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福女 第1881节
作者:郁雨竹      更新:2023-04-20 04:14      字数:3597
  周满可真是会给他出难题,她人虽不在京城,但论起来,这些年太医署的发展基本上都有她掺和一脚,每次太医署有什么变化都有她的影子。
  萧院正想到如今太医署里威望越来越大的罗大人,他捏紧了手中的折子,咬咬牙,转身去了太极殿。
  第3241章 无意的截胡
  明达公主说的不错,满朝文武,没有谁能比萧院正面见圣颜更多,更容易了。
  他固定隔天一见,偶尔天天见。
  萧院正走到太极殿求见。
  小内侍忙道:“陛下正在见那罗迩大师,萧院正稍候,咱家这就去回禀。”
  萧院正微微皱眉,压低了声音问,“陛下又服丹药了?”
  小内侍哪敢回答这样的问题,一句不发的连忙进殿去了。
  萧院正眉头紧皱,面色严肃起来,捏了捏袖子里的折子,本来他只有五分心思的,成不成随缘,但现在他打了十分的心思,此事必要成才行。
  不一会儿小内侍过来请萧院正进殿。
  萧院正与内侍入内,皇帝正和一个白眉白发的和尚面对面坐着对弈,那和尚不是中原人的相貌,甚至有别于西域的僧人,听说人是天竺那边的圣僧。
  虽然他才进宫不到半年,但萧院正却很厌恶此人,且有十分的戒备心。
  不过他到底在御前伺候了十多年,表面的功夫不差,甚至比朝中百官还要好。
  他是没有百官的智慧和口才,但论收敛神色,不露情绪,只怕满朝文武谁也比不上他。
  萧院正入内,恭敬的行礼后道:“陛下,臣来给陛下请脉。”
  皇帝便笑道:“昨日不是才请过脉吗?”
  萧院正道:“昨日看陛下的脉象,体内似有热症,只是不严重,但此时正值季节更替,臣忧心,便想每日都来请一次脉。”
  皇帝便笑着伸出手道:“正好,朕刚服了不老丹,你看看朕的脉象如何?”
  萧院正不动声色的扫了那和尚一眼,笑着应了一声是,上前半跪着接过皇帝的手,微闭着眼睛把起脉来。
  半天后萧院正收回手,和皇帝笑道:“陛下的脉象看着是强盛了一些,只是体内燥热也更重,臣毕竟是凡医,把不出更多的脉象来。”
  皇帝觉得没意思,“每次扶完不老丹你都这么说,你已是我朝中医术最好的太医,你都把不出来,谁还能把得出来?”
  萧院正就笑眯眯的道:“陛下,朝中不是还有一个神医吗?您忘了,她可是太白转世呢。”
  皇帝:……
  他一脸无奈的看着萧院正,别人不知道周满周太白的名号怎么来的,他们两个还能不知道吗?
  不就是他让白二写书设计来的吗?
  萧院正笑道:“此民间传言虽有夸大的成分,但陛下是知道的,周大人的医术的确好,当年还在京中时便能与臣不相上下,如今她出去历练五年之久,医术只怕更高了。”
  皇帝心中微动,“朕听外头的传言,唐鹤当时中毒,被送到北海县时人都要不行了,结果周满还是把人救活了?”
  “是,”萧院正笑道:“臣也没想到只是五年时间,周大人在解毒上就有了如此成就。”
  皇帝心动不已,不过很快就泄气了,叹息道:“她如今是青州医署署令,无要事朕不好将她召回京啊。”
  本来朝中对他炼丹一事便颇多意见,要事知道他为此还把周满急诏回京,只怕意见会更大。
  萧院正立即拿出袖子里的折子道:“陛下,青州医署经过周大人五年的管理,如今已上了轨道,如今各地医署都是依照青州医署的经验来办,当年派周大人外放的目的已经达到。”
  萧院正道:“周大人手下有郑辜在,他完全可以接手周大人的工作,而各地医署参照青州医署进程时多少还是有些问题,比如各地医署资金不够,药材不足便是其中一个大问题。”
  “此时便需要一人坐镇调和,臣以为再没有比一手将青州医署建立起来的周大人更合适的人选了。”
  皇帝接过折子,展开问,“这是什么?”
  “这是周大人提议各道创建药坊,以资各地医署发展的折子,”萧院正叹息道:“臣有负圣恩,臣的医术还行,但于大局来说,眼光还是远不及周大人,因此在署内也是束手束脚,常有难以施展之感,所以臣提议将周满调回京中,主持太医署大局。”
  皇帝惊诧,“你要把太医署署令之职让给周满?”
  萧院正一噎,虽然他没有这个打算,但皇帝都这么说了,他只能咬牙点头,“是,臣愿退位让贤,周大人比臣更适合这个位置。”
  “不行,”皇帝一脸严肃的道:“那不是揠苗助长吗?周满她才多大?”
  “而且官职升品也不对啊,”皇帝道:“青州医署的官品是四品还是五品来着?”
