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福女 第546节
作者:郁雨竹      更新:2023-04-20 04:05      字数:3727
  学官心里撇撇嘴,脸上却笑眯眯的应下。
  一行五人出了国子监衙。
  满宝还拉着白善的手,她扭头看着他问,“你怎么突然火气这么大?”
  白大郎也正想说他,正要开口,一旁的庄先生却笑眯眯的伸手轻轻地拍了拍白善的脑袋道:“没事,善宝说的本来也没什么错,说了便说了。”
  大家一起张大了嘴巴看庄先生。
  庄先生却左右看了看后问,“大郎呀,这附近哪儿有好吃的馆子?为师请你们吃一顿京城的饭菜怎么样?看看合不合你们的口味,你们想吃点儿什么?”
  满宝就低头思索起菜单来,白善看着庄先生问,“先生不怪我吗?”
  庄先生对他笑道:“不怪。”
  他顿了顿后又道:“不过以后不可如此莽撞了。”
  他思索片刻后道:“明日为师带你们去玄都观看花如何?”
  满宝问,“玄都观在哪儿?”
  “在崇业坊,”庄先生道:“我们去登高望远,此时正是登高望远的好时节。”
  一青年,二少年,一少女不约而同的抬头看着天上挂着的明晃晃的大太阳,同时觉着先生也会说瞎话了。
  大热的夏天,这会儿不应该适合在家里躲荫,吃点儿奶酪,再听点儿故事吗?
  庄先生没有给他们太多时间思考,转身上车,然后和他们招手道:“快上车吧,在太阳底下站久了小心中暑。”
  四人这才上各自的马车。
  满宝这才察觉到她一直抓着白善的手呢,她连忙放开,先一步爬上马车占好位置。
  白二郎走在白善身后,好奇的问他,“你耳朵尖怎么都红了,是不是中暑了?”
  白善爬上了马车,回身扫了他一眼道:“没有,你少说话。”
  大吉在旁边看着三人,等他们都上了车才跳上马车。
  庄先生今天特别大方的请他们在外面吃了一顿很贵很贵的饭,第二天也没逼着他们读书写字,而是领着他们去了崇业坊,一路爬到玄都观上。
  说是登高望远,但玄都观并不高,站在它最高的位置往下看,也只看到崇业坊而已,更远一些的地方就看不到了。
  白大郎知道他们的爱好,因为他回家的时候,白老爷不止一次的抱怨过二弟动不动就喜欢去爬山,而他二弟也没少邀请他一块儿去爬山。
  白大郎不喜欢。
  他此时就汗流浃背的靠在一旁道:“要想爬高山,那得出城去,城里没有特别高的山。”
  他不明白,他们来道观为什么就不能安逸的慢慢走着歇着上来,非得一口气爬到上面来,不知道会出汗,会狼狈,会失礼吗?
  白善也出了不少的汗,他却觉得很爽快,他大呼出一口气,干脆把手掌放在嘴边啊啊的大叫起来。
  满宝和白二郎看见,也纷纷做喇叭花状冲着山下大叫起来,吓得白大郎差点蹦起来……
  他瞪大了眼睛看着三人,完全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大喊大叫起来,他紧张的四处看,就见附近的人也叫他们吓了一跳,纷纷转头过来看他们。
  但见是三个活泼的少年少女便又把头转了回去,心中无奈的道了一声:算了,年纪还小呢。
  庄先生见怪不怪的找了块石头坐下,等他们喊够了就招手把他们叫过去,将水壶递给他们。
  等他们都喝过水便问,“心中堵着的火气散了没?”
  满宝不好意思的点头,白善也红着脸点头,“散了的。”
  白二郎嘿嘿一笑道:“我就没火气。”
  庄先生赞他道:“嗯,这次你比他们两个强。”
  白二郎骄傲起来,看着他们两个乐。
  第922章 京城济世堂
  庄先生对白善道:“事不要都放在心中,人的心脏就那么大,装的东西多了,它就盛不住了,溢出来了你又不说出来,自然便影响到了肝,心与肝不舒服,人全身都不舒服了。”
  一旁的满宝目瞪口呆,忍不住竖起大拇指道:“先生你真厉害,我都没想到呢。心主行血,而肝主藏血,心藏神而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心里的事儿多了,行血不畅,可不就损肝吗?”
  庄先生:……不,为师不是这个意思。
  再一看满宝亮晶晶的目光,庄先生便暗道:算了,随他们去吧,他们高兴就好。
  白善若有所思起来,“那我有心事了跟谁说呢?”
  满宝立即举手,白二郎推开她道:“你是女孩子,跟我们不是一起的,善宝,以后你有什么心事告诉我好了。”
  庄先生笑道:“也可以和为师说一说。”
  白大郎在一旁看着,只觉备受冷落。
  他唉声叹气起来,白二郎听到了,就回头和他道:“大哥,你为什么叹气?你是不是也有心事?要不要告诉我?”
