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节
作者:道门老九      更新:2023-04-16 22:47      字数:5971
  建木桥上,那群疯狂的昆仑奴,众人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参照老道士所言,他们这群哈萨克道士跟那群中亚昆仑奴一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很有可能他们就是同一族人!
  至于为什么会有中亚人逃离了丘处机和成吉思汗的控制,在昆仑山麓建起了道观,成为道徒,那就不得而知了。
  这道观建在羊皮卷路线的必经之处,一定藏着什么秘密。
  不过虽然知道这座娘娘观与白云仙宫有关,但按照老道士所说,经过佛教喇嘛的清洗,这座道观内已经没有什么记载留下了。
  想到这,赖子沮丧的摇了摇头:“我们看这道观的基石,应该是先秦时期的。不过可惜了,没有任何历史资料能够作为佐证。照道长这么说,可能是我们看错了。”
  “先秦道观?”老道士的眼珠子一转,自言自语的说道:“这个还真不好说,不过以我道教历代相传的记载来看,昆仑山是道教的发源地,说这座道观的前身是先秦时期,也不是没可能。几位施主的猜测也许是对的。”
  “哦?道长也是这么认为的?”张萌顿时兴奋起来:“不瞒道长所说,我们也知道关于昆仑山的传说……”
  ……
  不知不觉,众人就聊到了傍晚。
  大家来的时候天就已经是下午了,张萌早就抱着在道观住一晚上的打算,见老道士很热情,也就没有顾虑,开口要叨扰一下。
  不过话刚出口,就发现原本一脸兴奋的小道童突然有些紧张的冲着众人摆摆手。
  张萌见状,不解的看向老道士说道:“道长,天色不晚了,我们想在道观里住一晚,明天就走。”
  听到这句话,刚才还跟大家热情交谈的老道士却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一脸严肃的看着张萌。
  在场诸人是何等精明,一眼就看出了不对劲。张萌见状,连忙上前解释道:“道长,你们这里是不是有什么为难之处,不方便我们过夜?”
  听见张萌的话,老道士并没有点头同意,只是面色严肃的嘎了嘎嘴,一敛之前的神态,警惕的说道:“以几位施主的见识和谈吐,突然来到这座道观,恐怕不只是走错路这么简单吧?”
  第768章 长生之神
  “道长不必担忧!”见老道士的表情有些顾虑,张萌连忙从兜里掏出之前lady娜留下的通行证,递给老道士说道:“我们都是北京来的干部,这次进昆仑山,就是为了勘查这里的历史遗迹。”
  “道长说的没错,我们之所以走进这座道观,是因为我们发现这座道观具有考古价值。”
  “呃。”老道士仍旧没有点头同意。
  一旁的哈萨克小道童不知什么时候跑了出去,将这里发生的事情全都告诉了观内的其他道士。一时间,呼啦啦,赶过来一大群哈萨克族道士,见张萌等人要留下来过夜,表情都变成了老道士的那副模样。
  看到这一幕,张萌和叶九,军哥等人都意外的对视了一眼。
  “道长,我们初次来到这里,还不熟悉这里的路,这昆仑山的气候您也是知道的,今晚我们要是没地方住,一场风雪就可能冻死我们。您身为道家中人,虽然不说悬壶济世,但也不至于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我们冻死吧?”张萌慢条斯理的说道。
  “四位!”就在场面僵持不下去的时候,围观的一个汉人道士从人群中走了过来,帮老道士解释道:“师傅此举,正是为了几位施主的安全着想啊……”
  “这是为我们好?”张萌终于忍受不住了,当即冷笑一声说道:“不过就是住一晚上,又不是杀人放火,更何况我们还给了香火钱,都这样子了还要赶我们出门?告诉你们,这事儿要是传出去,大家会以为你们这座道观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比如诱拐了几个小姑娘啥的。”
  “误会,误会。”那汉人道士表情有些为难的低下了头,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
  见汉人道士这副表情,赖子眉头一皱,似乎已经有了打算。
  他淡淡的对老道士说道:“这里既然是丛林庙,据我所知,凡是信奉道教的人都能在丛林庙居住的吧?道长要是这样赶我们出门,是不是违背了道教的根本?我想道长也不会背弃道教的根本吧?”
