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任务失败后 第72节
作者:秀木成林      更新:2023-04-17 09:41      字数:4131
  他,他竟真的……
  沈箐也说不出话来,这个关口,她也根本说不了其他,顾不上想其他,在他近乎祈求的目光下,她顿了顿,最后只说:“好!我不去,你切切要小心!”
  我等你平安归来。
  “好!”
  燕长庭表情一松,他深深看了她一眼,掉头快步,一跃上马。
  大黑马长嘶一声,率军疾飚而出。
  作者有话说:
  不用怀疑,就是真的!今天是超超超肥的一章诶~ 给你们一个超大的么么啾!明天见啦哈哈~ (づ ̄3 ̄)づ╭
  最后还要感谢“温酒酒酒”扔的地雷哒,笔芯笔芯!
  .
  以及给文文灌溉白白液体的大宝贝们,啾咪~
  第42章
  旌旗猎猎, 蹄声急促似闷雷,黑压压的骑军掉头往西, 很快消失在视野尽头。
  紧接着, 三万精锐步兵开拔,急行军紧追其后。
  沈箐等人站在高泸城楼的最顶一层,这个角度已经望不见了,她们又飞快转到另外一边。
  漫天的尘土, 滚滚的黄浊, 那地皮震颤的隆隆声动震颤着鼓膜心脏。
  这关头, 沈箐哪里还有心思去想些有的没的, 担心都没完的了。
  燕长庭此去, 还有眼下的战局。
  魏太妃深呼了一口气,侧头见沈箐隐隐压着几分焦色和心绪不宁的样子,她喝道:“急什么?给我稳下来!把高泸守好了!!”
  这个时候, 曾身经百战的魏太妃的心理素质就体现出来了,眼底沉甸甸压着, 但她面上一点都没慌,更没乱,她已经迅速进入守城状态了。
  “随我来!”
  她转身之前, 最后望一眼燕长庭远去的方向,她就这么一个孙子, 曾经经历无数战事的魏太妃, 更深知燕长庭此去的极度凶险,但她没有阻止,因为她更深知, 想要力挽狂澜就必须得这么做, 作为一个统帅, 燕长庭的决断快准狠,亦无比的正确。
  这样的能耐,这样的心性!魏太妃深呼吸两口气,倘若在这么艰难凶险的境况下这次他真的能成功援救鄱阳军和旸王,那么,她就可以真正将魏氏和青山军全部、放心地交给他了。
  自宝库遇伤回来之后,虽治好了,但她到底有了年纪又亏过底子,伤愈好体感身体是有些不如从前了,先前倒春寒她染了风寒,拖拖拉拉半月才好。
  魏太妃不得不承认,自己是老了。
  但幸好她还有个孙子。
  魏太妃心里沉甸甸压着担忧并不比沈箐少,但她没有表现出太多,唯独能从紧紧抿住的唇看出一二,这老太太目光有一种狼的凶狠锐利,这是无数次沙场鲜血洗礼才磨砺得出来的,光阴荏苒,未曾减退半分,她转身就带着沈箐飞奔下去了,两人开始紧急布置城防。
  她有很多的临战技巧,守城防御的关窍点,这些都是兵书上没有的,需要经历过长时间的战争才能摸索出来,所以才会有千金易得一将难求的说法,魏太妃虽然疾言厉色,但她手把手都教会了沈箐。
  沈箐这才知道,原来布置个城防,还有这么多的变化和技巧。
  高泸城池不算十分大,但背水临山面平原,进可攻退可守,紧扼南北咽喉,是一个颇具战争意义的点,尤其对于岑岭而言。
  这高泸刺史是个怂蛋,兵临城下抵抗没撑半天就交换条件开城了,青山军进入高泸挺顺利的,而高泸百姓提心吊胆之下,却发现这叛军和他们想的不大一样,没有烧杀抢掠没扰民更没有有侵占一丝一毫民财,纪律严明待城内百姓都很克制有礼,他们甚至比之前张刺史日子还好过,因为青山军宣布月税暂停,待重新统计后再按新法缴纳。
  不少人去看过公示,这新法比原张刺史那杂七杂八名目的捐税还要少一大截。
  所以总体来说,高泸民间对这叛军并没有很多的排斥情绪,更多是观望,军方要请民夫做工,钱日结,贫苦百姓没有和钱过不去的,非常踊跃,很快就招募到足够多的民夫。
  沈箐手里还拿着那三封信,她把它们都先扔到一边去了,锁好匣子她飞速跑出去,现在也顾不上太多了,先把防御工事建筑以最快速度弄好先!
