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模拟案情
作者:独眼河马      更新:2023-04-21 07:35      字数:2409
  “我们是公安局的。”
  “快请坐,你们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请问校长贵姓?”
  “免贵姓陶。”
  “陶校长,我们想找你们学校的学生陈小清了解一些情况。”
  “你们请等一下,我把教务主任叫来。”陶校长站在办公室的门口,大声道:“马主任,您来一下。您听见了吗?”
  “陶校长,我听见了,来了。”
  一分钟不到,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走进了办公室:“陶校长,什么事?”
  “这三位——请问怎么称呼啊!”
  “这位是我们的欧阳平科长。”小曹道。
  “马主任,欧阳科长他们想找徐小清了解情况。”
  “徐小清在高二(1)班,欧阳科长,请你们稍等片刻,我亲自去叫徐小清”掏主任冲出门外,紧接着楼梯上传来了“咚——咚——咚”的脚步声。
  十分钟左右的样子,楼梯口传来了“咚——咚——咚——”的脚步声——应该是两个人的脚步声,一个声音重一点,一个声音轻一点。
  陶校长站在门口,往楼梯口张望。
  不一会,陶校长走进办公室,随后,马主任和一个十八九岁模样的女孩子也走进了办公室。这个小女孩就是徐小请,她的手上拿着一个饭盒,另一只手上拿着一把不锈钢勺子。
  徐小清长得比她母亲还要漂亮,一米七零左右的身高,身材苗条而匀称,脸色白皙,腮若桃红,长着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全身透着一股美丽和灵气,“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说的就是这种女孩子。
  陶校长将徐小青拉到一张椅子上坐下,然后很温和地说:“徐小清,这三个公安同志要问你一些问题。只要是你知道的,不要有任何隐瞒,你是高二年级最优秀的学生,又是学生会的干部,共青团员,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陶校长,我明白您的意思,马主任也跟我说过了。我知道什么就说什么。”
  “很好!欧阳科长,你们可以开始了。”掏校长搬起一张椅子,做在了徐小清的旁边。
  小曹已经做好了记录的准备,她将笔记本放在桌上,拧开钢笔。
  “徐小清,你经常回家吗?”欧阳平和小曹坐在徐小清的对面,在欧阳平和徐小清中间横着一张办公桌。
  “我不经常回家——我已经有两个多月没有回家了,警察叔叔,是不是我家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九六六年三月二十九日——你外公陈耀祖出事的那天晚上,你还记得吗?”
  “记得——我记得很清楚——我外公是死于脑溢血。当时,我已经上床睡觉了,是登科舅舅来敲门的——他敲门的声音好吓人哦!我就和爸爸妈妈往外公家赶。”
  欧阳平暂时不想把陈耀祖的死因告诉徐小清,他只想了解徐小清的父亲徐在道在陈耀祖出事之前的活动情况。
  “你外公出事的当天晚上,是不是在你家喝酒了?”
  “不错,外公和我爸爸在一起喝的酒——有人刚送我爸爸一瓶贵州茅台。”
  这也是一个细节。
  “你爸爸舍不得喝,就把你外公请来了,是这样的吗?”
  “是我妈说,把外公喊来尝尝茅台酒。”
  “你外公喝完酒之后,是谁送你外公回家的呢?”
  “是我妈妈。”
  “你爸爸没有送你外公回家吗?”
  “没有。”
  “他一直在家吗?”
  “我妈妈走后,我爸爸也出去了。”
  欧阳平和水队长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终于问出一点东西来了——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
  “他有没有说到什么地方去了?”
  “没有。我当时正在自己的房间里面看书,后来才知道我爸爸不在家。”
  “你爸爸是什么时候回到家的呢?”
  “我妈妈回到家不久,我爸爸就回来了。”
  “不久?不久是多长时间?”
  “几分钟,十几分钟?大概吧!我也说不好。”只要不是有意注意,让徐小清说出准确的时间,这是不可能的。但将徐小清和陈菊两个人提供的时间放在一起来考虑,还是能得出一个比较清晰的时间段的。
  “徐小清,你再回忆一下,你妈妈离开家大概有多长时间?”
  “从我家到黄窑岗,单趟不到半个小时,来回不到一个小时吧。”徐小清是按照正常的情况来计算时间的,陈菊所计算的时间应该是正常情况下的时间,也许比正常情况下的时间还要长一些,因为陈菊是送喝了酒的陈耀祖回家的,速度肯定要慢一些。
  “你爸爸呢——他离开家的时间有多长——和你妈妈来开家的时间比较一下。”
  “我爸爸和我妈妈离开的时间差不多吧!我爸爸要稍微长一点点。”
  “从你家到你外公家有几条路?”
  “有两条路,一条路是走曹营关——我们到外公家都走这条路。”
  “另一条路在什么地方?”
  “另一条路在扁担巷。”
  “走扁担巷大概需要多长时间?”东门镇的巷子有很多,欧阳平对这条巷子没有什么印象。
  “不知道,没有走过。扁担巷就在曹营关附近——在曹营关西边三四百米处,我们家就住在曹营关和扁担巷之间,从我家到曹营关和扁担巷的距离差不多,我估计时间差不多。公安叔叔,我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徐小清的眉宇之间充满了焦虑之情。
  “你外公过世后的第二天早上,有两个派出所的人到陈家给你外公验尸,这件事情你还知道吗?”
  “我知道。”
  “最近,我们又研究了一下这个案子,发现里面有不少疑点,经过开棺验尸,我们在你外公的头颅里面发现了一根十二寸长的铁钉。”
  “一根十二寸长的铁钉?”徐小清平静的表情瞬间变色。焦虑的情绪之中有增添了一些恐惧和不安。
  “徐小清,你认真回忆一下,在你外公出事前后,你有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我整天埋头读书,没有发现什么异常,警察叔叔,如果我想起了什么,我就打电话给你们。”徐小清是一个非常乖巧的女孩子。
  “很好,”欧阳平从笔记本上撕下一张纸,在上面写了一个电话号码,然后交给了陶校长,“徐小清,你如果想起了什么,就跟陶校长说。”
  “我知道了。”
  “徐小清,你妈妈是什么时候生病的呢?”
  “在我外公出事以后。”
  陈菊发病的时间是在陈耀祖出事之后,是是毋庸置疑的了。关于这个问题,欧阳平至少问了三个人。欧阳平之所以反复确认陈菊发病的时间,就是要确定陈菊发病和陈耀祖遇害之间的关系。
  “你母亲陈菊生病的原因,你知道吗?”
  “具体情况,我不十分清楚,但我妈妈生病和我外公出事是有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