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9节
作者:淼仔      更新:2023-04-18 15:19      字数:2730
  瑞庆长公主挑挑眉头,准备等人都散了,向太后抱怨她偏心表姐家里。这事情长公主针对宝珠干的不少,虽然她干完了还继续同宝珠好,同陈留郡王妃要好。
  陈留郡王妃在想怎么劝不哭。
  萧瞻峻却眼窝一酸,差点儿滴下泪来。他想到他的嫡母陈留老王妃,在临终以前单独见他,给他一些私房,也是这样关切的形容儿。
  他的生母,离世的有年头儿,萧瞻峻却不大记得。
  闵氏也哭了,女眷最容易受眼泪影响。
  袁训走进来的时候,对着哭声大作无奈。对瑞庆公主使眼色,用你的时候到了,你上去撒个娇儿吧。
  瑞庆公主眨眨眼睛,小声叫儿子:“元皓,”对太后努努嘴儿,把撒娇的事情交给儿子。
  萧元皓误会了,萧氏兄弟走的时候,还没有元皓。元皓对他们没感情,就误会的跑上去前,肥拳头在两个人的盔甲上捶打着,嘴里叫着:“打你,打你,你们把太后弄哭了。打你们,”
  回头又看表哥们:“来帮忙!”
  瑞庆长公主格格笑了一声,落袁训一个白眼儿。太后也就住了泪水,看着元皓护着自己的得瑟劲儿,叫他也到身前,挤到萧氏兄弟的中间,给他揉揉拳头:“打痛你了吧?”
  把萧元皓哄着,让他认表哥。再问萧氏兄弟:“伤在哪里没有?碰到哪里没有?赶紧叫太医来看看,别有话不对我说。”
  太上皇故意打岔:“叫太医来开补药吧,我这宫里又没有人病,好好的他们回来,你却叫太医?”
  闵氏看在眼睛里,听在耳朵里,心思一动到了儿子身上。她在太原的时候,问过萧瞻峻,太后对兄长夫妻如何?
  萧瞻峻说的自然是好好好。
  闵氏当时犹有不相信的地方,直到进京,她心服口服。只看看这位老太太这泪痕还没有干,就知道两个侄子在她心里有多看重。
  难怪要尚公主,闵氏暗暗想着,心思为儿子前程转了又转。
  殿门外面,张贤妃和赵端妃的宫人又过来,太后微笑,吩咐萧衍志萧衍忠:“去见过娘娘们,”
  萧氏兄弟正要走,又让太后叫住。太后恢复自如,想的也重新周到。一指萧瞻峻夫妻:“去给你二叔叩个头,他代你们父亲来的呢。”板起脸,对陈留郡王妃又絮叨几句:“等我见到你女婿,给他一顿好打!哪有儿子成亲也不回来的人,我让你写信对他说,你说了没有,我烦他了,让他以后不要到我面前来!”
  太上皇和梁山老王一起忍俊不禁,太上皇打趣道:“你这是让他来给你打呢?还是不让他来?”
  老王起身揖道:“太后,老臣斗胆,这边城比您的慈爱更重要,您这是就顾着疼女婿去了。”
  太后对他满面春风:“你却不应该多心,我是说有梁山王在,他可以抽个空儿。”
  梁山老王借此发作一句,呵呵道:“这不是大倌儿年青,郡王这第一名将么,他上心不是。”
  大家都听得懂,大家都不接话。老王从容坐下,心里有些快活。
  萧氏兄弟想想,在这里回话也不合适,像是不懂事。横竖父亲跟王爷还要争,你老王再风凉话也无用。
  按太后说的,双双走来叩拜萧瞻峻夫妻。萧瞻峻激动的落了泪,双手扶起。闵氏是得意的落了泪,在眼角瞄到陈留郡王妃时,才有惭愧上来。
  这位长嫂,说起来她跟去世的老王妃一样,也没有亏待自己的地方。
  张贤妃、赵端妃的宫人等着,见两兄弟出来,各自欢天喜地接着,往两位娘娘的宫里来。
  ......
