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事有凑巧
作者:独眼河马      更新:2023-04-21 07:35      字数:2473
  “有对面茶馆的汤由衷,赵裁缝,茶水炉的冯老太,还有孙大头他爹。”
  “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他们能说什么呢?无非是胡咧咧呗。”
  “胡咧咧?总会说些事情吧!”
  “他们都觉得陈家四小姐病得很蹊跷,陈老爷死得也很蹊跷。”
  “他们有没有说一些具体的事情呢?”
  “没有,陈家高门大院,虽然对街坊邻居都不错,但和街坊邻居来往不多,陈家发生的事情,外人怎么会晓得呢?”
  “我们听说,陈菊住过两次医院,有没有这回事情呢?”
  “不错,是有这么回事情。”
  “您亲眼见过陈菊发过病吗?”
  “见过。”
  “陈菊发病的时候是什么情形呢?”
  “有一次,我正坐在铺子里面发呆,突然听到有一个女人喊着叫着冲出巷子——就是旁边这个箱子——车婆婆指的是进入陈家的那条巷子。抬头一看,这个人就是陈家四小姐陈菊。她衣服不整,披头散发,一只脚上穿着拖鞋,另一只光着脚,”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是陈老爷过世后几个月吧!”
  “陈菊就是在这时候发病的吗?”
  “这是后来的事情,四小姐是在陈老爷过世后不久,这我记得很清楚,我的店铺正对着陈家的大门口,陈家院子里面发生的事情,我不知道,但发生在眼皮子下面的事情,我还是能记得的。”
  “陈菊冲出巷子以后呢?”
  “她见到过路的男人,不管老少,见人就拽人家的衣服,当时,街上一下子围了很多人。”
  “她为什么要拽男人呢?”
  “她是得了失心疯,这种病一发作,见到男的菊往上扑啊!”
  “后来呢?”
  “没有后来了。”
  “此话怎么讲?”
  “不一会,从巷子里面冲出三个人,把四小姐拖回了后院。”
  “哪三个人?”
  “陈梅、徐在道和罗开良。他们连抱带拖,把四小姐弄进了巷子。下午,陈家请来了医生,第二天,陈家人就把四小姐送进了青龙山精神病院。”
  欧阳平把“青龙山精神病院”写在了笔记本上。大家都明白欧阳平的意思,他想到青龙山精神病院去请教一下给陈菊看病的医生,欧阳平怀疑陈菊生病有假,如果陈菊确实是打报案电话的人的话,那么,就足于说明陈菊是一个正常人,至于她为什么要装病,其中肯定有一些复杂的原因。
  “车婆婆,陈菊有自己的家,她为什么要住在陈家老宅呢?”在欧阳平的印象中,陈家老宅好像才是陈菊的家。
  “四小姐的男人要上班,没有人照顾她,陈梅就把她接到这里来照顾——要不是陈梅照顾,四小姐的病恐怕会刚糟糕。”
  “她现在的情况怎么样?脑子还不清楚吗?”
  “每次从医院回来以后,都要好一阵子,跟我们这些人差不多,但过一段时间就不对劲了。”
  “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眼神发直,衣服穿得也不讲究了——过去,在陈家四个女儿中,就数她穿衣服最好看。”
  眼看时间不早,欧阳平结束了谈话,在车婆婆走之前,欧阳平再次叮嘱:“车婆婆,我们今天谈话的内容,您暂时不要跟任何人讲。”
  “你们放心吧!我不会乱讲的。”
  欧阳平看了看手表,又看了看小曹:“车婆婆,我们想让小曹同志在您那儿睡一个晚上。”
  “行啊!只要不嫌我,走,现在——就跟我走。”
  时间确实不早了,这时候,让小曹回家,显然是不妥当的。
  小曹搀扶着车婆婆走出了古董店。
  四个人暂时还没有睡意,他们就陈菊的话题又进行了一次比较深入的讨论——他们又嘀咕了一段时间。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陈菊应该是开启“3.28”案的钥匙,还是陈局长说得对,大家还记得吗?陈局长曾经告诫过欧阳平,千万不要将陈菊这把钥匙弄丢了。陈局长也是这么认为的。他把陈菊比喻成钥匙。可见,陈局长已经从欧阳平的汇报中看出陈菊在本案中的重要性。
  讨论的结果是:主动出击——要设法和陈菊接触一次,为了不打草惊蛇,切入方式是把陈菊当做怀疑对象,这样就不会引起凶手的怀疑了,引起凶手的警觉和恐慌是有可能,所以,和陈菊接触必须有两个前提,第一,和陈菊接触之前,必须先和陈菊的医生接触一下。第二,如果和陈菊接触,一定要辅以可操作的保护性措施。
  “二月十一号八点,欧阳平一行五人,去了青龙山精神病院。
  这次的青龙山之行,欧阳平没有惊动陈家任何一个人,只要能确定陈菊在青龙山住的院就行了,大家都知道,欧阳平他们对青龙山精神病医院比较熟悉,在上一个案子里面,同志们为了卞寄秋的案子,曾经和院长和三个专家专家接触过。
  大家还记得这四个人吗?
  对,他们分别是秦院长、季主任、高主任和包主任。
  一个小时之后,汽车在青龙山精神病院的大门口停了下来。
  大门是开着的,此时正从大门里面走出一队人来,有几个身穿白大褂的医生走在队伍前面、后面和两侧,这队人应该是病人,但从他们的表情和眼神看,应该是属于那种基本康复、即将回归家庭和社会的人。要不然,医生是不会带他们走出医院的,让他们投身大自然怀抱的。
  那是一个容易让人发疯的年代。当人们的身体和精神,特别是精神不堪重负的时候,人们就会选择这样一种方式来逃避现实。现在,社会的竞争日益加剧,加上人们的攀比和虚荣心理在作祟,人们在肉体和精神上都在遭遇空前的压力,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现在,很多人都有心理疾病,还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现在,自杀的案例越来越多,更可怕的是,这种现象,早已经在青少年蔓延开去。自从我们的教育变成应试教育以来,一共有多少学生自杀呢?大家心里都有一本账,数目是触目惊心的,中国有句俗话,好死不如赖活着,蝼蚁尚且偷生,以自杀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逃避现实,不仅仅是学生——有人会说他们心里脆弱,富士康在短短的几个月之内就有十个员工跳楼,这些人都是成年人,有的人还很优秀。电视媒体上,几乎每天都有自杀的新闻——绝大多数都是成年人。这说明人们所面临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有多大。优胜劣汰,物竞天择,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只要是有生物的地方,就会有竞争,但竞争应该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的、公平公正的、良性的竞争,而不应该是一种人为的、病态的、恶性的、违反客观规律的竞争,一个民族如果让自己陷入这样一种泥淖,那它肯定是一个愚蠢的民族。当我们看到那些被送进精神病院的人和跳楼、跳桥的人,我们还能奢谈自己的幸福吗?笔者有点离题了,让我们言归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