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章 第299节
作者:姚颖怡      更新:2023-04-17 10:13      字数:3796
  华静瑶撩开面纱,一双黑黝黝的大眼睛直视着袁里正:“你再废话,信不信我让你骨肉分离?”
  袁里正打个哆嗦,再也不敢多嘴,小跑着去了。
  片刻之后,四个年轻女子被带了过来。
  华静瑶挨个看过,对其中一个看上去最小的,问道:“你多大了?”
  那个女子忙道:“十四了。”
  华静瑶冷笑:“你们是三年前来的吧,那时你才十一?”
  “嗯。”女子的眼圈儿红了。
  “你有孩子了吗?”华静瑶问道。
  “有了,五个月了,女娃。”女子小声说道。
  华静瑶看着这个与自己同龄,却比她要瘦小很多的姑娘,闭了闭眼睛,没有再问下去。
  她看着这几个人,叹了口气,问道:“你们是怎么到了人牙子手里的,被家里人卖的,还是拐的?”
  “拐的,是拐的!”年纪最大的女子嘶声说道。
  “是啊,我们都是被拐的,阿宋也是,我和爹娘走散了,以为遇到好人了,就上了那拐子的驴车,结果就”
  “我也是,我跟着哥哥逃难出来,哥哥让我在路边等着,他去讨饭,可我被人拖到草丛里了,我看到哥哥回来,大声喊我的名字,可我被堵着嘴,眼睁睁看着哥哥越走越远”
  华静瑶心中酸楚,硬着心肠问道:“宋氏也是逃难来的,你们知道她家是哪里的吗?”
  “我听她说过”说话的是年龄最小的那个姑娘,她小声说道,“以前还在拐子那里时,宋姐姐说过,她说她爹是当官的”
  第五六六章 一年
  半个时辰后,袁家五兄弟当中的老三便招了。
  当年袁克隆三十多岁还没有娶上媳妇。
  后来太爷和里正爷做主,让五家兄弟凑了五两银子,买下宋氏给袁克隆当老婆。
  袁克隆虽然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脾气很好,人也勤劳,加之他没有妻小,平日里五家人没少占他便宜。
  太爷和里正吩咐下来,让各家凑银子,妯娌们不高兴了。
  袁克隆娶媳妇,凭什么要让他们掏钱?
  再说,袁克隆有了媳妇就会有自己的孩子,肯定不会像以前那样为他们当牛做马了?
  可是这是太爷和里正爷的决定,妯娌们万般不愿也只能乖乖掏银子,回到家里关上门才敢对着自家男人哭闹。
  男人们天天在家里听媳妇们念叨,心里原本只有一分的不满,渐渐变成了八分。
  袁克隆的媳妇顺利买回来了,妯娌们过去一看,那宋氏生得白白净净唇红齿白,别说比她们都要年轻漂亮,就是四里八村也是头一份。
  再看宋氏的那双手,十指纤纤,一看就是从来没有干过活的,这哪里是庄户人家的女人,分明就是个城里的大小姐。
  自从宋氏进门,袁克隆整日咧着嘴傻笑,有什么好东西也要给宋氏带回去。
  他去镇子上拼死拼活干了半个月,把所有的工钱全都花了,给宋氏抱回来一只粉彩的花瓶。
  宋氏对袁克隆也很好,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又给袁克隆做了一年四季的衣裳。
  宋氏的女红也很好,村子里的妇人顶多在鞋面上绣个月亮或者绣朵花,宋氏却能绣出整幅的门帘,袁克隆拿了宋氏绣的帕子去镇上,那镇上的大户人家,一下子就订了二十条,整整五两银子。
  袁克隆回来,逢人就说自家媳妇能干。
  袁克隆家几间小平房,也重新粉刷了,宋氏种了花花草草,过年的时候,还亲手写了春挥,村子里有识字的,说宋氏写的春挥,比邻村的老秀才写得还要好。
  五个妯娌看宋氏也越来越不顺眼,村子里的女人都要下地种田,唯独宋氏不用,她在家里绣绣花,就顶得上别人起草贪黑忙活一年。
  更让妯娌们生气的,就是自家的男人,以前是袁克隆往他们家里跑,现在变成这些男人往袁克隆家里跑。
  妯娌们凑到一起骂宋氏,可也只敢在背地里骂,自家男人若是听到,准保一个大耳括子扇过来。
  她们原本以为这日子就是这样了,谁也没有想到,袁克隆竟是个短命的,好日子没过两年就死了。
  袁克隆死后,宋氏就像是失了魂魄,无论是太爷和里正爷做主,把家里的田地均分给这五家,还是将她关在院子里,终生不能出门,她全都没有说什么,或者说,自从袁克隆死后,宋氏就没有再开口说话了。
  说她疯了吧,她却从来没有发作过,说她傻了吧,她却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
  宋氏如同一具行尸走肉,再也没有了生机。
  先是老三媳妇发现自家男人每次帮她去给宋氏送吃食时,都要让她先回去,后来老大、老二,以及三房的两个妯娌也发现了,她们的男人不对劲。
  这五个女人全都不是吃素的,有了怀疑,便有了捉奸在床。
  五家的男人一个不差,全都和宋氏有了奸情。
  她们和男人吵过,但是也不知道是谁先妥协的,也可能是袁里正一把年纪又讨了个十几岁的小老婆,让她们有了危机。
