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
作者:李诣凡      更新:2023-04-17 20:27      字数:12146
  印象当中,在慧迟和尚走了以后,我继续被关押了五天,中间至少每隔一天就会被叫了去坐思想检查,由于我的“认罪态度”比较良好,到是没有再暴力对待我。一些寻常的拳打脚踢,自然是避免不了。第五天的时候,我被戴上三角形的高帽子,双手反绑在背后,脖子上照例挂着一块写着“封建份子”的打牌子,不同的是,那块牌子上还加上了我的名字:司徒山。
  我和另外一行大约七八个人,被这群人押着走到了城墙边上,那种感觉好像是马上就要被枪决一般。到了城墙边,其中一个卫兵高声呼喊着,很快周围就围拢了一群看热闹的寻常百姓。这个地方就在城墙底下,不远处就是进出城的城门,所以这里人来人往很是热闹。眼看聚集的百姓多了起来,其中一个小伙子挽起袖子,从左到右挨个把我们这七八个人的头发抓住,把脑袋给揪了起来,好让我们的脸让百姓看个清楚,一边高声宣读着我们所谓的“罪行”。其中有一个老师,在解放前曾经是国军的随军秘书,因为文采不错,解放后又投诚,于是也顺利干起了教书育人的工作。
  但是自打5月以来,许多学校都停课了,老师也被当做被抓捕的对象,因为好多抓人的人,都是曾经的学生。
  在轮到我的时候,无一例外的把我原本低着的头抓了起来,别人看清了我的模样,我也看清了眼前这里群围观我的老百姓。也许是因为愚昧,毕竟愚昧的人就比较容易操纵,容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当一些教条式的思想填充着每个“无罪”的人的大脑的时候,所有站在他们对立面的,都成为了人们的敌人。
  我本以为那一刻我心里会充满屈辱,但是却并非如此,我心里更多是一种无奈和悲凉。尤其是当那些烂土豆,烂菜叶,稀泥块砸到我身上的时候。此时此刻,我是他们的“敌人”,尽管素不相识。
  就在这个时候,我在人群之中,看到一个小孩子的身影,他冲着我挤眉弄眼,然后点点头,接着双手做了一个飞翔的鸟的姿势。在见到他的一瞬间,我内心的那道防线终于瓦解,忍不住就痛哭了起来,因为那是大毛,他绝不会无缘无故碰巧到了这里看我被批斗,而一定是师父通知了自己的朋友们,都来帮忙寻找我,很有可能是慧迟和尚告诉了师父我的下落。可是我在人群里,并未看到师父和其他我认识的人。
  我印象当中,在那次痛哭之前,已经很多年没有哭过,久到我几乎想不起来。见到大毛哭,是因为我明白他们正在想办法帮助我,这种关怀给我带来的撞击,远远超过那些迎面飞来的烂菜烂泥。我微微对着大毛点点头:我很好,别担心。
  当天的批判,持续了差不多三个小时,天气炎热,我们顶着烈日,还戴着高帽子。反绑着的手早已失去知觉,中途甚至没有人给我们一口水喝。当卫兵们把我们往回押解的时候,我每走动一步,腰间就传来刺骨的痛。我知道,那是因为站得太久的关系。回到教室后,那些人就给我们松了绑,我一言不发地坐在地上,安静地等着,我知道今夜必然有事发生,师父他们既然已经知道我在哪里,肯定不会坐视不管。
  到了差不多晚上8点多,我远远听见外面的操场上,传来一阵咚咚咚的拨浪鼓的声音,声音从远到近,接着就传来门口的卫兵高喊的声音:喂!你是谁家的小孩,别在这里捣乱,赶紧给我出去!
