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节
作者:千芳魏紫      更新:2023-04-18 14:16      字数:4448
  荣妃的五阿哥胤祉还是没躲过,和史上一样被拴婚董鄂氏。圣旨一下,听说荣妃在钟粹宫大哭不已,心里懊悔不该召见董鄂氏。
  最后便是瑾妃的六阿哥胤祒,康熙给六阿哥指轻车都尉完颜•石柱之女完颜氏为嫡福晋。
  除太子之外,其他几个阿哥当是三阿哥的嫡福晋出身最高,是都统勇勤公鹏春之女;接着就是六阿哥,胤祾和胤祦还四阿哥胤祈的嫡福晋都是正四品官员之女。因为这事,荣妃和瑾妃可没在蕴纯和常妃面前得意说风凉话。
  “贵妃姐姐怎么说也是三阿哥和七阿哥的生母,给自己日期儿媳妇也该上上心,怎么能给三阿哥和七阿哥挑佐领这等官职的不官之女当嫡福晋呢。妹妹我都忍不住心疼三阿哥和七阿哥。”
  听瑾妃捏着帕子半捂着嘴边的得意,带着讽刺的声音,再看其中的得意,真是让人不爽。
  蕴纯见她这般,忍不住在心里翻了个白眼,矫揉造作。
  这放是想说她对自己的儿子不慈,想挑拨离间呢。
  自两人决裂之后,蕴纯和瑾妃之间的斗争也没有断过。不过不管是蕴纯和瑾妃两人都默契的在暗地里斗,当然表面是没多和睦,像这样挑拨离间话,嘲讽的话自然是没少。
  随着六阿哥和九阿哥渐长成,瑾妃近年来是越发的得意张扬了。与十六年时的郭络罗庶妃那是判若两人。连蕴纯也弄不清楚瑾妃是原来就是这样的人还是转变得太快。
  不过不管是什么原因,两人现在都是敌人。
  蕴纯冲着瑾妃勾唇一记冷笑。也不知道瑾妃是不是得意过头,竟敢在慈宁宫说这样的话。
  “给阿哥拴婚是皇上的旨意,怎么,瑾妃妹妹你对皇上的圣旨有什么异议?”
  听蕴纯这话,瑾妃脸上得意的笑容瞬间僵住了。见她张嘴要说话,蕴纯却没给她说话的机会。
  “这挑儿媳妇重要是人品和孝心,皇上既然给胤祾和胤祦挑了章佳氏和西林觉罗氏,那就说明两个孩子都是好孩子,本宫自然也心里喜欢。皇上和太后娘娘的眼光好,臣妾一直是皇上和娘娘您的眼光的相信的。”
  前半句回击了瑾妃,后半句蕴纯是看着皇太后说的。
  瑾妃看到皇太后沉着的脸,心里直突突,脸色有些苍白,显然吓得不轻。
  瑾妃太过得意,显然忘了养在皇太后膝下的四阿哥的嫡福晋和胤祾兄弟的嫡福晋是一样的出身。四阿哥的福晋是太后娘娘和康熙一起挑的,她说蕴纯岂不是也是在说皇太后,皇太后会高兴才怪。
  “太后娘娘息怒,臣妾不是这个意思……”
  瑾妃起身行礼想辩解,不过皇太后可不想听她的话,直接就打断了瑾妃的话。
  “哀家不管你是什么意思,皇帝给老四指的福晋哀家和老四都很满意。”
  言外之意便是她与四阿哥的满意你瑾妃操什么闲心。
  皇太后说完常妃也赶紧附和。
  “皇上指给四阿哥的福晋臣妾也很满意。”
  常妃早就说过四阿哥选嫡福晋之事她不插,虽然四阿哥的嫡福晋出身太低常妃一开始知道的时候心里的确是有些不舒服,不过在知道三阿哥和七阿哥的嫡福晋出身和四阿哥的嫡福晋出身一样之后,心里的不舒服就也没了。
  常妃的想法很简单,四阿哥虽养在皇太后膝下,但这也改变不了四阿哥是她的儿子。她只是四妃之一,她的儿子娶的嫡福晋和贵妃之子娶的嫡福来一样,她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常妃这话一出瑾妃就更尴尬了。
  皇太后和常妃这阿哥生母都不担心,你一个阿哥庶母有什么好担心的。这可不就是是减吃萝卜淡操心。
  在慈宁宫呛得瑾妃有口无言之后,蕴纯和常妃心情都大好。离开慈宁宫时,蕴纯请常妃到永寿宫坐坐,常妃自然没有不乐意的。
  胤祾和四阿哥兄弟俩年纪相近,生母又交好兄弟俩自然也亲近。如今兄弟俩一同指婚,蕴纯和常妃作为阿哥生母自然是有放多话要交流。
  正当两人正说着大婚的事,突然得到消息,康熙一道亲征旨意将前朝后宫都闹翻了天。
  “什么啊?皇上要亲征!”
