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二年冬 第5节
作者:多梨      更新:2023-04-17 16:06      字数:3378
  无论是作战还是其他,都讲究一个徐徐渐进,不能冒冒失失。杨嘉北喝得茉莉茶满水溢,才肯放兵掠地攻城,大破城门前,他还拘着自己,问她愿不愿意,反不反悔。只要她一句反悔,杨嘉北即刻停下。宋茉确认了,她不后悔。但她的后悔来得迟了,等到有悔意时,事态早就万马奔腾不能复返。杨嘉北清楚这事最好得一口气捅顺当了。一双手也被咬得惨不忍睹,杨嘉北不恼,只心疼,心疼她。他可真是罪该万死,千刀万剐。合该着千刀万剐的人边想着,仍旧铁石心肠地继续,直到严丝合缝再无可拓展的区域。
  杨嘉北原不是多梦的体质。但打那后,每个镀点色的梦境,都和宋茉有关。
  他梦到宋茉捂着眼睛哭,他愧疚、不知所措;
  他梦到宋茉哭着说杨嘉北不疼她不爱她了,这么狠;
  他梦到自己心都碎了,宋茉又抽抽嗒嗒地勾住他脖子,主动亲亲他。
  杨嘉北睁开眼。
  他坐了一阵,一言不发去洗澡,换衣服,把脏掉的衣服狠狠丢洗衣机。
  冲过冷水澡后,洗衣机嗡嗡嗡地工作着,杨嘉北拿着手机,翻了翻,翻到宋茉的手机号码。
  手指点上去。
  五秒钟,他还是没有按下。
  重新把手机丢回洗衣机上,杨嘉北转脸,透过阳台看外面清白一片的雪景。
  黄昏余晖将高楼顶上的雪也浸透一层黄,像剥开了壳、流着蛋黄油的咸鸭蛋白。
  日暮黄昏,雪覆城野。
  东三省的冬夜来得这样早。
  手机默认的铃声忽然跳起,意料之外,听起来有些欢快,杨嘉北低头。
  屏幕上跳动俩字。
  宋茉。
  宋茉拿着手机,她刚洗过澡,头发还湿漉漉的,赤着脚,蹲在酒店的沙发上。
  她早上遇到了杨妈妈,听她说杨嘉北今天下午就回家。
  思前想后,宋茉还是给他打去电话。
  但没人接。
  ……可能还在忙?
  宋茉看了眼窗外,才五点钟,就已经开始渐渐黑天。
  她迟疑着要不要再拨一次,犹豫两分钟,那边终于打来电话。
  宋茉拿起,快速接通:“你好。”
  她听到杨嘉北的呼吸声,不重。
  还有他漠然的声音:“抱歉,我刚才在忙,什么事?”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啦!!!
  耶耶耶。
  没啥意外的话……接下来一直到完结,所有的事情,都发生在杨嘉北这休假的短短六天中。
  哦耶。
  感谢在2022-09-01 21:48:39~2022-09-02 21:19:0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溺爱猪宝~、一移已易、汤杏、三里屯的小瞎猫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icu的毛先生 50瓶;菜菜菜贤 32瓶;名字一定要起得好听 30瓶;lulu、vv、hahahaha、十三坷坷、粉粉刷匠 10瓶;喵喵喵喵喵、ly920322 5瓶;33896191、久久 4瓶;灵魂深处向死而生、!!! 2瓶;你是哪块小饼干、奶柚桃桃、lry、一叶小舟、每天都不想洗头、檀回发际线、阿尕、欧呦欧呦、姜还是我辣r、橘子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章 绥化(三)
  给杨嘉北打这个电话,主要还是为了还他的羽绒服。
  羽绒服早就已经干洗过了,挂起来,蓬蓬松松,清爽干净,没有其他味道。宋茉离职后不再用香水,但她的鼻子出了些问题,总疑心自己身上香水气息残留……
  无论如何,借了人家的衣服,归还时,总要干干净净。
  就算对方是杨嘉北也一样。
  明天是爷爷去世五周年的日子,五年前宋茉没能来,这一次再归来,家里面却好似没有她的位置。且不说母亲那边,父亲这里也早就有了新的家庭。其实他的第二个妻子不错,孩子也懂事,甚至和善地邀请她一同吃饭……不过宋茉识趣,不去打扰他们一家人的其乐融融,婉言谢绝,还是独自住在酒店中。
  宋茉原本打算等明日见到杨嘉北时再还给他衣服,但杨嘉北拒绝了。
  “明天事情多,容易忘,”杨嘉北说,“不如今天晚上吧,我有时间。”
  宋茉下意识看了眼外面。
  夜幕已至。
  她确认:“现在?”
  “嗯,你住哪家酒店?”
