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4节
作者:淼仔      更新:2023-04-18 15:14      字数:2364
  久不见面的朋友,或者是不甚熟悉的朋友,落后一步,等这家里的人说上一声儿,他随后进去,也给老国公一个心理准备,如果要修饰一下,穿个衣裳什么的,也留出钟点。
  是不是一定要留在外面等人去请,倒也不拘泥。梁山王萧观和老国公本来熟识,借那么一点儿时刻,他自己就说着话进来,也不为失礼。
  老国公忙招呼,国公夫人就行礼。龙怀城慌慌张张过来扶住,把他咧到耳朵根下的笑继续给萧观:“我母亲不方便,王爷这里就不行礼了吧。”
  萧观大大咧咧:“哈哈,恭喜恭……”恭在这里,下一个喜字就出不来。老国公和龙氏兄弟同时背后一凉,都觉得不妙时,梁山王爆笑出声,顿时,一个房里全是他的笑。
  他不但笑,走上前来,还要拍打老国公:“好了不是?好得快。既然好了,起来,拿你的好酒出来我们喝,庆一庆你又要有儿子!”
  老国公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龙氏兄弟也全都不自在,只除了龙怀城是个例外。
  老国公陪笑:“我还病着呢,喝不得酒,也起不来。”
  萧观瞪一瞪眼睛,随后又是爆笑:“哈哈,那你还,你还……真会玩!”在这里仿佛才看到老国公的羞色,萧观是想劝解来着,但他一劝,荤素不禁的,就成这样:“闲着也是闲着不是,你病了,你也玩了,不错不错!”
  他和士兵们玩笑惯了,说过,才想到这是回到内宅里,寻找一下国公夫人,见幸好已避出去。
  老国公适才要钻地缝的原因,也就在这句话上面。他是先要钻,是知道会有这样的话出来。现在这话出来了,把他难过的拘一身汗出来。
  龙氏兄弟赶紧把萧观请出去用酒,免得在军营里可以和士兵们侃大山的王爷又说出什么话。
  老国公则叹上一口气,心想这话传到军中去,以后没脸见人。
  有多少人会说有孩子好的?极少。
  一多半儿全是讨论姿势的,一定是这样。
  余下的不多人,是讨论姿势加上讨论国公病着,是怎么还想着的?内心之复杂曲折,他们一定会猜上一猜。
  因为是瘫了,不是别的病。
  那种病中得子,在国公这里还没有高兴劲儿出来,是这里面还夹着他们夫妻不和几十年,大同城里全知晓,军中也有不少人知道。
  还有一个原因,国公不方便说,但让龙怀城这就撵出来。
  辅国公又是蹦又是跳到国公床前,他的父亲病得起不来也要睡母亲,这说明他有一对恩爱父母,这是国公龙怀城的荣耀。
  龙怀城一手张笔,一手张纸,纸张哗啦哗啦地响,面上乐开花儿似的问父亲:“我给小弟写信了啊。”
  “写吧,”老国公有气无力:“你写上,不管生个什么,”龙怀城笑嘻嘻:“自然生弟弟,哪能生个什么。”
  “你写,他都是最小的那个,哪怕生下小九,我也最疼他,让他不要不自在,不要心里怨我,”
  龙怀城又打岔:“小弟怎么会怨?”
  他一直打断,老国公一直压抑的无明火一起发出,骂道:“让你写,你就写,哪这么多废话!对他说,我谁也不疼,再生下龙驹子来,我也只疼他,就这样!”
  龙怀城明白过来,暗笑父亲不自在原来是为这个。见父亲生气,就出来写。国公夫人跟出来,也是交待一堆的话:“对你姑母说,让她不要怪,国公身子好着呢,让她不要怪。”
  龙怀城失笑,父亲是那样的心思,母亲又是这样的心思。但他不管,他很开心。
  一面写,一面问妻子和母亲:“怎么不早对我说?”八奶奶回他:“让人算过,说要瞒着。”
  龙怀城连声说是,小心为上,提笔把信写完,回头再看一遍,让送到衙门里给赵大人,八百里加急快马,这就赶紧的发走。
  他悠然:“过年报喜讯,小弟该多欢喜啊。”
  ……
  第二天腊月二十九,辅国公府宴请梁山王夫妻,请的一众亲戚当陪客,还请来由草场上回来的二太太邵氏、三太太张氏、方姨太太和方明珠母子。
  这是宝珠弟妹的亲戚,宝珠虽然不在这里,辅国公府也从没有怠慢。一切,看着那正家风的弟妹。
  邵氏张氏方姨妈也就知道老国公夫人有了,这几个人一点儿没有歪着想。三个都是寡妇,反而都为老国公夫人流下喜悦的眼水。
  邵氏在想,要是她的丈夫安二爷还在的话,也许她也能老蚌怀珠。
  张氏在想,要是她的丈夫安三爷还在世,夫妻哪怕就像老国公夫妻这样,一个病着,一个房里说说话,就喝口水也是喜悦的。
  方姨妈更是痛泪双流,她的丈夫要是还在的话,她也许还能生下一个几个的儿子,也就不用让方家的人强迫过继儿子,也就不用私下里把家产变卖,逃到安老太太府上,一呆十数年不敢回去。
  同时的,三个人又一起收住心神。
  如今不好吗?看看这四下里,摆的是金,放的是玉,坐的是本城的达官贵人们,还有一位王妃在这里。
  如果还有丈夫,如果还有什么,如果以前是怎么样的话,说它也没有益处。
  不如珍惜眼前,珍惜这会儿好时光。
  邵氏又想,京里来信,女婿发奋攻书,难为他快四十的人了,重新把书本捡起。
  念书为明理这话,邵氏不识字不知道。但在她所处的朝代,念书就是功名就是银子就是别人的敬重。
  多好,邵氏满意的拭干泪水。
  有老太太在京里,在宝珠和她女婿在京里,自己可以放心。要说美中不足,就是掌珠还没有孩子。
  张氏在想,老太太的信里说她每天给孙女儿们送汤药,对着孙女儿每天说一通无后就是不孝的大道理。多好,宝珠又在京里,宝珠又有了,宝珠这般的能生,姐妹们沾惹上一星半点的,只怕要生两三个呢。
  带着面上为老国夫人喜悦的泪水,张氏笑出了声。
  方姨太太也在笑,她就一个兄弟,如今已不往来。她就一个妹妹,如今是日日相伴。
  以前她瞧不起邵氏软弱,认为邵氏得到安老太太的一点儿眷顾,都是我方姨太太在老太太面前献殷勤得来。
  现在呢,姐妹言谈甚欢,方姨太太又明白一条。亲情,是每个人不能缺少。
  因此她离不开她的女儿明珠,为明珠才做下许多的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