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二年冬 第27节
作者:多梨      更新:2023-04-17 16:06      字数:4769
  杨嘉北说:“抓到就行。”
  他的右腿有点骨裂,打了厚厚的石膏,现在还不能动。这次任务是给其他市提供武力支援——有一抢劫团伙,伤了人,抢车遁逃,不走高速,偏偏走的小路,避开主要监控,往犄角旮旯深山老林里冲,抓住这伙人没少费劲儿。领头的那个最凶,说是练了二十多年的武,三十多岁了,还生猛得很,杨嘉北刚升队长,理应冲在前面,更何况,和他刚搭伙的队友今年刚结婚,老婆刚怀孕。
  杨嘉北不是不怕死,他是不想让队友出事。
  当时一股冲劲上来,倒还好,又因非必要情况下必须得活捉,杨嘉北不开枪,和那人厮打起来,成功将对方铐住,他自己的腿也在打斗中撞到石头,受了点伤。
  抓到人,杨嘉北才一瘸一拐地去医院,没什么大碍,就是腿得早点看。等队友把他手机送过来的时候,他第一时间看了家里的监控,看到宋茉一个人孤零零地晒着太阳看书。
  家里面挺安静的,她躺在他买的那个木头躺椅上,看着书,身上盖着一个小小的薄毯子。
  她只给杨嘉北发了三次消息,一次是约定好回家的那天,她问。
  「你几点到家呀」
  第二次是隔一天。
  「你怎么还没有回来?」
  最后一次,是昨天。
  「我想你了。」
  不知道为什么,杨嘉北眼睛有点发酸,他半撑着身体起来,给宋茉打电话。
  很快接通,宋茉声音能听得出惊喜:“杨嘉北。”
  “嗯,”杨嘉北看了看自己打着石膏的腿,有些犹豫,“对不起啊,这次耽误了……我现在还有点事,可能得过几天才能回家……”
  “没事,”宋茉快速地说,“我知道。”
  安静几秒,她又问:“你是不是受伤了?”
  “……”
  护士刚才说过了,打了石膏就得少运动,怕影响恢复。杨嘉北做特警,还是得注意着点,毕竟以后还少不了这种事……身体重要,但宋茉也重要。
  “没事,小事,就是有点骨折,”杨嘉北嘱托,“别怕,我看看能不能早点办出院手续。”
  “在哪家医院?”宋茉说,“我去看看你。”
  杨嘉北拦不住,也没法拦,他现在还不在哈尔滨,等打完石膏后,下午跟队友的车一块儿回哈尔滨——因医生嘱托过别随便动,他是被自己队友弄了个轮椅给抬上车的,一行人完成任务,嘻嘻哈哈地聊,调侃杨嘉北这下子糟了,刚刚找到女朋友就断了条腿,幸好不是第三条腿……惹得杨嘉北笑骂他们。
  没能按照杨嘉北的要求送他回家,他还是被送到军区医院里,观察两天才能放人,他只能和宋茉视频,聊天,什么都聊,和她在一块儿,就连早餐的话题都能聊一上午。两个人挨在一块儿,总有说不完的话。
  宋茉也和杨嘉北说自己最近在读的书、在看的东西。她已经读完了宋青屏留下的十本厚厚日记,从1967年,一直到1985年,这么久的时间,宋青屏始终一个人生活在漠河,后来她去了一趟哈尔滨,和白雪安一家人。
  杨嘉北说:“等会儿,我咋觉得这个名字这么耳熟?”
  宋茉说:“好像就是你姥姥。”
  杨嘉北后知后觉:“我姥?”
