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节
作者:沉云香      更新:2023-04-20 21:57      字数:4479
  何兴国会意,从怀里取出一个精致的木盒,打开后,从中拿出一卷金黄色的布帛,布帛上绣有龙的图案。
  “曹严,接旨。”
  何兴国的声音很冷淡,但听在曹严的耳朵里,却无异于是晴天霹雳。他猛地站起,显然猜到了什么,脸上的惧意越来越浓重,最后在何兴国注视下,脸色苍白的跪了下去。
  雍和帝很生气,人在生气的时候写的话,自然不会多么好听或者委婉。所以这道圣旨,曹严听得很煎熬。
  以至于何兴国念到“钦此”的时候,曹严整个人都软了,像是漏了气一般,瘫软在了雪地之上。
  圣旨的内容并不复杂,曹严被罢黜了,并且要接受调查。
  尽管目前为止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曹严直接参与了施五等人私征徭役、私开矿脉的案子,但施五毕竟是曹严的女婿,且又是曹严治下的交合县的县丞,自己治下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无论是否与他有关,他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曹严被带走了。
  被带走的还有曹东山,以及参与围城的那四个副将。
  鉴于曹严太胖了,骑不了马,何兴国便给他要了辆马车。其余等人,则是骑马。
  州兵在昨天已经退兵,单同甫他们必须在州兵回到前庭之前,抵达前庭,然后趁着前庭这边还没准备,来个突然袭击,彻查往来居。
  望着他们的车马队伍离开,李二冷笑了一声,“这曹严平时不是挺目中无人的吗?怎么这次连个屁都不放一个?”
  李文柏无奈地摇了摇头,笑道:“三位大人可是带着圣旨来的。他曹严就算有屁,那也得憋着。哪里还敢说半个不字?”
  州兵退去后,连续被围了十多天的交合县城,终于重新打开了东西两个城门。
  像是坐牢一样困在城里困了十多天的百姓们,像是重新呼吸到了自由的空气,街道上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探亲访友的、出城做买卖的,络绎不绝。
  以工代赈的民工们又重新集合起来,按照原先的计划,分配到每个地方,修路的修路,修城墙的修城墙。
  在经过州兵围城的事后,李文柏在百姓们心中的地位,越发高了起来。能把五千州兵都给逼退,咱们县令还不够厉害吗?简直是史无前例好吗?李文柏一时声望空前。
  曹严被带走后,李文柏的生活变得几位悠闲起来,整日里也没什么事,偶尔处理几桩小打小闹的案子,也就无所事事了。
  之前还有刘安陪他一起下下棋,喝喝茶聊聊天,现在刘安跟着单同甫去了前庭配合调查往来居的案子后,李文柏连下棋聊天的人都没了。
  纪永宁虽然留在了交合县,但他基本上天天都在处理案件交接的事情,偶尔闲暇,则是在大街小巷里走访着,显然是替雍和帝体察民情来了。故而与李文柏的接触比较少。
  日子就这么过了半个月。
  有一天,单同甫等人回来的消息传到了县衙。
  当李文柏见到单同甫等人的时候,曹严和曹东山已经被锁在囚笼里了。
  去前庭的时候,曹严还是坐的马车,那是他虽然被罢了官,却并非有罪之人,如今回到交合之时,他却已经四肢拷着锁链,关在了囚笼里。
  曹严身份特殊,被如此对待,可见单同甫和何兴国等人在前庭收获很大,必定是掌握了足够的证据。
  李文柏不得不承认,单同甫三人不愧是御史台、大理寺和刑部出来的,三司会审的破案速度,就是快。去掉交合前庭来回路上的时间,他们也就用了十天不到,就将前庭往来居的底子摸清,定了曹严的罪。
  单同甫三人是带着雍和帝的圣旨而来,如今案子了结,便不打算在交合县久留。
  有始有终,李文柏又请了三位大人以及众大内侍卫吃了一顿。这次不是在县衙,而是在县城的酒楼里。
  酒宴上,李文柏主动问起了往来居的情况。单同甫三人也不对李文柏有什么隐瞒,将前庭的调查结果大致说了一下。
  原来往来居确实是一个情报机构,除了搜集情报,还在暗地里经营着刺杀、行贿、与匈奴通商的勾当。整个西州有一个商行,而往来居,正是这个商行的中心。整个西州所有的商业往来,都要经过往来居。