  白大郎把他凑到面前的脸推开,“一边去。”
  从观里回到家,庄先生便开始让人去国子监周边打听这次入学的学子情况,他道:“虽然一定可以入国子监了,但六学的情况还是不一样的,能进国子学就不要落到太学去,能进太学,就尽量不去四门学。”
  庄先生道:“打听打听这次学子的情况,还有出题的人是谁,这几天你们就哪儿都别去了,安心留家里与我一起读书准备应考。”
  白善和白二郎觉得压力倍增,只有满宝还是以前的学习强度,她咯咯一乐,庄先生就看向她,她立即脑袋一缩,小声道:“先生,我还得安顿我哥哥侄子们呢,还得去一趟济世堂。”
  庄先生这才把目光从她身上移开,满宝悄悄松了一口气。
  就在白善他们去爬山的时候,周五郎和周六郎也把周围熟悉了一下,找到了卖菜蔬的地方,了解了一下京城的菜价。
  别说,京城的菜还真比他们乡下的贵,但肉却比他们的略便宜些。
  俩人领着大头和二头,嗯,出门在外得叫他们的大名,周立重和周立威了,两个大的领着两个小的在这一个坊里转了一圈,发现这儿人有些少,基本没有蹲街边等活儿干的苦力。
  比他们早来几天的刘贵道:“这是内城,你们要找那样的地方得往外城去。”
  “外城远吗?”
  “不远,出了我们坊的南坊门就是外郭城。”
  周五郎便决定明天出去看一看,满宝也要跟着去,“我要去济世堂。”
  刘贵就笑道:“满小姐,小的打听过了,济世堂在京城里一共有四家,我们坊里就有一家,您想去哪一家?”
  满宝眨眨眼,问道:“找一个叫郑阅的大掌柜,他在哪个铺子?”
  “那还真巧,他就在我们这一坊的济世堂里,他是济世堂的二东家,听说京城的四家药铺都是他管着的呢。”
  满宝便笑着连连点头,“没错,就是他,纪大夫说了,进了京城就找他。”
  于是第二天,老周家的人就分开行动,周立君留家里熟悉邻里,周五郎他们去外城逛一逛,满宝则被大吉送着去坊里的济世堂。
  满宝本来想自己背着小背篓去的,但白善不放心,大吉也坚持送她。
  反正少爷在家里不出门是安全的,其他人出门应该也不会有危险,但满宝却不一样,这一个,不论是危险找她,还是她去找危险,都出不得差池,所以他还是看着吧。
  京城的济世堂可比益州城的还要大,上下两层楼,门开得特别大,连门匾都显得比益州城的气派。
  满宝跳下马车,背着背篓仰头看了一眼门匾,再次确认没走错后就看向门庭若市的济世堂。
  大吉将马车停在旁边,走到了满宝身边,满宝这才和他感叹道:“连病人都比益州城的多,京城的人这么爱生病的吗?”
  大吉:“京城人多。”
  “这倒是,但京城的药铺也多,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看见一连三家,连对面三家都是药铺扎堆在一起的。”
  没错,刚才才进这条街道满宝就闻到了浓浓的药香味,然后探头往外一看,发现济世堂被左右两家药铺夹在中间不说,连对面三家铺子也都是药铺。
  满宝仔细的对比了一下六家的生意,满意的点了点头,“不错,济世堂的生意不是最差的。”
  虽然看着也不是最好的,但不上不下才是中庸长久之道不是?
  满宝背着背篓进去,她左右看了看,共有三个门帘子,每个门帘子前都或坐或站了不少病人,应该是在等待看病。
  再往柜台看去,正有一个青年,三个少年在后面,一个算账,三个则接了药方快速的拿药称药,忙碌得不行。
  满宝从怀里将纪大夫的信取出来,正要上柜台去问话,一个老太太伸手拽住她道:“小娘子怎么不排队?”
  满宝顿了一下,转身走到她后面默默的排起来。
  老太太见了这才满意,训她道:“看病取药都要排队知道吗,我们这么大年纪都排着呢,你们这些小年轻怎么反而往前头插呢?”
  满宝点头表示认教。
  排了两刻钟才轮到她,老太太将药方交上去,交了钱后站到一旁等着抓药,满宝便跨步上前,将信递给算账的青年,“我是益州城纪大夫举荐过来的,我想见一见郑大掌柜。”
  青年闻言抬眼上下打量了她一下,笑问,“小娘子是姓周吧?”
  满宝点头。
  青年笑道:“大掌柜收到了纪大夫的信,一直在等你呢,”他看了一眼排在她后面的人,想了想后将信递给她,叫来一个抓药的少年道:“你先停一停,带周小娘子去后院找大掌柜。”
  “是。”
  一旁的老太太惊讶的看着满宝跟着抓药的少年去了后院,半响才回过神来,她忍不住问青年,“小郑掌柜,这是你们家的亲戚呀?”
  小郑掌柜笑道:“不是亲戚,但是朋友,她也是个大夫。”
  “哎呀,你们药铺还有女大夫呀?”
  小郑掌柜笑了笑,没说话。
  第923章 合同
  满宝与济世堂的渊源可追溯到六七年前,但她真正的开始了解济世堂,还是去了益州城以后。
  济世堂东家姓郑,出过太医的,听老郑掌柜说前年他们家嫡支的一个子弟就进了太医院。
  也因为东家姓郑,所以各地管着济世堂的掌柜基本都是郑家人,只是老郑掌柜属于很偏的旁支了。
  但他能力不错,所以才能掌管益州城的济世堂,甚至整个剑南道都属于他一派的。
  可他再厉害,也不能与京城济世堂相比。
  来前,纪大夫就给她写信,告诉她,京城的郑阅是郑氏的二房,同出于嫡支,因为进入太医院的郑睿是郑阅的亲弟弟,因此现在郑阅掌握了很大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