  他口中的小孩,我知道,那肯定是大毛。
  于是我兴奋地站起身来,慢慢挪动到门边,顾不得在场的人看着我那诧异的表情,轻轻把耳朵贴在门上听着。
  果然,大毛用他那还没发育的童声,故作稚嫩地说,为什么不让我到这来来玩,我从小就常常在这里玩。其中一个卫兵大概是朝着大毛走了过去,然后说,小孩儿,这里不是你该来的地方,叔叔在这里面关了坏人,坏人很可怕,你不害怕吗?大毛说不害怕,我手里有拨浪鼓,那些坏人才害怕我呢。门口的两个卫兵都哈哈哈笑了起来,从脚步声听得出,另一个卫兵也朝着大毛走了过去。
  从这几天的观察和感觉来看,如果不是在押解“罪人”,教室的门随时都是紧闭着的。但是外面也只留了两个人在看守。所谓的看守,其实也就是把门盯着而已,因为我们里头的人都是手无寸铁,甚至有老弱病残。而审讯室在教室外走廊的尽头处,一座小小的平房里头,里边有大约三四个人,其中有一个应该是带头的,就是那个负责做笔记的人。
  而在进入这个操场入口,却还有一左一右两个人在把守,那俩人可都是手里握着红缨枪的,这大毛是怎么混进来的?
  正当我这么想的时候,门外其中一个卫兵似乎也意识到了这点,他问道,小孩儿,你刚才进来的时候,门口的叔叔怎么放你进来的?大毛似乎是迟疑了片刻,然后说道,啊?门口哪来的叔叔?
  外边突然安静了,几秒钟后,哪两个人突然传来了惊恐地呼喊声,一边呼喊着,一边大叫着“滚开!滚开!”、“别找我!别找我!”之类的句子,感觉上像是被什么东西给吓住了。很快这声音就停止了,门外一片鸦雀无声。
  门外的叫喊声,肯定惊动了审讯室那边的人,就这会儿功夫,恐怕人家也是早就冲了过来。我正在为此担心大毛的安危,就听见一阵钥匙被掏出来的声音,接着是钥匙开锁的声音,然后吱嘎一声,门被打开。
  也许是在黑暗的环境里关押了太久,我们仅仅能够透过被报纸糊住的窗户,察觉到外面的光亮,以此来分辨到底是白天还是晚上。所以当门此刻打开的时候,外头操场上的大头灯那并不强烈的光线,此刻也显得那么刺眼。
  我一度被光线射得微微眯眼,朦胧中,四五个逆光的、高矮不一的人影出现在我的面前。
  第三十章 .逃出生天
  几秒钟以后,眼睛逐渐适应。由于我看见了大毛,也听见了他刚才跟两个守卫胡闹的声音,所以我找到那个最矮的人影就是他。剩下的几个人,其中一个是我师父,另外几个,则大多是师父的那些异士朋友们各自的学生或者徒弟。他们个个都用一根毛巾蒙着脸的下半部,看来他们即便是来救我,也还是会担心自己被记住样貌。
  我看了看地上,那两个守卫捂着自己的肚子,在地上翻来翻去地打滚,表情痛苦,嘴巴微张,但却发不出声音来。远处的审讯室里,传来咆哮和拽门的声音,但是即便把门拉得哗哗作响,却始终不见门开。
  师父走到我跟前,一下子把我拉了过去,紧紧地抱着我,然后他一边开始检查我身上的伤势,一边对我说,山儿啊,放心吧,现在没人能欺负你了。那些家伙被我们锁在屋子里了。我赶紧对师父说,锁门没用啊师父,他们手里面有枪,一枪把锁崩了就出来了,赶紧逃吧。
  师父微微一耸肩,那感觉甚是嘲讽地说道,放心吧,他们出不来的,拉住门的是我的兵马,这群小王八蛋可没这本事能搞定。然后他伸手在我的脑门子上弹了一下,就像平常我做错事受罚一样,但是这次却很轻。师父说,你这傻小子,人家这么欺负你,忍不了的时候,你怎么不还手?师父教给你一身本事,你白学了啊?就这几个虾兵蟹将,凭你的手艺,随随便便也就收拾了呀。
  虽然这件事另有别情,但眼下并不是细细跟师父解释的时候。由于我身后站着这么多跟我同样的“罪人”,他们看到眼前这一幕,一个个都非常吃惊,门大大开着,他们却没人敢走出来,反而越来越往教室的角落里退去。
