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6节
作者:淼仔      更新:2023-04-18 15:20      字数:2255
  柳至看穿儿子小心思:“老子没本事!老子是你眼中的窝囊废,老子等着你小子去讨。讨不回来以前,依旧去看加喜。”
  总让父亲训的柳云若,有时候也这样气一回父亲。柳至喝命:“去吧,亲事一丝儿不能错,少打歪主意!”柳云若装着没事人一样出去,在父亲看不到的地方,表现出垂头丧气。
  加喜,加喜,加喜……自从有了袁加喜,没有一回父亲生气不带上她。柳云若想自己不喜欢她,并不是没有道理。
  他也能想得到,在他出了房门,父母亲为加喜又要谈论一回。
  唉,加喜,真的没有发现你加的有哪门子喜……
  ……
  “你们走几天回来?”破天荒的,今晚柳至夫妻并没有先说加喜。
  柳至解衣准备睡下:“你别问,横竖是当差,不是去玩。”
  柳夫人不懂儿子跑去京外能当什么差,但也就不问。是眉头一颦道:“是你不在家,万一欧阳容又生事,我怎么应对?”
  “谁?”柳至身子滞了滞,直到想起来有么一个人,才又恢复自如,轻描淡写地道:“生不出孩子,她还生什么事情!”
  红色绣百花的锦被里,柳夫人打一个激灵坐起来,微微地颤抖着喊:“你说什么!”
  柳至已经说出来,也没法子收回去,耸一耸肩头:“我猜的吧,你想她进宫有几年了?有过喜信儿吗?我看她生不出来。到时候白头宫嫔膝下凄凉,她还能怎么样。”
  但柳夫人猜出来,倒吸一口凉气:“你跟忠毅侯有这样大的胆子吗?”柳至扭过面庞,把夫人打量着,忽然失笑:“为什么我是跟他?就不能是跟太子殿下,是跟皇后娘娘,是跟别的人?”
  他有心隐瞒一看就知,柳夫人负气地道:“就凭你们瞒住亲事。以后说你们常穿一条裤子我都不会奇怪。”
  柳至笑出来一声,在床沿坐下,把夫人生气的脸儿瞅几眼,含笑道:“你这样说我们,好吧,我也不辩解。该我问你了,宫里新人那么多,为什么你只提欧阳容?她难道还没有老吗?”
  柳夫人轻叹:“你真粗心,娘娘跟她解得开吗?我可是时时的提醒娘娘,既不能收拾她落下把柄,也不能放纵她。娘娘说中秋太后摆宫宴,皇上酒多出去散散,她跟上去说了几句话。皇上并没有对她太着恼,皇上总这样念旧,可真不让人放心。”
  小心觑着柳至神色:“不过,真的如你所说,她生不出来,那娘娘也就能高枕无忧是吗?”
  “你不想娘娘在宫里再出事,就不要对她说这句。”柳至淡淡:“太子还在外面呢!齐王殿下虽然时好时不好的病,但十一殿下却出宫有了府第。小心为上。”
  这样一说,柳夫人掂量下皇后知道这事情后的轻重,认为柳至说得有理:“如今是娘娘管宫务,她要真的不生,反咬娘娘一口…。这贱人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柳至打个哈欠:“你怎么还在她身上说话,家里就一个病秧子欧阳保,她不能怎么样。”
  “但今年秋闱有姓欧阳的人中了,你难道不知道?”柳夫人流露出埋怨。
  柳至不再大意说出点什么,只在睡下来,无声地扯动一下嘴角。
  他虽然没有用十年儿女亲事来和袁训说话,但欧阳容的下场也早跟袁训说得明明白白。
  相对于夫人的大惊小怪,柳至想还有什么比早有准备更好呢?
  他朦胧的欲睡去,任由柳夫人自言自语的盘算着。
  胁下让轻推一把,柳至无奈睁开眼:“明天一早还要赶路呢,你有话一下说完。”
  “你说我想的对不对,好像是太子离京以后,欧阳容就开始在娘娘嘴里提起,这里面……”
  柳至心头一紧,生怕柳至夫人看出来什么。正要用话岔开,听夫人分析道:“她怎么能早早发现太子不在京里呢?这个人,我得好好盯着她家。”
  柳至松一口气,想不对倒也不错。
  ------题外话------
  好孩子:“今年秋闱第一名进士是,”
  元皓:“停!殿试一甲是进士,秋闱不是。”
  好孩子黑脸:“我说是就是!”取出一纸笺:“曾祖母准备,我带来。”
  两个小手抢:“我念!”元皓和韩正经抢成一团
  好孩子到椅上,大声:“利丹里丽丽!第一名进士!”
  “不对!”元皓和韩正经反对
  好孩子把纸笺给他们:“哪里不对!”
  元皓夺到手:“我来念!第一名进士,利丹里丽丽!”得意:“我念就对了,得我念才行!”
  好孩子举起拳头,把他追打出去。
  萧战捡起纸笺,送给加福:“福姐儿念,你念才合适。”
  “嗯哼,”太子轻哼,执瑜执璞晃拳头,把萧战追打出去
  太子得到纸笺,讨好的送给加寿:“寿姐儿,第一名得你念。”
  加寿大声宣布:“第一次进士,利丹里丽丽!”
  第六百三十二章 难怪我瘦了
  柳夫人没有想到,柳至却早就看的清楚。后宫里的一切事情,以本朝的情势来说,只要太后愿意,全都与她有关。而太后的为人性情,袁家是她的软肋。
  十年前袁训和他早定亲事,不是柳至想用袁家亲事要胁太后,也不是袁训栽在兄弟情意里没出来,他上了柳至的当。这是袁训和柳至都有拿孩子们亲事作个由头,请太后在柳丞相去世以后,对柳家手下留情。
  柳丞相在世的时候,当时的皇帝——现太上皇已削减柳家一批官员。后来虽有起复使用,但还有一部分就此沉寂。但柳丞相和柳至都明了,太上皇还算给老臣留有情面,没有直接清算他本人。
  那一年,柳丞相已上了年纪。遭此变故随时都会离去。当时太上皇身体还好,没有传位于太子的迹象。前太子党柳至难免担心皇后发难,他的好友袁训难免思虑。
  一同定下亲事的时候,柳至并不知道袁训是太后外戚,那一年只是加寿定亲英敏殿下。他为丞相一旦不在,他怕保不住太子妃,敌不住皇后的种种担心,是他自己心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