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任务失败后 第39节
作者:秀木成林      更新:2023-04-17 09:41      字数:3572
  须知道,昔年魏氏归附太.祖之后至南北最后一战之前,又先后陆续有七个大小军阀与太.祖盟誓归附,这些人,开国后可没拒绝封王。
  而太.祖为了先解决心腹大患魏氏,对这些诸侯王内慑外抚一向十分优容。不过太.祖驾崩之后,这些人都开始若有似无有些骚动,尤其是几年来这燕殷看起来明显是个不好相与的。
  寇太师很了解这些诸王,毕竟当年不但当过对手还一个阵营共事过,必反的至少三个,剩下也大都模棱两可。
  “还有小鄱阳王。”这支前朝反军只是暂时压制住而已。
  一旦让其与七王并起甚至结为联盟,大殷的二十年平静将立即被打破。
  寇太师长吐一口气,太.祖还是崩得早了些啊!要是按原计划多活个十年,也就可以彻底解决完这些隐患了。
  如今局面,权衡之下,宁可让魏氏重出,也不可意气用事让朝廷军威受损。
  否则,该马上就面临腹背受敌了。
  “第一,先帝三年祭满,陛下当立即发旨皋京,增召兵丁至满员,并令留京诸将严加训演!”
  寇太师曾经也劝谏过几句有关皇陵和大溧宫,但他这是为了国力的,与怜惜老百姓毫无关系,现在直接都不管了。
  “第二,”他点了点看了舆图,“越离水,打通容渠安岭一道,自离西绕自西往东至岑岭,再联合百越、西瓯二国,一同困之,魏氏必败!”
  “打通容安一道,需时半年。”
  燕殷皱眉:“半年,半年。”
  “但,这都不是目前最要紧的!”
  燕殷霍地转身,寇太师抬起耷拉的眼皮,盯着他的眼睛,缓缓道:“最重要的是军费!”
  魏氏的军费才是最重要的啊!
  供养十万大军,岂是容易的?在大殷民间调集大量物资并不容易,尤其是盐铁箭矢等重要的军资军械,寻常吃喝姑且算魏氏有渠道弄到,但铁箭等若在朝廷的重点监视之下,基本可能性不大。
  唯一就是向南方诸国购买。
  南方的百越、西瓯、安南、交趾等等大大小小诸国,有的是大殷属国,有些则不是,甚至和中原王朝历来关系不好,但那些南方诸国矿产资源富饶一年三熟,有钱肯定愿意的。
  这就回到一个最为重要的话题,钱,军费!
  必须截断魏氏的军费!
  若成功,届时甚至不需要联合百越西瓯二国,岑岭都不攻自破了。
  寇太师言下之意不难听懂,燕殷眼神闪了闪,他几乎是马上就明白过来了。
  ——说的就是大郑宝库!
  ……
  南方的冬季,不下雪,却有一种透骨的湿冷,不少兵士适应不了,出现不适之症。
  司马超亲自去医营探看过,并一一却探抚过麾下各部,这人确实是个有能耐有城府的,该细慰军心时,一点都不忽视更不假手于人。
  回到将帐时,夤夜的天空,扑簌簌一阵振翅的声影,一只蓝身黑颈的信鸽落在气窗边上,几乎是夜色融为一体。
  王钦立即将其捉住,取下脚环上的一封密信。
  司马超展开一看:“宝库和藏宝图?”
  这是岑岭来的消息,司马超几乎是马上就猜到了,“……难道竟是大郑遗宝?!”
  他迅速抬目,一阵心潮滂湃,不管干什么,不管有什么所图,都少不了财资。
  他几乎是马上就动了心。
  “主子?”王钦心跳也有些快,压低声音道。
  司马超微微摇头,燕殷心腹不止一个,尤其他已经跳到外军,不一定就会选他去。
  他略略思忖,迅速出了营门,去了寇子文的营帐,“大哥!你瞧。”
  他直接把纸条一递。
  寇子文乃寇太师之子,此时的司马超,私下已拜了寇太师为义父。
  寇子文接过字条一看,“咦”了一声,和司马超对视一眼。
  寇子文马上和司马超一起去见了寇太师。
  寇太师这才刚回帐,正更衣坐下,接过字条,他低头一扫,顷刻抬眼,有些浑浊的老眼目非常锐利:“你,居然知道大郑宝库?”
  司马超笑了笑:“义父,我也是今天才知晓的。”
  “因我在北梵军有几个人,遂令其盯着那边,今天很幸运听见小庄子里头说什么宝库之类的。”
  寇太师不置可否,盯了他半晌,点了点头:“唔,你的消息没错。”
  “既然有这样的人手,那就好好经营罢。”
  寇太师吩咐道。
  司马超拱手,恭敬:“是,义父。”
  不过他那人手,是绝对不会差错的。
  寇太师没再说什么,捻着那张纸垂目沉思,随口吩咐两人出去了。
  不过翌日清早寇子文就告诉他,陛下已密谕,命寇太师亲自带人,急赴那宝库所在之地。
  上谕,不容有失!
  [明天更新延迟至晚上22:00~]
  作者有话说:
  周六即明天,由于榜单的原因,会延迟至晚上10点更新,就一天哈宝宝们!
  今天肥不肥?(得意叉腰)嘿嘿,那咱们明天晚上再见啦~ 心心发射!(/≧▽≦)/
  最后还要感谢“阿呆”扔的手榴弹哒!么啾啾啾~
  .