  我开始拱手向其余几个来帮忙的人致谢,他们我都是见过的,除了大毛和我玩得比较好之外,其他的都只是数面之缘,这种交情完全犯不着他们这么冒险相救。而事实上我也猜想得到,一定是师父知道我的下落之后,拜托其他师父帮忙营救。那些师父都是在行业里有头有脸的,这种事自然不方便亲自出马,于是让自己的徒弟帮忙。无论如何,都是对我的恩情了。
  我望着地上痛得翻来覆去的两个守卫,问师父说,这两个家伙怎么回事?师父哼了一声说,这就是报应,要收拾这种小渣子,我根本不用自己动手。你还记得死在咱们门口的那个人吗?我说这是那人的鬼魂干的?师父说是的,只不过自己也叮嘱过,只可小小惩罚,以确保他们无法阻挡救人就行,不可害人性命,否则师父也是要收拾它的。师父说,等咱们走远了,就会把这鬼魂带走,让它再我坛内修行,本是枉死之人,戾气极重,要不是我和它约法三章,我还真不敢说自己控制得了它。
  大毛拉了拉我师父的衣袖说,林师傅,赶紧走吧,安全后再说,先把山哥给送出去。师父点点头,然后歪着身子,隔着我朝着教室里的人喊话:乡亲们,现在门大大开着,你们要是不想继续被人批判,被人欺负,你们就自己离开吧。至于你们到底是留在这里还是要躲躲风头,就看各位自己了。
  师父说完伸手敲了几下教室的门,然后说,这里面就是不公的地狱,外面是全世界。再会了,祝你们好运。
  接着师父和大毛一人一侧扶着我,带着我往操场的入口处带去。经过门口的时候,那儿本来有两个哨兵,此刻两个哨兵依然笔直地站着,却对我们的进出丝毫反应都没有。我正感到惊讶想要问师父,师父却早就料到我要发问,于是捏了捏我的手臂轻声说,你别吭声,这俩货迷住眼了,看不见咱们。转头看向大毛的时候,他得意洋洋地冲着我眨巴着眼睛,我这才知道,他刚才为什么能够这么轻易就混到院子里头来,原来早就迷住了门口这两个哨兵,让他们看不见自己了。
  越过哨兵继续走了二三十米远,就到了城墙的转角处。白天我就是在这个地方被当成全人民的敌人的。映着夜色,转角背后传来一阵呼哧呼哧地声音,停着一辆驴拉的木板车。师父让我赶紧坐到车上去,他自己则先跟大毛和几位我的同辈拱手谢礼,说这件事平息之后,自当带弟子上门致谢,眼下事态紧迫,就先行告辞,也请各位各自保重,近期尽量低调行事。
  大毛和那几个人都是师父的晚辈,于是纷纷走到木板车前宽慰了我几句,这些平日里来往较少的同辈,此刻在我看来是那么的亲切,我一一和他们致谢,并告诉他们,今日之恩,司徒山来日必报。大毛是最后走过来跟我道别的,我和他拥抱了一下,大毛对我说,咱们也许很久都不能见面了,但是你如果想找我玩,就给我来个信儿,我一定来找你。
  小孩终究是小孩,即便他有时候看上去挺老成的。于是我告诉他我一定会的,待会咱们走了之后,你别忘了撤掉那两个哨兵身上的把戏,你自己也要多小心,别被我这件事连累了。
  随后师父上车,从驴背上取下一个包裹丢给我,说这里面我给你拿了件干净衣服,你赶紧换了吧,咱们这就出城了。我问师父这是要去哪儿?因为从师父他们来救我的时候我就知道,我肯定不是回家,至少短时间内是回不去了。师父说,去躲躲风头,咱们去乡下。
  我迅速换好了衣服,师父就驾着驴车朝着城外的方向开去,这一路到出城,路上会经过不少我曾经来过的地方,当下天色已晚,路上的行人不多,可周围高高矮矮的房子在重庆城特有的地理结构上,看上去是那么错落有致。许多房子里都开着电灯,也许当人们正在平稳地过着自己的日子的时候,我却在狼狈中匆忙地逃走。这是我长大的地方,我却因为我不曾犯过的错,要从此远离它吗?
