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福女 第130节
作者:郁雨竹      更新:2023-04-20 04:01      字数:3574
  钱氏笑眯眯的道:“来吧,我也不知道你家没种好,你回头有空了,去我家菜园挖一些回去种,她要是肚子疼,先问我老大媳妇要一些干姜回去和红糖熬煮,那红糖姜汤吃着很有效的。”
  那人高兴的应下。
  钱氏也高兴的拎着几小包菜种回去了。
  周四郎刚带着媳妇嫂子和俩弟弟把菜园锄好,一抬头看到老娘两只手拎着好几串树叶包的东西回来,就好奇的问道:“娘,这是啥东西这么多?”
  “菜种。”
  周四郎:……
  方氏惊叹不已,悄悄和周四郎道:“娘可真厉害,这么多菜种呢,大家都给?”
  周四郎合上张开的嘴巴,一脸习以为常的道:“那当然,这可是咱娘。”
  基本上,他娘要做什么事,就没有做不成的,就跟满宝一样。
  要说满宝不是他娘生的,他简直不能相信。
  于是,周四郎屁股还没做热呢,钱氏就让小钱氏带他去犁田,“一亩多的田都种菜,全靠锄头得锄到什么时候?这两天太阳都好,地里也晒得差不多了,你先去看看是泞还是硬,要是刚好合适,就让老四把地给犁出来,回头再碎土就容易多了。”
  小钱氏应下。
  周四郎也听到了,就觉得肩膀火辣辣的疼,他纠结道:“娘,我去地里和爹一起捉虫除草好不好,让大哥回来犁地。”
  他家可没牛,从里长那里估计也借不来,所以犁地只能靠人去拉犁,周四郎最讨厌拉犁了。
  当着自己的面把重活儿推给丈夫,小钱氏想也不想就给了他脑袋一下,虎着脸道:“废话什么,赶紧跟我去田里看一看,一会儿我还得去学堂做饭呢。”
  周四郎就苦着脸道:“大嫂,你不能只心疼大哥,你也心疼心疼我嘛。”
  小钱氏还没说话,钱氏先横了他一眼道:“都是有媳妇的人了,再这么油嘴滑舌的,小心我抽你。”
  小钱氏嫁进来时,周四郎才七岁,最关键的是,在没嫁进来时,他们还是表姐弟,周四郎很小很小的时候跟娘去舅舅家,可是被这个表姐按在地上摩擦过的。
  老娘一发话,周四郎就缩着脖子往外走了。
  方氏看得眼睛笑眯眯的,背着人就悄声与他道:“该!”
  小湾,就是河道转弯,在弯口对岸的那一大片田地,当地的人叫它小湾,周家在那一片分有五亩多的地,都是老周头名下的。
  当年分地的时候,七里村人还很少,所以这份好田才能分在他名下,不过现在可称不上好了。
  晴了好几天,他们又努力放水,现在田里的水已经干了,小钱氏锄了一锄头,毕竟是田,泥土并不松,不好锄。
  小钱氏将锄上来的泥块踩散,捏了捏它的湿度后道:“可以犁了,你回去把犁拿来,让老五跟你一块儿拉,你二嫂给你扶着犁,我得去做饭了,下响我就来替你。”
  周四郎吓了一跳,连忙道:“大嫂你可别害我,怎么能教你拉犁呢,不说大哥,爹和娘就能把我捶死。”
  他们家男丁多,媳妇可是从来不拉犁的。
  小钱氏却觉得没什么,道:“娘年轻的时候可没少拉,你赶紧的吧,最好今天把地开出来,我让你大姐和你媳妇拿着锄头来,在后面松土,如果速度快,明天就能下种了。”
  这时候种子很容易发芽,只要水够,太阳又好,基本上三五个晚上就能冒芽。
  小钱氏交代完地里的活儿,赶紧去河里洗手,然后过桥去学堂里煮饭。
  满宝一下学就往厨房里跑,小钱氏将将做好菜,看着出锅的菜,她松了一口气,幸亏没耽误。
  满宝冲进去,发现自己的碗还没盛好饭菜,就连忙跑过去帮忙,“嫂子,你去干嘛了?”
  以往,她跑过来时,不仅她的碗里装好了饭菜,白善宝的也装好了,饭菜等都摆到了案上等着学生排队过来打饭打菜。
  第223章 怕牛
  小钱氏尴尬的一笑,小声道:“满宝,你快出去排队吧,嫂子自己来就行。”
  满宝摇了摇头,去看她炖的汤,白善宝也跑了进来,和她一起把汤抬到了案上。
  菜和饭等钱氏也摆好了,冲过来的学生已经吵吵闹闹的排好了队,钱氏这才给大家打饭打菜。
  满宝和白善宝便取了自己的碗跑到最后排队。
  白二郎冲在最前面,很快就打出来了,见他们两个竟然排在最后面,惊讶得不得了,“你们怎么排在这儿?”
  白善宝:“你猜!”
  白二郎才懒得猜呢,他看了满宝一眼,哼哼两声便仰着头离开。
  白善宝回头和满宝道:“他还在生气呢。”
  满宝表示理解。
  上次他们打赌,白二郎输了,虽然他坚持不承认他输了,因为他觉得他就是没黑,一定是白善宝徇私,所以才站在她那边。
  但当时三人问过了白老太太,白太太,白老爷,刘氏和郑氏,竟然所有人都说白二郎今天比昨天黑,所以他虽然很不甘愿,还是把两个生肖输给了满宝。
  白老爷等人这才知道三个孩子为什么一大早的来找他们评判,他那傻儿子今天是不是比昨天黑。
  满宝和白善宝最后,打了饭菜她便也不急着走,好奇的问钱氏,“嫂子,你们是不是去锄田了?”