  以及给文文投雷的大宝贝们哒,笔芯笔芯!
  第25章
  这些天燕长庭也没闲着, 他先是精简了军规,把先前于大殷军中现已无关紧要的规条全部砍掉, 列出十七禁三大功。
  所谓十七禁, “鼓金旗动,严遵战令;戍值禁约,不可违慢;令行禁止,不谣不诡;……”一下子把一百多条军规精简至十多条的铁律, 责到具体, 环环相扣, 无从推诿, 但有违者一律当斩!
  至于三大功, 则明确功勋到个人,分上功、中.功、下功。将者有功则列上席,无功者顺延往后;士卒者攒功一到当即擢升, 功赏必明确在册。另外,还专门设了一个功勋署, 但有异议俱可匿名申诉,严格杜绝了顶功冒功的可能性。
  燕长庭曾身居高位亦统兵多年,深谙其中关窍, 他道:“将士们,燕殷暴戾, 硭山皇陵与大溧宫延绵数百里已见端倪, ”他命人将带有朝廷印记的皇陵与大溧宫建筑图纸在军中传阅过,这样浩大的工程,非征数百万民夫耗时十数二十载不可, 天子穷奢极欲, 落在老百姓头上就是灭顶之灾。
  底下不作声, 不少人心有戚戚,毕竟,被征召入伍的,基本都是贫家农家的子弟,对于这种时代灰尘他们感触极深,其实不少人其实已经辗转听到了家乡口讯或来信,甚至有的家庭已经遭了殃,父兄子侄都被强行征召去了,生死不知。
  “又有七王蠢蠢欲动,天下再乱恐不远矣!”
  先是煽动军士与大殷进一步的离心,紧接着就是陈述战事发生的必然性,最后,燕长庭气沉丹田:“凡有功者,我军中一个不怠,汝等建功立业之时,就在眼前!”
  “你们的兵册,已悉数焚毁,不必担忧家人,若有牺牲者,帐上银册与抚恤一分不少,俱送予汝等父母妻儿之手!”
  燕长庭一挥手,抬出一箱箱的碎金碎金钱贯,在日光下折射出灿灿银光!
  随即当场分发,谓之基银,至于先前承诺的赏钱,他表示运输原因,但近些时日将会全部下发!
  手里攒着钱,思及家中父母妻儿,兵册心事又一去,这样严明的军纪和军功,底下兵卒热血沸腾,举戟齐呼:“杀!杀!杀!!”
  军纪再度一清,军心前所未有的凝聚,所有人都仰看着高坡上黑甲戎装的年轻将帅。
  除了将士兵卒,也包括远处的沈箐沈隽谢英华以及邓洪升等人。
  沈箐拄在大青石上,托腮微笑看着,她身后众人交头接耳,带笑纷纷点头。
  说来,这底下的金银铜钱还是她友情赞助的,毕竟这岑岭本来就是她的后备据点之一,燕长庭不肯花光她的钱,但有需要暂时借用一下还是没问题的,回头再还就是了。别说她,他本人更不乐意和她分太清楚。
  私心里,两人一辈子分不清才好。
  邓洪升和陈婴阳笑着说了一阵,又抱拳对前头的沈箐,二人感慨:“幸好有沈姑娘,感激至极啊!”
  幸好有沈箐及时提供了岑岭,另外,还有高炉冶铁,还及时提供资金以运营,不然估计他们现在有够头秃的。
  北梵军在今天正式更名青山军,青山军能这么稳打稳扎下来,与朝廷僵持对峙不败,沈箐的帮助功不可没。
  沈箐笑吟吟:“不用,不用!”
  别谢她,她这可不是友情帮助哦。
  正如燕长庭一直致力于将青山军抓在自己的手心。
  他固然出自魏氏,但魏氏的和他本人的,还是有本质差别的。
  燕长庭以战绩迅速建立自己的威信,又亲自修改军规,赏罚分明,各种安排布置,类似今日的聚拢军心鼓舞士气更从不肯假手于人。
  至于她,高炉一直都是她的人管着的,也从没打算让其他人掺和。
  她是借出了金银,但同时过去的还有老金和红缨,因暂时用着她的资金,所以她已顺利成章将大部分的账务和后勤运转抓在手里。
  这岑岭原先可是她的地盘,她不管做什么有很大的先机便利。
  不管是她还是燕长庭,可都不打算当魏氏的附庸的。
  燕长庭可是在“接手”势力的噢。
  这方面,她就非常满意他的强势态度。
  而她吧,当然和燕长庭是一国的,这岑岭最多就,大概暂时处于两头大的状态吧。
  当然,这些她的私人想法,在邓洪升等人眼里其实两者都没什么差别的,她也不说破,对方乐呵呵,她也笑眯眯的,两人互相吹捧了一阵,她凑过来小声问:“那咱们什么时候出发吗?”
  嗯,就是那个啥,大郑宝库。
  邓洪升迅速扫视了左右一眼,也压低声音:“快了,这件事不能耽误。”
  这是一桩不亚于引出青山军的大事,让沈箐供血只是暂时的办法,肯定不能一直这样的,况且随着日后战事规模扩大,那是绝对供应不上的,哪怕他们也有钱银来源,但两边加一起怕也不足。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这是一切的根本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