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节
作者:我吃元宝      更新:2023-04-17 18:39      字数:2057
  可这仅仅只是水深火热的一部分。
  在外面的管事,卷钱跑路。生意上被人坑蒙拐骗,族人在外面招惹是非,官府已经找上门好几次。
  最严重的是,陈留侯在外面和花酒,同人发生争执,将人给打死了。
  苦主告到衙门,衙门受理。陈留侯吃了官司,惊动了元康帝。
  元康帝还没拿定主意的时候,朝中就掀起了一场弹劾陈留侯的热潮。
  御史细数陈留侯三十条罪状,势要将陈留侯钉死。
  陈留侯能力有限,在五军都督府的职务也是混吃等死。如今被御史弹劾,陈留侯一脸懵逼,都不知道该如何反应。
  后来反应过来,打算拿钱疏通关系,才发现府中已经没钱了。不仅没钱,还欠了一屁股的债没还。
  陈留侯知道自家这些年一年不如一年,可是万万没想到,竟然已经穷到揭不开锅的地步。
  可是想到官司,想要御史们来势汹汹,陈留侯咬咬牙,开库房变卖来祖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反正这种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干。
  陈留侯凑了点钱,四处打点。
  钱花了,可是事情却没有解决。御史的弹劾反而越来越凶猛。而且不少人还开始落井下石。
  陈留侯对元康帝来说,没什么价值。纯粹当个吉祥物摆在朝中好看。证明他善待功勋老臣后代。
  如今御史们都跟打了鸡血一样的逮着陈留侯不放,而且陈留侯本身有官司在身。
  元康帝权衡一番,干脆借机收拾了陈留侯,好替朝廷省点钱粮。
  就在陈留侯努力跑关系的时候,元康帝突然下了旨意,夺陈留侯爵位,罢官,同时让苏家赔偿苦主一万两。
  元康帝下了旨意,陈留侯的事情到此告一段落。
  御史们喜气连连,这么多年,总算成功干翻了一个勋贵。为此,御史们不惜大拍元康帝的马匹,说元康帝是明君。像陈留侯这样的蛀虫,早就该夺爵。甚至还有人嫌弃元康帝对陈留侯太仁慈了,就该将陈留侯一家抄家流放。
  不过这种呼声很微弱,没有形成主流。元康帝也不会真的将陈留侯一家抄家流放,毕竟陈留侯并没有犯十恶不赦的大罪。
  苏家人懵了。只是一场官司,外加御史弹劾,竟然就被夺爵。这可是祖宗留下来的爵位啊,
  苏家人欲哭无泪,这是走了那辈子霉运,为什么一场官司就被夺了爵位。
  苏家没有了爵位,还有资格住在贵里巷吗?没两天就有人上门找苏家的麻烦。苏家知道自家落魄,人人可欺,不得已只能卖了贵里巷的宅子,搬到外城居住。
  从今以后,勋贵中少了一个陈留侯,市井百姓多了一户苏姓人家。
  苏家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成为勋贵教训晚辈的教材。不过很快,大家就被新的八卦吸引了目光,彻底忘记了苏家。
  三皇子被人弹劾,这不稀奇。稀奇的是,竟然有人明着弹劾三皇子有不臣之心。这是要将三皇子往死里逼吗?
  三皇子都快气疯了,是谁在害他?是不是平郡王?还是四皇子。
  三皇子跪在元康帝面前辩驳请罪。元康帝却没有理会三皇子。
  元康帝对关于皇子的事情,总是比较多疑。
  元康帝没有急着下定论,对于御史的弹劾,元康帝这次的反应很慎重。
  元康帝先是命锦衣卫暗中调查此事。同时下令三皇子回府闭门思过。
  元康帝坐在思政殿内,心中有些烦闷。他总觉着最近有些不对劲,就好像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朝堂上搅动风雨。可是每次这样想的时候,元康帝又下意识的否定,认为自己想多了。
  元康帝看着弹劾三皇子的那一份奏疏,已经看了将近一个时辰。
  刘小七伺候在一旁,心中有些忐忑不安。
  刘小七不知道宋安然的计划,只是在宋安然需要的时候配合宋安然行事。比如平留县主被夺爵那件事情,就是刘小七暗中助力,才完成的。
  这次三皇子被御史弹劾,事情一出来,刘小七就意识到了危险。宋安然动手了,宋安然终于对三皇子动手了。
  时隔这么长的时间,准备了这么长的时间,宋安然总算出手了。
  宋安然一出手,就是雷霆一击。不需要别的罪名,只需要一句不臣之心,就能将三皇子打入地狱。
  刘小七不担心宋安然的计划。刘小七唯一担心的是元康帝的反应。
  就在刘小七胡思乱想的时候,元康帝突然问道:“晋国公府那个叫颜筝的丫头,最近有进宫吗?”
  刘小七躬身说道:“启禀陛下,平留县主被夺爵,颜筝也失了伴读资格。”
  元康帝皱眉,这才想起来,颜筝原先是平留县主的伴读。
  元康帝问道:“这么说起来,晋国公府的颜筝一直没有回宫做伴读?”
  刘小七躬身说道:“启禀陛下,的确是这样的。”
  元康帝突然笑了起来,“颜筝失了伴读资格,颜垚总不会也失了伴读资格吧。”
  刘小七小心翼翼地说道:“启禀陛下,颜垚有伤,还没养好。宗人府另外给小殿下安排了伴读。”
  “好,很好。”元康帝突然咬牙切齿,表情狰狞。
  这模样,将刘小七都吓了一跳。刘小七想不明白元康帝怎么会突然发火,而且看样子火气还很大。
  元康帝冷冷一笑,怒道:“宋安然好算计。朕早就知道,她不乐意两个孩子进宫做伴读。朕没想到,她竟然如此胆大包天,胆敢算计朕。”
  刘小七心中惊惧,元康帝为什么会联想到宋安然头上?这是何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