  “是的娘娘。刚刚传的消息噶尔丹入犯乌珠穆沁发动叛乱,皇上命裕亲王为抚远大将军;恭亲王为安远大将军。同时皇上还命大阿哥和三阿哥随驾出征……”
  “什么啊?你说什么,三/四阿哥也要出征?”
  蕴纯和常妃二人闻言震惊不已,两人从座上唰一下站了起来盯着禀报的方长贵。
  “皇上封大阿哥和三阿哥四阿哥皆为副将,命大阿哥随裕亲王出古北口,命三阿哥四阿哥随恭亲王出喜峰口征讨。”
  方长贵硬着头发禀报。
  “胤祈才十五岁,皇上怎么能让胤祈出征呢。”
  听到确定的答案,常妃坐不住先慌了。
  “这刀剑无眼的,要是伤着胤祈可怎么办?”
  她就胤祈一个儿子,若是胤祈真有个意外,让她怎么活啊!
  “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
  常妃急得在屋里打转。
  “贵妃姐姐,这可怎么啊?”
  “贵妃姐姐,三阿哥和四阿哥都还小,不能让他们出征啊!”
  莫说常妃慌,蕴纯心里也慌。
  “圣旨都已经下了,本宫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第534章 !
  不管蕴纯和常妃再怎么不愿意再怎么担心, 康熙还是留下太子监国, 他带着大阿哥、三阿哥和四阿哥及两个兄弟裕亲王和恭亲王出征了。
  史上此次康熙亲征噶尔丹只带了大阿哥去,实在是因为其他阿哥还太小。可这一世不一样, 胤祾和胤祈一个十六周岁一个十五周岁都是大人了,康熙自然也就将两个儿子给稍上了。
  康熙是任性想出征就出征,留下皇太后和满宫的嫔妃牵肠挂肚,忧心不已,就怕康熙在外出个什么意外让她们成了寡妇。
  蕴纯也一样,不仅担心儿子也担心康熙, 虽然知道史上康熙活了近七十岁,但这一世许多事情都变了,蕴纯实在担心意外。太子已长成如今已经监国处理国家大事, 可她的儿子还小, 若是康熙没了太子登基,那她们母子下场将如何,蕴纯不敢想像。
  此时蕴纯担心的心思和后宫其他有子嗣的嫔妃心思一样的。
  后宫的女人即盼着皇帝活又盼着皇帝死。
  刚进宫的嫔妃是盼着皇帝的活的,因为只有皇帝活着她们才会争宠得宠才生怀上龙胎生下皇子。嫔妃们所出的皇子还小时也是盼着皇帝活的,因为只有皇帝活着是给她们的皇子平安长大的时间。有太子在而太子不是自己的儿子时嫔妃也是盼着皇帝活的, 因为皇帝一死太子登基,不是太子生母的她们就成了寡妇。
  皇帝一死太子登基, 便也到了新帝清算恩怨情仇的时候,皇帝在时越是风光的嫔妃下场可能越惨;如此嫔妃们才越是盼着皇帝活着。
  当然有盼着皇帝活的时候自然也就有盼着皇帝死时。
  若是自己的儿子是太子,而太子已经成年已经有执掌天下的能力,那自然就是盼着皇帝死的时候了。当然, 就算自己的儿子不是太子,自己的儿子最有机会而且有能力登基为帝,那也一样是盼着皇帝的死的。
  毕竟自己的丈夫是皇帝和自己的儿子是皇帝那是两回事。若是自己的皇帝丈夫还活着,不仅要跟别的嫔妃争宠保住自己不失宠,不被厌弃,不会被废;自己的儿子也跟别的嫔妃的儿子争斗,使自己不被别的皇子斗败击倒。
  若是自己的儿子成了皇帝,那自己就是太后。听说过有被废的妃子有被废除的皇后,但绝对没听过有被亲生儿子废掉的太后。
  若自己的儿子能成为新帝,若能成太后,又岂不盼着皇帝死。
  或许到那天,她或许也会盼着康熙死。
  不要说她冷漠无情,她也是人,也是女人,近二十年夫妻情份又怎么会没有感情呢;只是这感情早在失宠复宠争宠之中,在后宫阴谋算计之中,在后宫不断增加的新嫔妃之时已经被慢慢的磋磨掉了。感情有浅到深,再由深到浅,然后也就没了。
  若康熙和她的儿子之间没有矛盾与争斗,她自然是康熙也好好活着的,可若是要在父子之间择其一的话,蕴纯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自己的儿子。
  “绿珠啊,皇上和胤祾都走了几天了?”
