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节
作者:风晓樱寒      更新:2023-04-17 16:43      字数:3599
  日暮黄昏。
  周玉柔在灵觉寺歇了两个时辰,总算恢复了精神。
  拜别寺中的僧人后,她带着墨荷离开灵觉寺,却没想到靖安王世子还未没有离开,他一直在外等候着周玉柔。
  见周玉柔出来,他立刻迎了上前。可周玉柔淡淡地对他行了一礼后,便与他拉开了距离。
  靖安王世子大步追了上前,唤住了她:“玉柔,过几日,我与几位好友相约在郊外切磋箭法,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墨荷忍不住出声提醒道:“世子,我家小姐从不舞刀弄枪,也不喜欢射箭。小姐身体虚弱,请世子还是不要让她折腾了。”
  靖安王世子一愣,不由诧异地道:“怎么会?玉柔不是习练过箭术吗?”
  “我……以前的确练过。”周玉柔脚步一顿,不得不开口解释道,“只是到上京后,总是生病,也就耽搁了。”
  墨荷顿然露出惊讶之色,正要开口,却被周玉柔飞快打断。
  “墨荷,我觉得好多了,我们回去吧。”
  她说着,又转身在靖安王世子,淡道:“世子,我们就此别过吧,还是不要时常见面了。”
  “玉柔……”
  靖安王世子目送着佳人远去的身影,俊目之中满是惆怅。
  登上从灵觉寺租赁而来的马车,墨荷不解地看着周玉柔:“小姐,奴婢看靖安王世子对你一往情深,为何你……”
  她欲言又止。
  “墨荷,不要多事。”周玉柔神色漠然地道,“我与靖安王世子,没有任何的关系,也不想和他扯上任何的关系。”
  墨荷动了动唇,还是将话咽了回去,道了一声:“是,小姐。”
  近日以来,苏琬发现团子似乎染上了一个不良的嗜好。
  不知为何,团子最近总爱往砚台上凑,稍不加看管,就让墨水沾得浑身都是,还把自己弄得脏兮兮的。
  团子这般调皮,苏琬也无法专心练字与绘画。
  她握着团子的毛爪子,与它在汀兰水榭里玩耍。
  却在这时,她看见苏玦便风风火火地进来了。
  “二哥?”苏琬将团子抱到怀里,略有惊讶地问,“你怎么如此着急?”
  “喵喵。”团子不高兴地冲他叫了一声。
  苏玦满脸焦急地问:“琬琬,你近日可有见过明之?”
  苏琬摇摇头道:“我这些天都留在府中,除了昨日去的那一趟灵觉寺,也没有出门。”一顿,她看向苏玦,疑惑地问,“程明之那书呆子怎么了?他又惹出什么事端来?”
  苏玦道:“明之最近给程伯父留下一封书信,就离家出走了,说是要加入玄天卫,弃文从武。”他露出不解之色,微微皱眉,“我还以为是你与他说了什么,他受到刺激才……”
  苏琬感到不可思议:“弃文从武?”
  苏玦道:“科举在即,他却说要弃文从武,还要加入那吃人不吐骨头的玄天卫,他那个身手,进入了绝对是有去无回。程伯父看了他的修书后,也是气坏了,当即扬言要与他断绝关系。”
  他在周围来回踱步,一脸急色。
  “也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也不和我说一声,真真是急坏人了。”
  玄天卫?
  听着名字,苏琬觉得耳熟。但瞧着苏玦一脸担忧之色,也不好多问,只是温言劝道:“二哥,你先别急,慢慢说。”
  说着,她唤墨衣端来茶水,给他斟了一杯茶。
  “等他回来,我一定要好好清楚是怎么回事。”苏玦坐了下来,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
  苏琬突然问:“二哥,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
  苏玦颔首,道:“当然可以。不过,是什么问题?”
  苏琬道:“你有心仪的姑娘吗?”
  苏玦一噎,转头“噗”地将口中的茶水喷了出来,但还是被呛着了:“咳咳咳……”
  苏琬没有理会他窘状,目不转睛地盯着他,接着问了下去:“你给心仪之人送礼,一般是送什么?”
  第72章 瓘玉
  苏玦咳个不停,赶紧捧起茶杯喝了一大口的茶,过了好一会儿,方才缓过气来。他有些狼狈地说道:“琬琬,别乱说,什么心仪之人乱七八糟的!”