  古忠连忙道:“陛下,青州是五品。”
  皇帝便和萧院正道:“你看,不合适。”
  古忠扫了一眼一直微闭着眼睛,似乎在闭目养神的和尚一眼,瞥了他徒弟一下。
  小内侍立即拎了一个茶壶上来,古忠接过,笑着上前给皇帝与和尚添茶。
  水声让皇帝回神,他抬眼看去,这才看到闭目养神的和尚,他到嘴边的话一顿,笑道:“大师累了,今日这棋便下到这儿吧,古忠,送大师出宫。”
  “是。”
  和尚起身合什告辞。
  等他走了,皇帝才扭头和萧院正道:“你属意周满接你的手?”
  萧院正微微躬身道:“臣以为这已经是公认的结果了。”
  皇帝玩味的道:“朕还以为爱卿和朝臣更属意罗爱卿。”
  萧院正道:“罗大人办事能力极强,的确是难得的能臣,但他到底不懂医术,不知医理,做太医署署令只怕不妥,而且论办事的能力,周大人且还在他之上。”
  皇帝也不否认这一点,“但周满此时上位还不妥。”
  皇帝道:“时间不对。”
  萧院正:他也没想现在就让周满当署令啊,这还不是您自己提的。
  俩人面面相觑,一时竟都没说话。
  古忠悄悄的走进来,上前将和尚的茶给端起来交给徒弟,让他撤下去,似乎才看到皇帝和萧院正的为难,笑道:“萧院正,刘太医不是要致仕了吗?那太医署岂不是要空出一个位置来?”
  “那个位置是……卢太医他……”萧院正看见皇帝的一下亮起来的脸,顿时说不出话来了。
  皇帝问:“已经定下是卢太医了?朕怎么没收到折子?”
  “没有,”萧院正心里复杂的道:“只是臣是这么想的……”太医署很多太医都默认的。
  但这会儿,他还真松了一口气。
  第3242章 大家都同意
  古忠将一脸恍惚的萧院正送出大殿,见左右无人,他便拉住他,压低了声音问道:“如今无人,萧院正不如给咱家一个准话,那罗迩大师献上的不老丹是真的还是假的?”
  萧院正当然不会直接了当的告诉他,只是意味深长的看着他道:“古公公,古往今来多少帝王炼丹求长生,但又有谁长生了呢?”
  古忠压低声音道:“我自然知道,我问的是,那不老丹对身体可有损害?”
  萧院正沉默了下来,半晌后道:“是药三分毒,何况还是丹药,古公公若能够劝,便劝陛下少服用一些吧。”
  古忠一凛,低声道:“还请太医署那边动作快些,要入冬了,周大人若不尽早入京,雪一下来就更难走了。”
  萧院正颔首。
  一回到太医院便去找刘太医,见他一身轻松的整理脉案,他便有些气闷,“你倒是清闲。”
  刘太医笑道:“我要走了嘛,院正这时候还指着我使唤,那也太过分了些。”
  萧院正坐在他对面,看了一眼他眼前的脉案,问道:“还有多少?”
  “不差多少了。”
  萧院正:“需要几天整理完?”
  刘太医听出了话音不对,挑眉问道:“怎么,我这一致仕,院正就要把我扫地出门,连几日都不让我多留了?”
  萧院正挥手道:“你明知我不是这个意思。”
  他顿了顿后道:“尽快理出来,明日我要上折定下左署丞的人选,还要人去送公文呢。”
  “送?”刘太医动作一顿,不由的看了门外一眼,向萧院正凑近了些,压低声音问:“不是卢太医吗?”
  “不是,”萧院正目光有点儿虚,也微微压低了声音,“若论功劳和官品的话,顺下来也应该是周大人才是。”
  刘太医:“……周大人不是在青州吗?”
  “陛下要召她回京了。”
  刘太医一时不知是该高兴,还是该为卢太医伤心,心中复杂不已,最后五味陈杂过后还是甜占了上风。
  毕竟,周满不仅和他关系更好,两家还是亲家。
  刘太医整理脉案的动作加快,小声道:“很快就整理完了,我一会儿叫小刘太医过来帮忙。”
  说的是刘三娘。
  萧院正瞥了他一眼,觉得这老东西也是老奸巨猾,原先定是卢太医时便一直慢悠悠的,现在定了周满倒是快了。
  不过他还是起身点头,“好,你拿主意就好。”
  他道:“此事还未下明文,不要往外传。”
  刘太医表示明白,他是绝对不会外传的,公文一日没出来,此事就一日不算定下。
  萧院正出来正碰见卢太医一脸笑意的从外头进来,脚步不由一顿,转身就快速回了自己的办公房。
  头疼啊,虽然他未曾明说过由卢太医接手刘太医,但这在之前的确是公认的最合适人选,毕竟周满不在京中。
  哦,不对,还是有竞争的,罗大人和他争。
  萧院正摸着下巴思考起来,半天后脑子昏沉,什么主意都没拿定,他只能摇了摇自己的脑袋,干脆拿起笔来给周满写信,算了,这种事还是交给周满来解决吧。
  第二天小朝会,萧院正上折提议了太医署左署丞人选。
  不说其他人,就是和萧院正一起上小朝会的罗大人都惊呆了。
  罗大人是右署丞,虽说左右署丞官品一样,但官场中公认的,左就是比右要尊贵。
  所以最近罗大人一直在致力于和卢太医争夺左署丞之职,把右署丞这个位置让给卢太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