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福女 第1425节
作者:郁雨竹      更新:2023-04-20 04:11      字数:3724
  马母脸色发沉,问道:“是不是二房的崔夫人在搞鬼?她一向不喜欢老大媳妇。”
  马父心中不安,“二房还没有这样的本事,而且王氏现在基本不和娘家联系,她能怎么得罪崔氏?是不是……是不是你大哥动手的事让王家那边知道了?”
  马二郎心也有些惴惴不安,“不可能吧,大嫂不是在京城治病吗?对了,大哥呢?”
  “你大哥去雍州了,王家的大娘子请他们几个连襟聚一聚……”马母说到这里一顿,越发不安起来,忍不住和马父对视一眼。
  第2453章 感同身受
  并州的马家犹如在经受暴风雨,王家巷里也不平静。
  崔氏惴惴不安的等着,但丈夫一直没回来,外面的下人都在等着,王三郎快步进来,“母亲,父亲还在大伯父那边呢。”
  崔氏脸色苍白,“他不回来?就躲着?”
  王三郎是崔氏的长子,他此时夹在父母之间甚是为难,因此低下头去没说话。
  崔氏就红了眼睛,拉着他的手道:“庚儿,母亲真不是有心的,当时我因为想起你弟弟,心中有些生气,就不太想看到她,而且夫妻之间打架也是正常的,这世上哪对夫妻不拌嘴?就是你和你媳妇,不也有吵嘴的时候?”
  王庚道:“可是我不会动手打人。”
  他顿了顿后道:“而且马聪也不是第一次动手了,还打得那样重,母亲怎能一句话不提就把人送回去?”
  崔氏脸色发白,“母亲知道错了,你先把你父亲找回来,我好好的与他赔罪。”
  “母亲,你怎么还不明白,您最应该道歉的是对着六妹妹,”王庚察觉到自己语气太重,不由缓了缓后道:“还有族中这么多姐妹,大房那边已经叫了好几个姐妹去雍州,显然是要处理这事儿。这已经不止是我们家的家事了。”
  崔氏便只是庶女,也知道此事传出去对她的打击,对她儿女的打击有多大。
  她脸色一变,连忙问道:“五娘也跟着四娘去了雍州,她……”
  王庚便低头道:“母亲,六娘也是她妹妹,她必须得做些什么的。”
  母子正说话,一个嬷嬷终于忍不住进来了,行礼道:“夫人,车马都准备好了,再不走,我们就要赶不到驿站了。”
  王庚便道:“母亲,儿子送您出城吧。”
  崔氏脸色惨白,连连摇头,却被王庚一把握住手,他红着眼圈道:“这是没办法的事,大伯说了,这事儿崔家得出手,您回去求一求外祖父,儿子下个月就去接您回来。”
  崔氏心中惧怕不已,她不想回娘家,尤其是以这种方式回去。
  她出嫁二十多年了,回娘家的次数两个巴掌都数的过来,对于那个家,她提起来一脸的荣耀,但其实并没有归属感。
  她被王庚扶着上车,忍不住紧紧的抓住他的手,死也不愿意放。
  王庚只能上车与她一起走,打算将人送出城去,“母亲,你放心,我一定会去接你回来的。”
  崔氏落泪,“母亲真的知道错了,真的知道错了,我当时真不是故意的,我只要想到你弟弟与我离心,我这心就跟有股火在烧一般,当时就不太想看见她,所以才让人把她送回去的,我哪知道马家竟敢如此欺辱她?这些年她也一句话不说……”
  王庚忍了忍,还是没忍住,扶着她低声道:“母亲,马家将她软禁起来,她根本就传不出信来,而且是您把她送回去的,她还能给谁传信呢?”
  他道:“马家的这个胆子就是您给的,是我们王家二房给的!”
  崔氏吓了一跳。
  王庚这才收了脸上的怒气道:“所以大伯和父亲才如此生气,您现在先别闹了,先回崔氏住一段时间,下个月儿子就去接您。”
  可这样被送回去,崔氏会怎么看她?
  她将来还有什么脸?
  不仅在娘家没脸,在夫家也要没脸了?
  这一刻,崔氏才能深刻体悟到当时王瑞乐的处境,恨不得当场死了算了。
  她当时怎么就没去死呢?
  崔氏被心中冒出来的想法吓了一跳,一时手脚发颤的没说话。
  王庚没在意,以为她被说服了,将她送到城外后才下车。崔氏忍不住抓住他问,“你说,你弟弟会不会更恨我?”
  王庚顿了顿后道:“不会的,母亲别想多了。”
  他退后一步,让车队启程。
  而此时,老唐大人那边收到了几封弹劾代州刺史马德昌的折子,不过都是地方上递上来的折子,有朔州、恒州刺史的弹劾,甚至还有代州长史的弹劾折子。
  老唐大人便忍不住打开看,这马德昌是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
  天怒人怨的事还真没有,只不过是跟隔壁两个州抢地盘,过程中有些手段不光彩,还有就是些失职的事,不大,但也不小。
  老唐大人记下,招来一个下属道:“去调一下代州这几年的赋税,还有往来的公文。”
  “要多长时间的?”