  想到这里,心里突然一阵酸楚,师父和大毛他们来救我的时候,师父把我抱在怀里的时候,大毛跟我道别的时候,我都没有哭,可是此刻,我却坐在木板车上,抱着膝盖哭了起来。师父就在我背后驾着驴车,我的哭泣他一定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了,但是他却一句话没说,甚至没有回头看我一眼,就这么默默地,把这些天积压在心中的泪水,一次性流个干干净净。
  渐渐地已经驶出了城,城郊多是农田和山坡,在那个年代,如果要渡江过河,还只能座摆渡船才行,可是当下已经很晚,早已经没有船。城郊的灯火比起城里来少了太多,路也越来越不好走,于是师父用手电照着路,把驴车赶到到一条上山的野路上,杂草比较多,说明这条路虽然时有人走,但却走的人不多。师父停下车后,用架子支撑起木板,然后卸下栓驴的绳子,把驴栓到了路边的树上。
  师父对我说,咱们今晚就在这里将就一下,明天早上再赶路。你这几天受苦了,快睡吧,师父帮你看着。师父话虽这么说,我却怎么都睡不着,当夜星空很好,于是我问师父,是怎么找到我的下落的。师父说自打我被抓走的那天,自己就四处托人打听,城里附近的几个大本营都找到了,但是却没办法进去,也就无法确认我到底被关押在哪儿,今天之前,有个和尚突然来找到自己,告诉了师父我在什么地方,师父才联络了一群帮手,前来搭救。
  师父说,山儿,你今后可一定要听师父的话,那天如果你乖乖听话不出门的话,哪会有这后边的事。我问师父说,可是我当时非常小心,看四周没人才去给那个人烧纸的,这人死在这里,怨气不除的话,对咱们周围影响是很大的。师父骂了我一句说,你难道忘了我还在这里吗?这些事即便你不做,难道师父就不知道去做吗?你这半夜偷偷出门,恰好就被人在家里看见,然后告发了你,自己吃了皮肉苦不说,现在有家也回不去,你自己觉得划算吗?
  当然不划算,可是我从没后悔自己做的这件事,因为如果换了其他人,也许一样也会这么做,这是心里的良知。于是我告诉师父,那你知道是谁告发的我吗?师父说他不知道,但是肯定是咱们周围的邻居,而且知道咱俩的职业是什么。就在你被抓走后的当天下午,又有人来家里盘问我,是不是和你一样,都是做这个行业的。
  我有些奇怪地问师父,咱们这个行业到底怎么了,就因为是千年传承下来的民间技艺,所以就要被判定成是封建份子吗?如果面对这样的不公平,咱们自己不抗争的话,那别说是咱们了,就算是这个行业,也是没救了呀。
  我话语间,情绪有些激动,这几天的确也把我憋屈坏了,如今师父是我最亲近的人,我自然不用再说话遮遮掩掩。可是师父听到后,看着我半晌,然后长叹一口气说,山儿啊,这世道变了,说你是封建份子,那都是好听的,咱们呐,现在有个称呼,叫做“牛鬼蛇神”,就是说装神弄鬼,传播封建思想的人。
  我不说话了,心里忿忿不平,我倒并不恨那个告发我的人,因为搞不好他自己也是个没看清世道的人,这些天我也想明白了,遇到这件事,算我自己命中该有这一遭,我需要选择的,就是到底要不要挺过去而已。
  师父说,不管是大官天子,还是平民百姓,说到底,都是人,是人就会犯糊涂,是人就有可能犯错,可是咱们做错事不要紧,但是千万别做坏事。
  第三十一章 .山村避难
  接着师父又问了我一些这些天我在被关押的时候发生的事,尤其问了那个叫慧迟的和尚的情况。于是我大致说了一下,然后我说这个慧迟和尚应该也是一位高人,先前您问我为什么不放兵马收拾那群家伙,其实我是放了,但是被那和尚不知道用什么手段给压了回来。