  “亲事上,皇上十分重视。虽然匆忙,但按制,公主到了年纪,没有许亲事,大婚准备也是早早备好,东西我看过了,我满意,公主也满意,只有一件,只能等你回来,才能说上一说。”张贤妃对着女婿道。
  萧衍志因去年没有赶回,总觉得婚事上紧巴巴,对公主万分歉意,见岳母说话,虽然纳闷大婚上不满意,应该对太后和皇上去说才是,但还是恭敬地道:“娘娘请说。”
  张贤妃笑得恍惚,陷在回忆里:“端庆长公主成亲的时候,你还在京里呢。你记不记得,公主的仪仗多了几个人出来。”
  萧衍志恍然大悟:“娘娘说的是福禄寿喜齐进门吗?”
  张贤妃毫不掩饰自己的艳羡:“我不能出宫,却听人说过无数次。在公主的亲事里,就是先皇先先皇的公主们,也没有这样的荣耀。你是我女婿,我不瞒你说几句话。你看瑞庆长公主可算得上荣禄无忧?元皓小王爷又壮实又中看,几时见到我都想带回宫来住几天。”
  萧衍志再一次恍然大悟,贤妃娘娘这话中有话。
  同姓不通婚这话,不一定都跟血缘扯得上关系。亲上加亲,也自古有之。
  说守这几条,也能找到例子。说不守的,一样有先例。
  古人对近亲成婚孩子受影响这方面,不认可的人也有。张贤妃不见得想到的是近亲成婚生下孩子不好,但对于同样是同姓成婚的镇南王和瑞庆长公主生下元皓小王爷活泼过于母亲,羡慕在情理中。
  “我让人细细的查过,要说跟皇上是近亲的,倒是那改了姓的忠勇王府。难怪代代皇上不喜欢他家,姓氏一改,让开国先皇说的本朝没有异姓王这话成空。偏偏自己又在外面还描补,我听着都可气。但虽然这么样,如果福禄二位中有一位肯送进门,也是你们小两口儿以后的好日子不是?”
  张贤妃这话特意等到女婿回来才说,而萧衍志听过以后,面上沉思,也真的没敢这就答应。
  要说舅舅疼他们,萧衍志对袁训放心。要说加福可爱乖巧,萧衍志也有把握说服香姐儿。
  “这事情要问过太后,”萧衍志委婉的回话。太后会不会答应,萧衍志却没有把握。
  张贤妃也回得含蓄:“是啊,这得劳烦你去问。一来,我们没有跟长公主比肩的意思,而且也不敢去请加寿姑娘。不过是福禄二位中请到一位,我满意,公主也满意。”
  萧衍志莞尔,也只能请到一位,因为二弟也同日子大婚。同时也想到二弟现在赵端妃那里,张娘娘想得起来,赵娘娘难道糊涂?只怕也在说这话。加禄和加福,兄弟两个一人分上一个,刚好平均。
  “我尽量去说。”萧衍志回道。袁家表妹们是京里人人都得摸一摸衣裳的人,奶妈们回太后,太后对这事早就不悦:“碰到撞到怎么办?再来一个坏心的人,如对执璞那样的,可怎么办?”不许闲人离得太近,甚至声明:“福气不是借来的,是自己惜福来的。”
  张贤妃所以谨慎的只和女婿说,萧衍志也不敢胡乱应下。
  见萧衍志像是为难,他要是没听过这话,大婚还欢欢喜喜的,但他听到这话,这事情要是不成,心里难免有个结。
  张贤妃又有一番话安慰他:“真的太后不答应,这婚事也算风光的。听说你房中没有妾,”贤妃娘娘笑得面上生辉,因为在这一条上,就跟瑞庆长公主并肩。
  “你这是学忠毅侯不是?但你放心,公主不是掂酸吃醋的人,我给你备下几个好人,你看了一定满意,生下孩子一定好。”
  萧衍志也是精明一流,闻言回的也利落:“多谢娘娘,不过我既然学了舅舅,也就不会轻易改变。如果公主生下孩子来,我要妾何用?如果我和公主不生,为子嗣上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