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节
作者:孟姜      更新:2023-04-20 08:32      字数:1341
  “你走吧!”她声音低浅,满是苦涩,“是我对不起你……”
  我不该让你有希望,却又用绝望去回报你!
  第232章过聘礼
  有人说过,这世间最好的良药就是时间。
  不管是什么样的伤痛和事件,断没有时间医治不好的。
  想来这句话确是真理,不过数月的时间,淳安郡主和亲鞑靼的事情在朝中渐渐落下帷幕。
  淳安郡主被赐名为仪和,封为公主。
  原来过继给周王的十五皇子因身亡,又换成了九皇子。
  对于这件事情,周王不置可否,即不表示高兴也不表示愤怒,异常淡然地接受了永安帝的安排。
  三月初五,永安帝秘密召见周王。
  也不知兄弟俩人谈论了什么,周王走后永安帝面色铁青。
  一连砸了两个杯子。
  回到周王府后的周王,却依旧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
  后来有人听说,周王妃徐飞霜想上前安慰周王,却被周王一个巴掌打得满脸通红。
  这件事情不知是真是假,不过徐飞霜自从做了周王妃,却从来也不曾出现在人前。
  风重华却觉得这件事情定是假的,以周王的城府,他怎么可能动手打女人?
  多半是那些人见到徐飞霜不受宠,故意编排闲话罢了。
  时光如流水,如白驹过隙。
  一转眼,就到了初夏四月。
  和亲的日子定在六月。
  正好是韩辰与风重华的婚礼之后。
  然而,永安帝的身体却渐渐不好了起来。
  隔三岔五的就会唤一趟太医。
  太医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出来,后来想起永安帝每年去避暑行宫住的时候,身体都会好转,便劝永安帝不如摆驾避暑行宫。
  避暑行宫山青水秀,最合适疗养。
  永安帝与几个内阁大臣商议了之后,便准备常年居住在行宫之中,等到冬祭之前再回来。
  可是,朝中的那些朝臣们却从这件事情中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
  今年五月汉王世子就要成亲,六月淳安郡主和亲鞑靼。
  永安帝却在这个节骨眼上宣布长住避暑行宫。
  这是根本就没把这两个孩子的事情放在心上!
  朝臣们虽是这样想的,可是却没有一个人敢说出来。
  有那正直的大臣想要上奏折,却又被人阻止。
  汉王气得一肚子火,却又碍于大面不得发出。
  又在家装起病来。
  永安帝召了两次,他拒不入宫。
  永安帝也知道这两个弟弟在他生的气,便派人赏赐了大量的珠宝和绸缎。
  然后就带着群臣浩浩荡荡地去了避暑行宫。
  文谦本不想去,可他是六科拾遗,是必须随驾伴行的。
  只得无可奈何地随着圣驾走。
  永安帝这一走,京城顿时安静下来。
  留下的那些五品官以下的官员,各个战战兢兢地,大气都不敢出。
  汉王府,周王府,文府,依旧在有条不紊地准备婚事。
  四月十五日,汉王府过了聘礼。
  已致仕的前内阁首辅解江做了媒人,前往文府送聘。
  京城的人于今日观了一场富贵。
  汉王府的聘礼足足绕城绕了一圈,第一抬聘礼已入了文府的大门,后面的还没有从汉王府抬出。
  京城的人争相观看汉王府聘媳。
  第一抬是羔羊与大雁,第二抬酒黍稷稻米各一斛。第三抬后有人牵着犊二头,羊四口。紧跟着是朝冠与首饰,而后是衣物与布匹,后面是珍贵古董与字画,还有各色药材和田庄铺子。
  最后的那几抬,却着实惊呆了众人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