  “对啊,”宋茉的手压在洒落太阳的日记本上,她低头,盯着上面模糊不清的字迹,“这上面还写了地址呢,应该在道外……不过,具体在哪条街,我还不太清楚。”
  杨嘉北说:“回头我看看,我对这块儿熟。”
  宋茉点头:“嗯。”
  “没啥意外的话,我明天就能回去了,”杨嘉北说,“等着我回去过年啊。”
  宋茉:“嗯。”
  结束完通话,宋茉才仰脸看窗外,太阳很好很好,今年下了好大好大的雪,应该能很好地滋润天地里的庄稼,厚厚的白雪浸润养育着沉默的黑土地,覆盖在那些沉默的、上了年纪的废弃工厂上。马上就要过年了,但这里好像还没有新年的感觉,鞭炮禁燃,烟花禁放,好像把那热热闹闹的千家万户曈曈声也一并褪了色。煮的热水开了,宋茉洗干净玻璃水杯,把茉莉花茶放进去泡,又起身去厨房,将泡了一上午的黑米、糯米、红豆、花生、薏米、莲子、花芸豆全都捞出来,放进电饭煲,这些浸泡后的食物都可爱地胖了一圈,颜色漂亮到像清澈小溪里的雨花石。
  宋茉把晒干的红枣洗干净,切成小块儿,去掉核,往嘴里填了一块儿,淡淡的甜和干枣香,有一点点的涩,味道也不是很重。她尝完,将切好的红枣全都倒进电饭煲里,衡量着、用杯子加了刚烧开的热水,慢慢地煮。
  等待粥熟的空隙中,宋茉又想起宋青屏写下的那些厚厚日记,事实上,到了后来,宋青屏写日记时已经很少再会详细地描述每一天的生活,但帕维尔老师的名字,从始至终,一直都出现在她的每一本日记中。
  每一本。
  宋青屏写春天啃春,写吃胡萝卜,写用慢火将春饼烙得薄如纸,写端午去砍柳条,拔艾蒿,插在门楣上写去拔野菜,野鸡膀子水芹菜,老桑芹柳蒿芽老桑芹……开水焯完沸水滚,凉水拔后攥干了吃;夏天喝芸豆大碴子粥,喝掺着高粱面儿的米粥,熬小米绿豆粥,写菜园子里的菜旺盛生长,写嫩嫩的青葱,带着黄花做纽的脆黄瓜,生菜吃了一茬又一茬,吃不完的香菜长得茎杆粗壮,开白色的、吸引白噗噗菜粉蝶来的花;秋天里看白菜一颗颗地抱拢成团,摘了紫茄子、挖了土豆,晒豆角干晒蘑菇,等到冬天就吃这窖藏的蔬菜,围着火炉讲故事。
  白雪安的母亲因为疾病,死于1984年的冬天,等四月春日化开了冬雪,白雪安和她丈夫、孩子搬到哈尔滨,宋青屏一同回到哈尔滨。
  宋茉暂时看到了这里,她煮的粥熟了,在热乎乎的粥中隔两粒冰糖,搅和到融化,全都盛到杨嘉北当时常用的那个保温饭盒里。她又炒了一个土豆丝,做了一个凉拌柿子,盛上米饭,订的乳鸽汤也到了,宋茉拎着两个饭盒,开车去医院看杨嘉北。
  杨嘉北精神尚好,他自觉身体没什么大碍,但按照规定还得再等等,毕竟这不是小事,一旦伤了身体,就只能转去机关做文职。他的好身手不该做这些,因而领导也格外重视。
  饶是如此,当听说宋茉带了饭菜来看他的时候,杨嘉北还是着急忙慌地将能碰到地方的东西都整理了下,把自己那条伤腿盖住。
  宋茉还是掀开被子看了他的伤腿,眼圈一红,梗了梗,才说:“我煮了腊八粥,趁热喝。”
  杨嘉北不习惯坐在床上吃饭,小桌板拆下来,他很尴尬,还是慢吞吞地喝完。宋茉在这里一直留到太阳沉下去,中途杨嘉北上厕所,还是她帮忙推的轮椅。
  如果这是在家里,宋茉甚至会不放心地扶他去厕所。
  杨嘉北臊得脖子都红了,他骨子里还有点不那么爹味的“大男子主义”,不好意思在宋茉面前露怯,一下午,他反复强调了好几遍。
  “我这腿没事,真的,没事。”
  “休息几天,拆了石膏就好了。”
  “真没事我的小祖宗啊,别难过了,来,笑个。我这也是组织要求,必须得住院观察两天,不然我现在就能自己手摇轮椅跟你回家了……”
  宋茉被他逗得笑了。
  下午听说家属来了,乌压压好几个队友过来了,领导也特意赶来慰问,带了花和水果,宋茉抱着,插在一个漂亮的白色玻璃水瓶中。
  晚餐也是在这里吃的,是病号餐,以及队友额外带来的一份清淡的煲乳鸽,宋茉和杨嘉北一起吃的,毕竟还是个病号,菜和汤味道很淡,佐料不多,咸味儿也轻,杨嘉北吃不惯,探身亲了宋茉一口。
  宋茉走的时候,杨嘉北也不放心,拜托队友送她回去,冬天路滑天寒,他总会多一些挂念。
  宋茉这一走,好像把杨嘉北的魂也勾走了。病床边的花不那么香了,房间也不亮堂了,外面的雪啊月啊都没了滋味,到处都安静得落寞。杨嘉北的工作对视力有一定要求,他闭上眼,没碰手机,过了阵,又拿起,看监控。
  他看到宋茉一个人回了家,她去了厨房,收拾一些碗筷,刷保温饭盒,明天就是大年三十,她买了对联放在桌子上,还没有贴,还有那些红彤彤的福字、春……
  杨嘉北看着宋茉从厨房中走出,她去整理阳台上放着的厚厚日记本,仔细摞在一块儿,她喝了桌子上的凉茶。
  他看到宋茉躺在沙发上,怀中抱着他的一件外套,闭上眼睛,过了一阵,她把头埋进衣服里,仍旧蜷缩着身体。
  旁边是红彤彤的对联,她一个人缩在沙发上。
  杨嘉北受不了了。
  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他不能让她一个人在家孤零零地贴对联、包饺子……现在没有鞭炮,已经没啥年味了,这是重逢后的第一个春节,她不能再这么一个人过。
  她都多久没回东北过年了?
