花费好几天,甚至几个月。
  刑徒一无所有,体魄也不大强健,他们容易被煽动,也容易受挫失去信心。
  此时,众人还不知道金谷关的状况,过了些时候,就见一名士兵气喘吁吁跑到城楼下喊道:“金谷关失守!金谷关失守!”
  “什么!”郑信伸长脖子往下探,当他听清楚士兵的喊话内容,惊得他差点从城楼坠下。
  卫平很意外,几天前他才和公子灵途径金谷关,那样一座牢固的关隘,怎么可能在一夜之间被攻陷?
  摇了摇头,卫平感到不可思议:“这是如何做到?”
  如果不是以前见过越潜,知道不过是一个凡人,卫平要以为他真如青王一般,拥有神的力量,所以攻无不胜,战无不克。
  身边人都在震惊中,昭灵注视火光冲天的金谷关,面上很平静,瞧不出有情绪起伏。
  郑信急得团团转,嘴里念叨:“现在可怎么办?可恨援兵还没到来!”
  “慌什么!”
  卫平很快冷静下来,他看向昭灵,缓缓说道:“公子,请允许属下传令,命余城援兵调转方向,到金谷关外的渡口驻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