  “没锄,娘让老四去犁呢,我带他去看一下地里能不能动,这才耽搁了一会儿功夫。”
  “四哥真可怜。”
  “还有你五哥呢。”
  满宝立即道:“大嫂,上次我们去县城找了一些碎布回来,你帮我缝成两条厚厚的绑带吧,然后给五哥缠在手上,再放一条在肩膀上,这样就没那么疼了。”
  白善宝在一旁吃饭道:“哪要那么麻烦,去我家要一头牛就好啦。”
  满宝扭头看他,“你家的牛现在不要干活儿吗?”
  白善宝摇头,“不要,我家就那么一块地,闲着呢。”
  他家的田产等并不在这里,如今的那一块还是跟白老爷拿的,并不多,只种些菜蔬和养些鸡鸭,种些比较特别些的庄稼而已。
  满宝高兴起来,那吃完饭我和你一起去牵牛。
  白善宝惊奇,“你会牵牛?”
  满宝理直气壮的道:“不会!”
  “……”
  虽然不会,两个孩子还是去了,当然,小钱氏也去了。
  看到那头黑黝黝的水牛,满宝和白善宝远远的就站住了,谁也不敢上前。
  白善宝“你不是说你要来牵牛,快上吧。”
  “这是你家的牛,还是你上吧。”
  看出两个孩子在害怕,负责放牛和种地的长工便大笑道:“小少爷,周小娘子,这牛不会顶人的,你们放心。”
  牛不知道是不是也听懂了,哞哞两声,还把脑袋冲他们这边扬了扬,两个孩子啊啊啊的大叫两声,转身就跑,一下就跑没影了。
  钱氏:……
  长工:……
  长工不好意思的挠了挠脑袋,有些心虚的和钱氏道:“孩子的胆子有点小……哈哈哈,对了,老夫人说了,这牛你们尽管牵去,不必急着还回来,等用完了再还也行。”
  钱氏感激的应下,接过绳子,牵着它走。
  满宝和白善宝一口气跑过了桥,累得喘不上气来才停下,俩人还戒备的往后看了一眼,见那可怕的牛没跟上来,这才直接一屁股坐在草地上。
  “你家的牛太恐怖了。”
  “不是你要牵的吗?”
  满宝心虚的没说话了。
  钱氏牵着牛出现在视野中,眼见着桥那头的孩子爬起来又要跑,她就喊道:“满宝,我要把牛给你四哥送去——”
  小湾的那块地在桥对面,满宝立即不急着跑了,站在这边的桥头看牛,问道:“大嫂,牛会不会吃人?”
  钱氏:“……牛吃的是草,你别整天胡思乱想,回学堂去。小公子,你跟满宝回学堂吧,休息一下,下午还要上课呢。”
  白善宝应下,拉着满宝回学堂。
  “你家的牛你怎么也害怕?”
  “我又不经常见它,你还经常看见牛呢,你为什么怕它?”
  两个孩子边斗嘴边走远,正在田里苦逼的拉着犁的周四郎远远的看到大嫂牵过来的牛,几乎都要哭出来了。
  他直接一屁股坐在地上,高声问道:“大嫂,哪来的牛啊?”
  “满宝和小公子借的。”
  方氏拿了一条手帕给周四郎擦汗,低声道:“看看你,你弟弟都没喊累呢。”
  周四郎就瞥了一眼旁边,道:“对,他没喊,但你看一下他。”
  方氏就转头看过去,就见周五郎直接躺在土上了,听见他们说话,他就一脸虚弱的抬了抬胳膊挥了一下。
  方氏忍不住问:“有这么累吗?”
  “那是相当的累,你没拉过你不知道,”周四郎道:“每次春耕,我都能直接趴下睡觉,恨不得不动一下。”
  他瞥了一眼周五郎,道:“不过老五这次比较惨,他以前都没拉过犁,这是第一次拉。”
  周五郎苦唧唧的点头,上头有四个哥哥,他又没成年,基本上这种特别重的活儿跟他没关系。
  这还是第一次知道拉犁原来这么辛苦。
  想到家里的地,除了部分地可以轮到用牛耕的外,其他的都是四个哥哥,尤其是大哥和三个拉的,他就忍不住叹,“大哥他们可真辛苦。”
  “可不是吗,以后你可得对你四哥好一点儿。别整天气我,让你帮把手总是找借口推辞。”
  “我说的是大哥二哥和三哥,可不是你。”
  周四郎缓过劲儿来了,一边起身宝贝的去把牛牵过来套上犁,一边用脚尖踢了踢他的屁股,道:“赶紧起来别挡道,我怎么了,我也是拉了犁的,你不能因为比我小两岁就享福不吃苦,要知道,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早下地拉犁了。”
  太过久远的东西周五郎不太记得了,他疑惑的问,“真的?”
  “那当然是真的。”
  周五郎就从地上爬起来,“行吧,等晚上我回去问爹,地里的事,爹记得最清楚了。”
  周四郎挥挥手,一点儿也不怕,因为他的确是十五岁时就跟着老大他们一起下地拉犁了,当时他可比老五惨多了,正碰上春耕,那犁的地可不是只有一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