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节
作者:孟姜      更新:2023-04-20 08:33      字数:1577
  而且,朝中到现在还在因为到底要不要用九边交换永安帝而争吵不休。
  他更是一时片刻也不能放松。
  就这样,瓦剌一次一次往京中派出使者,而京中一次又一次地以没有商议好来推诿。
  等到消息传到瓦剌汗庭之时,十月都要过完了。
  一场又一场的秋雨,宣告着九边马上就要进入寒冷的冬季。
  永安帝与大皇子和二皇子被困在怀来,心一天比一天凉。
  被俘半个月,京中没有半点消息传来。
  这个没消息,就是最坏的消息。
  就在这时,原内阁首辅周洪上书,极力反对迁都,要求坚守京师,并请求各地勤王,求调河南、山东等地入京防卫。汉王与周王采纳了他的意见,调通州仓库的粮食入京,京师兵精粮足,人心稍安。
  而后,都察院右都御史谢仁行上书,请求诛杀固安伯与宣府巡抚刘昌嗣全族。奏折中,附了山东臬台陆离的疏本。
  陆离在疏本中称,此次宣大粮价疯涨,便是因宣府巡府刘昌嗣之故。并称,不杀此獠不足以平九边民愤。
  看到陆离的奏疏,汉王气愤异常。
  又有人上表,称刘昌嗣之子在公开场合侮辱太祖。
  先父被辱,汉王放声悲哭。自称有罪,欲背荆去太庙请罪,被大臣们死死拉住。
  此时,先内阁首辅周洪排众而出,力请汉王登基。
  汉王大怒,拔出身边侍卫的宝剑欲杀周洪……
  周王抢步上前,死死抓住宝剑,顾不得剑锋割其手。
  而后,周王跪下,口中道:“国不可一日无主,二哥,为了江山社稷,为了大梁,为了天下百姓,你就做了国主吧?”
  汉王不从,一脚踹到周王胸口。
  消息传到宫内,袁皇后与袁雪曼如坠冰窖。
  这世上,岂有弟弟做了皇帝还能容忍嫂子呆在宫中的道理?
  袁皇后越想越怕,忍不住起身骂道:“当然我怎么就没看出他是个无情无义的白眼狼?早知道这样,就该把他的儿子和周王的儿子一起弄死!”
  第324章立太上皇
  不管袁皇后与袁雪曼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后宫中永远没办法干预到朝政中的。
  除非是像武则天那样的女人。
  可是这样的女人,几千来也不过是出了那么一个。
  袁皇后再厉害,她的手也伸不到朝堂上去。
  她没有办法,只得用自己的私财去赎永安帝。
  在她想来,若是实在没办法赎回永安帝,就把大皇子或是二皇子随便赎一个回来。
  只要皇子们回来了,她这个做嫡母的,就是正正当当的太后。
  然而,她的这个主意还不来及实施,就被周洪给骂得个狗血淋头。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大臣能为国尽忠,天子因何不可?”
  对啊,你们要求我们大臣为国尽忠,可是论到自己了,为什么就不能尽忠了呢?
  忠臣忠臣,自主只有忠臣而无忠主吗?
  袁皇后没想到自己的这个举动竟然引来如此大的口舌,只气得心疼肝裂。
  袁雪曼更是毫无办法。
  她一个内宅女子,手中没有军队,也没大臣的支持,能起什么作用?
  更何况,她现在的身份也极为尴尬。
  一场御驾亲征,居然换来了这样的结局,这是任谁都没有想到的。
  如果永安帝回不来,她又算个什么身份?
  袁雪曼此时后悔极了,为什么当初要答应袁皇后的请求入宫呢?
  如果她不入宫,说不定现在为韩辰谋划的人就是她,而不是那个只懂得躲在韩辰身后的风重华。
  只可惜,现在后悔已晚了。
  京中的形势一日比一日严峻,如果永安帝真回不来了,不仅袁皇后会倒霉,她也会跟着一起倒霉。
  袁皇后好歹还有一个皇后的名份在,汉王不敢把她怎么样,自己呢?
  尤其是周王,周王与袁家有杀妻杀子之仇!
  现在定国公徐晃也废了,她与袁皇后还能依仗什么人?武定候吗?只怕这个人遇到危险时跑得比谁都快。
  袁雪曼这边起了后悔之心,风重华在宣府也同时起了疑心。
  她的身体到底出了什么事?为什么太医每次诊脉时神情都很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