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安事变
作者:神剑      更新:2023-04-14 01:51      字数:5565
  ………………
  誉王果然谋反了。
  好在东方凌歌事先已经给萧景琰提了个醒,大家有了心理预备,临时作为议事帐的萧景琰的营棚里,正挤满了人商讨对策。
  黎纲和甄平已经将苏宅的密道完好封住,只留下间空屋子让誉王的人随便查,前者留守京城观察动静以便做出应对,后者则趁破晓时分城门守卫薄弱之际,和前来报信的童路驾了马衝出金陵奔往九安山。
  而表面背叛了江左盟的童路,竟在同甄平突破围障之时选择留下,用自己的最后一点时间,换得对方平安离开这座危险帝都的机会。
  “殿下,”蒙挚三两步走进了营帐内,道,“这么急召我过来,有什么事啊?”
  萧景琰闻言挑了挑眉,“东方姑娘没有事先告诉你吗?”
  “什么?”
  “刚刚京中来报,誉王谋反了。”
  “不可能!”他大惊道,“誉王手里才多少人?他拿什么谋反??”
  “禁军的两个副统领,已经效忠于皇后和誉王,”甄平站在角落道,“而且整个京城的守卫,也已经被禁军接管了。”
  “什么……?”
  东方凌歌身着一袭黑色男装劲衣,头上一顶女式玉冠,将长及腰部的乌黑发丝整齐地束了起来,
  “抱歉啊蒙大哥,我忘了告诉你了,”她神色有些訕訕,“其实,他们已经先知道了。”
  “啊?你……你都告诉殿下了?!”
  “是啊,哎呀,这事儿等会再说,蒙大哥,我问你,那两个禁军副统领,你拿得准吗?”
  “我……,”他顿了顿,心里开始踌躇,“这两个人确实是内监被杀一案后调过来的,……我没什么把握,但是我相信我的兵啊!这种谋上作乱的命令,他们是绝对不会听的!”
  “可现在京城是以皇后詔命为尊,”一旁从一开始就在看地图的梅长苏插言道,“实际上禁军已经被她控制,只要皇后不说誉王有谋逆之举,禁军便不会反抗。”
  “就算禁军被他们控制了,他们也绝对不敢带出京城啊!难道……誉王拿他的府兵来造反啊?”
  “誉王已去调动庆历军了。”甄平道。
  “庆历军?”
  “庆历军都督,徐安謨。”
  “就是那个临阵脱逃、差点被殿下军法处置的徐安謨?他不是太子的表弟吗?当年为了保他,太子和殿下您闹得很僵的,他怎么会去帮誉王呢?”
  “因为他是个渣唄,人为钱财名利死嘛,现在又没有太子了,他又和景琰过不去,当然拚一拚嘍。”
  东方凌歌双手一摊道,“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分析一下局势吧,虽然这场谋乱有惊无险,但前提是咱们得好好筹划筹划兵防布局。”
  “对了,妹子,”蒙挚问道,“你什么时候和殿下说的,那啥。”
  “昨天下午,不仅如此,”她神神秘祕地凑过去,小小声道,“还有一件事你和甄平都还没看出来呢。”
  “什么?”
  “猜啊!”
  蒙挚没好气地看了她一眼。
  “你们都别闹了,快过来看,”梅长苏叹了一口气,将地图铺展在地上,用手指着道,“这是京城、这是九安山,庆历军驻扎在西边,但如今不是战时,都督没有专擅之权,百骑以上兵马没有兵符不出,徐安謨若是有办法调动这五万人,唯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萧景琰问道。
  “偽造兵符,验符之人就是徐安謨本人,他当然可以从中做些手脚。”
  “但是庆历军的五大统领,他们有权可以复验哪?”蒙挚疑惑地问。
  “你能确认那五个人当中,没有人被收买吗?军中的情形,想必殿下应该更清楚。”
  东方凌歌抬眼瞅了瞅梅长苏,儘管晓得他的用意,但忍不住觉得有点好笑。
  “是啊,”萧景琰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道,“现今军中不比当年,除了四境前线的行台军还有点硬骨头,各地的屯田军,因为军餉苛扣、军纪败坏,早已不復沙场铁血,若以重利相诱,收买几个将官倒并不是难事。”
  “如果是这样,那得赶紧稟告陛下,”蒙挚急得皱起了眉头,“迅速应对,以免酿成大祸!”