  总之,五个女人全都认为当初买下宋氏时,他们各家全都是掏了银子的,所以宋氏买回来也不能浪费,既然人傻了,不会像以前那样绣花赚钱了,可是身子还好好的,让自家男人找宋氏,总比让他们像袁里正那样纳小要好吧。
  再后来,五个女人非但不再吵闹,甚至还会帮着自家男人避开村里人的眼睛
  可是就在前不久,袁老二过去的时候,宋氏却不让他碰了,以往宋氏都如同假人似的,随便他们折腾,可是这一次,宋氏尖叫着咬他抓他。
  袁老二回到家里,越想越不对劲,他想起了宋氏的身体上的变化,便把事情告诉了张氏。
  在袁老二的协助下,张氏亲手扒了宋氏的衣裳,做为生过三个孩子的妇人,张氏一眼就看出宋氏有了身孕。
  这件事可不得了,五家人凑到一起商议,最后决定要给宋氏落胎。
  可是落胎药还没从镇上买回来,宋氏却像疯了一样,想要逃走。
  院门在外面上着锁,宋氏跳墙的时候,被过来寻欢的袁老二和袁老三看到,两人原本想要教训宋氏,可是用力过猛,待到他们反应过来时,宋氏已经被掐死了。
  袁老三胆子小,连忙叫来了另外三个兄弟。
  袁老五从家里出来时,恰好看到有两个外地人进了村子。
  于是便有了昨天夜里的事,平安喜乐这两个倒霉蛋,被人敲了闷棍,成了杀死宋氏的奸夫。
  华静瑶看完所有的口供,好半天没有说话。
  她把与宋氏一起买过来的另外几个女子叫来,挨个问她们:“你们若是愿意离开这里,我会帮你们找到家人。”
  几个女子默默垂泪,她们都是有了孩子的人了,若是离开,便再也见不到自己的骨肉。
  只有最小的女子站了出来:“我想走,我想带着娃一起走”
  另一个女人拽了她一下,道:“你疯了吗?你”
  没等这个女人把话说完,华静瑶就对那个小姑娘说道:“我帮你。”
  华静瑶让史甲先去和那家人理论,那家人倒是没说不放人,只是说买媳妇花了五两,这两三年的吃用也有五两,再加上还带个小女娃,那小女娃只有五个月,养大了也能卖五两。
  且,他家没了媳妇,还要再买,买媳妇还要再出五两,所以这些加在一起,也有二十两。
  一大一小总共二十两,给银子就放人。
  史甲回来一说,华静瑶给气乐了。
  她问沈逍:“我记得大周律里有一条针对买卖良家子的,你记得吗?”
  华大小姐从没有背过大周律,沈逍也没背过,但是
  喜乐却是记得清清楚楚。
  他被罚读书,大周律也是书,他也读过。
  按大周律,凡买卖良家子,卖杖四十,徒三年;买杖四十,罚银二十两。
  华静瑶噗哧一声笑了出来,这家人算来算去,却没有算到还有律法。
  “买卖良家子,尹捕头,恭喜尹捕头,又抓到犯人了。”
  “瑶瑶,为何不把另外几家也一起抓了?”骆四姑娘不解。
  华静瑶叹了口气,道:“我问过那几个女子,她们不想走了。我若是把几家人也一起抓了,也只能打顿板子,再各罚二十两银子,他们受了刑又没了钱,回家以后肯定会拿老婆孩子出气。”
  骆四姑娘也叹了口气,以她的年纪和经历,她无法理解那几个女人。
  明明可以离开,她们为什么不走?
  唯一愿意跟着她们一起走的那个小姑娘,名叫田翠翠,她抱着襁褓中的女儿,没有回头,跟着华静瑶离开了袁各庄。
  走出村子,华静瑶没有再去看村口的四座牌坊,有生之年,她不想再看到那些牌坊。
  华静瑶等人先行开,尹捕头和顺天府的衙役们断后。
  袁家五兄弟连同五个妯娌是一起被押走的,太爷忽然冲了出来,拦住尹捕头,嘶心裂肺地喊道:“把娘们留下,娘们进了大牢,哪还有名声,把老祖宗的脸面都给丢尽了!”
  尹捕头当然不会把人留下,袁各庄的案子惊动了整个北直隶。
  根据宋氏生前留下的为数不多的线索,她的身世也查了出来。
  宋氏的父亲名叫宋杰,进士出身,时任徐沟知县。
  黄河水患,宋知县在抗洪现场奋战了几天几夜,最后以身殉职。
  宋知县去世之后,他的妻女与百姓们一起迁往邻县,在路上走散,宋知县的女儿不知所终,宋太太先失丈夫又失爱女,受不了打击,跳河自尽!
  当年宋知县的事迹报上来时,皇帝还亲笔题了“仁义”二字,宋杰更被追封了仁义公。
  宋氏的案子传至朝堂,满朝皆惊!
  袁家五个兄弟全部被判了斩立决,五个妯娌判了徙刑,五人皆死在路上,有人说是被得过宋知县恩惠的百姓杀死的,也有人说是宋氏的冤魂索命。
  袁各庄的里正也被判了徙刑,一家老小则被充了军户。
  同年八月,顺天府大雨,一夜电闪雷鸣,此日有人发现,袁各庄村口那四座牌坊,全都碎裂倒塌。
  这件事被传得沸沸扬扬,越传越邪乎,后来更有人说,那宋氏的鬼魂一直没有离开袁各庄,还有人说得绘声绘色,说在袁各庄看到一身白衣的女鬼在路上游荡。
  而实际上,自从出了那件事之后,再也没有外村人敢踏进袁各庄了。
  直到大皇子大婚,这件事才被压下去。
  同年,皇帝册立太子,大皇子赵谆入主东宫!
  大皇子成亲的时候,昭阳长公主曾经带着定陶郡主回过京城,仅仅三日,定陶郡主便又病了,母女二人重又回了温泉庄子。
  京城的人纷纷觉得奇怪,英明神威大杀四方的华大小姐,和这位病娇的定陶郡主,真的是同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