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7节
作者:淼仔      更新:2023-04-18 15:16      字数:2206
  镇南王啼笑皆非,有你这太后娇女,皇上唯一胞妹什么事儿。但没办法,镇南王也跪下来。
  袁训想想,这里应该有我吧?他也出席跪下。宝珠,袁国夫人,安老太太颤颤巍巍让丫头扶着,也跪下。
  有皇后有太子,柳家不能幸免。柳家也出来。
  随后,袁家的亲戚,柳家的媳妇女婿等亲族,梁山老王的知己,尽数而出,一起为小王爷请罪。
  那当事人呢,已经在外面对加福炫耀:“大姐的我全拿来,你先玩,不想玩再还给她。”
  加福嘟嘴儿笑:“你又和大姐要吵架了。”
  小王爷霸气的把手一挥:“没事儿,她喜欢。她天天在宫里多闷,就咱们陪她玩。”这样说,加福也就没意见。和萧战捧着加寿的好玩意儿,溜到无人的地方去拜月。
  殿内,皇帝似笑非笑。面对跪倒的群臣半带讥诮:“战哥儿也没有错,都起来吧。”
  用眼角瞄瞄皇后,别人全让萧战的巴掌拍醒,她原地泣的缩头缩肩更是伤心。
  皇帝有愧,这会儿是恼羞成怒。板起脸唤过太子和加寿,对太子道:“有情意是好事情。朕盼你勤政爱民,是个好国君。”
  皇帝心想,谁敢说我没有情意,太子不是在这里。
  又看向加寿:“朕盼你辅佐太子,做一代贤后,万万不要昏瞶当家,无德无淑!”
  两段话,皇帝把皇后的指责尽数还回去。
  他还有余怒未息,但太后来打圆场:“你们今天说的都不错,我本不该插话,只是宫乐听的正好,还给不给听?”
  宫乐重新上来,皇后不愿意再留,推说身子不适辞出来。太子和加寿要送,皇后不让,凝视他们,又一回泪眼婆娑:“你们要好好的。”登上宫车回宫,倒在床上放声大哭。
  殿中,太后让太子和加寿出去玩:“可怜见的,拘这么久,玩去吧”加寿规规矩矩走出殿门,立即挥舞拳头大呼:“战哥儿,还我的兔儿爷!”太子追在后面又好气又好笑:“说好的陪我拜月呢,说好的呢!”
  这是前几天就说好的,太子跟在后面。
  还有一个也跟随加寿,小二的顽皮儿子阮琬,把个荷包解下来:“表姐,拿着这个,让他给钱!”
  后面侍候的人跟上一长串,忽忽拉拉跑的不见人影。
  ……
  中秋夜宴,皇后抒发心怀,太子表明心迹,加寿姑娘得到表白,却恼了一个晚上,追着萧战到底没要到手,凡进了小王爷手里的东西,再出来好似蜀道难。
  ……
  中秋圆月,灿烂如轮。袁训和宝珠回府后,没有睡的心情。登上自家高楼看月,都若有所思的微有笑意。
  “真没有想到,”袁训话到一半停下。
  宝珠轻叹:“皇上他很生气吧?”没想到娘娘今天说出一堆的话,没有想到太子殿下表心迹。
  袁训莞尔:“要我说皇上不生气,”宝珠故意问:“为什么?”袁训故意笑得张狂:“加寿是你我的女儿啊。”
  宝珠轻轻捶他一下后,竟然赞成这句话:“是啊。”她对明月,眸子明亮:“这是侯爷你一直筹划,一直把女儿大事放在心里,感动天地,就出来太子今天的表白,娘娘今天的动情。”
  袁训哼哼两声:“恭维的还不足,再来再来。”
  ……
  欧阳容瞪着地面,面上是大滴大滴没有干的泪水,她也没有睡。
  一场宫宴,本来是她计较笑话皇后曾经受难,拿美人儿对太子说事。结果成了她处处受辱。
  皇后接上德妃等人的话:“三位妹妹,”到自己这里,就成了:“容妃你……。”
  把高下摆在一句话里,是个笨蛋也听得出来。
  还有群臣请罪,更揪得欧阳容险些气上不来。表面上看是为梁山王府的小王爷,其实呢,是做给我看的,你们全是给我看的!
  袁家也出来,柳家一出来,这两家一出来,就全是支持太子,支持皇后,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的!
  漠然的站起,寝衣染上无数秋月。欧阳容狠毒的面容也暴露在月光里,艳红的嘴唇不住喃喃:“要有自己的官员,这全是向着她的官员,我还能不吃亏吗!”
  今天皇后论嫡庶,树正妻,打的不就是自己的脸。要是有自己的官员,站起来上谏娘娘说话理不端,你影射皇上呢!看她以后还敢!
  欧阳容幽幽自语:“看来,要让父亲和兄长出来当官了!”而为了达成心愿,她又要搅尽脑汁讨好皇帝。
  讨好这个词,是她痛苦的根源。为什么她爱皇帝,为他改变这么多,他不能多爱她一些。甚至,他根本就没有爱过。
  付出的感情,有时候是只想讨好,有时候也想得到。讨好,是磨在欧阳容心里的刺,永远不能消失。
  ……。
  第二天十六,姑奶奶回门的日子。宫里的这件新闻借着亲戚相聚,流传的更远。
  一心一意这事情,皇后说的,和以今人推古人想的不同。皇后说的是,把正妻放在第一位,这就是一心一意。妾,可以有。
  太子想的,自然是不负加寿。但也不能这就把皇帝赏的美人儿全送走。太子是古人,他知道一心一意有几种说法。
  但这已经足够别人羡慕,谈了一回又一回。有些媳妇们甚至对自己丈夫怒目:“天天说自己有能耐,有能耐你学学殿下!”
  大姑娘们也向情郎们暗示:“学学太子殿下。”一时间袁家又成为京中的风云人物。
  袁训早就习惯,照常办理公事。隔几天把荀川骂一顿,把王府扣下女儿的话也夹在里面说。让听的人信以为真。尚书不喜欢荀侍郎,原来是和亲家闹别扭,尚书不喜欢亲家,原来王府是强接的福姑娘。那不拿你这亲家的家将出气,还能怎么样?
  荀川是当面不敢回,到晚上就约几个同僚,还一定约兵部的,侍郎请吃酒,把尚书大骂一顿。两个人关系依然势同水火,反正也不妨碍尚书满面春风接女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