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一条青鱼
作者:独眼河马      更新:2023-04-21 07:35      字数:2474
  “她是什么时候知道这件怀孕的呢?”
  “就在林静离开后——就在十六号。她变得焦躁不安,到祠堂以后,我才知道我的担心不是多余的。”马主任又打住了。
  “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赶到祠堂的时候,她已经收拾好书包,正准备锁门走人。”
  “她要去干什么?”
  “她说她已经等不及了,她快要发疯了。”
  “等不及——是什么意思?”
  “我不是托田部长帮她弄一个回城的名额吗?眼看知青招工的名额就要下来了。可她却说等不及了。”
  “她到底要去做什么?”
  “他要让我付出代价,让我名义扫地,让田家堡人看看我的嘴脸。之前,她也跟我说过这样的话,但我都没有放在心上。我以为她只是说说而已。”
  “为什么这么肯定?”
  “她出生在书香世家,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是中学教师,她不会把这件事情说出去的,她要是想说的话,第一个要说的人就是林姑娘。可我从林姑娘对我的态度上能看出来,林姑娘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情。”
  马主任抓住了卞寄秋的软肋。
  “接着讲。”
  “她精神上已经出问题了,她心里难受,又不能说出来,憋在心里,再加上她父母先后出事。”
  这大概就是同志们想象中的痛苦挣扎。人内心的痛苦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如果找不到发泄的渠道,精神上确实会出问题,卞寄秋的母亲在发病之前就有比较严重的精神忧郁症,这对卞寄秋虽然谈不上什么遗传,至少有一种心理上的暗示。所以,马主任说卞寄秋精神上有问题,应该是有根据的。
  欧阳平在笔记本上写了两个字“父母”,并在“父母”后面打了一个问号。然后道:“马主任,接着讲。”
  “她以前也说过狠话,但从没有说过那么很、那么绝望的话。”
  “十六号的晚上,卞寄秋说了什么绝望的狠话?”
  “她说她就是把自己毁了,也要和让我颜面扫地。”
  欧阳平能想象的出卞寄秋当时的心境。
  “她突然发疯似地冲出房门,我一把抱住了她的腰,我本来不想对她下手,我知道她很可怜。”
  可耻啊!“可怜”,马主任的嘴巴里面竟然还会蹦出这两个字来。真是胜于无耻之尤。
  “她突然喊出声来。我没有办法,就捂住了她的嘴巴,她拼命挣扎,我就把她摁到在地上——”
  “说啊!”
  “我用左手掐住了她的脖子——”
  欧阳平等人,四双眼睛怒目而视:马迎美嘴丫上挂着一点口水,面目狰狞之极,眼睛里面满含凶光。
  “我把她拖到床跟前——”
  “说!”
  “我——我用被子捂住了她的脑袋——”
  马主任一会儿挤一点牙膏,一会儿挤一点牙膏,思维出现了间歇性的短路。
  “你前面交代的一只不错,怎么到关键的地方就卡壳了呢?”
  “我将整个身体压——压了上去。”
  “卞寄秋没有哀求吗?”
  “哀求了——看她的眼神,应该是哀求了,但这时候,我已经控制不住自己了。”
  “你是不是早就想好了要对卞寄秋下手?”
  “是的,我确实早就想下手了,但一直不忍心下手,如果她不逼我,我还是不会下手,我已经找过田部长,我想,等她拿到知青招工的名额,再找一个地方把肚子里面的小孩处理一下,就不会再有什么事情了。没有想到她连这一点时间也不肯给我。”
  “卞寄秋喊叫,你难道就不怕田铁匠听见吗?”
  “田铁匠到老二家喝酒去了。一时半会不会回来——他是一个馋酒的人,一见到酒就不要命了。”
  “继续。”
  “我把她压——压在身底下,足足压——压了三四分钟,看她的身子慢慢软了,不动了。”
  “我——我试了试她的呼吸,搭了搭她的脉,她已经死了。”
  “我关上灯。锁上门。”
  “尸体是什么时候处理的呢?”
  “我回去拿了一把锯子、斧头和菜刀。”
  欧阳平的分析没有错,从尸体切口的整齐程度看,分解尸体的主要工具就是锯子。
  “你老婆孩子没有看见吗?”
  “他们都在老二家吃寿面、拜寿呢?”
  “尸体是在卞寄秋的房间里面处理的吗?”欧阳平明知故问。
  “我把她的尸体弄到祠堂的后院。”
  “是不是放花轿的那间房子?”
  “是啊!你们——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马迎美睁大了眼睛。
  “李文化,把东西拿给他看。”
  李文化从包里面掏出一个纸包,打开纸包,然后走到马迎美的面前:“马主任,你仔细看一看——好好看一看——”
  “马迎美,你看清楚了吗?”欧阳平道。
  “看清楚了——但不知道这个东西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李文化回到座位上。
  “我们在花轿上的一朵纸花上发现了这几缕头发。”
  马迎美的脸色更加灰暗。睁大的眼睛一下子闭合起来,就像一只即将一命呜呼的麻雀一样——小黑豆似的眼睛一下子合上了。
  “你为什么要把卞寄秋的头发剪下一大截呢?”
  “我——我想,卞姑娘的头发太明显了,在我们瓢儿井,没有人剪这种头发,如果卞姑娘的尸体万一被人发现,你们做梦也不会想到死者就是卞姑娘。”
  “为什么?”
  “你们会以为此人的头发一定很长——所以,你们不可能想到死者就是卞姑娘。”
  同志们最初的判断是正确的。
  “你为什么要将卞寄秋的尸体分成三部分呢?”
  “我一个人弄不动,也没有这么大的口袋。”
  “分开以后,你就能弄动了吗?”
  “我来回弄了两趟。”
  “为什么要用麻袋和口袋装尸体呢?”
  “我担心在路上碰到人,北山附近几个村子有几个猎户——他们经常在更深人静的时候到山上去收猎物,我怕碰见他们,在我们乡下,背着口袋走夜路,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马主任,根据我们实地目测,藏尸地点,当时的水位应该在两米五左右,凭借你的水性,是如何将卞寄秋的尸体埋在淤泥下面去的呢?”欧阳平始终没有忘记马二春。如果同志们事先没有一些思想上的准备的话,很容易被马主任的话所蒙骗。
  “当时的水位,我最清楚,大概在两米左右,田家大塘水位最高的时候是在夏天,真正上水是在清明以后,清明之前的水位大多数的年份都比较低,就是因为我水性不好,才把尸体埋在那里的。如果我水性好,我会把尸体藏在塘中央。”马主任说话滴水不漏,当然了,他是田家堡人,对田家大塘的水位是比较有发言权的,这说明同志们的分析和判断出现了一些偏差,可见生活的积累有多重要。
  欧阳平将笔记本翻到其中一页,上面写着一行字:“藏尸地点为什么会放在马老二住的小棚子附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