  “这……”听到赖子的话,老道士和那汉人道士面面相窥,似乎都没有料到赖子会知道丛林庙的规矩。
  “丛林庙,什么丛林庙?”见老道士似乎被赖子这句话问住了,胖子咋咋呼呼的问道。
  “一般情况下,道教的宫观分为两种,第一种就是师徒、父子世代相传的专属道派,是私有财产,其他门派的道友不可插手其道派庙务,这类道观,有权决定我们的借宿问题。但第二种丛林庙,则不能作为私有财产继承,它是属于天下所有道徒共有,丛林庙,只要是与道有缘的人,就都有权利居住。”
  “哦,原来如此。”张萌长松一口气,照赖子这么说,除非眼前这群道士不是真道士,不遵循道门规矩,否则,今晚借宿这事应该成了。
  听到赖子的话,老道士脸色顿时黑了下来。
  那汉人道士也趁机转回身与老道士说了些什么,围观的其他道士交头接耳的说了一大堆,但都是哈萨克族语,众人也听不明白。
  不过,最后那老道士还是勉强的点了点头说道:“四位施主留下可以,但晚上十二点以后,无论听到什么风吹草动,都不能出门!”
  见老道士同意众人留下,张萌和赖子、叶九、军哥对视了一眼,满怀疑问,不过却没有当着老道士的面讲明。
  最后在那名汉人道士的带领下,去往后院住下。
  路上,张萌好奇的问向赖子:“赖子大哥,你是从哪儿知道子孙庙和丛林庙规矩的?”
  赖子淡淡的笑了笑:“我也是道听途说,没想到今天还真派上用场了。”
  听到张萌和赖子的对话,那个带路的汉人道士若有所思的说道:“我看这位施主倒与我道门缘分不浅。”
  “忘了,刚才还要多谢道长帮忙。”见那汉人道士很和气,张萌连忙从衣服掏出几张纸笔,偷偷塞到汉人道士的手中,说道:“能够留宿一宿,我们也少受些罪。我们既然与贵观有缘,这些香火钱就有劳道长帮忙……”
  以张萌的见识,虽说道家讲究清净无为,但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钱还是很重要的,要不然进观的时候老道士就不会厚着脸皮要香火钱了。
  “不、不、不。”汉人道士连忙摆摆手,却并没有强硬拒绝,而是为老道士解释道:“不是观主翻脸无情,实在是我们这座道观有些古怪。”
  “什么古怪?”张萌眼睛一亮,趁机问道。
  “这……”汉人道士一看自己说漏了嘴,只能打着哈哈说道:“总之是一些难言之隐,不方便跟四位施主明讲。”
  见道观上下,从一开始就刻意的避讳谈这方面的问题,赖子好像猜到了什么,他并没有逼问,而是转移话题的说道:“不知,你们这座庙供奉的可是王母娘娘?”
  “施主说的没错。”那汉人道士连忙点头道:“我们这座娘娘庙供奉的正是全真道祖师昆仑王母娘娘。”
  “王母娘娘也是全真教的?”张萌微怔,不由得联想到白云仙宫的丘处机,丘处机不正是当年的全真教掌教真人吗?这么说来,更坐实了这座道观与白云仙宫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
  “是啊,听道观内的老人们说,这座道观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开始供奉西王母娘娘了……”汉人道士说道。
  “可之前的观主不是说,元朝时期才上的香火吗?”张萌问道。
  “不是,听说在宋元以前,这座道观就供奉了一座王母娘娘了。”汉人道士说道。
  “之前就供奉了?”赖子眼眸微动,对着那汉人道士问道:“不过据我所知,西王母应该从东汉末年,才被作为上古先祖神祇纳入道教诸神体系,也是经历多年供奉,才成为道教的长生之神。这座道观的前身应该是先秦遗址,先秦时期,怎么会供奉西王母娘娘呢?”
  “按照道教的记载来说,这位施主说的没错。”那汉人道士饶有兴趣的笑了笑:“不过,这位施主有没有听说过西王母国?”
