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继续追踪
作者:独眼河马      更新:2023-04-21 07:34      字数:2449
  “她叫什么名字?”
  “她叫林静。”
  “另一个女知青呢?”
  “另一个女知青叫卞寄秋。”
  “这个叫卞寄秋的女知青是什么时候离开田家堡的呢?”
  “她是今年春天回城的。”
  “今年春天?”欧阳平的心里面像被谁扔进了一块小石头,出现了些微的波动。在此之前,还没有任何一个信息让欧阳平波动过。
  “不错,是春天。”
  “你能想起具体时间吗?”
  “具体时间?好像是庙会之前。”
  庙会之前,就是三月二十八之前,死者的死亡时间在十个月左右,这个时间和卞寄秋离开田家堡的时间差不多。
  “我之所以没有把她们列在这个名单里面,是因为她们已经不怎么下地干活了,早两年,她们还不错,一直表现很好,自从知青开始回城以后,她们就不怎么参加生产劳动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其实,农活也不指望它们,——她们也干不了什么。”
  “有人看到卞寄秋离开田家堡吗?或者有人来接她吗?”
  “不知道,她回城的事情,我也是听人说的。”
  “听谁说的呢?”
  “不知道,其实也用不着听谁说,人影子不见帽顶子,不就是回城去了吗?”
  “你看看这几张照片。”欧阳平将几张照片递给了田队长。“田队长接过照片,逐一看了一遍:”前天下午,你们在情理现场的时候,我就在跟前,如果是咱们田家堡的人,我应该能认出来,但尸首腐烂的很厉害——脸已经不成样子了。看头发,好像很长。我们田家堡的女孩子,头发没有特别长的。“”那么,卞寄秋呢?她的头发长不长?“大家都知道,欧阳平是最善于从一些不起眼的生活细节中捕捉有效信息的。
  “卞寄秋是短发——比一般人要长。”
  “到什么地方?”
  “最多到肩膀上。”
  “是扎起来还是散开的呢?”
  “短发怎么系啊!不过卞寄秋的头发很好看,咱们田家堡的姑娘,没有不羡慕的。”
  “怎么个好看法?”
  “又黑又密。”
  “卞寄秋的身高是多少?”
  “和我差不多。”
  “你的身高是多少?”
  “一米六七——往上走一点。”
  欧阳平的心里咯噔了一下,他的眼睛不约而同地和小曹交汇在一起。
  欧阳平之所以抓住女知青卞寄秋不撒手,是因为知识青年在职业上具有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插队知青”,不是伟大的时代,是绝对发明不出这种特殊的职业的。文革后期,有相当一部分知青完全脱离了地方的监管——他们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来去自如,在当地人的记忆里面,这些人是属于来无影去无踪的一类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卞寄秋是今年春天回城的。不管是哪一个知青,他们有相当一部分时间是生活在真空里面的,有真空的存在,那么,在田家堡人的记忆中,就一定有空白。欧阳平想知道这些空白的后面有些什么东西。
  “卞寄秋家在哪里?回城之后,在什么单位工作?”
  “这我们不知道。这些知青,说走就走,林静是昨天早上走的,他爹来接她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在这之前,谁也不知道,谁都没有想到,她爹是部队的大首长。怪不得我们公社的彭书记想让林静做彭家的儿媳妇,她不愿意呢?”
  欧阳平知道,当时,有不少插队知青,前途无望,家里面有没有什么背景,就糊里糊涂地在农村寻找自己的归宿。
  “没有人知道林静的父亲原来是部队干部吗?”
  “林静从来不提自己的父母,她到我们田家堡的时候,他父亲在在干校劳动改造呢?如果她们不劳动改造,林静也不会跑到咱们田家堡来。”
  “卞寄秋的父母是干什么的呢?”
  “卞寄秋的父母,我们倒是知道一些,她父亲是大学的教授,母亲是中学教师,听说,卞寄秋的父亲被打成了现行****其它情况,我们不知道,卞寄秋从来不提。”
  “在田家堡,卞寄秋有没有特别亲近的人或者人家呢?”
  “这个小姑娘很乖巧,见人便笑,话不多,但没有见她和哪家特别亲近。”
  “卞寄秋长相如何?”
  “好看,就想画上面的仙女,皮肤白白的,长着一双水灵灵的丹凤眼。”
  “田家堡有没有人知道卞寄秋的去向呢?”
  “没有,你们想啊!如果有的话,大伙儿不都知道了吗?咱们向下人,有事没事,总爱说一些张家长李家短的事情。”
  “卞寄秋的父母到田家堡来过吗?”
  “没有,从来没有来过——她父母来过不少信,时不时寄一些东西来,不过,卞寄秋倒是经常回去——奇怪的是,她每次回去,当天就回来——我们估计她是去看他爸爸。哦,对了,去年冬天——在春节之前,来过一个五十几岁的女人,卞寄秋说是她妈妈的朋友——或者是同事。姓武——卞寄秋喊她武老师,武老师带了一些东西,住了一个晚上就走了。”
  小曹放下钢笔,走出房门,欧阳平不知道她要干什么。
  一转眼的功夫,小曹回来了,手指间捏着一张信纸。
  “小曹,这是什么?”
  “信纸。”
  “哪来的?”
  “我刚才打扫卫生的时候,从床底下扫出来的。”
  “是哪一张床底下?”田队长问。
  “是我昨天晚上睡的床。”
  “我是问是靠西墙的哪张床,还是靠窗户跟前的这张床?”
  “是里面那张床。”
  “那就是卞寄秋落下的信。”
  “小曹,快打开来看看。”
  小曹用笔拨去信纸上两颗老鼠屎,如何将信展开,欧阳平站起身,走到小曹的后面。
  信一共有两张纸,内容如下(摘录):“寄秋儿,你好!”
  这是称谓,信果然是卞寄秋的。
  “爸爸和妈妈的身体都很好,女儿不必牵挂,自从参加劳动以后,爸爸的身体反而好了许多,饭也吃得香了,觉也睡得踏实了。老毛病也好了许多。倒是女儿孤身一人,爸爸很不放心,你妈妈更是放心不下,只要你好,我们就好。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以后,要少到爸爸这里来,这里的环境不适合你。
  这是信的开头,从文字上看,爸爸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不过要是听了田队长的话,诸位就不会这么认为了。
  “卞寄秋的父亲在四十岁才生下她,我估算,应该有六十几岁了。”
  一个六十几岁的老人,参加所谓的“劳动”,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身心的双重煎熬,诸君应该能体会到。字里行间,我们也能感受到这位父亲的痛苦、悲哀和无奈。
  “上帝在创造人类的时候,同时创造了幸福和痛苦。幸福对我们来讲,有时候,不一定是一件好事,痛苦,有时候,未必是一件坏事。好在,冬天已经来了,春天就不会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