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节
作者:孟姜      更新:2023-04-20 08:33      字数:1609
  宣府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若是能将宣府拿到自己手中,岂不是又多了一个助臂?
  韩辰被永安帝恶了,将来有谁来接管宣府?
  大皇子想到的是固安伯,二皇子想的却很多。
  就在这时,忽听得帐外传来探马急报声。
  “宣。”永安帝面色阴沉。
  不多时,小太监领来一位战战兢兢的探子。
  “启禀……陛下……”探子见到这么多的重臣都在,吓得腿脚有些发软,说话也有些不利索。还是被兵部尚书呵斥一句之后,这才快速的将军情报上,“启奏陛下,现已探明,那大同的公子烈以复国之由,将大同献给了瓦剌二王子。现在大同四门大开,瓦剌大军已直奔御驾而来。”
  “什么?”群臣大惊失色。
  大同失守,九边危矣!
  紧接着,一道又一道密探从各路探子那里呈了上来。密报上,二王子先是进了大同,而后又经过大同进了大梁朝境内,紧接着就朝着御驾大军而来。
  军情如此紧急,群臣的脸色都不好看了起来。
  以前那些支持御驾亲征的大臣,更是有些胆颤心惊。若是亲征失败,他们这些鼓吹御驾亲征的大臣该如何自处?
  历史上凡是亲征失败的帝王,最终都是大权旁落。
  不是禅让,就是一病不起。
  内阁阁老梅健急忙上前,“陛下,此时当命宣府紧守城门,防止知院阿来攻城。若是宣府失守,九边必失。”
  大臣们都看出了事情紧急,纷纷点头。
  吕芳和胡有德互视了一眼,永安帝已经给韩辰下旨,令他出兵大同……
  也不知此时韩辰有没有出兵。
  韩辰当然不可能出兵,他不仅没有出兵,还把叫嚣着必须遵从皇帝圣旨的固安伯给关了起来。
  关了固安伯,他就告诉刘巡抚,要么配合行事,要么请刘巡抚现在只身去大同。
  刘巡抚是个文官,这辈子也没领过兵。让他现在领兵去解大同之围,不是跟送死一样吗?
  再说了,没有兵士在手,大同会有人听他的?
  上次粮价的事情,整个九边的百姓都恨死他了。
  看到刘巡抚愿意配合,韩辰点了点头。
  而后就与几位将军商议军情。
  “我欲派探子与阿来密议,你等意下如何?”韩辰轻声道。
  他一这样说,万全左卫参将谭正纶就听明白了,“可是围魏救赵?”
  韩辰摇了摇头,“非矣,驱虎吞狼。”
  驱虎吞狼?这怎么吞?
  待几位将军走后,袁承泽兴奋莫名,“让我去!”若是能劝动知院阿来,是能青史留名的事情。
  然而,韩辰却摇了摇头,“须得一位饱学善辩之士……”袁承泽有勇无谋,不行。
  他这样一说,方思义站了出来,“某愿往!”
  韩辰微微点头,朝着袁承泽看了一眼,直到袁承泽退出,这才低声道:“你问他,可记得陈桥兵变否?”
  陈桥兵变,指的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故事。
  他不信知院阿来会一直甘居于人下,只要阿来有这颗心思,就能为他所用。
  若是二王子真的冲到御驾军前,取了永安帝首级,那么瓦剌将来的皇帝就是二王子。
  如此大的功劳,谁敢不敬佩?纵是阿来将来想行事,也办不到。
  方思义听完韩辰的话后,瞬间了解。遂重重地点下头,“在下知道,定不负都督所托。”
  ……
  知院阿来听完方思义的话后,沉吟了起来。
  韩辰确实猜中了他的心思,他的确不甘居于人下!
  只是,他如何敢相信韩辰?只怕他兵至大同之时,就是韩辰衔尾掩杀之日。
  “若知院愿出兵,我家都督愿按兵不动!”方思义拱手道。
  他派兵去大同,韩辰按兵不动,待他取下大同之后,二王子这只军队就如同孤旅,深陷于大同和御驾大军之间。
  到那时,前是强敌,后无援兵。
  二王子只有死路一条。
  “到时,大同将如何?”知院阿来问道。
  “大同乃我大梁国土,岂容外族染指?”方思义冷冷一笑,“纵是知院取了大同,焉知能不能守住?”
  “此一战,瓦刺已输。知院心知肚明!”
  知院阿来呵呵一笑,“你家皇帝御驾就在,怎会说瓦剌已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