  “……我记性还行,”宋茉说,“明天吧。”
  “你记性的确不错,坐个出租车都会丢了行李箱,”杨嘉北说,“你把定位发给我,我开车过去。”
  宋茉:“……”
  还是这么定了。
  宋茉把自己的位置发给他。
  绥化不大,宋茉自己留意了下车程,的确很近,估计用不了二十分钟就到。她睡了一下午,在最糟糕的黄昏时醒来,周遭寂寥安静,当她睁开眼睛看到窗外的暮色时,竟有一种想要去死的冲动。
  宋茉洗干净脸,擦了最简单的乳液,涂了个口红,坐在床边,安静地看着秒针一点一点地慢吞吞挪动。
  好像,和杨嘉北这通电话结束后,她才终于有了归家的实感。
  她终于回来了,回到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城市。
  宋茉都已经忘记在哪里看到的一句话,说好像他们这一代东北人,生下来就是为了离开。
  和其他省份都不同,出门在外,黑吉辽一家亲,统一都是东北老乡。家里人常说过了山海关就是家,可外面也有人说——
  “投资不过山海关”。
  风冷彻骨,难凉一腔热血。
  宋茉离开这片黑土地倒不是“出走”,她更像是重新为自己寻一份安静的棺椁。
  在北京工作的时候,晚上一块儿喝酒,有葫芦岛的老乡开玩笑,说什么“除了东北,你在哪儿都能见到东北人”。玩笑归玩笑,话语不算假。
  无论是上班,还是出去玩,吃饭喝酒,经常能听到熟悉乡音。旁人倒还好,宋茉每每听到,总能朦胧记起,前十七年生命里,窗外叫卖的小贩——
  “黏糕——打糕——豆面卷——”
  “苞米——夜忽黏苞米——”
  “夜忽大棒滴黏苞米了啊——”
  谁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呢。
  网上地域黑经常南北混战,谁还记得东三省才是新中国的长子,钢筋水泥做筋骨,血管里淌的是汩汩石油,黑土地承载肌肉。
  旁人都说东北寒冷,可宋茉就爱这里的空气,凉飕飕,冷飕飕,清新,冷冽,深深吸一口气,能透彻到好像能将人的肺洗个干干净净。
  但她离开得太久了,久到忘记家多冷,直到昨天,才重新给自己买了厚厚的、一直包到脚踝的羽绒服。
  傍晚又下了小雪,好在不算太大,杨嘉北敲开宋茉门的时候,她原本已经拎着装羽绒服的袋子了。听杨嘉北说外面下雪,愣了下。
  “先去吃个饭吧,”杨嘉北说,“下着雪拎东西不方便,先吃,吃完再说。”
  宋茉说:“不如直接放你车里。”
  “算了,”杨嘉北否决,“这边停车位满了,我停得挺远。等会我送你上来,再拿走也不晚。”
  好吧。
  宋茉默默地将衣服放回去。
  吃饭的地方也很近,没走多远。北方人见惯了下雪,除非大到不行,一般不会打伞。行道树和店铺上吊挂的冰溜子早被清理干净了,明晃晃地亮着灯,映照着蓬松厚实的一层雪。走路的时候,踩雪是最不滑的,需要留意的,反而是那些混了雪水的地方,尤其是方正的砖上面,雪半化半不化的,一结冰,滑到能甩飞人的天灵盖。
  宋茉一路上小心翼翼地避开那些地方,跟着杨嘉北身后,看着他轻车熟路进了餐馆。多年不来,重归故乡,她在这里倒像是个客人,熟悉的地方渐渐荒废败落了,新的店铺一个个开张,好似这冷冽干净的空气,洗清她的肺,也洗干净她的记忆。
  都说东北菜和东北人的性格一样,敞亮,直白,菜名也不搞花里胡哨那一套,分量足,浓烈丰富。杨嘉北一如既往地胃口大,锅包肉、炝拌三丝、牛肉炒笋丝,再来个炸鲜蘑。宋茉原本胃口不佳,看他吃,自己拿热水烫过的筷子,却也一点点吃了下去。
  俩人聊不了太多,时间好像将眼前人也变得陌生。宋茉有些不习惯杨嘉北的冷淡,不过她也清楚。
  毕竟,当时忽然提分手、一走了之的人是她。
  现在杨嘉北还能如照顾邻家妹妹般待她,已经很好。
  宋茉点了哈尔滨啤酒,杨嘉北没拦,默不作声看着她喝。喝到半截,宋茉还问他,要不要试试?
  杨嘉北摇头拒绝:“我开了车。”
  宋茉哦一声,低头继续喝。
  “听说你辞职了,”杨嘉北终于说,“想换份工作?”
  宋茉仍旧低着头:“……还没想好。”
  杨嘉北说:“在家打算住几天?”
  “就这两天吧,”宋茉说,“想去大连转转,见见同学。”
  她哪里还有家。
  那个早就没几户人家的工厂家属楼已经回不去了,外公外婆死了,爷爷也死了,她爸有自己的家。
  她来故乡也只能付房费住酒店。
  “我妈挺想你的,”杨嘉北低头,他说,“你这么久没回来,她很关心你,一直都想你。”
  宋茉刚喝了一口啤酒,小麦的,丰富的泡沫带点微微的苦,还有啤酒特有的气味。
  她说:“我也挺想她的。”
  “她让我来问问你,”杨嘉北说,“你想不想回去住几天?房间给你收拾好了,还是你以前睡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