  而往来居的董掌柜并非往来居的东家,往来居真正的东家,正是曹严。而曹东山,正是曹严和往来居董掌柜的联系的中间人。
  曹严原本的计划,是想让施五在交合县私开矿脉,将挖出的铜矿石、铁矿石等,经由往来居的商道,卖给匈奴,以此牟获巨利。
  同时,他们在查往来居之时,也连带发现了曹严在治理西州这十年里,干过的几桩丑事。
  “曹严这十年间,到底还干过哪些肮脏勾当,我们不便多查。我等还要急着回京复命,西州这边的事,恐怕只有由下一任西州刺史上任后,再慢慢查了。”单同甫有些感慨地说着,看了看李文柏,突然调笑道:
  “说不定,西州这个烂摊子,指不定还是你收拾。”
  李文柏听出了单同甫话中的意思,谦虚了两句,心中约莫,这仕途刺史不敢说,约莫是可以做到长史的。
  一顿酒宴过后,三位大人从县衙大牢里,提出了施五和蒋勇,连同曹严和曹东山,以及往来居带来的董掌柜,还有两个刺史府的副将,一起押往了京都。
  李文柏亲自送到了城门口。
  临走时,纪永宁突然对李文柏说道:“冠玉,交合县的百姓对你很是爱戴,你到任交合后,所做的事情,本官都有所耳闻。你的爱民之心,本官也感同身受。望你能持之以恒,莫要辜负了陛下对你的期许。”
  纪永宁在交合县待了半个月,从百姓的口中了解到了不少李文柏的事情,从以工代赈、到县衙上的一番慷慨陈词,一十二村百姓送上万民血书,到解救被抓的民夫,再到捉拿施五、蒋勇等人下狱,最后是逼退五千州兵。
  可以说,李文柏的形象,已经符合交合百姓对父母官的所有期许。
  了解得越深,纪永宁便越能感受到百姓们对李文柏的敬佩和感恩,同时也明白李文柏这几个月的艰难。
  最让纪永宁动容的,是李文柏在工地上对磕头道谢的百姓们说的那番话,很是欣慰地拍了拍李文柏的肩膀,道:“以前我一直以为,你李冠玉一个商贾出身的,做了官能有多大作为。看来,是我小瞧你了。冠玉,交合有你,是交合之福。”
  李文柏没想到纪永宁居然打探到了这么多,同时对于他能如此坦诚地说这么多,也感到有些惊讶。
  听到纪永宁最后的一段话,李文柏回想起当初跪在他面前的老弱妇女,想起他们眼中的沧桑、无助还有感激,心绪便有些复杂难明。
  自己做了这么多,应该没有辜负他们当初那一跪,没有辜负当初那三声“青天大老爷”吧?
  第141章 一个考验
  单同甫等人走了, 带走了令西州百姓深恶痛绝的曹严、施五等罪人。
  前庭刺史府没了刺史, 暂时由长史刘安代掌前庭事务。这是单同甫等人的意思, 无论是刺史府, 还是前庭的官场, 都没人敢反对。
  刘安知道自己在前庭官场不受待见,所以哪怕自己代掌前庭事务,也没有生出和别人分庭抗礼的心思。刘安和前庭的曹严残余势力, 基本上是处于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
  曹严、施五被抓走了, 但三子还是逍遥法外。
  所以李文柏很小心,没什么事, 基本不出门。事实上,他确实很闲。
  生死仇敌突然倒下了, 李文柏居然生出了一种寂寞的情绪来。
  对此, 他只能表示无奈。无论是在大齐还是后世,寂寞这种东西,总是挡不住的。
  在施五被抓之后,钱楷就带着小妻子搬出了衙门。
  现在整个衙门, 只剩下了李文柏和李成、李二以及几个轮值的护卫。李文柏又是个没有家室的,所以有时候站在庭院落满雪的水缸边, 那背影在李成和李二看来, 越发显得孤独寂寞。
  李成和李二总是在想,大齐男子在李文柏这个年纪,基本都成家了,快的, 连孩子都能背两首诗了。而自家大人,却到现在还是孑然一身。
  半个月后,除夕如期而至。
  即便是在交合这样偏僻的地方,到了除夕,年味也一点不比外面淡。家家张灯结彩,县城西市口,照例举行了几场壮观的祭祖大典,摆满了刚被宰杀的牛羊和鱼肉,各族的族人围在各自的祭坛边,焚香叩拜,好不热闹。
  李成和李二两人,一大早便叫来了一帮兄弟,将县衙里里外外,都打扫清理了一遍。
  李文柏拿着桃木板,在上面写上“神荼”“郁垒”二□□字,然后挂在门上。
  这便是桃符。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李文柏望着两块桃木板,低声呢喃着。
  不知不觉,到交合已经三个月了。此刻京都想必更加热闹吧。小环儿不知道怎么样了,过得还好吗?
