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第621节
作者:大汉护卫      更新:2023-04-16 17:31      字数:2741
  “这些人可不只是有才气,也有官运,像是杜牧,已经官至刺史。要是与他们结成儿女亲家,将来必定可以,飞黄腾达。”
  在场外围观的长安居民,不断爆发出一阵阵惊呼声,交头接耳,热闹非凡。
  这次与会的文人,比上次还要众多,原因也很简单。
  上次唐玄宗组织的盛会,局限于关中平原,而现在张华的领地扩大,吸引的文人,自然也更多了。
  有资格参与长安城聚会的文人都是各领风骚数百年的大人物,他们各有粉丝,以至于朱雀街车水马龙,水泄不通。
  “诸位请就坐。”
  主持大会的欧阳修看到李白、杜甫、杜牧、李商隐、王羲之等文人与会,也深感荣幸。
  李白、杜甫对于欧阳修而言,也算是古之名人了。
  欧阳修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有资格主持长安盛会。
  众多文人墨客济济一堂,谈论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好不热闹。
  李白、杜甫这一对诗人,相当出名,其他朝代的文人,纷纷与二人结交。
  这一群文人出现在长安城,长安城的文化繁荣度空前。
  王守仁、谢安、魏征等大臣随后出现,众人各自作揖,相互介绍,更加热闹了。
  “是你?”
  谢安看到东晋书圣王羲之,深感意外。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的众人,除了王羲之,还有谢安!
  这一点,很少人知道。
  王羲之出身于东晋名门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的谢安,自然相识。
  “安石,看来你在此朝,如鱼得水啊。”
  王羲之见谢安出仕,成为张华的心腹之一,不禁羡慕。
  王羲之在晋朝历任秘书郎、江州刺史、会稽太守,累迁右军将军,并非只是一般的书法家。
  不过王羲之在政治上的成就,不如谢安。
  谢安叹道:“偶有机遇罢了。如果你要出仕,我可代为引荐。”
  另外一边,一对师生相见。
  “老师,许久不见,身体可好?”
  苏轼见到了欧阳修。
  嘉祐二年,苏轼中进士,主考是欧阳修。因此,苏轼可以算是欧阳修的门生。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仕途上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多次出任知州。
  宋代重文轻武,文人多数也是重要的大臣。
  “子瞻精神气十足,可有意出仕?”
  欧阳修见到苏轼,眉目间也有几分激动。
  他当初相当赏识苏轼的才能,现在也是。
  苏轼毕恭毕敬答道:“若是老师可以引荐,子瞻又能得到明君赏识的话,自然愿意出仕。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欧阳修与苏轼交谈时,一队披坚持锐的虎卫军进场,引来众人侧目。
  “肃静。”
  欧阳修让议论纷纷的众人安静下来。
  因为主角到场。
  虎痴许褚开道,有如此排场的,那么只有现在长安城的领主张华而已!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文人墨客,名气再大,在君王代表的权力面前,也要俯首称臣。
  在场的晚唐才女鱼玄机,美眸流转,盯着到来的马车。
  张华击败唐玄宗,占领长安,又征讨四方,成为最有可能统一天下的几个人之一,名声鹊起,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
  只见一个年轻男子从马车下来,傲视在场众人,还携带了谢道韫、柳如是两个才女,参与长安盛会。
  张华扫视在场众人,深感满意。这次长安盛会,就连王羲之、苏轼、陆游、杜甫这种级别的隐藏文人都被惊动,可见长安聚会的影响力。
  文化也是领地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唐诗的代表,李白、杜甫、李商隐、杜牧。
  宋词的代表,苏轼、李清照。
  元曲的代表,马致远。
  明清代表,罗贯中。
  书画家代表,王羲之、米芾。
  在场的众人,哪一个不是后世知名的人物?
  这些人,张华尽皆认识,他们比起一些武将还要出名。
  而且,作为后人的张华,还曾经背过他们的作品,颇受折磨,现在终于轮到他们有求于自己了……
  第五百一十五章 招揽文人
  “子瞻是属下的门生,才华横溢,可以为主公分忧。”
  欧阳修趁着长安盛会的契机,向张华引荐门生苏轼。。。
  “嗯。”
  张华对苏轼并不陌生,反而相当熟悉。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苏轼的宋词,张华还记忆犹新。
  苏轼不只是文人,还是北宋的文臣,政治值不低。
  既然欧阳修举贤不避亲,只要真的有才华,张华也来者不拒。
  谢安向张华引荐王羲之,张华也一并收下。因为王羲之主动献上了《兰亭序》的真迹。
  在张华来的时代,《兰亭序》真迹已经失传千年。
  张华有幸得见《兰亭序》的真品,还是王羲之亲自认证,也不介意给王羲之一官半职。
  张华将《兰亭序》交给柳如是暂时拿着,然而与在场的文人谈笑生风。
  也多亏张华还记得不少背下的诗词,才能与在场的文人交谈。
  苏轼、王羲之、陆游、范成大、李白、杜甫、鱼玄机等文人,对张华心生好感。
  “太白,你的剑术,独步天下,可否考虑在锦衣卫供职?锦衣卫供奉的外围侠客,颇为自由,有需要差使的时候,才会征调。至于俸禄,自然不会少了。”
  张华有意将李白招揽至麾下。
  李白虽然不是名将,缺少统帅兵马的才能,但个人武力不弱。
  张华已经听说过了,当初李白在为唐玄宗效力时,安禄山奇袭长安,李白出手,凭借出神入化的剑术,斩杀了不少胡人。
  汝州之战,还是李白抗衡北齐猛将高敖曹,汝州才没有失守。
  李白的个人武力,说不定很高。
  张华考虑到李白放荡不羁的个性,决定将李白安排到灵活的锦衣卫,充当打手。
  果不其然,李白有几分动容。
  要是在朝堂有一份差事,又不影响自己云游四方,倒是能够接受。
  至于杜甫,张华没有外放杜甫作为地方官,而是安排在国子监任职。
  陆游、范成大两个南宋诗人,并非那么简单。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历任县主簿、州通判,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等等,主张北伐,坚决抗击金朝,因此仕途不是很顺利,一直到老死,陆游还惦记着北伐。
  范成大是南宋参知政事,四川制置使,资政殿大学士,与陆游是莫逆之交,二人一起出席长安盛会,拜见张华。
  张华对陆游、范成大等文臣,还是颇为敬重,一一任用。
  “小女子鱼玄机,见过大人。”
  晚唐才女鱼玄机,主动与张华接触。
  柳如是眼神中流露出几分警惕,担心鱼玄机抢走张华。
  柳如是经过几年成长,已然亭亭玉立,正值最好的年华。
  鱼玄机也是才女,与柳如是的定位一样,柳如是倒是要担心自己失宠。
  “今后你在国子监,与谢道韫负责为女子提供女学和宫学。”
  张华听说过晚唐才女鱼玄机的名声,于是将其安排到国子监单独设立的下属机构,负责女子教育。
  明清时期,女学已经比较普遍,有专门的女子私塾。
  张华设立的女学,先从私塾开始试点。
  至于宫学,是后宫女官以及妃子接受教育的地方。
  张华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推广。
  “如果能够为天下间的女子启蒙,倒不是为一件功德。”
  鱼玄机点头答应下来,对开设女学和宫学的张华更加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