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节
作者:我吃元宝      更新:2023-04-17 18:35      字数:2074
  安杰率先表态,“我听二姐姐的。”
  宋安平有些不情愿,不过也没有反对。
  宋安然接着说道:“父亲不在的这段时间,大家尽量少出门。和侯府的来往也要适当减少。另外,白姨娘不准和侯府大房来往。”
  白姨娘蹙眉,“二姑娘这是做什么?我们住在侯府,不和侯府来往,这也太不近人情了。”
  宋安然抿唇一笑,“我只要求白姨娘别和侯府大房来往,没说不准和侯府来往。怎么着,白姨娘离开了侯府大房,就找不到人说话吗?”
  白姨娘哼了一声,“胡说!“
  “既然不是,那白姨娘就得听我的话。你得记住,父亲走之前,亲口和你们说过,由我来管理宋家的一切。你们都要听我的。嗯?”
  最后一个“嗯”,宋安然霸气无比。她就是这么霸道,容不得别人反对她。
  “另外,侯府的学堂,我和大姐姐,三妹妹会继续上。过了元宵,大姐姐如果还没调整好的话,可以适当推后几天。”
  宋安乐摇摇头,“不用!我没事。”
  白姨娘问道:“安乐,你真没事?一年之内,先后退婚两次,你真受得住?”
  “白姨娘,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宋安然轻声呵斥。
  白姨娘撇嘴,不屑。不过倒是没敢再随意开口说话。
  宋安乐却笑了笑,“二妹妹,你不用呵斥白姨娘。白姨娘并没有说错什么,我的确是一年之内被人退婚两次。我……早就想开了。父亲一出事,我就知道我和韩术的婚事是成不了的。如今退婚,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大姑娘就是豁达!”夏姨娘轻声说道。
  宋安乐笑道,“不是豁达。只是为了让自己活得轻松一点。”
  宋安然暗自叹息,宋安乐今年真是走了大霉运。
  宋安然对宋安乐说道,“大姐姐,明天就是新的一年。新年新气象,相信明年你一定能够心想事成。”
  “但愿吧。”宋安乐没什么兴趣。
  宋安然也清楚,现在说什么都是白费功夫。关键还是要靠宋安乐自己想明白。
  宋安然又说道:“正月期间,除了侯府之外,我们宋家不需要走亲访友。大家不要不满,非常时期非常措施。等到明年,父亲前途大好,到时候不用我们出门,就有大把的人上我们宋家拜年。”
  “二姑娘说的是。现在老爷还在外面奔波,我们的确应该低调一些。”夏姨娘附和道。
  宋安然点点头,“我要说的就是这些。喜秋,你将红包发到每个人的手上。”
  “奴婢遵命。”
  先从白姨娘开始,红包一个个发下去。白姨娘瞄了瞄其他人,见别人都没急着拆红包,她没矜持地没急着去看。
  宋安然看着大家的反应,了然一笑。“行了,大家都散了吧。晚上的时候再一起吃团年饭。”
  宋安然率先离去。
  白姨娘等宋安然一走,就急忙拆开红包。里面放了六张银票,一张一百两,一共六百两。
  白姨娘长出一口气,这比去年还多了一百两。莫非这次花的钱没有外界传言的那么多?还是说宋安然私下里贪墨了。
  白姨娘又急忙问夏姨娘,“你有多少?”
  夏姨娘比划了手指,正是六。
  白姨娘顿时笑道,“我和你一样。”
  白姨娘有去问宋安平,得知宋安平有八百两,白姨娘很满意。可是等她知道宋安杰有一千二百两的时候,顿时就变得极为不满。
  宋安平虽然是庶子,可毕竟是宋家长子,和宋安杰之间也不能相差四百两吧。这差距也太大了。
  白姨娘有心找宋安然理论,夏姨娘就在一旁冷眼看着,一副等着看好戏的模样。
  白姨娘一见夏姨娘这表情,立即打消了找宋安然理论的想法。今天过年,她可不能让人看笑话。等过了年,她再找宋安然理论。
  宋安芸和宋安乐,每人也有八百两。宋安芸很满意,宋安乐神情平静,无悲无喜,似乎任何事情都不能让她激动。
  宋安芸看着宋安乐这样子,撇撇嘴,有些不屑。小声嘀咕道:“又不是我们害了你,干什么做出这副样子。”
  宋安乐的脸色蓦地一变,看也不看宋安芸一眼,起身就出了大厅。
  夏姨娘掐了把宋安芸,“你干什么去招惹安乐?”
  “姨娘,我痛。别掐了,我就是看不惯她那个样子,好像全世界的人都欠了她一样。凭什么啊!”
  “你还说!你这死丫头就是不听劝。”夏姨娘揪着宋安芸的耳朵,将她带了出去。
  白姨娘翻了个白眼,拉着宋安平,“安平,我们回屋去。我有事和你说。”
  宋安平“哦”了一声,跟着白姨娘也出了大厅。
  刘嬷嬷来到宋安然身边,“回禀姑娘,韩家,东平伯府,东昌侯府的礼物都送过去了。另外韩家,东平伯府都给了回礼。东昌侯府那边,奴婢没能见到文姨妈。是下面的管事收的礼物,所以也就没有回礼。”
  宋安然笑了笑,蒋清的尿性,她也略知一二。如今宋家前途未明,蒋清不想和宋家有过多的来往,这是完全能预料到的。
  蒋清没有命人将礼物退回来,已经算是客气的。
  刘嬷嬷突然压低声音,对宋安然说道:“姑娘,奴婢还听到一个消息,古家和文家退婚了!”
  宋安然好奇,“古明月和文袭民真的退婚了?”
  刘嬷嬷连连点头,“就是前两天的事情。因为都忙着过年,古家和文家都没有声张。奴婢今天去东平伯府,还是听东平伯夫人身边的丫头说起,这才知道两家已经退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