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2节
作者:我吃元宝      更新:2023-04-17 18:40      字数:2534
  还有,颜均将刘黑达部两万人全都杀了,一个没留。那可是两万人,不是两千人,更不是两百人。两万人代表着两万个家庭,全都被颜均杀了,此事是不是该给个说法?是不是该严惩颜均?
  以后当兵的有样学样,一言不合就杀人,朝廷军队岂不是乱套了。
  可是看看永泰帝,永泰帝却罕见的对此事保持沉默,朝臣们怒了。
  颜均够狠辣,够凶残,而且不讲规矩,完全是乱来。可以说颜均眼里完全没有朝廷。但是朝臣不会认怂,尤其是文臣,绝对不会认怂。
  刘黑达已经死了,想要弹劾人都找不到对象。于是朝臣们将一腔怒火全都发泄在颜均身上,细数颜均一百条罪状,势要将颜均往死弄。
  颜均敢乱来,那就被怪他们不客气。
  这一次,就连杨首辅也支持御史弹劾颜均。
  杨首辅早就说过,为了打压宦官集团,他愿意支持颜均,前提是颜均守规矩。一旦颜均乱来,那就别怪他不客气。
  刘黑达犯下的事情天怒人怨,不代表颜均就能私下里杀了刘黑达。更别说被杀的两万官兵。
  颜均做的事情闻所未闻。没有哪个朝代的武将,有像颜均这样干的。一言不合,直接抄刀子杀了友军两万人,这和造反有什么区别。
  就算那两万人全都该死,也该由朝廷来处置。颜均无权处置刘黑达。
  颜均取代了朝廷的职能,先斩后奏,没给朝廷一点体面,那就别怪朝臣和他对着干。
  宋子期暗自叹息一声,这一次他也感到为难。颜均一声令下,两万人头落地,天都被颜均捅了窟窿。想要平息朝臣的怒火,几乎没可能。
  宋子期思前想后,咬咬牙,颜均向来我行我素,大不了一条道走到黑,继续我行我素。再说了,说句公道话,颜均杀人不合法,但是杀得合情合理,真想说一句杀得好。那种败类,就该全杀光。
  宋子期坚定地站出来,替颜均出头。纵然遭到文官集团的鞭笞,宋子期也毫不退缩。
  天下大乱,就需要严刑峻法。不如此,不足以震慑人心。看看吧,因为颜均杀了刘黑达部,那些过去公然劫掠老百姓的朝廷部队,那些杀良冒功的朝廷部队,最近都安分了许多。可见颜均杀刘黑达部,的确取到了震慑人心的作用。
  单从这一点来说,颜均有功无功。
  朝堂上吵翻了天,永泰帝却罕见的沉默。
  永泰帝双手死死的抓着桌子边沿,对于颜均的所作所为,永泰帝不是不怒,不是不气。私下里,因为颜均,永泰帝已经喷了两口鲜血。
  永泰帝曾问刘小七:“颜均想做什么?他一口气杀了两万人,他眼里可有朕?他是不是要造反?”
  刘小七躬身说道:“陛下息怒。晋国公的做法的确欠妥,他可能是出于义愤,才会下令处死那两万官兵。”
  “他根本没将朝廷放在眼里,也没将朕放在眼里。外面的人说他是乱臣贼子,此话果然不错。如今西北全在他手里,连朕都插不上手。他这是想做什么?他分明是要裂土封王,割据一地。他要做军阀,做权臣,他想架空朕,让朕当傀儡啊。”
  永泰帝痛呼出声,心中又惊又怕又怒。朝堂上有颜均这样的如同杀神一样的带兵将领,是大周的福气,也是大周的劫难。
  如果换做永和帝坐在皇位上,颜均这样头有反骨的人,是龙也得趴着,老老实实的做大周的忠臣良将。
  可是颜均遇到的是能力有限的永泰帝,颜均注定要崛起。永泰帝根本没能力压制颜均。单看西北全都掌握在颜均手里,就知道永泰帝和朝廷的威望十分有限。
  随着战争频发,军人坐大。像颜均这样的军阀,以后还有出现。届时,朝廷的影响力更有限。
  该怎么办?永泰帝无数次问过自己。
  等到颜均写给永泰帝的私信送到宫里的时候,永泰帝彻底坐不住了。
  颜均在给永泰帝的私信里写到:杀良冒功者,杀!屠城者,杀!凡是西北军兵峰所到之地,犯在他颜均手上的人,无论官兵反贼,只有一个字,杀!
  这封杀气腾腾的私信,是颜均对永泰帝的解释,也是颜均的态度。
  颜均就是用这种嚣张到极致的态度,告诉永泰帝:别惹我,惹怒了我,老子杀到京城去。
  如此嚣张,如此跋扈,让永泰帝如何不惊,如何不怒,如何不怕。
  偏偏永泰帝还要打落牙齿和血吞,这封信无论如何都不能拿出来,让朝臣们看他的笑话。堂堂天子,竟然被臣子威胁,古往今来,也只有亡国之君才有这个待遇。
  永泰帝不想做亡国之君,可是看天下大势,谁能力王狂澜,替他灭了反贼,灭了颜均?
  永泰帝背负着如此重大的压力,一夜一夜的睡不着,整个人肉眼可见的瘦了下来。眼中满是血丝,精神萎靡不振,偶尔却又诡异的亢奋。
  朝臣们为了颜均吵翻了天,永泰帝坐在龙椅上,冷冷一笑。你们这群蠢货,吵来吵去有用吗?颜均连他这个天子都没放在眼里,又怎么会将朝臣的想法放在眼里。颜均已经不是吴下阿蒙,还想要朝廷威严辖制他,根本就是做梦。
  可怜这群朝臣,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竟然天真的以为颜均真的会听朝廷号令。
  其实朝臣们并非真的天真,他们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对付颜均才有用,只能用自己最擅长的办法。好歹也要造出点声势来,先将颜均的名声搞臭,说不定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朝臣们坚信,一个人的名声好坏,决定了一个人的前程大小。
  这话不能说不对,至少用在文臣身上,基本是对的。只可惜,颜均不混文官集团,又游离于朝堂之外。
  可以说,朝堂上骂颜均最凶的那些人,都没有见过颜均一面。他们对颜均的认识,全是来自于奏章,来自于别人的描述。
  没有见过颜均,自然没办法对颜均做出准确的判断。毕竟颜均的外貌,还是很有欺骗性的。
  就在朝臣们吵闹不休,永远吵不出一个结果的时候,颜均给容玉下了一个通牒。
  颜均要求容玉交出李义本人,以及攻打道义县的所有反贼。否则他就发兵攻打襄州。
  颜均在信里面说得很清楚,他暂时不想和容玉打仗,他会给容玉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容玉部发展壮大。但是如果容玉不肯交出李义部,那就别怪他不讲情面,直接灭了容玉。
  容玉看完颜均的信件,呵呵冷笑,将信件丢在桌面上。
  颜均小儿,竟然敢写信威胁他。想当年,颜宓都干不出这种事情,颜均又有什么本钱敢在他面前放狠话。
  紧接着,容玉又皱起眉头。仔细想一想,颜均还真有本钱放狠话。
  十万西北军,外加庞然大物四海商行,以及西北两省,颜均的本钱很厚,比容玉厚十倍。难怪颜均小儿敢写信挑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