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节
作者:孟姜      更新:2023-04-20 08:33      字数:2085
  见此情景,几个粮商哪里还会不明白?顿时就有人偷偷开溜。
  不过一会工夫,原本围绕在许东身边的粮商就走了个干干净净。
  等到人全部走光,趴在桌上的许东抬起头来,双眼一片清明。
  看着满桌的酒菜,许东自斟自饮起来。
  韩辰令他传的话,他已传出了,至于那些粮商会怎么理解他就管不着了。
  几个粮商与总督府的下人交流过之后,再度聚在一起。
  “这么说,小王爷是想高价买粮来填太常仓和常平仓的洞了?”
  粮商们早就听说宣府的几个粮仓没粮了,所以他们才有底气涨价。这次韩辰高价买粮更是给了他们一个信号:宣府确实没粮了!
  “会不会是小王爷引我们上钩的?”有个老成持重的粮商捋了捋胡须,面带担忧。
  “嗨,我们这些人有什么可引诱的?”有个粮商嗤之以鼻,“再说了,汉王府多有钱啊?他能会在乎这几千两银子?”
  “我倒是听说了一个消息,说是京城准备调固安伯来宣府做总兵。而且朝廷有旨意,过些日子就会查几个大仓。所以小王爷才急着填仓……你们想啊,前阵子宣府放出不少粮,这粮是从哪来的?还不是从太常仓和常平仓里来的?”
  几个粮商听到他这样说,不由交换了一下眼色。
  这一段时间总督衙门确实放出不少粮食,这些粮食也确实是从各大粮仓里出来的。知道这个消息,粮商们都在暗笑韩辰。到底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现在开仓放粮,将来有战事和灾年时如何办?而且这仓里的粮放出来,总得再填满吧?九边又不产粮,韩辰上哪去弄粮?还不得等朝廷送粮?
  可这开仓放粮不是一件小事情,没有朝廷的旨意谁敢放?这可是杀头的罪!也就韩辰这个小汉王仗着自己是皇室子弟这才敢胡作非为。
  这下好了,皇帝把固安伯调来查仓了,韩辰若不填仓就等着朝廷责罚吧!
  有钱不赚是傻子啊!既然韩辰此时有难,他们更应该趁此良机大赚一笔啊!
  不得不说几位粮商的脑洞确实大,硬是脑补出许多事情,倒省了许东的唇舌。
  几个粮商顿时动了起来,随着这几个大粮商的动作,整个宣府的粮商全都动了。
  他们分头回到自家的商号,拿出条子往总督府而去……
  往总督府卖粮,这是今天粮商们议论最多的话题!
  到下午,终于接到消息的宣府巡抚刘嗣昌,大吃了一惊。
  “你说什么?太常仓和常平仓都无粮了?”宣府巡抚刘嗣昌瞪大眼睛,看着来回报的下人。
  下人用力地点头,“小人去查证过了,这些日子宣府一直在用仓中的粮食放粮抑物价,可是粮价不仅没降反而越涨越高。小人又托了人,去几个大仓中看了看,现在也只剩下四分之一的量了。”
  宣府巡抚刘嗣昌猛地拍了一下巴掌,“当初我就反对过,不能开仓放粮,可惜偏偏不听啊……”说到这里,他猛地站了起来,“不行,粮仓关乎宣府几镇的民生和军事。瓦剌大军正在外集结,仓中却无粮,这让本官如何向朝廷交待,如何向天下庶民交待?不行!本官必要弹劾宣大总督!”
  刘嗣昌越说眼睛越亮,到最后更是慷慨激昂。
  第280章玉簪回京
  城中的事情,韩辰一向交给徐光和陶春打听。
  听到俩人的回报,韩辰冷冷一笑,“眼见仓中无粮,这些商人不仅不思为国分忧,反欲再度涨价。再涨能涨到多少?难道要到十两银子一石吗?这样的话,还有百姓敢买粮吗?”现在城中已经开始有百姓往中原逃亡了。
  一石为一百二十斤,若是涨到十两,那就是每斤将近一两。
  百姓们一年能有一两银子的收入已经不错了,粮商居然想用一斤粮食换回百姓一年的收入。
  “粮价必须降到二两!”韩辰斩钉截铁地道。
  方思义站在一旁,看着韩辰坚毅的面庞,一时间有些失神。
  小王爷,终于长大成人了。
  他想起韩辰还小时,他做了汉王府的西席,而后就一直跟随在韩辰身边。陪着他从北到南,又从京城来到宣府。韩辰一步步成长,一点点蜕变,由以前不经事的毛头小子,变成现在威风八面的宣大总督。
  成长这种事情,不是人人都有的。有的人到四十岁还跟个小孩子一样意气用事,有的人十几岁就老成持重。可是,像韩辰这样十几岁时就敢横刀跨马杀向莫家,却是绝少的。
  这些粮商招惹到了韩辰,实在是他们的不幸!
  当然,方思义也不可能替粮商叹息,不过是感慨一下罢了。
  而此时,风重华正在与玉簪说话。
  玉簪来了几日,准备明日开城门后就离开。
  风重华的眼圈有些发红,拉着玉簪的手久久不愿放开,“姑姑就在这里住下来不好吗?”她不舍得玉簪离开。
  玉簪是长公主的人,若能陪在身边,总是相当于长公主在。
  玉簪叹了口气,抚了抚风重华的如水缎般光滑的秀发,眼底全是不舍,“长公主现在身边人少,我极不放心,还是早早回去的好。”
  她是长公主的人,就是死也得陪在长公主身边。
  其实她来之前,长公主就有意让她留在风重华身边。可是现在风重华有了韩辰,韩辰又待她极好,玉簪还是想尽快回到玉真观。
  长公主去玉真观出家时,身边就没带几个人。她走了,只剩下童舒和几个小婢女。
  长公主由谁来照顾?
  想到这里,玉簪的眼圈也有些泛红。
  外面有丫鬟传话,说是莫嫣来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