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福女 第1044节
作者:郁雨竹      更新:2023-04-20 04:08      字数:3527
  于是满宝道:“我也很喜欢算虚岁,我现在都十六了,但其实才过了十四周岁的生日,听着就比别人大。”
  眼神向上,不乐意看周满扎针的太后都忍不住瞟了她一眼,淡淡的道:“虚的毕竟是虚的,翻过年小皇孙也不过才两个多月,还没满百日呢。”
  皇后微微松了一口气,笑着应了一声“是”,然后道:“不过孩子长得快,眨眼间就长大了,等小皇孙周岁,陛下还想让他沾一沾您的福气,到时候在母后宫中抓周。”
  太后就露出笑容来,应道:“这个好,孩子是长得快,别看他现在才满月,眨眼间就该周岁了,抓周的东西也得准备起来。”
  皇后应是。
  一旁的站立的嬷嬷识趣的不再插嘴。
  满宝捻着针,太后竟然许久都不咳了。
  她算着时间拔针,皇后和宫女立即将衣服给太后穿好披上。正好他们开的药也熬好了。
  太后吃了药,又坐着说了一会儿话便有些犯困。应该是安神的药起了效用。
  满宝和皇后便退了出去,宫女熄了两盏灯,幔帐里昏暗了许多,太后的呼吸也开始绵长起来。
  皇帝一直守在外面,并没有去休息,看到皇后和周满出来便起身问道:“如何了?”
  皇后轻声安抚道:“母后已经睡下了。”
  咳嗽最难做的就是入眠了。
  皇帝松了一口气,看向周满,“太后的病何时能治好?”
  满宝闻言惊讶的看向刘太医,刘太医悄悄的抬头看了她一眼,很轻微的摇了摇头。
  满宝一头雾水,这是什么意思?
  是不要告诉皇帝,还是他什么都没说?
  哎呀,她和刘太医默契不足呀。
  皇帝见她瞪着眼看刘太医,他便瞪着眼看她,“朕问你话,你看刘太医干什么?”
  满宝便收回了目光,决定按照自己的步骤来,她斟酌了一下,还是压低了声音道:“陛下,太后娘娘的病不太好治……”
  皇帝脸色难看起来。
  满宝轻声道:“娘娘年纪大了,这是久病成痨,所以……”
  刘太医忍不住清了清嗓子,接过周满的话道:“陛下,太后娘娘已年过古稀,放眼大晋,能有如此寿数的人已不多。娘娘的病还是以静养为主,不动怒气,少悲喜,再加以针灸药物,总有好转之时。”
  怎么可能会好转,太后的脉象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满宝心中腹诽,不过嘴上却什么都没说。
  皇帝却心想,只说好转,却不说痊愈,也就是说太后不能痊愈了。
  皇帝皱着眉头,心中有些伤怀,一时没说话,不过听刘太医说话的确好受多了。
  虽然这意思之前刘太医已经表述过,现在不过换了个说辞而已,但皇帝依旧想问一问周满。
  毕竟,之前大家也都说殷或是强弩之末,恐怕活不过这两年,结果他现在不也越活越好吗?
  见周满低头站在一旁,他便知道她也认同刘太医的诊断了。
  皇帝叹息一声,挥了挥手,转身离开了。
  皇后便让人小心伺候着太后,然后拿着皇帝的斗篷去追他。
  满宝看着这对至尊夫妻走了,这才松了一口气,小声和刘太医道:“好少看到陛下这样。”
  刘太医就瞥了她一眼,人家娘病重都快要死了,还不准人家发一下龙威吗?
  刘太医和满宝并不能立刻就回太医院去,而是在偏殿里围在火炉边上打盹等候,等太后睡熟,确定她不会再发病后才离开。
  等他们可以走时都已经快卯时了。
  天色依旧昏暗,他们谢绝了太后宫中的内侍相送,自己提了一盏灯笼提着药箱往太医院走。
  因为还没到各院门开锁的时候,他们过每一道门都要等一下,检查过身份令牌才能过。
  走在狭长的甬道里,满宝伸手拢了拢披风,整个脑袋缩在毛茸茸的帽子里,即便是走路,也困得都快要睡着了。
  刘太医也有些犯困,因为怕路上有冰块,所以他每一步都走得很慢,很稳,甬道里没人,因此他道:“以后啊,遇着治不好的病人就让家属听天命吧。”
  满宝道:“可我看陛下就是想打破砂锅问到底。”
  她小声道:“我一直以为皇帝和太后的关系不太好呢。”
  “是不太和睦,可母子间哪有隔夜仇的,”刘太医道:“再恼再怒,这会儿人也要死了,剩下的自然是好的了,我们做大夫的,可不能做疏间亲的事儿。”
  “我知道,疏不间亲嘛,我也从来不在皇帝面前说太后的坏话。”
  刘太医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问起他们的专业,“你觉着,配以针灸,太后的病可能熬过开春?”
