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节
作者:孟姜      更新:2023-04-20 08:32      字数:2140
  而此时,袁雪曼站在坤宁宫偏殿前,恭敬地送走了永安帝。
  身后的婢女宫娥们手里捧着永安帝赏赐的珠宝,一脸的喜气洋洋。
  “县主,这颗夜明珠可真漂亮!”婢女笑吟吟地举起一颗硕大的夜明珠。
  夜明珠在婢女手中散发着莹莹的光芒,照得婢女手上的纹路清晰可辨。
  袁雪曼不置可否地甩了甩袖子,转身坐回了桌旁。
  脑子里却在想着外面传来的消息。
  风慎没死……
  依她对韩辰的了解,想必这时的韩辰已做好万全的准备了吧?
  再想要出手,已是不可能了。
  想到这里,袁雪曼招手唤过一名宫娥,柔声道:“有些日子没见敏敏公主入宫了,怎么回事?”
  小宫娥福了一福,回道:“婢子听外面的人说,好像敏敏公主生病了呢。”
  “生病了?”袁雪曼微微蹙眉,自言自语道,“鞑靼与我朝近些年来并无战事,而且王子与公主又是因为和亲而来。若是公主在京城生病,岂不是会叫人嘲笑我们招待不周?”她抬起了头,“你去问一下洪主管,问他姑母可有空,我想求见一下姑母。”
  宫娥应了一声,转身出去了。
  第227章再次夜探
  袁皇后听了袁雪曼的话,深以为然。
  毕竟鞑靼公主只有十几岁,而且又远离故土的,袁皇后做为长辈,是应该派人过去看看。
  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还应该把鞑靼公主接到宫中照看,以显示袁皇后母仪天下之威。
  所以,袁皇后立刻派了太医出宫,替鞑靼公主诊治病情。
  又下了中旨,命令她的儿媳龚氏对鞑靼公主妥加照顾。若是鞑靼公主有任何不妥,必须上报于她。
  袁皇后此令一出,不到半天就在朝中引起反响。
  皆夸袁皇后有母仪天下之德。
  消息传到韩辰处,韩辰淡淡一笑,递上了方思义替他写的求赦折子。
  此时,风重华正在与周夫人说话。
  周夫人对于韩辰未娶亲先纳了一个侍媵表示了不满,“……这样事情确实略有不妥!可是,这乃是陛下的意思,你纵是心中不满也不可以在人前显露。”周夫人劝慰风重华,“不过一个侍媵罢了,若是好了,等到你们成亲们许她生个孩子。若是不好,直接避子药灌个几年。这样的话,就是你有了孩子,只怕她也不会生了。”
  周夫人与文谦虽然夫妻情深,府中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可是对于后宅的事情,还是看得比较通透。
  “舅母,我知道该怎么做!”风重华微微点头,表示自己把周夫人的话给听进去了。
  确实,不过是侍媵而已,又不是能威胁到她身份的次妃。
  更何况,哪怕莫嫣就是能生儿子,依她的身份也做不成次妃。
  所以,风重华大可不必把莫嫣放在心中。
  而且,韩辰这么急勿勿地回京,也是心存安慰她之意。
  “倒是那鞑靼公主极是难办。”虽然风重华不出门,可是周夫人是经常出去应酬的,对于这个敏敏公主周夫人甚是头痛。喜欢什么人不好,非得喜欢上她的外甥女婿,这叫什么事啊?
  “舅母,那敏敏公主即是来和亲的,断没有为次妃的道理。”风重华反过来安慰周夫人,“就是她同意,只怕她的父亲忠顺王墨失赤也不会同意。而且忠顺王墨失赤很早以前就想娶一名皇室女子回去,以示正统,多半是想让他的儿子带一位真正的皇家女子回去。对于敏敏公主会不会留在京城,倒是不甚在意。”
  听到风重华这样说,周夫人猛地激灵了一下,“我怎么听你这么一说?觉得那巴察儿王子竟是打着想娶淳安郡主的心思了?”
  风重华垂首。
  前世,淳安郡主就是嫁给了巴察儿王子,成了鞑靼的王妃。后来,张延年不远千里送嫁。
  这一世,也不知淳安郡主到底会不会嫁……
  毕竟,整个皇室之中,也只剩下淳安一个待嫁的郡主了。
  然而,若是淳安嫁了,那周王怎么办?他的儿子早早就去世了,只剩下一个女儿,女儿若是远嫁,对他岂会公平?
  所以,就是巴察儿选中了淳安郡主,只要周王死咬着不同意,文武百官也不会拿周王怎么办。
  更何况,他马上就要娶徐飞霜了。
  要娶杀妻杀子仇人的女儿为妻,这对周王来说,莫如耻辱。哪怕就是最不讲人性的卫道士,也不能对周王的决定指手划脚。
  毕竟,周王为国朝牺牲的太多了。
  所以,当淳安郡主与周王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周王断然拒绝。
  “我知道你心里想的是什么,但是这件事情我是不可能会同意的。你要嫁也行,除非是我死了。”周王冷冷地看着他仅剩的一个女儿,毫不留情。
  “爹,难道你心中就无恨吗?凭什么别人杀了我的母亲和弟弟,我还得忍气吞声?连反抗都不能?”淳安郡主秋水如刀,双眉紧皱,“鞑靼善勇而无谋,不出十年我便可将鞑靼为我所用。爹,难道您这些年教我兵法教我千人敌,就是为了让女儿深居闺房,做一个默默无闻的贤妻吗?”
  “我宁愿你默默无闻!”周王一袭青色道袍,面容看起来即苍老又无助,“也好过你在鞑靼受苦。”
  淳安郡主还想要再说些什么,却被周王抬手制止,“莫要再说,你若是心中无我这个爹,只管去嫁,我不拦你。若是还认我这个爹,你只管老老实实呆在府里。”
  他久久地看着女儿,而后道:“我没了你娘,没了你弟弟,这十几年来时刻恨不得去死,若不是有你在,只怕我此时已与你娘团聚。”他抬头看了看身旁的银杏树,面上溢出一丝深情,“女儿,爹老了……”
  听了这句,淳安郡主禁不住泪落满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