  然后我告诉师父慧迟当天晚上说的那些话,所以即便在慧迟离开后,我也没有再动手收拾那些人。反而我有些担心师父,他为了救我动用了这样的招数,会不会本身也是做下的一件恶事。师父叹息说,救你的时候,门口的哨兵是被大毛那小子做的手脚,而且并未伤害到他们,只是迷了他们的眼,让他们看不到动静而已。而把守在教室门外的那两个守卫,是哪个被枪打死的人,今天,本来也是他的头七,有怨报怨,有仇报仇,头七亡人做下的事,大多也都是生前需要了解的心愿,所以我算是搭了个顺风车,趁着它来报仇,就顺道帮了咱们一把,而我让兵马关上审讯室的门,其实也没有对那些人做什么,如此说来,倒也算不上是罪业,可就算真的是,我也必须这么做,你是我的徒弟,我不护着你,谁还护着你。
  接下来师父又跟我大致上说了下救我的情况,因为当时隔着教室门,我实际上是看不到外面的,不过师父说的和我猜测的大致相同,只不过我没想到大毛是自己主动找到师父说要来帮忙的,否则师父也绝不会让他这样一个小孩子来。大毛装天真可爱那段也是他自己想出来的,所以这就是聪明的孩子,懂得充分利用自身条件,以达到欺敌的效果。
  那天晚上聊了很久,本来城郊的夜晚就几乎没有光线,只有远处的农家里零星的有点灯光,而后来我和师父都渐渐疲倦,于是我很快就睡着了。这一觉虽然结束于天刚亮的时候,师父拍着我的脸把我叫醒,尽管睡觉的时间不算长,但是却是我这么些天以来,睡得最踏实的一次。
  由于我们在岔路里头,但是不远处就是大路。那个年代的路面,大多是石子路,已经陆陆续续有人或赶着马车牛车,或挑着农产品,往城里的方向去了,这些物资的去向大多都是送到城里的供销社,市民们要买,需要凭票购买。师父说,等会路上的人如果再多起来的话,咱们走得就会慢了,而且现在这世道,大家听风就是雨的,还是尽快赶路吧。
  师父大概出来得着急,连点干粮都没戴。我已经饿了快一天了,但此刻还是赶路要紧。当下天还没有完全亮,师父就赶着驴车带着我继续上路。到了差不多中午的样子,师父再次转到一条小路上,这条小路非常不平整,我坐在驴车上已经颠簸的没办法坐稳了。于是我和师父只能下来一边走路一边赶着驴。就这样继续步行了接近一个小时,我饿得实在是没力气了,于是一屁股坐在路边喘气。
  师父也没让我继续走,而是让我把驴绳子给牵住,他自己就钻进农田里不见了,过了一会他又回来了,手里抱着两根玉米和几个青辣椒,满脸高兴地看着我。我问他这东西哪里来的,刚问出口我就后悔了,这当然是师父从别人的地里偷来的。在当时的那段岁月里,偷盗可是大罪,而且是非常被人瞧不起的。师父吧青辣椒丢给我说,你先吃着,我把玉米烤烤。于是他在路边捡了些晒干的玉米杆子,在路边就生起火来。
  师父烧了一阵后,最初的那些玉米杆子就变成了灰烬,于是师父就把玉米埋到灰烬里,上边继续烧着火,坐等玉米烤熟。师父看我青辣椒拿在手里没吃,于是就笑着对我说,你放心吃把,这里的住家户,可都是我好多年前就认识的人。我本身就很饿了,玉米的香气让我再也忍不住,于是就大口地啃着青辣椒。本地的青辣椒虽然是辣椒,但是却不辣,吃起来香脆可口,只是偶尔会在辣椒芯里看到菜虫。我一边吃一边问师父,这里的人你认识?我跟着你学习这么些年了,你怎么从来都没跟我提过一次?你老家就在这里吗?
  师父告诉我,他跟我提过,只不过我可能忘了。早年日本人轰炸,他和他的师父曾经一度在这里躲避轰炸,那时候这个山村的人基本上也都逃走了,于是他们师徒俩就靠着各家农户仅存的那一点粮食,自己平日里也抓抓鱼打打野兔什么的,就在这里躲了两三年。
  我这才想起来,那时候我还没有正式拜师,只是给师父磕头敬茶,叫了一声先生,他算是收下我做学生,而不是徒弟的时候,他跟我说过的一些事。于是我对师父说,对了我想起来了,后来日本人投降的那年,你的师父也去世了对吧?师父说是的,而且他的师父,也就是我的师公,就埋在这个村子里。
  师父说日本人投降后,那些逃难的村民也都陆续回来了,由于自己和师父那几年吃了人家不少粮食,虽然别人并非有意搭救,但终究他们师徒俩是因为这个才能活得好好的,人要懂得感恩回报,于是在人家回来以后,自己也就搬回了现在的老房子里,不过每年都会回村子里来看看,农忙的时候就在这里小住一阵子,帮着村民播种收割,算是给当年的救命之恩一些报答。