  第769章 《洛阳伽蓝记》
  “西王母国?”张萌微微顿了顿,疑惑不解的问道:“我怎么没听说过?难道是女儿国?”
  四人都一头雾水,只有赖子一张脸异常平静的看着汉人道士。
  汉人道士爽朗的笑了一声,把手上的伞撑了起来说道:“虽然在新藏这块土地上也有女儿国,但它们跟西王母国却相隔久远,而且这个国家并非是神话传说,西王母国是周祖豳(bin)国西方的一个地域辽阔的邻国。距今大致有三到五千年,是一个存在了近两千年的牧业大国。”
  “商周时期竟然还有这样的牧业国家?”如果不是听到眼前的汉人道士这么一说,张萌还真不知道历史上有这么一个国家。
  “在你们之前,已经来过很多考古学家,都曾勘查过这西王母国。”汉人道士说道。
  “根据国家博物馆的考古资料分析,特别是近几年,西王母国的存在已经被证实!”一直没有说话的赖子,借机补充道:“按照现在的国土面积来算,西王母国同华夏其它部族一样,都是创造中华历史文化的先驱,不过可惜,最后只有炎黄两祖被尊为华夏正统……”
  “这么说,西王母国跟蚩尤的九黎族在同一个时代?”张萌表情惊讶的说道:“竟然还有这么一个文明!”
  “当然。”赖子点头说道:“以轩辕黄帝为首的华族部落,自称是龙的传人,他们的图腾为龙,即人头蛇身。而西王母国的图腾为虎。二十年前在泾川出土的‘龙提梁飞虎风钮铜壶’,就集龙、虎、凤于一身,这就证明了两族在图腾上的融合和发展,说明东部农耕部落的图腾龙和西王母部落的图腾虎难舍难分,相依相存。这为二股文明的融合提供了完善的证据。”
  听赖子提起泾川,汉人道士摇摇头,说道:“不,传说中的西王母国的遗址应该就在我们脚下。”汉人道士指了指自己的脚下,又看向赖子。
  赖子并没有否认道:“史料记载西王母国确实有四荒,分别为西荒、昆仑之阙、昆仑丘、流沙地。而所谓的昆仑之阙指的就应该是整个横卧的昆仑山系。而我们知道的昆仑山脉分为北、中、南三条山系,北山系延伸为祁连山;中山系延伸为积石山、西秦岭,南山系为巴颜喀拉山,成为长江、黄河的分水岭。在这三个山系之间夹杂着广阔的草原,也就是四荒之一的‘西荒’。在这些草原的中间或边沿地区,常有沙漠堆积,也就是记载中的‘流沙地’。”赖子说道。
  “嗯。”听赖子这么一说,那汉人道士连忙佩服的点点头。
  赖子谦逊的一笑,继续说道:“当然,参照史书来看,他们的活动范围很大,大到今天的甘肃、宁夏、青海、阿富汗等地。”
  “这么说来,还真有这么一个国家了。”张萌见赖子以很多史料来佐证,当即点点头,不过转而有些疑惑的说道:“听名字,这西王母国好像是母系国家啊?”