  老唐大人想了一下后道:“三年以内的,有弹劾的折子也找出来,尤其留意朔州和恒州那边的折子。”
  下属就去了。
  老唐大人将这几封弹劾折子放到一边,去和皇帝开小朝会时就提了一下,然后表示他已经让下属去查,要是严重,可能还需要派出官员实地调查。
  皇帝也不太放在心上,挥了挥手表示知道了。
  而此时,宿醉的白善他们才从床上爬起来,有些晕晕乎乎的吃了一碗热粥,然后就让人将木榻抬到院子的树下,坐在上面边晒太阳边发呆。
  周大郎都扛着锄头从外面劳作回来了,见他们就呆呆的坐着,便摇了摇头转身离开了。
  还说来经营庄子呢,这是来晒雍州的太阳呢。
  满宝没喝酒,因此正专心的捏着干果吃,吃得很用心。
  白善被太阳晒着,慢慢回了神,和满宝道:“我看你昨天带了三个大盒子回来,王家的事你要掺和?”
  满宝道:“我就是看病的。”
  白善就明白了,她就只是看病,最多在边上看热闹。
  白善就放心了,放松的将一条腿曲起来靠在榻上道:“这样也好,我看王家里头也乱得很,王承,也就是王五郎,他不是王六娘的亲弟弟,而是过继过来的。”
  昨天王五郎都哭了,所以从他嘴里白善知道了很多事,“听他的意思,这件事中还有他生母的事在,所以昨天他哭得很伤心。”
  这个满宝知道,“六娘子回过娘家,结果被她亲伯母送回马家去了。”
  她道:“她没有父母,家中只有一个过继来的弟弟,二房又没有分家,所以她伯母能做她娘家的主,她直接就被送回去,马家也因此有恃无恐。”
  殷或拿着书都呆住了,问道:“这是为何?”
  就是他,病成了这样,也是从小被教着要给家中的姐妹撑腰,不许她们夫家欺负她们的,这位崔氏怎么反着来?
  第2454章 要不考虑一下
  满宝挠了挠脑袋,“学嫂说她这位婶娘有些左性,但多的我也都不知道了。”
  满宝挥手道:“不说他们了,一会儿我们去田里玩吧。”
  白善他们没意见。
  算起来,他们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没来过庄子了。
  莆村这边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人脸上的气色好了不少,如今他们佃种周满的职田,别的不说,吃得粗一点儿,全年能有七分饱了,剩下的粮食卖出去还能攒点钱,以后给孩子嫁娶用。
  所以地里劳作的村民们看到周满几人都下意识的展开笑容,热情的和他们打招呼,还会小心翼翼的问一下周满工作顺不顺心,上官喜不喜欢?
  满宝一脸莫名其妙的表示工作很顺心,上官……也还算喜欢吧?
  毕竟她的上官有点儿多,也不能保证每一个都喜欢她的。
  村民们就拜漫天神佛,希望他们保佑周满顺顺利利,官运亨通……
  满宝有些受宠若惊,这样的事她家里的人请求还算合理,她和这些村民却不是很熟的。
  求神佛是需要供奉的,就算没有供奉,肯定也会抢占人家许愿的份额,反正她是不会把许愿的份额给不熟悉的人的。
  每次许愿求的不是自己的事,那就是身边至亲之人的事。
  满宝一脸的感动,白善就把她拖走了,等走远了才道:“你惊喜什么呀,他们求你官运亨通,其实也是在给自己求顺利。”
  他道:“你只要官运亨通,那这职田就一直是你的,他们就能一直耕种。”
  满宝:“那我也很开心。”
  她想了想后小声的问道:“你说,求的人多了,神佛会不会真的听到这个愿望,然后真的就让我官运亨通了?”
  白善:“……你不是不相信世上有神佛吗?”
  满宝:“若是好事还是可以信一信的。”
  不说白善,连殷或都觉得她过于墙头草了。
  一行人嘻嘻哈哈的在田野里走着,大致看了一下麦田,稻田,还有才冒出芽来的各种豆子,满宝他们就去看试验田。
  周立重也在庄子里,正好给他们做介绍。
  如今庄子里的试验田已经延伸出好大一片了,足有十二亩之多,都是周立重和父亲在打理。
  他拿出册子给满宝看,道:“这一块是正月那会儿小姑给我们的新种子,如今都插秧好了,看这秧苗有些瘦肉,但现在都返青了,算是活下来了。”
  又指了两块田道:“这是去年秋天留下的甲三号种子和丁二号种子……”
  哪一类型的种子前面是哪儿来的,产量如何,都是可以在本子上追本溯源的。
  包括它们在生长过程中是耐寒,还是耐旱,或是需要更多的水,是否招虫子,周立重都有记录。
  有些是周满一开始就叮嘱好要记录的,有些则是他自己添置上去的。
  满宝自己看着还有些混乱,但周立重都记着呢,她走到哪一块田,周立重就告诉她种子的上一代情况。
  白善听着,感叹道:“要不是你读书不行,都可以去考明算学,然后试着进司农寺……”
  白善说到这里一顿,咦了一声后道:“要不你去考明算试试?”
  一听读书周立重就有点儿脚飘,虚得不行,“那不行,我连现在记的这些字,许多都还是现学的呢。”
  论种地,周立重是远比不上周大郎的,这十多亩的田,又有莆村的佃户帮忙,本来是用不着周立重的,但最后为什么是他来管着?
  还不是因为他爹不太认字?
  周大郎目前只认得自己的名字,还有一些常用到的字而已,还是处于认识却不太会写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