  “不不,现在还不行,”东方凌歌忙道,“萧景桓那里还没准备好,要是现在就去告诉皇上,他一定会立刻起驾回京,那么萧景桓就能不费吹灰之力消灭所有证据,到时候反咬景琰一口,我们可承担不起。”
  “那……那只能打吗?”
  “不是只能打,”她看着所有人道,“是这一场仗,必须打。”
  梅长苏盯着地图看了好一会儿,半晌,突然反手抽出了身旁萧景琰的腰间佩剑,抵住了地图上“九安山”三个字。
  甄平和蒙挚愣了愣,随后眼神一齐默默地飘向了两个当事人。
  但相较于皇帝不急太监急的俩人,梅长苏和萧景琰的反应却是自然得不能再自然,好像事情本来就应该这么发生似的。
  蒙挚的脑袋没想到什么,倒是心思极细极腻的甄平暗暗睁大了眼睛。
  怎么觉得……宗主和靖王殿下哪里不对劲儿呢……,观察帝这样想道。
  “九安山四处都有警哨,大康离这里最近,每天都会有禁军前去查看,誉王绝不可能事先把它拔掉。”
  “庆历军出动数万人袭驾,难以久掩行踪,”萧景琰赞同地道,“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快'字,为了抢到时间,他们不可能绕开这个警哨走其它的路,我会派人去打探地方的行动的。”
  梅长苏点了点头,又随手将剑插了回去。
  甄平终于大喊了一声,“什么!宗主,你们怎么不早说?”语气细听之下,竟还有微微的委屈责怪之意。
  “是你自己先没看出来的,怪我?”
  他无辜地眨了眨眼道,那神色总算是让可怜的甄平第一次想暴打自家宗主兼少帅。
  “你们在说什么?”蒙挚很迷茫的问。
  萧景琰笑了一笑,伸出手拍了拍梅长苏的肩头,道,
  “小殊嘛。”
  蒙挚瞬间吓掉了下巴。
  东方凌歌?
  她早就笑到躺在地上滚。
  *
  一应准备都齐全了,庆历军先发部队今日早上行经大康警哨一百里外的林道,禁军提前埋伏,将敌军射落马下。
  将近未时,警哨终于遇袭,一名士兵背后插了两箭、前胸插了一箭,强撑着飞驾来报,一路大喊已是筋疲力竭,才进入九安山哨站的栅门便立刻从马背上狠狠地摔了下来。
  梁帝闻讯,惊愤震怒。
  “大康的警哨被袭,誉王的叛军离九安山不远了。”
  梅长苏似有叹道,不知是为了那些命中即该战死的将士们,还是为了九安山猎宫逃不脱的命运。
  “九安山三面陡坡、易守难攻,现在固守方是上策。”
  “假设徐安謨能把五万庆历军全都调来,”他视线离开了地图,转头看向萧景琰,“而禁军只有三千。”
  “据险以抗,应该扛得过两三天吧?”
  “三天,”梅长苏斩钉截铁道,“已是最大的极限了,你回得来吗?”
  “母亲和你们都在山上,我就是死也会回来的。”
  帐外,东方凌歌拉着藺晨大跨步地走了进来,一脸不满道,“你们议事怎么可以不叫上我们,一群没良心的,还有什么'就是死'?请你们看看眼前好嘛!”
  她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藺晨,“别说三天,五天都行!”
  “也对,”梅长苏认真八百地点了点头,“东方和藺晨两个人能抵一千人的军队,可以不用那么赶。”
  “哎哎,等一下啊,”蒙挚莫名其妙地道,“你们在说什么呀?”
  她走近地图,拍了拍那两个字,“调军队。”
  “纪城?”
