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节
作者:孟姜      更新:2023-04-20 08:33      字数:1642
  他们是不是都在盼着永安帝耐不过去这场亲征,而后病死在宣府?
  韩辰并不吝于用最恶毒的想法去猜测袁皇后等人。
  他也知道,在这件事情上,父亲也出了力。
  甚至于,周王也出力了。
  半个月后,宣府情势依旧,瓦剌攻梁的几路大军亦是毫无进展。
  由四王子脱花率领的东路大军受到了辽东总兵吴成梁的阻击,死伤无数。三王子别哲进攻甘州围了半月,倒是有些进展,结果却被缓过来劲的甘肃提督派出一支骑兵城里城外夹击,不得不退出甘州地界。
  二王子领兵攻打大同,这一支最为凄惨。
  韩辰用兵如神,先是死守宣府,而后趁着知院阿来退兵之际,派出兵士对大同进行小股骚扰。
  二王子给知院阿来去信,求他来救。结果却被知院阿来以兵力吃紧,无力回救给拒绝了。
  瓦剌的四位王子,各自有着各自的小心思。
  却又不甘心别人的功劳盖过自己。
  而韩辰,就是利用他们之间的小心思。
  打二王子的同时,防着知院阿来。只要知院一动兵,韩辰的兵马就后撤,绝不与知院阿来的兵交手。
  一来二去,瓦刺里就谣传,韩辰畏惧知院阿来。
  听到这个消息,二王子不由气坏。气急败坏的要放弃大同,直逼宣府。
  结果,却被大同总兵趁乱率兵出城,打了一个出其不意。
  捷报,一条一条地传到京中。
  令那些先前反对御驾亲征的官员也渐渐闭了嘴。
  这场战事,直打到九月底,九边的早晚渐渐有了凉气。
  而这时,御驾的仪仗才勉强准备好。
  若不是永安帝天天催促,只怕仪仗还要再等一月才可以备好。
  到九月底,十月初。
  永安帝的御驾终于出了京城,率文武官员一百多人,领五十万大军,内阁学士,户部尚书,兵部尚书等等,以及各武勋官员护驾从征。
  御驾出居庸关,过怀来,最后至宣府。
  闻听此讯,知院阿来急召几位王子会盟商议。商议的主题,是如何将永安帝留在宣府!
  几位王子对大梁朝的五十万大军清表忧虑。
  知院阿来却是信心十足,“吾闻永安帝已老矣!勇者可怕,智者可惧,然老者……”知院阿来摇了摇头,呵呵一笑。
  一国之主,竟然亲率大军亲征,足可见其刚愎自用,我行我素。而满朝文武居然没有一个能劝谏成功的,足可证群臣无能。
  一个国家,如果内部不团结,那么就面临灭顶之灾。
  知院阿来是一个有野心的人。
  有野心的人,是不会被别人轻易吓倒的。
  就好像,他在攻宣府久克不下之后就一直扎守宣城之外,却围而不出兵。就是因为,他看到了韩辰的可怕,要避其锋芒。
  同时,他也在利用韩辰为他除掉这几位王子。
  他相信,韩辰也看清了他的举动。
  所以,韩辰也对他的数万大军视而不见。
  各取所需,各取所用。
  “不可轻视啊。”二王子这些日子因为围攻大同的事情,颇为郁闷。
  等到几位王子走后,知院阿来轻蔑地一笑,“雄鹰在天上盘旋,唯一能令它低头的只有猎物。而这几只雄鹰却忘了如何在天穹盘旋……”
  瓦剌人,瞧不起失败者。
  过了一会,知院阿来叫来了一个贴身心腹,“你派一队斥候想办法打听一下梁国皇帝御驾的行军路线。”
  如果有可能,他不可能让永安帝安安心心地走到宣府。
  虽然这么多年来,永安帝杀了不少将帅,可是前朝留下来的老底子还在。
  尤其是永安帝的两个弟弟,打仗更是一把好手。
  知院阿来对于汉王很忌惮。
  韩辰这个二十来岁的毛头小子,不过是学了汉王的皮毛,都可以打得几路大军没有半点喘息的工夫。
  如果这次随驾的人员中有汉王,只怕瓦剌讨不了什么好处。
  想起汉王,知院阿来就想起那位神勇无敌的梁国公。
  梁国公一门世代驻守宣府和辽东。当年曾有歌谣,梁公在,瓦剌亡。
  后来,前朝废帝自毁长城,竟然将梁国公从辽东召回京处死。可是这也直接导致了梁国公三个儿子的不满,为此他们灭了前朝。
  “韩家,真是人才汲汲啊!”知院阿来想想韩辰,又想想自己的几个儿子,轻轻地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