  在全体军民共同努力之下,这防御布置两三天就弄好了,只不过他们原来预料可能会趁机攻城的朝廷王师却一直都并没有出现。
  众人心里却一沉。
  这并不是个好消息啊!
  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朝廷全力以赴,将所有兵力都全部投入鄱阳军和七王联军伏击包围当中去了。
  如今朝廷先后共计七十万兵力投入战场,四十万皋京援军,原来剩下二十万左右的第一批朝廷王师,还有数万紧急召集的东南个州兵郡兵。
  后者战斗力和人数都逊色于前者,忽略不计,但中央军也足足有将近六十万!
  增援鄱阳军的凶险程度攀升至顶峰。
  九死一生。
  燕长庭他们究竟怎么样了?
  军报一度因战况中断了,这回,连魏太妃都坐不住了,她霍地跳起来,抓住哨兵小伙的肩膀:“入阵了?入阵后怎么样了?”
  急死个人了啊!
  ……
  鄱阳军。
  凌英此刻,确实已经陷入绝境之中。
  旸王一连三封密信,朝廷四十万增援已抵,战局瞬息万变,权衡过后,他迅速调整了计划,将目标地自淼阳调整至雁城。
  正正好踏入了寇太师精心设计的埋骨地。
  凌英也不是个庸才,他半途敏锐发现不对劲,紧急外撤,可惜奉命前来围剿鄱阳军的主帅亦是一个极其了得的人物,樊国公赵介,这位开国前最后一场南北大战立下赫赫功勋的老将,经验丰富异常老辣,朝廷兵力倍于鄱阳军,他又准备充裕,鄱阳军几度突围皆失败,最终不得不被堵进了虎口之中。
  燕长庭赶到之前,鄱阳军已经陷入绝境,急行军赶路,军士有带几天干粮,水尽力节约,也能撑个几天,可也仅仅只有几天,凌英率鄱阳军浴血奋战,可惜困于地势,节节败退,被堵死紧缩在虎口之内,敌军再来一次全力大冲锋,只怕就是破军兵败的身死之时!
  一种难以言喻的悲愤,心腹大将虞程虎目含泪:“小主子,末将等护着您杀出去……”
  “出什么出?!”
  凌英一身浴血,妖艳凌厉的面庞干涸血迹和尘土斑斑,连续几天鏖战的透支让他双目充血,但他的脊梁还是挺直的,“我与将士们共存亡!!!”
  这并不是从前,先前老鄱阳王兵败身死,他率残兵突围,那是因为还能聚拢残军他还有资本东山再起,可此事可一不可再,一旦全军覆没,已再无重来可能!
  凌英岂愿苟且偷生,他声音很哑,有一种极疲充血的砂砾磨砺感,“鄱阳军生,我生!鄱阳军死,我与汝等共死——”
  他厉声高喝,疲惫的将士们精神一振,“同生共死!同生共死!!!”
  绝境中,难以言喻的孤勇,可这种孤勇,却带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凄凉,不少人落了泪,他们已经弹尽粮绝了,即将面临死地了。
  凌英抽出佩剑:“将士们,我们即便是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
  可就在这个时候,虎口外突然暴起一声如雷般的高喝!紧接着,“轰轰轰——”陌生战鼓雷鸣般突兀震动了起来!战鼓非常急促,细听变化,却和先前九方联盟时商量好的突围援战相合!
  这是个傍晚,暮色笼罩大地,看不清晰,但声音却异常真切,而面前重重围困他们的朝廷大军这时候迅速动了起来
  凌英颊面血迹斑斑,不可置信,虞程大喜过望:“是援军,有援军来了!将士们,振作起来——”
  底下疲惫靠坐的军士们纷纷站起张望,有小将高喝:“杀啊!!我们冲出去——”
  虞程立即接口高喊:“对!对对!!整军,整军——”
  ……
  只是兴奋过后,虞程一回头就发现了凌英紧抿的唇,他的心亦不禁一沉。
  ——他们已经深陷绝境,十一万大军如今只剩不足八万,被重重包围在虎口之中,这种兵家绝境,燕长庭真的能救得了他们吗?