  除夕夜的团圆饭,自有李成李二等人张罗,李文柏独自一人坐在熟悉的庭院里,看着天边的闪闪星光,陷入了沉思。
  这一坐,便是一个多时辰。
  等到有人叫唤,李文柏才悠悠醒来。
  “大人,周氏求见。”
  李文柏点点头,“让她进来吧。”
  自从上次周舞替钱德兴求情后,李文柏就一直没再见到过她。
  想到钱德兴的罪行,李文柏也曾向纪永宁隐晦地提了提,对方没有做出什么反应,也不可能做出什么反应。
  李文柏也不好多说什么,他能做的只有这些,钱德兴自己作恶,真要是获罪处死,也怨不得任何人。
  “大人,民女来向大人拜年。”
  周舞来了,站在庭院里,朝着李文柏盈盈行了个礼。
  “嗯。”李文柏点点头,“大过年的,就不必拘礼了。”
  周舞的脸色不错,但身形略微消瘦了些。其中原因,李文柏自然清楚,却也帮不上什么忙。
  周舞确实是来拜年的,送了一竹篮的鱼,还有一笼子的鸡。钱德兴的钱都在她那,严格来说,她确实是个富婆。
  待了没多久,周舞便走了。
  由始至终,两人都没有提过钱德兴。
  望着周舞离去的背影,李文柏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没有说什么。
  周舞走后没过多久,钱楷带着一大家子的人,也过来拜年了。
  钱楷就没像周舞这么阔绰了,只是送了些腌好的肉。李文柏倒是没介意这么多,除夕夜也不摆什么官架子,和钱楷一家子唠了会儿家常。
  见到李文柏,钱楷也是感慨良多,想当初他对李文柏相当不看好,总觉得李文柏会在与施五的争斗中残败。却没想到,李文柏居然在州兵围城的时候,来了个釜底抽薪。搬出了御史台、大理寺和刑部三司会审,不仅逼退了州兵,还把曹严给带走了。
  现如今的李文柏,可以说是钱楷这辈子最佩服的人了。
  李文柏不知道钱楷在心里想了这么多,看着人家这一家子人,李文柏难免触景生情,心中有些落寞,但脸上还是认真应对着钱楷一家。
  钱楷一家走后,李二和众兄弟已经将酒菜备齐,摆了整整四大桌子。
  在李文柏的要求下,李二把那五十名悍卒护卫,一起叫到了县衙。一大帮子的汉子,齐聚在县衙的院落里。
  “大人说了,今日是除夕,大家不必介怀尊卑身份,大口喝酒,大块吃肉便是。”李二拿起酒碗,朝着众兄弟喊道。
  李文柏笑着看着畅快淋漓喝酒、吃肉、行酒令的众兵卒们,心中也跟着高兴。
  当初这五十护卫,跟着自己从京都千里迢迢来到交合,同生共死三个月,他早已将他们当做是自家弟兄。如今能再次齐聚一堂,不得不说是阖家团圆了。
  至此,李文柏才感受到一种浓浓的年味。
  ……
  一个月后,是春分。
  这一天的太阳很大,庭院里传来水流的声音,那是雪化了。
  打开窗,有微风拂过,带着桃花和西府海棠的香气。
  李文柏知道,交合的冬天,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