  说话间玉米也烤熟了,我们俩一边狼吞虎咽着,师父一边跟我说,这次带你来这里,一呢是这段时间风气不好,躲躲风头,二来你也从未到你师公的坟前磕头,这次就是个机会,只有你给师公磕头了,我才能够把师公的本事悉数教给你。
  原本我以为,以我目前掌握的东西,只要假以时日多加练习,行走江湖,糊口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听师父的语气,似乎我学到的,只不过是一些入门的东西,皮毛而已。也许目前我身上的这些手艺放到别的同龄人身上,已经足够混得风生水起,但是对于师父和我的师门来说,也只是小菜一碟。
  师父说,你师公的本事不少,但是最厉害的,就是一门叫“打符”的手艺。我问师父,打符是画符的意思吗?师父说不尽然,画符是基本的入门,只要干到咱们这行的,都是必须要学习的手艺之一,所谓的打,并非真正用动作去打,而是当你遇到事情的时候,可以直接在心里观想一道与之对应的符咒,不动声色,就能够达到制敌的效果。当对方被制服后,想要收服它,也就是轻而易举之事。而此处的“打”,也的确有攻击的涵义,据说你师公的这门手艺,也是一辈一辈传下来的,很早以前的师门里有人学习了一套古术,这打符之术,就是从里面承袭演化而来。
  我问师父那套古术竟然这么厉害吗,叫什么名字?师父含笑不答,隔了一会才告诉我,这法门门槛低,只要有基本功,谁都可以学,不过学它的话,必须要有取舍,等将来我若是觉得你已经准备好了,且你也愿意取舍,那么我再教你吧。
  随后无论我怎么问师父这套法术的情况,师父都刻意避开,似乎不太愿意在这个时候让我知道太多。虽然不明白师父的用意,但是我知道他肯定不会害我。
  吃完师父带着我继续赶路,路上他跟我说,山儿,你现在只能算是一个小道人,还没出家,不能算道士。如果你将来要出家的话,六根清净,学东西也就事半功倍,到时候,就看你愿不愿意丢下这个花花世界,学着师父这样,做个闲云散人了。
  我心里哼了一句想着,你似乎也没闲到哪去。师父又说,等你将来若真是有缘分,学会了打符,成了一名真正的符师,那就没人再敢像这几天这样欺负你了。
  说话间我们赶到了一家农户的门口,师父告诉我,当年他就躲在这家人的空屋子里。户主是一对老大爷老大妈,还有他们的儿子和媳妇也都生活在一起。看见我师父来了,他们都很高兴,热情地招呼我。师父也没瞒着这家人,介绍了我是他徒弟之后,就把我这些天的情况,以及为什么突然拜访,如实告诉了这家人。
  听完师父说的以后,老大妈拉着我的手说,孩子,别害怕,在爷爷奶奶这里很安全。就拿这里当自己的家,咱们村太平,虽然有时候也有一些人来我们这儿宣传喊口号,但我们都是几辈的贫农,也没什么人好批斗的,放心呆在这吧。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个老大妈,有着农村妇女独有的那种彪悍,也有着慈母一般的关怀。她抓着我的手告诉我,孩子,这解放前啊,特务到处抓地下党员,就有人躲到咱们这里来,当时我们没让特务抓住地下党,今天,也不会让那群龟儿子抓住你的。如果有人找你麻烦,老娘先两刀阉了他。
  老大爷也在一边傻呵呵地笑着说,老太婆,你懂个啥子嘛!这阉人啊,一刀就行了…
  大爷姓周,大妈姓徐,都是对我和师父很好的热心人。于是我在这里暂住了下来,没想到,一住就是三年。
  第三十二章 .一场葬礼
  如果说在此之前,我从师父那儿学到的手艺仅仅只是入门的话,那这三年时间,即便是在多年后回想起来,也觉得那正是我手艺开始精进的第一个阶段。