  算算时间,能在这么短时间赶到的只能是骑兵,可燕长庭能有多少骑兵?一万多,两万?最多不超过两万吧。要是平原战还好,可这个虎口阵地形险恶,唯一能冲锋的只有前方一个凹陷口,他们冲过几次,根本就冲不过去,赵介大军在凹陷两边都设了拒马铁蒺藜强弓和长矛阵,别说深入救援了,那赵介也有三万铁骑,燕长庭只怕冲进虎口都难,更甭提里应外合突围了。
  行不行啊?
  不大行吧!
  虞程的心不禁拧紧起来了。
  “可这是咱们唯一的机会了!”
  凌英一咬牙:“宁愿沙场血战死,也不苟且独偷生!!”
  “他这个情,我领了!”
  “倘若今天身死,到了九幽黄泉下再还他吧!!”
  凌英一抹脸上的残血,盯着眼前迅速集结完成的鄱阳军,大家都很激动,只除了少部分明白实情的将领们眼底暗藏沉重,凌英也没有打破大家的希冀,他“锵”一声拔出鲜血斑斑的王剑,这还是他父王留给他的,凌英细细端详,抬头,眼底一抹一往无前的凌厉:“将士们,援军来了!我们冲啊——”
  他厉喝一声,就让他死在冲锋的路上吧!!!
  此时的凌英,已经抱着必死的决心,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件事情,最后竟然有了转机。
  燕长庭之能,完全超脱了他意料之外!!
  ……
  来的路上,燕长庭已经在思索该如何施展救援。
  他看过军事地图,也已以最坏打算在预测虎口地形,他判断,朝廷至少陈了有三至四万的骑兵。
  此时的燕长庭,麾下骑兵却只有两万出头。
  原来北梵军的一万,另外一万,则有一半是与西瓯交易的。西瓯本土不缺马,但都是矮马,擅耐力山地驼重物,却不适宜作骑兵,只是这种情况却随着庆修王入西瓯改变了,庆修王带来的大军骑兵都是当世首屈一指的河曲和西域马,经过数十年的杂交育种,如今新一批的西瓯战马预备役能达到一米四上下,仅仅比西域马矮十厘米,耐力却非常惊人,比如今的中原马都好太多了。
  西瓯的庆修王和大皇子都是很精明强干的人,育出来的马质优得让垂涎,沈箐和燕长庭第一时间盯上了这些马,大皇子一开始不肯卖,最后这还是用中配版的高炉冶铁交换的,自西瓯购置了六千匹马。
  还有一半,则是大破陈莘时缴获的。
  如今燕长庭麾下骑兵将近两万二,他先前训的所有骑兵预备役都派上用场了。
  两万二对阵三万至四万,这还只是第一关,可这第一关不破,援救根本无从谈起。
  “二十一二万的大军,骑兵约三万。”
  最先的哨报已经回来了,连魏渠都不禁变了脸色,凶险真到了极点!
  燕长庭神色沉沉,表情和声调却并未见丁点变化,他已经紧急下令沿途人马休憩之时,不惜一切代价搜寻松林。
  和他的沉默冷清不同,燕长庭于战事上确实有着惊人的天赋,局面越凶险艰难,他思维就愈发清晰。
  旌旗招展,黄尘漫天,休整过后,两万余骑兵如同猛虎出闸,蹄声疾疾地皮颤动起来!
  所有青山骑兵的马尾之后,都拖着一支长长的松枝,疾奔冲刺之间,扬起数倍的尘土,看起来兵马数倍都不止!
  赵介却呸了一声:“黄口小儿!还敢造次!!”
  他心里对青山军能有多少骑兵,还是大致有数的,这个虚张声势之策,赵介浑然不惧,步兵对上骑兵很吃亏,他火速下令分开通道骑兵急出迎上,而后重新布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