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福女 第1439节
作者:郁雨竹      更新:2023-04-20 04:11      字数:3913
  恭王噎了一下,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很不屑。
  他一个皇子还不至于去收买医者,只能是医者主动投靠。
  只是不论是以前的计太医还是以前的卢太医,他们都没对他表达出臣服,只不过他用惯了他们,毕竟看病嘛,也要找相熟的大夫比较好。
  而一般大夫们也喜欢给同一个人看病,就是满宝,她虽然喜欢各种各样的新鲜病例,但其实也喜欢给同一个人看病,那样病情的变化很容易做到了然于胸。
  不过这种事做大夫的是不会说出口的,毕竟不吉利。
  人家去逛银楼金铺可以对着说贵客下次再来,但药铺和医馆能这么说吗?
  皇帝见儿子吃瘪,忍不住瞥了他一眼,不明白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明明每次对上周满都要吃亏,他却总不长记性,下次还是要去撩拨人家。
  太子已经在静静地喝茶了,根本不理会这个以前每次见到他都会暴跳如雷的弟弟。
  皇帝心中思索了一下,干脆将压了几个月的事拿出来处理了,“既如此,那就增设吧,嗯,取名‘疫苗科’好了,以后就专门研究像痘苗一样的防治疫病的方子。”
  皇帝道:“如今只有天花一种病症可防治,那就从天花开始。”
  第2478章 升品
  皇帝继续道:“如今你不仅要管着太医院和太医署,还有各地方医署也归你管理,将来地方医署只会越开越多,以便牛痘种植,如此一来,你们太医院的品级就有些不够了。”
  皇帝沉吟片刻后道:“拟旨。”
  一直和起居郎跪坐在一起的白善立即将起居郎右手边的砚台拿过来,提笔沾墨等着。
  起居郎看了他一眼,念在他这几个月来没少替他研墨的交情上没说话。
  将太医院从太常寺中分离出来,皇帝这个心思已经存了四个月了,朝中的大佬们自然也知道,背着萧院正,朝臣也和皇帝讨论过这事儿的,有反对的,自然也有支持的。
  理由各种各样,但不可否认,太医院要是想像周满白善的那封折子上描绘的那样发展,那就不可能再在太常寺的手下。
  因为太常掌陵庙群祀,礼乐仪制,天文术数衣冠之属,历代都没多少改变,它自有自己的范围。
  太医署若在它的手下,扩张太大,势必会占去它本身的资源和精力,那太常寺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为避免尾大不掉,遏制太医署的发展才是最正确的方法。
  所以太医署要发展成周满和白善白诚折子上所描绘的那样,不仅大量的培养从医人员,还要将医署开遍大晋的每一个县,那自身就需要更大的权力才行。
  历经四个月的心理建设,加上这段时间太医院接种痘苗的成绩斐然,诸臣其实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只是大家一直在等待一个契机而已。
  皇帝也在等。
  本来以为要等到他们接种达到万人,定下可以向全国推广牛痘法之时,却没想到时机来得这么快。
  皇帝当即下旨,将太医院从太常寺中分出,设立太医署,与尚书六部平级,太医署令为正三品,掌管天下医署。
  同时在宫中设立太医院,受辖太医署……
  这就将现在的顺序颠倒了过来,现在是太医院下辖太医署,太医署令算是个没品级的老师,当初设立的时候只是粗暴的让萧院正当着,同时让萧院正管理地方医署……
  他当着太医署令,其实和周满这些老师一样,只拿了额外的一份俸银,其余的什么也没有了。
  但现在是反着来,但……
  萧院正的眼圈一下就红了,他激动不已,万万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能升官升到三品,这简直是不可思议,他又没有弃医从文的资质,他一直以为他当到四品的院正就到头了。
  萧院正想哭,然后就低下头去,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真心实意的给皇帝磕了一个头,大声喊道:“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磕完觉得旁边很空虚,于是微微抬头看了一下也眼睛闪亮的周满,伸手拽了她一下,让她也跪下。
  满宝愣了一下,便也跪下,学着萧院正的样子大声道:“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萧院正愣了一下,不由羡慕的瞥了一眼周满,觉得跟着文人读书还是很有好处的,至少说话都比他好听。
  皇帝也觉得周满说话好听,高兴的笑眯了眼,抬手道:“起来吧,此事还要经过门下省的审核,你们二人先回去准备吧。”
  一个人升官都是不小的工程,毕竟要接的任务都会不一样,更不要说整个部门的升品了。
  头一条,他们太医署得在皇城或是别的什么地方有自己的办公地点吧?
  一些事务再不能和太常寺混在一起了。
  更不要说部门升品之后,各种官员的配置,职责也都会有所变化,自然,待遇也有变化。
  不过这些并不是皇帝一个人能解决的了,得中书省和门下省两部来共同商议,还是细细地商议。
  萧院正高兴的又磕了一个头离开,满宝也磕了一个头,然后爬起来要和萧院正一起走,皇帝却叫住她道:“皇后也许久不见你了,甚是想念,一会儿你随朕去见见皇后吧。”
  满宝茫然,她上午不是才去给皇后请平安脉吗?怎么就许久不见了?