  满宝想了想后道:“得看天气吧,要是天公作美,或许病情会稍减些,过了春,那到下一年的冬天就容易了。”
  刘太医也点头,“是啊,冬日难熬啊。”
  生死有时候也看季节和气候的,冬天为什么丧事多?就是因为天气寒冷,身体活性也跟着减弱,很多老人就是这样弱着弱着就熬不过去了。
  刘太医掐了掐手指算时间,道:“还有三个月,过了这三个月就好了。”
  说完了专业问题,刘太医就开始说起家事,他含糊的问道:“你说我是不是要给三娘定一门亲事啊,她年纪也不小了……”
  不然国丧,作为太医的家属,她至少有三个月或是半年不能定亲。
  满宝不太乐意,“她还在读书呢,等读完了书还得进太医院,她成亲以后还能进太医院吗?”
  刘太医:“……你要这么算,我估摸她这一辈子都嫁不出去了。”
  她道:“周太医,你可不能这么害我们刘家。”
  “那你也不能害我和皇后娘娘,更不能害三娘,”满宝道:“她可是皇后托我培养出来的,你先说你给她许的人家会允许她婚后进宫当官儿吗?”
  刘太医…:……
  刘太医他不肯定呀。
  第1781章 嘿嘿嘿
  这个时代,师同父,虽然刘太医要执意给孙女定下亲事也是可以的,但那样肯定会得罪周满。
  他不想在这种事上和周满发生冲突,所以才多问了一句。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他本以为是天经地义的事儿,谁知道周满会反对呢?
  刘太医唉声叹气,也不去关心太后的病情了,而是关心起他孙女的婚事来,“那周太医那儿可有合适的人选?你是她师父,手上要是有合适的人选也是可以提一提的。”
  他认识的人家里,实在没有一个会愿意放自家媳妇或儿媳妇进宫当太医的人家再。
  本来,三娘进宫就是为了找一门好一点儿的亲事,嫁人后可以相夫教子。
  谁知道她会遇见周满,谁又能料到她将来会受皇后所命去和周满学医呢?
  满宝没想到自己还得操心徒弟的婚事,她自己都没成亲呢。
  她先想到的是她几个哥哥,很是惋惜道:“我有六个哥哥,可他们都成亲了。”
  刘太医:“……周太医,这差着辈分吧?”
  “啊,”满宝这才想起来,“你不说我差点儿忘了。”
  刘太医却突然想起来,“周太医不是有好几个侄子吗?”
  满宝惊得站住了脚步,叫道:“我侄子?这,这不好吧?”
  刘太医很认真的问,“怎么不好?是你侄子定亲了?”
  满宝摇头,“这倒没有,我三侄子就比我大两月,除了他上头还有两个,都比我大几岁,我大侄子比我大四岁来着。”
  “那不是正好合适吗?”
  满宝纠结起来,“合适吗?”
  “合适呀,那是周太医的侄子,人品我肯定信得过,再说了,周太医家里已经出了您一个太医,你们家还会介意再出一个太医吗?”
  满宝摇头,她爹要是知道,怕是做梦都会笑醒呢。
  可是……
  “我还没问过他们的意思呢,”满宝道:“我也没听他们说起过对方。”
  刘太医则道:“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们说合适了,他们就合了一半了。”
  满宝想了一下她几个哥哥的婚事,发现还真是,于是看向刘太医,正巧刘太医也看过来,俩人对视一眼,然后嘿嘿一笑,“那就相看相看?”
  刘太医立即点头,“那就相看相看。”
  满宝丑话先说前头,“要是俩人中有一个没看上,您可不许恼。”
  刘太医就笑道:“我恼什么?一个是你侄子,一个是你徒弟,我就占了一方有什么可恼的?”
  这件事上更操心的是周满吧?
  然而满宝还真不太把这事儿放心上,把人拉去相看,看上了就相处,看不上就回归原位呗,这到底是两个年轻人的事儿,她才不操心呢。
  俩人走回了太医院,和医助打了一下招呼,然后脸也不洗,直接就回各自休息的小房间里睡觉去了。
  这会儿已经卯时了,再睡也只能睡一个时辰,不过这回笼觉满宝睡得还挺熟,等醒来后便神清气爽,又是一个精神的小姑娘了。
  刘太医到底年纪大了,所以身体恢复没她快,醒来时精神还有些萎靡。
  他慢腾腾的要去洗漱,结果就看到周满正站在院子里搓手打拳,他忍不住站住看了看,然后问道:“小小年纪就养生了?”
  满宝收势道:“就打了一遍,今儿起太晚了,不然冬日起床最好还搓一搓脚板心,那样更暖和。”
  刘太医就慢腾腾的转身走了,转身去洗漱。
  等俩人坐到办公屋里用早食,萧院正等接他们班的人也到了。
  刘太医着重说了一下太后的病情,然后便起身告辞要回家。
  满宝也要走,萧院正就想起来问,“太后再扎针怎么办?”
  满宝想了想后推出她徒弟,“叫刘医女进宫来服侍吧,她知道针法,每日昏前一遍针法就行,行完针吃了药正好差不多要睡下。”
  萧院正便掀起眼皮看了她一眼后道:“刘医女现还领着宫中医女之职,倒是可以宣,不过太后要是不肯用她,到时候肯定还要宣周太医的,这几日周太医可要出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