  处理完宫务,这一闲下来心里就想起出征在外的儿子。
  “娘娘,皇上和三阿哥出征已经有半个月了,七月初二走的,今儿已经七月十八了。”
  绿珠掰着手指算了算才说。
  “这都走了半个月了啊。都半个月了,胤祾这孩子连个信儿也没传回来,可真叫人担心啊。”
  有道是儿行千里母担忧,自胤祾出征之日起,蕴纯是日夜担忧挂念。
  “娘娘,方长贵已经去打探了,一有消息就会立即回来禀报。”
  主荣奴贵,三阿哥出征不仅是娘娘担心,他们这些奴才也担心不已。他们是娘娘和主子们的奴才,和娘娘及小主子们是一体的,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他们又怎么可能不担心。
  “让方长贵小心些,前朝的事莫要打探,特别是太子那,万不可让太子拿着把柄。”
  不说在后宫她曾与仁孝皇后明里暗里争斗过,不说她与仁孝皇后之间的杀子之仇,单说她是贵妃,胤祾和胤祦是贵妃之子,在众皇子中身份尊贵仅次于太子,这早就注定了他们母子与太子是站在对立面,知道太子看他们母子不顺眼,知道太子在康熙心中的分量,所以更不能让太子抓着把柄。
  “娘娘放心,方长贵向来谨慎,他省得的。”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你记得提醒他。”
  “奴才记下了。”
  “这会还是,伺候本宫去佛堂礼佛吧。”
  各宫主位宫里都设有佛堂,蕴纯这也不例外。
  这天下的女人进了后宫都礼佛,不管是喜欢不喜欢都礼佛,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嫔妃。
  孝敬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后妃们要礼佛跪经,祈福也要礼佛跪经……总之宫中需要礼像跪经的事太多了。
  而且后宫嫔妃被困在后宫,除了争斗之外,佛礼似乎已经成了她们精神寄托的一种方式,心中不能说出口的话礼佛时说于佛像听,礼佛求心安,礼佛赎罪,礼佛求平安,用礼佛来寄托心愿。
  此时蕴纯也是如此,三阿哥胤祾出征在外,她被困宫中鞭长莫及,只能礼佛以求保佑自己的儿子平安。自胤祾出征后蕴纯日日礼佛跪经。
  不仅是蕴纯,后宫嫔妃皆如此,连皇太后也是日日礼佛跪经;和蕴纯一样,她们礼佛跪经都是为康熙祈福,祈求康熙平安归来的,不同的是,蕴纯惠妃常妃还为出征的儿子祈福。
  只是皇太后和后宫嫔妃们日日礼佛跪经祈福却没求来好消息反而从前线传回了坏消,出征在外的康熙病了。
  一得到康熙病了的消息,蕴纯立即前往慈宁宫求见皇太后,不是蕴纯,后宫嫔妃这会都往慈宁宫去。
  等通报蕴纯才进殿,进去便见太子也在。
  蕴纯抬头看了太子一眼,太子正端着茶喝着,似乎不知道她来似的。太子这是对她不满,不过人家是太子是储君,如此也不算失礼。蕴纯心里虽然不满太子行为,不过也不甚在意。
  蕴纯径直上前给皇太后行礼。
  “臣妾给太后娘娘请安。”
  “贵妃来啦,免礼,坐吧。”
  “谢太后娘娘。”
  蕴纯起身坐下看了太子一眼说道。
  “太子殿下也在啊。”
  “贵妃娘娘。”
  太子唤了蕴纯一声,不是唤贵母妃而是唤蕴纯的位份贵妃娘娘,而且连问安也没有。太子的地位是高,但太子终究不是皇帝,不管如何她都是太子的庶母,按说依宫里的规矩四妃及以上嫔妃,即便是太子见了也该叫一声母妃,如此方算是不失礼。
  当然若只唤嫔妃位份也不算错,可太子如此态度到底是太过桀骜了。
  太子直接唤她位分,这显然是不像她这贵母妃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