  师父并未长期跟我一起住在乡下,而是每隔两个月大约就在村子里小住一个月左右,其他的日子,他都要回到城里自己家。由于我之前被抓是让人给告发的,被押走的那天,也被周围的街坊们看见了。所以师父若是长期不呆在自己家里的话,闲言碎语一说,我逃走的事肯定就会落在师父头上。不过在师父第二次来看我的时候,我却发现他剪短了头发,穿着一件灰白色的衬衫,完全没有了道人的模样,看上去,就和一个寻常百姓无异了。
  我当然知道这一切都是情势所迫,并且也都是因为我的连累才造成了如此,于是看到师父的新造型的时候,我只是一愣,并未多问。师父在村子里的日子,就带着我学习一些新东西,不过大多和我刚刚拜师的时候一样,只做口传,让我强行记忆。师父也拜托周大爷夫妇俩,说这村里和邻村如果有这类我们能够帮得上忙的地方,就随时来找我们就行,就当做是我们报恩了。
  徐大妈一直都非常保护我,害怕我和师父的身份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听了去,再给我们告发了。所以在开始的几个月时间里,她基本上就让我再家里自己待着看书学习,家里的农活甚至都不让我帮忙,这让我觉得自己像是一个吃闲饭的人。直到1966年的年末,眼看着又快要过新年了,村子里发生了一件事。
  那天,周大爷对我说,孩子,你如果没什么别的要紧事,能不能抽点时间帮我把谷草垒成堆啊?过些日子就要开始下绵绵雨了,如果打湿了在垒,就垒不高了。
  绵绵雨,是本地对一种雨的下法的别称。大致上是说雨不大不小,但是偏偏要死不活地下了很多天。这种情况下,空气一般都会变得特别潮湿。在重庆冬天常常会下这样的雨,以至于连家里的被子褥子,都会因此而受潮。
  于是我开心地答应了,那段日子周大爷的儿子带着媳妇去了他媳妇的娘家,家里的劳动力就只剩下老两口,实在没理由放着我这个大活人不用。于是那天我跟着周大爷一起,到他们家的庄稼地里,把那些谷草都割了下来,堆成了两个高高的草堆。期间周大爷也没跟我多说什么话,只是傻呵呵地笑着。他是一个特别爱笑的人,即便大家都没说什么好笑好高兴的事,他也总是保持着笑容。
  忙完之后周大爷把自己的酒葫芦递给我,那天我也高兴了,太久没运动,这么累一些也是非常舒服,于是我接过来就朝着自己嘴里灌了一口。我并不是一个嗜酒的人,在那天前的上一回喝酒,还是我第一次出单结束后心情沮丧而喝的。这酒葫芦里是周大爷自己家私酿的酒,特别壮口,看着我扭曲的表情,周大爷开心地哈哈大笑着,眼看着已经快太阳下山,周大爷说该回家吃饭了,于是带着我往回走。可在距离家里不远的地方,看见徐大妈站在门口,正在和一个穿着黑衣的中年妇女说着话。可是当我们赶到家门口的时候,那个中年妇女才刚刚离开。
  我走到门边的墙上挂上镰刀,却听见周大爷问道,刚才那个,不是王老头家里的三丫头吗?怎么这么些年都不见了,现在肯回家里来了?
  周大爷的话带着挖苦的意思,山村生活太过无聊,听到周大爷这番话,我就忍不住继续听了下去。徐大妈说,哎呀你可不知道了,这老三刚来的时候我也差点都没认出来,进了城里生活过的人,是看上去和咱们乡下老太婆不一样。周大爷问道,那她这往日里跟咱们又没什么来往,怎么突然到我们家里来,找你干什么来了?徐大妈说,哎呀,这王老头今天早上走了,老大老二都是儿子,要跪着迎客,这不,就让老三来挨家挨户通知村里人,有交情没交情,都去看个一眼,送送别吧。
  死人原本是件让人难过的事,可是此刻在憋了几个月的我听来,却是我能够帮上忙的机会,于是我就凑过去对周大爷说,爷爷奶奶,这件事我可以搭把手,你也知道我跟我师父都会这个,这可是吃饭的本事,既然这人都去世了,家里人肯定忙得不行,乡里乡亲的,要不就去帮一把吧。
  可我刚说完,徐大妈就严厉地跟我说,不行不行!你师父把你嘱托到这里,就是要我们让你安安生生的,你可别主动当出头鸟去惹事知道吗?你要是有什么,我怎么跟你师父交代?