  “距离最近、战力最强,完美。”
  “啊……可是,它……”
  “这条路线如何?”梅长苏眼见有人替自己解释,转头继续和萧景琰商量起来。
  “藺晨藺晨,”东方凌歌笑瞇瞇地道,“你有没有觉得,蒙大统领就像是他俩之间的第三者,单相思、没人爱的那种。”
  他相当无奈的瞧了她一眼,“小凌歌……你脑子里都在想些什么哪……”
  “哈哈哈哈……”
  前头萧景琰应道,“不错,但纪城军脚力有问题。”
  “驃骑营先行。”
  他讶异道,“那后军何人押阵?”
  “让战英一起去,带队绕啟竹溪。”
  “嗯……走衔蓝岭也行,就看天气如何了。”
  他们两个一问一答互辅互论,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蒙挚在一旁委屈得连话都不知道该怎么插进去。
  “妹子、藺公子……”明显求救中。
  “蒙大统领想问靖王殿下怎么出去吗?”藺晨微微笑道。
  “是啊!”
  “自然是有路的,看看脚下就知道了。”
  蒙挚:“……啊?!”
  “噗……,”东方凌歌的脑海中突地冒出“西游记”三个字,不禁笑了出来,“路一定是有的,藺晨说得没错,只是有没有人愿意走那里罢了,正面唯一的出路没了,从北边下去唄!”
  梅长苏和萧景琰立刻回过头来盯着她,“这你都知道??”
  “很经典,”她大方地点了点头,“原先景琰没认出你的时候,你可是在这点上栽了好大一个跟头呢。”
  明白她是什么身份的人都晓得“原先”是什么意思,当下露出了然的眼神。
  “北边?你说北坡啊?那里有路??”蒙挚问。
  萧景琰答道,“有路,有一条很陡很险、完全被野草盖住的小路,是当年我和小殊在九安山上乱跑时发现的。”
  “喔……那可真是幸好啊!”
  他点了点头,与此同时,营帐外有兵士来报,言明陛下急召靖王殿下覲见,他不能再多留,当下便匆匆离去。
  “蒙大哥,你速派人查探庆历军主帅是谁、率兵多少,”梅长苏转头看着蒙挚道,“查到以后,要立刻来告诉我。”
  他应了一声,转身出了帐子。
  “东方、藺晨,接下来这三天,要多靠你们了。”
  被提名的那两个人用一副“那还用说?”的鄙视脸盯着他看。
  ………………
  第一日,上午。
  庆历军先锋部队五千人和禁军步兵两千人正面交锋,由于长途奔袭的缘故,兵士和战马疲态已显,禁军弟兄们以长弓远射、坚盾防守、缨鎗突刺,杀敌两千。
  蒙挚则率一千禁军骑兵无声无息地绕至敌方后营,出奇致胜,顺利斩下先锋将军的头颅,满腔热血喷洒于半空之中,禁军士气大振,追赶庆历军先锋散兵,杀敌三千。
  与此同时,誉王萧景桓和庆历军都督徐安謨正率五万军马发兵九安山,距离警哨还有一天一夜。
  梁帝、静妃以及一眾皇亲贵族,并朝中随驾要臣已经退守猎宫,靖王萧景琰虽带府中兵士前往纪城调军,但仍留下一百名守卫猎宫安全。
  东方凌歌和藺晨、言豫津作为猎宫守卫的三名主帅,一人坐镇南大门、一人守东侧、一人守西侧,由于北侧背山无路,敌军无法上来偷袭,因此不用顾虑,至于庭生,则被安排在殿内作护卫,一来保护他的安全,二来免其想要上阵杀敌却不能如愿的失落。
  由于梅长苏身边有甄平,因此飞流成了机动组,哪里需要帮忙就到哪里搭一手,无事时便到殿中和庭生待在一起。
  下午,誉王一等停止前进,反而令后续部队提速赶上,当晚就地安营扎寨。
  蒙挚和甄平接获消息,心头顿觉轻松,梅长苏察觉不对,立即吩咐他等必须于拂晓之前在山腰设障。
  儘管庆历军扎营整顿看似给禁军留了一天的时间做铺排,但誉王心中不一定如其所愿,恐怕暗中派兵包抄九安山,因此山腰设障实为保险之计,若是如梅长苏所料,便绝不能让敌军形成合围之势。