  那汉人道士忙点点头。
  “不过按照时间来看,这个时期已经应该有文明存在,怎么她们还处在母系社会呢?”张萌问道。
  “这个问题……”汉人道士看了看赖子。
  赖子一笑,说道:“其实在我国,母系社会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从远古至伏羲、女娲、黄帝时代,母系仍然影响着当时社会的发展。史料记载中的伏羲、女娲和黄帝都是有母无父,炎帝也是如此。只有到了舜和禹时代,人们才知道他们二人有父亲。所以从伏羲到黄帝的时代,正是我国原始社会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时期。然而,在我国西部地区,因为地区偏远的原因,这里居住的古羌戎人还正处于母系社会的鼎盛时期。”
  “古羌戎人是不是就是西王母国?”张萌问道。
  赖子点点头,道:“包括《尔雅》、《山海经》等等史料,都记录了它们从炎黄时代至周穆王期间的活动。可能前期,他们并不是一个稳定的国家,而是以羌戎为主的少数民族部落,但在夏商时期,她们已经成为了西方大国。她们还在黄帝时期,帮助过黄帝讨伐九黎族的蚩尤。夏王朝的时候,她们的女王曾与夏王朝划分疆界。后来周先祖公刘在陇东建立的古豳国,同西王母国山水相连。西周初期,西北五戎向东侵犯。周穆王曾率大军征讨,虏五戎王,这五戎其实也是属于西王母国的国民。周穆王借机向西王母国征讨,西王母为此送给周穆王八车玉石。”
  “哦,周穆王是有名的暴君,这不奇怪。”张萌点头说道。
  “可也有人说,周穆王的真正贪婪的并不是宝石玉器……”赖子话锋一顿,说道。
  “呃?”张萌皱了皱眉。
  “据《穆天子传》记载,王母曾为周天子谣曰:‘将子无死’。《淮南子》也曾记录:‘羿请不死之药于王母’。”赖子满含深意的看了看张萌、叶九、军哥。
  三人表情同时一惊,说了这么多,原来这西王母国的西王母竟然也知道长生之术?难道这也跟整个长生之谜有什么关系吗?怎么每条线索的背后都隐藏着长生的秘密?
  想到长生,众人不由得同时一紧,他们太清楚,这个秘密的背后是什么了。
  听到这里,叶九偷瞄了一眼赖子,发现赖子正看着三人,当即眼神一凛。
  “到底有没有长生不死之说,我们还不清楚,不过汉晋时期的《汉武帝故事》和《汉武帝内传》的野史中,将那个不死之药称之为‘仙桃’。《洛阳伽蓝记》也有记载:“华林园中有仙人桃,其色赤,表里照彻,得霜即熟。亦出昆仑山。一曰王母桃。”赖子说道。
  “怎么这么像是后世的神话传说?”张萌笑道。
  “不仅古代帝王将相这么认为,就连古代较为严肃的科学家们也这样认为,如汉焦延寿的《易林》、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都曾认为吃仙人桃能够长生不死,不过自从明朝出了一本《封神演义》后,这种说法就渐渐消失了……”赖子叹了口气说道。
  第770章 今晚别开门!
  “施主既然熟知西王母国的故事,那贫道就不在这里献丑了……”那汉人道士见赖子信手拈来,似乎比自己还要清楚,当即摇摇头,自嘲的说道。
  听汉人道士这么一说,张萌当即转过头来,看向赖子。
  赖子笑了笑,释然道:“看来我也清楚,为什么先秦时期这里就有西王母娘娘的塑像了。”
  “为什么?”张萌问道。
  “并不是所有的供奉都是以神话传说为主。一些民间素有威望和德行的人,也会被百姓们拿来供奉的,比如南宋名将岳飞,他还活着的时候,就有百姓为他造了生祠,每天上香。”赖子解释道。
  “你是说,那个时候,当地人供奉的并不是什么王母娘娘,而是西王母国的女王?”张萌摸了摸下巴,恍然大悟。
  见张萌明白过来,赖子也点点头,继续说道:“相传西王母国的第一代女王称王母,后面的继任者都称王母。所以在史书上,从夏朝到商朝,才会不断出现西王母的称谓。在古羌戎人的眼里,西王母应该是被当成祖先来看待的,就好像我们汉族认为女娲娘娘创造了人类一样。”
  “这么解释,我倒是明白了。”张萌笑了,回头看着汉人道士问道:“不过,后来供奉的王母娘娘又是怎么回事?这王母娘娘跟西王母有没有关系?”
  “说有也有,说没有也没有。”汉人道士没有点明,只是一语双关的说道。
  赖子深知眼前的汉人道士或多或少比那些哈萨克道士要开明一些,如果他不是汉人,或许刚才他就不会说这么多了。可他毕竟出身道门,不好对道教的神仙指指点点,赖子当即帮汉人道士接过了话头:“阿萌,我觉得这两者应该是传承的关系!西王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而王母娘娘则是神话中虚构的神仙。如果非要说关系,那王母娘娘很有可能就是以西王母为原型,进一步神化出来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