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7节
作者:淼仔      更新:2023-04-18 15:21      字数:2615
  连夫人轻笑:“你对我说过,我就能想到。”
  连渊下一句低低:“如今我们家里,也如加寿她们对称心一样,一样的有了关切。”
  连夫人愕然,见丈夫瞑眸微沉,沉浸在烛光中的模样。一看,就是不自觉而说出的话。连夫人对他又怜又惜,称心今年九岁,这九年里家里人嫉妒眼红,他也不好过啊。
  万幸的,今年好了。
  ------题外话------
  天气预报,冷六天,温暖的天气里冲刺更新,还是空调房间里呢?仔好好想想。
  过年回来仔算过,如果今年要结束或早休息,得抓紧冲刺才行。得抓紧冲……
  第六百五十六章,泰山祭祀
  大同国公府。》
  鞭炮把雪夜撕开无数绚丽的口子,璀璨的烟花映射到床前,龙氏兄弟的面容笑逐颜开,老国公也从骨子里透出开心。这一个年,父子们的心情都和往年不同。
  小十坐在床前地毯上,翻来覆去淘弄他的东西。有得的金钱,京中给他的金银线荷包,玉挂件玉的小摆设,各种奇巧的玩具。
  “哗啦,”他又一次拨拉出响动,老国公含笑问他:“收起来又倒出来,你在做什么?要是点数儿,不下三遍还点的不明白?”
  “不只是点数儿,是盘算我的东西,等九哥来的时候,好送给加寿大侄女儿。”小十煞有介事的回。
  龙氏兄弟笑得合不拢嘴,但不知道袁训确切来的日期,都还是瞒着父亲的心,免得他等的着急。
  龙怀城就对小十道:“你九哥来不了。”
  “他不当官了不是吗?”小十振振有词:“刚好带上加寿大侄女儿来见我,我得准备见面钱。”
  老国公夫人是唯一蒙在鼓里的一个,闻言对儿子抱怨:“不当官也不来看你,凭什么要来看你,说大话了这是。再来,就算是见到,你怎么只准备加寿的钱?瑜哥璞哥,还有佳禄加福,还有小六,你都不给了?”
  小十流利的回母亲:“平时父亲和您说的最多,就只有加寿大侄女儿。”老国公夫人语塞,加寿以后是女眷中第一人,老国公对她最为挂念,说的才最多。她没了话,只能听着儿子抱怨回来:“又怪上我了?平时怎么不多提别人呢?光我记得的,今天三十,说加寿就说了十五回,小六只提一回,这倒怪我吗?”
  老国公夫人干瞪眼:“是是,你有道理。”老国公和龙氏兄弟则笑出了声,小十继续弄他的东西,在他的心里,见到加寿不但要准备见面钱,还要把小十叔叔好玩心爱的东西全给加寿玩一遍,是不是全送给加寿,小十叔叔心疼一半,只打算送出去一半。
  窗外鞭炮雷声般震响时,午夜子时到了。龙氏兄弟起身对父母亲道新年,老国公让他们回房:“岁守到了,歇息去,明天客人多,没有精神哪能行。”
  龙氏兄弟告辞出房,老国公夫人把小十带走。上夜的人走来把烛火拨得昏暗,老国公还是从枕下取出一封信,昏暗中细细看着。
  信是现居住京中的范先生所写,或者说所回。除去上下款儿,只有两句话:“静候青鸟报佳期,桃李芳菲莫知年。”
  老国公最近的开心大多由这封信上来。
  无意中窥破到儿子们心境,发现袁训貌似离京,行程前往山西。老国公等啊,盼啊,在腊月里他按捺不住,给范先生写了一封隐语信:“灯花总爆,你应该知道我的心情。”
  古人说烛花爆了,喜事随即临门。对当下的老国公来讲,他府中安定,龙怀城袭爵平稳,他唯一挂念的是袁训一家,心情上盼望的喜事只能在袁训身上。
  换成别人可能不大理解,但范先生相伴国公多年,他一看就能知道。
  范先生就回了两句话,以青鸟会报佳期,暗示老国公佳期是确定下来,你一定能等到,把袁训出京的事情挑明。桃李多指弟子,在这里意指晚辈,有桃李满天下之说,也有人用桃李代表所有春花。指孩子们尽数跟随,没有一个遗漏。
  佳期莫知年,让老国公焦急的心安定下来。证实他有一个想法没有错。知子莫若父,老国公想袁训携家出京,如果是他的话,会陪着孩子们游玩一些地方。今年,是来不了的。
  但是哪一年到呢?按加寿出京就很好推算。再上有太后,太子长加寿五岁,约摸加寿可以大婚的年头儿,袁训必然回京。
  掐指算过,就能得知明年加寿十三周岁,袁训一家不会到来的话。加寿十五周岁以前,必然要到这里。不然,就要耽误寿姐儿回京大婚。
  与范先生的多年默契,让老国公猜测的不错。对亲人的思念,让他为袁训着想,又一回有正确的推算。这个年夜老国公开心过于往年,是他已然明了。
  他等着就行了。
  ……
  小城。
  安家的旧宅里,常伏霖独在窗前看肆意烟花。他于上午来到这里,按出京前和安老太太说好的,带好孩子和玉珠给安老太爷父子四人扫墓,将在这里入住。
  和妻女分开前,也曾约好在这里有一次相见。袁训夫妻的行程,计划中也有这么一站,宝珠带着家人为祖父和父母亲上坟。
  此时常伏霖看似孤单,其实想着玉珠母女一定热闹,心里并不孤单。反而,嘴角边总有微微笑容。
  ……
  不知名的客栈,是本城中最大的一个。东边院子,又是客栈中最大的一个。
  掌柜的这个年乐歪嘴,往年新年的时候,客栈里只住一半赶路没到家的人。今年来一起子客人,占据小半个客栈。东边院子,据说是主人住着,轻易不许人接近。
  掌柜的送热水,也只到院外。
  有人接过,送到一个门外。敲敲门,走出一个俏丽姣好的丫头。送水的人又捎的有话:“爷请姑娘出来看放炮仗。”丫头说声知道,关好房门。
  房中,两个女子扭过面庞。一个雪白秀美,是陈留郡王之女萧凝念。另一个喜笑盈盈的少妇人,是龙书慧。
  龙书慧耳朵尖,听到外面说话。见丫头沏茶,她笑道:“可是我说的,殿下又着人来请了不是。”
  “噤声,又殿下了。”念姐儿轻声阻拦。
  龙书慧吐吐舌头:“好吧,我得记着,他是大爷。你是大姑娘。我和南哥是你们的表兄嫂。”
  念姐儿白眼儿她,但经不住龙书慧催促:“大年夜一处热闹,快出去吧。”钟南又在门外也催,表姐妹两个携手而出。
  正房的廊下有一行人,为首的英姿勃勃,是齐王英聪。在他旁边有个长辈,头发不白,面容也不算苍老,是老梁尚书的弟弟梁二大人。
  梁妃让家里出长辈,老梁尚书走不动远路,在家里寻找放心的人呢,只有他的弟弟,混名梁二混子的二大人。二大人因此出京,一路上并不敢嬉皮。但念姐儿在舅舅家里养过几年,深知道这二混子大人闹腾舅舅时的热闹。见到他为随行长辈,就暗自庆幸自己把龙书慧夫妻带上。不然,未婚夫妻同行,回京去浑身是嘴也解释不清“清白”二字。
  鞭炮放起来,他们在这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