  杨嘉北关掉监控,他给领导打电话。
  “能不能让我现在就出院?”杨嘉北说,“我昨天早上打的石膏,到现在凑凑也能凑合成两天了,让我出院吧。”
  “我媳妇一个人在家呢,”他说,“大过年的,我得回去陪陪她。”
  作者有话要说:
  啊啊啊啊先更新一点。
  还有一章!!!
  下一章就是完结章了啊啊啊啊啊
  感谢在2022-09-26 19:31:01~2022-09-27 14:52:0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23626622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予以douceur、可它仍在转动、葵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鲨鱼嘟嘟 100瓶;你在教我做事啊?、普拉普拉 40瓶;是爱你的闪闪呀、唐汤姆、流心温泉蛋、发大财 10瓶;别玩手机了 6瓶;一只小乙乙、icu的毛先生、moggiecat 5瓶;请告诉我夏天的名字 4瓶;踩烂所有香菜地 3瓶;48278268 2瓶;onl、小余爱吃包菜、ohh、欧呦欧呦、37c温暖空间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0章 完结
  宋茉在哈尔滨没有多少认识的人。
  她的很多同学都离开了东北。
  宋茉至今记得,高考前,语文老师给他们上的最后一课,她感慨万千,告诉讲台下的孩子们。
  “我们在这里接受教育,读书,明理,并不只是希望你们能够摆脱我们日渐衰落的故乡,而是为了振兴——为了复兴,为了让它重新活过来。”
  “我们走出去,我们学习,我们努力……我当然希望你们都能过上好的生活,有着幸福的家,”老师哽咽,“我私心里也希望你们能回来,我们这里缺年轻人……”
  宋茉记得听人感慨,说生在黑土地上的孩子,好像注定就是要离开的;她听自己同学叹气,不要说振兴衰老的家乡了,她现在连在家乡买房的钱都没有……怎么振兴呢?
  大家都爱它,爱土地爱这里的人,爱这里的雪爱这里的空气。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
  高粱肥大豆香,遍地金黄少灾殃。
  宋茉还是回来了。
  前几年在外过年,的确没有什么年味儿,饺子也常常吃速冻的,晚上打开电视看看春晚,和平时没什么区别,万家灯火,阖家团圆与她无关,那些热闹的昂贵的年夜饭也和她没有关系。
  其实应该早就习惯了。
  只是梦里还经常记起小时候过年,工厂里发年货,家家户户热热闹闹,大街上都是年轻人,大包小包的礼品。家里面在过年前几天就开始打扫卫生、贴对联,年画也有好多种,爸爸喜欢那种有故事感的人物,秦琼尉迟恭,而妈妈喜欢那些色彩漂亮的植物,要年画杨柳青。两个都买了,还有对联,对联会请爷爷来写,有时候是厂里出名的技术顾问老教授,红纸裁成长条,绒绒的毛边,老教授静心屏气,提起沾了墨水的毛笔,写着传统对联——
  「丹凤呈祥龙献瑞;红桃贺岁杏迎春。」
  妈妈啧啧称奇:“以后咱们家茉莉得考好大学,有出息!”
  ……妈妈最疼你了,你得帮帮妈妈,啊,茉莉……
  爸爸将面粉、昨晚剩的粥放在一起,打成浆糊,用干高粱缨子绑成的炊帚在门上刷薄薄一层,意气风发回头:“茉莉啊,看爸爸这对联贴的正不正!”
  ……昏暗灯光下,爸爸扭过头,他好像没有听到妈妈提出的那个要求,他只是沉默着转过头,转过头,伛偻着身体慢慢走。就像之前每个晚上,妈妈喷上香水离开后,他也是这样沉默地走入夜色……
  安静房间,宋茉睡得也不安稳,她梦到小学语文老师给她布置了作业,要求抄下来十副不重样的对联。她就拿着铅笔和练习本出门,探头探脑,看每家每户的对联,然后抄。
  「欢天喜地度佳节,张灯结彩迎新春」
  「前程似锦创大业,春风得意展宏图」
  「和顺门第增百福,合家欢乐纳千祥」
  ……
  写啊写啊,手指冻得发冷,宋茉将小本本和铅笔都塞进口袋中,捂着手呵气取暖,忽然听到杨嘉北叫她名字,她抬头,看见杨嘉北拿了两串糖葫芦,一串上面是红彤彤的山楂,另一串上串着山药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