  我当然理解徐大妈的一番苦心,受人之托,于是我也不好意思再继续说什么。于是想法子岔开话题,就问周大爷道,那个去世的王老头,你们平日里来往多吗?周大爷说,这村子里的人,大多数都是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解放前都是给地主家种地的,所以互相之间都认识,也是几十年的老交情了。不过王老头这人性格孤僻,也不太好接触,所以大家也都和他没那么亲近,就连他邻居都是如此。
  徐大妈叹息一口说,这人啊,不管是性格开朗也好,性格孤僻也好,生下来,就是奔着死而去的,再怎么说也都是乡亲,人没了,是该好好送送,最后一程,也让人家记着咱们的好。
  言下之意,他们肯定是要去吊唁一下了。于是我跟徐大妈说,奶奶,也带着我去吧,我懂这些,但是我不会多嘴的。就是跟着去看看。徐大妈迟疑了一下,看我再三保证,最后还是答应了。
  其实我压根就不认识这家人,我完全没理由跟着去凑热闹奔丧,只是在山里的生活有些枯燥,我日常的学习依旧还是玄门的这些东西。这次王老头办丧事,我一是想出去走走放个风,二也是想看看在农村乡下,对于殡葬的习俗,是不是有些别的做法,因为玄学说到根源始终是发自民间,就发自山野乡间,有些小地方保留下来的习俗,也许在不懂的人看起来不值一提,但是我这样懂行的人来看的话,就能多少看出点门道。
  于是当天晚上,徐大妈比以往更早做了晚饭,晚饭后,让我们都换上素一点的衣服,临走前徐大妈还特意拿小框装了点鸡蛋,拿了些蔬菜水果,就领着我们出了门。
  所以在那些年,尽管世风不好,乡下人还是真的淳朴的。喜事丧事,大家图的就是这份情,而不在于你到底送了什么东西,哪怕是两手空空的来,也都是难能可贵的心意。
  王老头家里距离徐大妈家,如果走路的话可能要半个小时。倒并不是因为很远,而是因为路特别窄,不好走。看上去直线距离也就七八百米的样子,在田埂上绕来绕去都得花上几十分钟。加上那时候天已经黑了,路更加不好走,稍不注意就一脚踩到田里,弄一腿的泥。我老远就看到一座房子外搭起了竹竿架子,架子上拉上了一层白布当做顶,我知道那就是王老头的家。看这架势,早上人走了以后,灵堂很快就搭建了起来,这说明在死之前,家里其实就已经在开始准备后事了。
  农村的丧事大多比较简单,一般房放鞭炮,请个先生做个超度或者带路法事,就会在第三天下葬,大多数农村的习俗基本如此。这也就意味着,如果王老头的孩子们也是按习俗办事的人的话,在这场葬礼上,我是应该可以见到一个同行的。这也勉强算是我来的其中一个原因,因为我可能会趁着同行休息的时候,向他打听一下外头的风声。
  在此我就必须强调一下,尽管之前我的遭难,是因为把我当成了“牛鬼蛇神”,但是对于一般老百姓家里有亲人去世,还是基本上会按照习俗来操办,这时候那些道士或者阴阳先生,就是必不可少的,这就好比清明节要去坟前祭拜一样,却非常例外地不被当做封建迷信之流。这也是徐大妈同意我跟着来的原因,因为在这里,虽然是在祭拜亡人,但却无法给有心之人留下封建迷信的口实。
  到了灵堂之后,徐大妈就把手里的东西交给了一个中年女人,并安慰了几句,那个女人就是先前到徐大妈家里来通知丧事的那个,是王老头的三女儿。两个儿子都跪在灵堂内,父亲棺材的一侧,身上穿麻衣,手臂上缠着白纱,白纱的中央,蘸了一团红色的印记。他们头上也戴着白布,跪在一边,不断在一个铁盆子里烧着黄纸钱。
  周大爷徐大妈让我在灵堂外面等候,他们俩则走进去上了柱香,烧了点纸,然后就拉着我在外面坐下,出于礼貌,不可能来过了就走,还是要陪着逝者和家属待一阵的。让我奇怪的是,从刚到这里开始,我就一直在寻找道士或者阴阳先生的踪迹,却始终没有见到。难道是他要等出殡的头一晚才会来吗?
  那晚10点左右,徐大妈说自己累了要先回去休息,但是周大爷却跟一个老邻居聊得甚欢。害怕老伴一个人走夜路摔了,就让我先送徐大妈回家,然后再过来等着周大爷一起再回去。于是我送了徐大妈回家后,特意从家里拿了一个电筒,就赶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