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节
作者:孟姜      更新:2023-04-20 08:33      字数:1693
  他不想引起府里老人们的误会,让他们以为莫嫣可以与风重华抗衡。到了那个时候,再解释和阻止已经晚了。
  还不如这样,把赵义恭放到他想去的地方。
  方思义与袁承泽对视了一眼,皆不再说赵义恭的事情。
  在他们看来,赵义恭在韩辰眼中已经判了死刑。
  三人就开始商量粮价的事情,直商量到了月上柳梢头。
  “都这么晚了?就在书房摆晚膳吧!”韩辰看了一眼站在暗处的八斤,示意他去传晚膳。
  八斤先去颍川堂向风重华回了个话,然后通知厨房传了晚膳。
  用着晚膳,三人说起了刘公子的事情。
  “辰哥,那小子不是个东西,在外面乱传嫂子的闲话……”袁承泽到现在提起刘公子还是一脸怒容,风重华是韩辰的妻子,也是他的嫂子。
  有人在他面前说自家嫂子的坏话,他若是能忍得住,那才怪。
  “回头自有法子收拾他。”韩辰眼眸深敛,冷哼一声,“尝尝这道菜。”
  俩人听韩辰这样一说,就知道韩辰定不会饶过刘公子,便也将刘公子放到脑后,吃吃喝喝起来。
  隔了两天,城中的粮价果然起了变化。
  第290章粮价已降
  不知从何时起,宣府的粮商越聚越多。以前只有十几家,慢慢的变成几十家。
  到现在,满大街都是粮商。
  以至于街面上的商人见面时第一句话就是问,“你今天卖了多少粮食?”
  粮价虽然在八两以上徘徊,可是却在慢慢下落。
  尤其是,当宣府粮价高得吓人的消息传开之后,粮价越聚越多。
  新来的商人欣喜于宣府的粮价,也为了能尽快出货,就暗中降价。你卖九两,我就卖八两半,反正这样的价格依旧能赚钱。
  越是这样,宣府的粮价越在慢慢地降。
  到今天为止,已经降到了八两。
  几个大粮商忧心忡忡,希望能找到维持粮价的办法。
  这可是关乎着他们身家性命的事情,若是粮价一降再降,他们会破产的!
  有很多商人都是就近买的粮,然后拿到宣府卖。若是宣府粮价下降,最先受害的肯定是他们。
  几个粮商正在商量着事情,却看到有几名小厮从外面跑了进来。
  然后就跑到各自的主人身边咬起耳朵。
  凡是被咬耳朵的粮商,皆是脸色煞白。
  “各位,店中有事,某先走一步。”一个粮价顾不得体统,迈着急勿勿的步子离开了。
  他一离开,如同在沸水中投了一个石块,顿时炸得剩下的粮商再也坐不住了。
  眼看粮商们越走越少,剩下的粮商无论如何也不敢再呆下去了。
  谁能想到,刘巡抚手下的几个粮铺居然率先降了价。
  六两一石啊!若是按这个价格卖,他们能少赚不少银子。
  想到这里,几个粮商走了出去,各自去寻各自的路子去了。
  此时,风重华正在与方太太和风明怡说话。
  “天气越来越热,正是晒书的好时候,我们要不要在院子里把书晒了?”方太太的娘家和婆家都是读书人,她来找方思义时,也是带了好几马车的书。
  而风重华自幼受文氏和周夫人熏陶,也是个喜欢读书的。
  听到方太太这样一说,欣然同意。
  结果等到谭夫人和谭大姑娘来拜访她时,就看到了满院子的书。
  “怪不得别人说腹中有书气自华,原来王妃竟也是一个爱书的人。瞧瞧这满院的书,真是书香遍地啊。”谭夫人笑吟吟地,说起恭维话来也让人觉得如沐春风。
  风重华哈哈一笑,“谭夫人爱说笑了,快快请进。”
  谭大姑娘刘晶雅先给风重华行了礼后,冲着风明怡和方太太各行了一礼,便站到了谭夫人的身后。
  雅性格娴静,行事稳重,风重华对她也极为喜爱。
  见到刚刚她的目光在《春秋》上长久地停留,便问道:“谭姑娘也是爱书的?”
  雅没成想风重华会与她说话,便曲膝行了一礼,道:“小时跟着娘看了几本书,只不过是胡乱学着罢了。”
  “那都读了什么?”风重华笑吟吟地。
  雅就道:“只看了《女诫》和《三字经》,然后就是粗读了《春秋》。”她有些羞涩,因为女子无才便是德。
  “读《春秋》好啊,不读史不足以明智。女子更是应该多读些史书,这样纵是相夫教子时,心中也有些底气,也能知道先贤们的是如何读书做事的。”风重华的笑,很是善意。
  雅顿时喜欢上了风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