  ………………
  第二日,清晨。
  誉王心腹----灰鷂果率数百千名铁甲兵暗暗上了山,好在禁军已有所提防,出动百位步兵、伏巨雷滚石、长弓近射,彻底击溃包抄之势,令使敌方全军覆没,唯有灰鷂独自脱逃,赶回大营。
  上午。
  言豫津运用超高人脉,整合各府亲兵侍卫,将人数报给了梅长苏,猎宫上下俱分发停当、井然有序,禁军经过昨日一战,还有两千五百七十八名,蒙挚抽出五百名,于猎宫周围佈下巨弩、弓矢、滚木、雷石、燃油、火把及火种等等。
  东方凌歌和藺晨身着劲衣,腰系瀟湘剑和逍遥剑,蓄势待发。
  夜晚。
  灰鷂亲领三百士兵暗夜突袭九安山营帐,未料扑空中计,未曾想得梁帝一眾已经秘密迁往更高处的猎宫,营帐里佈满乾草和火种,蒙挚等人于宫墙上遥望动静,见时机成熟,立刻下令射出流火箭,营帐瞬间烧成一片火海,敌方来不及撤退,全军覆没,唯有灰鷂一人走脱。
  ………………
  第三日,破晓。
  猎宫上下已经俱备完全。
  “这次庆历军的损伤一定不小。”
  甄平披上久违的鎧甲,左手搭在腰间的剑柄上,遥遥地望着前方一览无遗的小平原道。
  “经过这两日,庆历军的兵力起码还有三四万。”梅长苏道。
  “猎宫的布防,能做的我们都做了。”
  “此役背水一战,我已无计可施,但东方说过,史书记载,猎宫战役有惊无险,我们只需做好自己该做的。”
  一旁的蒙挚赞同地点了点头,纵然眉头依然因为大战在即而微微皱着,“小殊说得对,如今之计,唯有死守,等待救援。”
  两百里外,庆历军的六隻战号响彻云霄。
  “姐姐!坏人!”
  一直站在梅长苏身旁的飞流忽然喊道。
  几人回过头去看,原来是东方凌歌和藺晨领着守卫猎宫大门的七百军士过来了。
  “你们怎么不穿鎧甲??”甄平皱眉问。
  “你觉得我们需要吗?”
  “你看看咱飞流不也没穿?”
  他被这两句实在太有道理的话给硬生生噎了回去。
  “东方、藺晨、蒙大哥,这里就交给你们了,”梅长苏转头看着飞流,又道,“等会儿记得好好保护豫津哥哥。”
  “嗯!”
  “放心吧!”东方凌歌拍了拍他的肩,“有我和藺晨在,出不了什么事。”
  他无话地点了点头,转身进了内殿,儘管身体恢復得有九成左右,但武力全失,又尚未来得及补修护身心法,只好暂时避避风头。
  “关城门!”蒙挚喝道。
  “凌歌、藺兄,”言豫津同样换上了高级将领的军装,素来瀟洒不羈、玩世不恭的面庞,此刻显得略为肃杀,
  “刚刚我和林殊哥哥说过了,能叫来的,我全都叫上了,只是还不足一千人。”
  “没事儿没事儿,”藺晨摇着扇子道,“守大门的七百人正好足够了,太多兵力集中在这里,要是凌歌施展'承墟',恐怕也会伤到自己人。”
  “也是喔。”
  “各位兄弟们!”她忽然向后大喊道,“庆历军重甲兵上来时必带击破车,城门撞开的那一瞬间,我要各位全都退后,退到我后面去,不要向前!”
  七百人愣了愣,心想还从未听过有主帅下达这种要求的,纷纷求助似的朝自家大统领看去。
  “就照东方将军所说的做!”
  东方凌歌被那'将军'二字给美了一会儿,对着蒙挚挑了挑眉道,“谢啦蒙大哥。”
  几人说话之间,城墙下的禁军已经运了数十颗雷石和滚木到上头去。
  “两百步!”
  随着瞭望塔的计数声,殿前兵士皆手握武器,氛围一片严静。
  “一百五十步!”
  蒙挚慢慢地举起了手。
  “一百步!”
  “放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