  苏琬疑道:“哎?二哥没有心仪的人?可我怎么听墨笙说过,你和恬表姐……”
  “绝对没有的事!”苏玦连忙打断了她,略带慌张地站了起来,往四周张望一眼,将声音压低了三分,道,“琬琬,你不要听那些丫鬟胡说八道,我和那母……沈恬关系极差,每次见面都吵架,关系可谓是水火不容,我又怎么会心仪于她。”
  苏琬一脸怀疑。
  苏玦被她盯得极不自在,半晌才反应过来,不由问道:“等等……琬琬,你怎么突然问起这种事情来?莫非……”
  “我只是随口一问。”苏琬撇撇嘴,面不改色地道,“我以为二哥博学多才,什么都知道,没想到……”
  苏珩脸上浮现出一抹尴色,连忙重咳一声,道:“谁说我不知道的?”他停顿一下,故弄玄虚,“我先前听明之说过,有情人之间一般是以同心结作为定情信物,着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姻缘结下,便不再解开。”
  “还未定情的,也可以赠送玉佩、手镯、香囊之类的贴身之物向对方表达心意。若是女子,送些瓜果也可以,诗经里不是有‘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之说。”
  寻了个借口将苏玦赶走,苏琬抱着团子回到了房中。
  团子已经睡着了,正乖巧地蜷缩在苏琬的怀里,打着呼噜。
  苏琬小心翼翼地将它放到一旁,然后从匣子里取出针和线。
  她看着手中的针线和布料一筹莫展。
  她尝试做一个简单的同心结,取了粗线打起络子来。可是,稍不留神,几根交织的线便被她打成了死结,难以解开。
  苏琬叹了一口气,放弃了做同心结的想法。她拿起之前绣了一半的荷包,想将它改成一个香囊。
  只是,几针下去,那细线又乱糟糟地结成了一团,绣在表面的图案完全不像样子。
  苏琬只得用剪刀将线拆开,重新再弄。
  可重绣了好几遍,她依然觉得不满意。
  苏琬有些后悔没有将针线功夫练好,这样歪歪扭扭的,根本无法见人。
  不知不觉,半日的时光就这样过去了。
  苏琬还在埋头与手中的针线搏斗,房间的帘子突然被挑开,墨笙端来了点心,笑道:“姑娘,你忙了一天,想必也饿了,先来用些点心吧。”
  “喵……”
  团子被脚步声吵醒过来,四肢伸展伸了一个懒腰,跳下了床,跑出院子玩耍去了。
  苏琬忙碌了半天,本没有察觉,墨笙这般一说,她才察觉到,自己的确有些饿了。
  于是,她放下手中的针线,迎了上去。
  墨笙将点心搁在桌上,问了一声:“姑娘,点心要些去给表姑娘吗?”
  她将点心从厨房端来的时候,按照平日的习惯将点心分成两份。
  每回送来点心,苏琬总会吩咐将点心给周玉柔送去一份的。墨笙知道她这个习惯,便提前将点心分成两份。
  只是,她这回话音刚落,便听苏琬道。
  “不必了。”
  “哎?”墨笙暗觉惊讶。
  苏琬又道:“从今以后,不用往玉柔表妹的院子里送点心了。”
  这时墨衣刚好从屋中走进来,墨笙向她投去不解的眼神,却见墨衣神色平静如常,仿佛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墨笙不明所以,但还是应了下来:“是,奴婢明白了。”
  用完点心,苏琬拿起针线,继续钻研刺绣。
  可她始终绣不好图案,便想去请教云和郡主。
  这般想着,她起身离开了房间。
  没想到,刚走出汀兰水榭,便遇到了前来找苏珩的江昭。
  江昭见她脚步匆忙,下意识唤了她一声:“琬琬,你这么着急,是要去哪里?”
  “昭表哥。”苏琬匆忙与他打了一声招呼,便继续往云和郡主的院子而去,也没作停留。
  江昭只觉得甚是稀奇。
  每回见着他出现,苏琬总是以戒备的姿势待他,将他当成心怀不轨之人,惟恐他将苏珩抢走,可是此刻……
  江昭好奇地道:“琬琬,你今日怎么……”
  不经意间,苏琬看到江昭的剑柄,剑柄上绕着红线,线下挂着一个精美的瓘玉1吊坠,似乎是刻着花草。
  “昭表哥,能不能把你剑上的坠子给我瞅一眼?”苏琬停下脚步,看着那只吊坠,颇感兴趣地开口道。
  江昭把剑放到苏琬面前,问道:“琬琬对这些玩意儿也感兴趣?”
  苏琬摸向那枚瓘玉吊坠,放在掌心,仔细端详。
  “哎?这不是瓘玉制品吗?”她识货地惊叹起来,“瓘玉制品在上京消失很久了,因为烤制技艺太难所以渐渐失传了……”
  那个瓘玉制品即使是在苏琬的掌心里也显得玲珑,精致的花瓣雕刻得惟妙惟肖,在暖光之下流淌着别样的光彩。
  她摸了摸那坠子上别致的纹路,心中渐渐生出了一个主意。
  瓘玉制品是流传在大盛民间的手艺,因七夕而诞生。最开始,瓘玉制品只有一种形状,那便是——蔷薇瓘玉灯。在七夕这日,青年男女向心仪之人赠送一盏亲手制作的蔷薇瓘玉灯,表明自己终身不移其志。
  后来制品的样式才多了起来,只是这工艺极为复杂,蔷薇瓘玉灯也渐渐成为了民间千金难得的珍品。
  “琬琬喜欢这个?”江昭察觉到苏琬眼中对这盏灯流露而出的惊叹和着迷,不由道,“你若是喜欢的话,我便把它送你吧。”
  “不必了,我只是看看。”苏琬将剑还给了他,又好奇地问,“不过,昭表哥怎么会在剑上挂这种易碎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