  满宝重新回到宫中,后宫里一些不严重,却又有些难以启齿的毛病便让嫔妃们不自在了,于是纷纷召见她要请平安脉。
  既然是要请平安脉,那当然是从皇后开始啦,于是上午满宝就先去见了皇后,再顺便给在那里请安的太子妃看了看,还摸了明达和长豫的脉象,然后就满后宫溜达了,基本上每个嫔妃的宫殿她都进去了。
  要不是萧院正突然叫人,她还想去一些昭容的院子里看一看呢。
  所以,她才不是许久不见皇后呢,恐怕上次见面,她比皇帝见皇后还近些。
  虽然心里无限吐槽,但满宝还是什么都没说,默默地退到一边。
  皇帝就看向大臣们,端着茶,用行动表示他们可以告辞了。
  于是魏知等人知趣的起身告退。
  他们一走,白善便也拿着写好的旨意起身,上前奉给皇帝。
  皇帝看了一遍,觉得白善遣词造句很得他的心意,于是微微颔首,道:“送去中书省吧。”
  虽说白善已经拟定旨意,但这道旨意不小,这注定只能是草稿,中书省那边肯定还要再研究过一遍的,不然被门下省打回来就不好了。
  白善应下,拿了草稿后微微抬头看了周满一眼,然后垂下眼眸退了下去。
  皇帝就带着太子恭王和周满往后殿去,嗯,还有一直形影不离跟着不走的起居郎。
  到了皇后殿中,里面一片热闹,巧了,太子妃和恭王妃以及几个孩子也都在。
  起居郎找了自己的熟悉的角落,继续掏出自己的小本本和笔蹲着,抬起头来无悲无喜的看着皇帝一家人。
  皇帝让周满坐下,问她,“大明宫那边朕想全权交予你来管理,你可能办?”
  满宝一怔,问道:“此事不该萧院正来管吗?”
  皇帝道:“太医署要升品,萧院正必定忙得很,朕倒觉得你挺适合的。”
  满宝:……她更忙好不好?
  皇帝心中想到却是,这一次种痘的皇子女和皇孙们女眷占了三分之二,当然要交给一个女太医来办了,长豫可也在其中,萧院正虽好,但到底是男子,过于粗心了,只怕照顾不到姑娘家的心思。
  第2479章 收受贿赂
  皇室的孩子岂是那么好照顾的?
  尤其这里面还有一个八岁的小皇子和小公主,算是皇帝最小的两个孩子,虽然他们母妃不太受宠,但皇帝一向疼爱自己的孩子,即便是庶子庶女,他只要有空就会找过来过问一下,因此一个都不好得罪。
  更不要说还有各位王爷送来的皇孙了,那真的是孙子孙女一大堆。
  除了太子的儿子还小外,二三皆有皇子女在其中,而以前皇帝的庶弟弟们为了表达忠心,把自己适龄的儿子闺女孙子孙女都送来了。
  满宝看到过报上来的名单,说真的,以她杰出的记忆力,现在也没能把人都记住。
  可见人数之多。
  她不太想受累,但皇帝是她上级的上级,更不好拒绝他的要求,于是她在心里叹息一声,脸上沉稳的应下了。
  皇帝满意,就指了恭王妃道:“你们这些孩子呀,歹一阵好一阵的,这次恭王从洛州来还让恭王妃给你准备了礼物呢。”
  满宝没有受宠若惊,她只有惊悚。
  恭王也愣了一下,更是扭头去瞪恭王妃。
  恭王妃有些尴尬,但在皇帝和恭王的目光下,她还是起身走到周满身边,拉着她的手笑道:“我听两位妹妹说周大人已经定下婚期了,所以从洛州来的时候就给周大人准备了一些贺礼,权当做添妆吧。”
  其实她想的是她儿子就要在人家手底下种痘了,虽然皇帝说种痘很安全,但她还是有些害怕。
  太医尽心些和只是尽职或者疏忽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而太医院周满的位置高,她有点儿担心。
  所以来时特意准备了礼物,本是想托明达转送的,可她和明达说悄悄话时被一旁的姑姑听到了,皇后也就知道了。
  皇后便告诉了皇帝,谁知道皇帝直接点出来了?
  皇后也没想到,所以瞥了皇帝一眼,见他还一脸满意的看着“相谈甚欢”的恭王妃和周满,皇后就收回了目光。
  算了,这男人除了在朝堂上还有些本事外,其他的还能指望他什么呢?
  恭王妃拉着周满去看礼物,一妆盒的首饰,一共三层,每一层拉开,里面的首饰……
  嗯,见识过不少宝石珍珠的满宝倒不至于目瞪口呆,但心脏也蹦蹦跳个不停,可见这首饰有多好了。
  其中又以珍珠首饰和精巧的金饰最多。
  恭王妃直接打开最上面一层,将一支金钗取出来给周满看,笑道:“这是金凤,我特意让人做了一对,周大人看看可喜欢?”
  满宝回神,连忙推辞道:“无功不受禄,怎好收恭王妃如此重的礼物?”
  恭王妃笑道:“怎会是无功?你之前助恭王减重,还照顾王爷的伤腿,这都是功劳。”
  满宝汗颜,这两样提起来于恭王来说都不算是好事的样子,真的不是记恨吗?
  “何况,你喜事将近,便是没有这些前因,这份礼物你也是受得的,我家象儿也要入住大明宫了,以后还需周大人多多照顾。”
  满宝心内瞬间明白过来,这是在贿赂我呢,而且还是当着皇帝皇后的面贿赂的。
  她纠结起来,那她是收呢还是不收呢?
  不收的话,皇帝和皇后会不会觉得她不想和恭王交好?
  满宝不住眼的去看妆盒里的首饰,虽然觉得收受贿赂不好,但过了皇帝明路的应该还是可以的吧?
  她思索时,明达就轻轻地推了她一下,笑道:“三嫂大老远的给你从洛州拿过来,你总不能再让人拿回去吧?”
  长豫也道:“既是给你的,你就收下吧。”
  没看她父皇频频看过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