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高远山回忆往事 李文化唏嘘不已
作者:独眼河马      更新:2023-04-21 07:34      字数:2607
  行走了一个小时左右,两个人终于看到了一户人家,几间低矮的茅屋,篱笆门敞着,两个人还没有走到跟前,只见从篱笆门内窜出一条黑白相间的狗来,它来势汹汹,好一阵狂吠。
  狗的叫声引来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汉。他走出篱笆门,手里面拿着几根竹篾和一把篾刀。他的手指头上缠着几块布,没有缠布的手指头上有一些裂口,指甲是秃的。
  李文化走上前去:“请问老大爷,这里就是刘家沟吗?”
  “刘家沟?你们还得走两里地。”
  敢情这是一家单门独户。
  “老大爷,我们能不能跟您打听一点事情?”
  老人迟疑片刻,道:“啥事?”
  “请问老人家,刘家沟有没有一个歪脖子的后生?”
  “有一个。”
  “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你们打听这个作甚?你们是——?”
  “我是镇公安分局的,我叫李文化,这位是区公安局的水队长。”
  “他姓高,叫高大松。他是我的堂侄。你们找他有什么事情吗?”
  既然高大松是老人的堂侄,老人一定知道一些情况。
  “老人家,您抽烟吗?”李文化从口袋里面掏出一包香烟。
  “我抽旱烟,你们这种烟,我抽不来。走,到院子里面坐下来说。”
  茅屋的墙上挂着一些竹篮子和竹筐,茅屋门口放着几十根毛竹,旁边放着一摊加工好的竹篾和一个竹椅子。
  老人进屋拿来了两把竹椅子和一根长烟枪,烟枪上面挂着一个小布袋子。他推开了李文化递给他的香烟。
  三人坐下,老人将烟枪放进布袋子,摁了一锅烟丝,用火柴点着了。
  “公安同志,你们问吧!”
  “东门镇的高德顺,您认识吗?”
  老人抬头望了望李文化和水队长,一时语塞。
  “老人家,有什么不方便说的吗?”
  老人只顾“吧嗒吧嗒”地抽烟?沉思良久。
  “这几天,在东门镇发生了一起惊天动地的大事,您可能听说了吧?”
  “什么大事,我有些日子没有到街上去了。”
  “高德顺已经失踪了三个多月了。”
  “失踪了三个多月?怪不得我有些日子没见到他呢!他是不是出事了?”
  “有人在泰山禅院的舍利塔里面发现了高德顺的尸体。”
  “还真是一件大事。我明白了,你们问吧!只要是我知道的。”
  刘家沟之行,一开始就很顺利,有些事情,如果你不去做,那么,这件事情只能在河对面,就像一本书一样,你不去翻阅,你就永远不会知道书上写的是什么内容。刑侦工作者所做的事情,可以用这样两句话来概括,“到河的那边去,那边有更广阔的天地。”“打开所有的书,只要是放在你面前的书,还包括你的视力能够看到的书。”因为线索不在河的这边,就在河的那边,所有的线索都在生活这本书里。
  “老人家,您,怎么称呼啊!”出于礼貌,也为了拉近距离,至少要知道对方姓甚名谁吧。
  “我姓高,这里的人都叫我高远山。”
  “您今年高寿了。”
  “虚度七十有三。”
  李文化环视四周:“就您一个人在家啊?”
  “老伴几年前去世了,三个女儿,都出嫁了。”
  “您一个人,不孤单吗?”
  “我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住习惯了。平时编一点竹篮竹筐,隔一段时间到街上去卖一次。”
  “生活还过得去吗?”李文化看见:老人右手的大拇指上渗出了一点血,他的鼻孔的下方缀着一点不甚明显的分泌物,尽管老人不时用棉衣袖抹一下,但那里始终都有一点分泌物。老人的棉衣上打着一些补丁。
  “一个人,怎么都好弄。”
  “高大爷,您认识高德顺吗?”
  老人沉默片刻之后,猛吸了几口烟,道:“既然人已经死了,我就不藏着掖着了。”
  “大爷。您跟我们说说。”
  “高德顺应该姓蔡。”
  “姓蔡?”李文化颇感意外。
  “对,她娘是我们刘家沟的人。和我一个姓。”
  “是不是叫高云妹。”
  “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我们听了一些传闻,这个传闻和蔡家有关。”
  “没错,算起来,我应该叫她姑太。这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她因为长得很漂亮,被蔡老爷看中了,便纳进蔡家做了第九房姨太太。婚后不久,蔡老爷死了,当时,云妹才十五六岁。一年以后,朝廷在东门镇的北街竖起了一座贞洁牌坊,云妹被永远留在了蔡家大院,谁知道,过不多久,云妹怀孕了。”
  “男人是谁?”
  “云妹不说,谁也不知道。那年冬天,云妹为掩蔡家人的耳目,回娘家住了一段时间,不久生下一个男孩子。”
  “就是高德顺吗?”
  “不错,就是高德顺。云妹生下孩子以后就回蔡家去了,不曾想,这件事情被蔡家人知道了,后来,族长也知道了,便将云妹关进了北楼,同时派人到刘家沟来寻小孩。”老人又装了一锅烟。水队长按着了打火机,将烟锅点着了。
  “后来呢?”
  “一个下人连夜赶到刘家沟报信——她是刘家沟人,和云妹家沾亲带故,云妹她娘就把德顺转移走了。”
  “转移到什么地方去了?”
  “送给了省城一个户人家,这户人家无儿无女。”
  “后来呢?”李文化关心的是“后来”。
  “后来,云妹上吊死了,有一回,云妹她娘到省城去看德顺,这户人家已经搬走了,从此便没有了他的消息。”
  “后来,高德顺托人给云妹的娘送来了几十两银子,一共送了两次。当时,并不知道高德顺做了太监。”
  “一九一一年底,一个三十几岁的人找到了刘家沟,见到了云妹她娘。”
  “他就是高德顺吗?”
  “不错,他就是高德顺,他拿出了一块红布,上面写着一个人的生辰八字。云妹她娘将孩子送人的时候,在衣服的口袋里面缝了一块红布。”
  “他在刘家沟住了一段时间,在此期间,他为云妹重新选了一块墓地,竖了一块墓碑。云妹的墓地就在附近。”
  “之后,高德顺在东门镇买了一个院子,就在油坊巷,那里原来是蔡家的房子。”
  “高大松和高德顺是什么关系?”这才是李文化此行的主要目的。
  “按辈分算,高大松是高德顺的侄子,云妹她娘在世的时候,担心外孙子日后孤单无依,就把最小的重孙子过继给高德顺做儿子。”
  原来是这么回事情。
  “既然是合法的收养关系,为什么要藏着掖着呢?镇上的人,连左邻右舍都不知道。”
  “高德顺过去是一个太监,他怕镇上的人知道他的底细,你们在街上问一问,高德顺从来不和任何人说话,他那副样子,特别是他那个腔调,太熟悉的人会看出底细来。”
  “我们听说,他经常到泰山禅院去烧香拜佛,而且只拜观音菩萨,这是为什么呢?”
  “云妹她娘跟高德顺说过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是,云妹怀孕以后,云妹她娘想让云妹把孩子打掉,如果让蔡家人知道,那就是死路一条。可云妹死活不答应,自己到人世间来一遭,一个女人不生一个孩子,那不是白活了吗?她最后还是把孩子生下来了。第二件事情是,云妹她娘经常到泰山禅院去跪拜观音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