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节
作者:我吃元宝      更新:2023-04-17 18:39      字数:2279
  数天之后,颜老太太就开始和三个儿子谈话。
  谈话的核心重点,就是颜老太太年纪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差,谁也说不清楚具体哪天就没了。为了防止她死后几兄弟扯皮,让朝廷钻了空子,不如趁着她还活着,头脑也清醒的时候,先将国公府分了。大不了分产不分居,在颜老太太过世之前,大家还都住在国公府内。
  老国公和二老爷,三老爷都反对这个决定。
  亲娘还活着,这个时候谈分家,那简直是大不孝。
  颜老太太却怒了。
  “何为孝道?死守着规矩真就叫做孝道吗?繁衍子嗣,光宗耀祖,保我们颜氏血脉不断,保子孙富贵荣华,这才是真正的孝道。
  老身为什么要急着分家?还不是为了你们考虑。我们颜家是勋贵,还是手握兵权的三大国公府之一。
  宫里面的那位整日里虎视眈眈,就等着老身死后,抓你们三兄弟的把柄,将颜氏一族一网打尽。
  你们拒绝老身的安排,就等于是如了宫里面那位的意,这才是大不孝。如果你们真有孝心,那就听老身的话,趁着老身还活着的时候,赶紧分了这个家。
  等老身死后,直接拉出去埋了就是。只要你们三兄弟齐心协力,不生龌龊,任谁想要打我们国公府的主意,都要掂量一番。这个道理,你们懂了吗?”
  老国公面带哀戚之色,“母亲这是在为难儿子啊。,母亲身子骨硬朗,为何非要在这个时候提议分家?这,这着实着急了一点。”
  二老爷和三老爷连连点头,这个时候分家,真的不行啊。
  颜老太太呵呵冷笑了两声,“大郎媳妇的外祖母,西将侯府老夫人过世一事,你们都知道吧。那位老夫人生前无病无痛,身子骨也硬朗,甚至比老身还小上几岁。
  可是这人说没了就没了。走得那么突然,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要是老身也同那位老夫人一样,某天于睡梦中突然离世,那该如何是好?”
  二老爷赶紧说道:“不会的。母亲同那位老夫人的情况不一样……”
  颜老太太干脆打断二老爷的话,说道:“能有什么不一样?都是行将朽木的老人,都是风烛残年的年纪,这生死可不是我们说了算,而是阎王爷老人家说了算。
  如果到老身死的时候,还没有将身后事安排好,老身就是到了地下,也不得安宁。老大,老二,老三,老身怕啊。老身怕自己成为国公府的罪人,无颜去见你们父亲啊。”
  颜老太太说到最后,痛哭失声。
  颜老太太一哭,老国公同二老爷三老爷都慌了起来。
  老国公当即改口,“儿子全听母亲的。母亲说分家,那就分家。”
  颜老太太又眼巴巴地朝二老爷三老爷看去。
  二老爷和三老爷齐齐叹了一声,最后说道:“儿子全听母亲的。只是大郎那里知道吗?大郎才是国公爷,此事还需征得他的同意才行。”
  颜老太太笑道:“大郎媳妇是个聪明人,老身的想法她肯定早就知道了。估计这会正等着老身们的召见。”
  不管颜老太太怎么说,分家的事情还是需要征求一下颜宓的意见。毕竟颜宓才是国公府的家主。
  当着老国公,二老爷,三老爷的面,颜宓很干脆地说道:“老太太要分家,那就分吧。具体怎么分法,孙儿听老太太的。我们大房少分点也没关系。”
  大房不缺那点家产,也从来没将国公府的那点家产看得很重。如果能够避免分家大战,颜宓愿意对二房三房做出一点退让。
  颜老太太暗自点头,很满意颜宓的态度。这才是一个家主该有的气度。
  二老爷却说道:“大房继承宗祠,责任重大,岂能少分。分家这事,还是按照规矩来办比较好。”
  三老爷有心说点什么,不过想了想,还是将话咽了下去。
  颜老太太说道:“该怎么分家,老身心里头有数。当年你们父亲离世的时候,曾留下书信遗言,对分家一事早有安排。”
  颜老太太这话一出,大家都很惊异。死了几十年的老爷子,竟然还有书信留下。
  颜老太太命人将书信拿出来,交给三个儿子还有颜宓过目。
  颜家老爷子对分家一事,的确有安排。不过只有一句话,就是‘分家以大房为重’。
  看到这句话,二老爷和三老爷的眉眼都跳了跳。不过两兄弟都没开口说话,他们想先看看颜老太太具体怎么分家。
  颜老太太收回信件,说道:“分家一事事关重大。此事你们四人知晓就行了,切莫往外说。”
  四人齐声应是。
  颜老太太接着说道:“大郎媳妇掌家,分家一事,还需要大郎媳妇协助。老二,老三,你们二人放心。虽说分家一事需要大郎媳妇协助,但是老身肯定会公平的对待你们两兄弟,不会让你们两兄弟感觉到吃亏。”
  二老爷率先表态,“母亲此话严重了。大郎媳妇的信誉,儿子信得过。”
  “多谢二叔信任安然。”
  颜宓冲二老爷道谢。
  二老爷哈哈一笑,“你家媳妇的本事,世人皆知。我要是连她都不相信,又能信谁。”
  颜宓闻言,也跟着笑了起来。别人夸宋安然,比夸他本人,还让他高兴。
  颜老太太说道:“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你们都先下去吧。具体的事情,老身会和大郎媳妇商量着办。等分配方案出来后,老身再派人将你们都叫来。”
  “遵命。”
  ……
  颜老太太让宋安然帮着分家,看似很荣耀,实际上很辛苦,而且还费力不讨好。无论怎么分,总会有人不满意。
  届时,那些人不会针对颜老太太,不会说颜老太太做事不公允。只会指责宋安然包藏祸心,一心一意替大房谋划。
  可惜宋安然是掌家人,分家一事,她责无旁贷。因为全府的人,没有人比她更清楚国公府究竟有多少产业,多少家私,多少银钱。
  宋安然命人抱着账本,账册来到上房,同时从账房那里叫了四五个人过来。
  从早上到晚上,大家就当着颜老太太的面算账。要将国公府所有的产业都清算一遍,得到一个具体的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