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深层解读
作者:独眼河马      更新:2023-04-21 07:35      字数:2413
  “无非是动动笔杆子,写一点应景的东西。”
  “听说罗馆长以前有过一支英雄牌金笔,是这样吗?”
  “不错,我过去是有一支英雄牌钢笔。”
  “你看看,是不是这种钢笔?”
  李文化站起身,从水队长手上接过钢笔,递给了罗开良。
  罗开良接过钢笔,扫了一眼:“不错,就是这种笔。”罗开良面不改色,神情自若,如果不是心理素质特别好的话,就是在装模作样。欧阳平从罗开良的脸上看不出一点不安和惊慌。
  “罗馆长,你的钢笔还在吗?”
  “在啊!怎么啦?”
  “听说你已经五六年没有随身携带那只钢笔了。”
  “那支钢笔用的时间太长了,笔头也有点粗了。所以就没有再用了。”
  “能劳烦罗馆长拿给我们看看吗?”
  “我丢在办公室的抽屉里面了。”
  “能不能请罗馆长跑一趟,我们想看一看。”
  “行啊!”
  “李文化,你和汪小引陪罗馆长走一趟。”
  欧阳平没有想到事情的结果会是这样,同志们忙乎了半天,只一小会功夫,就被罗开良简单的几句话就对付过去了。最糟糕的是,欧阳平开始怀疑自己的直觉和判断力,罗开良面对欧阳平的提问和五双深邃有力的目光,从容镇定得让人感到可怕。
  罗开良的钢笔还在,那么,同志们手上的钢笔会事谁的呢?
  同志们在陶窑里面意外发现钢笔的事情,不会有任何人知道,罗开良或许不是杀害陈耀祖的凶手,他的钢笔大概真的还在,要么就是罗开良在发现钢笔丢失之后,又准备了一支同样的钢笔,这种英雄牌金笔虽然很贵,但再卖一支,应该不是一件难事。
  四十五分钟左右的样子,李文化和汪小引推门而入。两个人的表情都有点沮丧。
  “李文化,怎么样?”欧阳平坐在床上。
  “你看——”李文化从口袋里面掏出一支钢笔。
  汪小引则往床上一躺。
  这支钢笔大半成新,为方便叙述,下称此钢笔。
  “李文化,这支钢笔确实放在罗开良办公室抽屉里面的吗?”
  “是的,是我们亲眼看见罗开良从抽屉里面拿出来的。罗开良犹都没犹豫一下,就从抽屉里面拿出了这支钢笔。”
  水队长从包里面拿出那支钢笔,为方便叙述,下称彼钢笔,两相对比,此钢笔除了大半成新之外,还有些光亮;而彼钢笔则由于氧化的时间太长,褪色太多,光泽全无。
  欧阳平拧开此钢笔的套子,笔尖比较短,笔尖中间有一点缝隙,笔头已经被磨得生出斜角,这显然是长期侧写所致。笔头也是金光灿灿的。
  “李文化,罗开良呢?”
  “罗开良直接回家去了,他好像有点不高兴。”
  “是啊!这个家伙好像有情绪。”汪小引道。
  “怎么不高兴?”
  “他说了一句很难听的话。”汪小引道。
  “什么难听的话?”
  “他说我们没事找事,照这样下去,案子永远破不了。”
  这句话真够厉害的。
  时间已过十二点,大家的肚子都饿了。
  “走,吃饭去。”欧阳平已经听到了肚子里面的“咕噜”声。
  一行人直奔东街,往曹营关方向走去。
  “科长,下面,我们怎么办?”李文化道。
  “吃过中饭以后,我们到金陵女子中学去一趟。”
  大家已经知道欧阳平想做什么了,他想找徐小清了解情况,徐在道有没有一支英雄牌金笔呢,作为女儿,徐小清应该是知道的,或许还有这样一种可能,徐小清也许知道陈家还有哪些人有这样的钢笔。
  欧阳平有一个特点,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包括一筹莫展、步履维艰的时候,他思维的触角总能一往无前——找到前进的方向。这得益于他深邃的思想和敏锐的洞察力,还得益于对案情的娴熟于心。
  五个人在公安局的大门口分手,水队长向东朝菜市口走去,其他四个人进了公安局的大门。水队长这是去区公安局开车子。大家都知道,当时,只有区公安局有汽车,公安分局没有汽车。所以,要想用汽车,必须到区公安局把车子开过来。
  一点钟左右,欧阳平一行四人走出公安局的大门。
  四个人走到煤球厂大门前的时候,水队长的汽车已经等候在那儿。水队长的手上拿着一个馒头,馒头已经吃了一小半,馒头里面夹着一块大头菜。
  “水队长,你怎么不在局里面吃饭呢?”欧阳平道,“再急,也不在乎这点时间啊!”欧阳平的言语之中还有点埋怨的味道。
  “没事,馒头咸菜,最顶饿。”水队长微笑道,“上车吧!”
  李文化换下水队长,接过方向盘。
  汽车朝长江大桥方向驶去。
  五个人在汽车上,就钢笔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讨论。
  李文化的想法,引起了欧阳平的特别注意。
  “科长,罗开良的钢笔会不会是他事先就准备好的呢?”
  “是发现自己丢了钢笔以后就准备的,还有知道我们发现钢笔以后准备的呢?”欧阳平道。
  “依我看,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事情已经过去了五六年,难道他知道此案六年以后会东窗事发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罗开良岂不成了能掐会算的神仙了。汪小引不以为然。
  “是啊!这种可能性确实很小。”小曹道。
  “罗开良肯本就不知道我们到陈家后面的事情,即使他知道我们到陈家后面去,他也不可能知道我们发现钢笔。如何准备钢笔呢?”汪小引道。
  “退一万步讲,即使罗开良知道我们发现他遗失在陶窑里面的钢笔,如何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去准备一支同样的钢笔呢?”水队长道。
  “可不是吗?找一支新钢笔倒不难,而要找到一支半成新的旧钢笔,却并非易事。”小曹道。
  “对,罗开良是不可能知道我们发现钢笔的事情的。陈家的北墙上面没有窗户,他如何能看得见呢?”汪小引道。
  “你们难道忘了。”
  “忘了什么?李文化,你有话不妨直说。”欧阳平道。
  “陈家老宅的北墙上没有窗户,但楼阁上有瞭望孔。”
  “对啊,楼阁上确实有瞭望孔。”水队长似有所悟。
  “瞭望孔?就是那九个圆孔吗?”
  “对,李文化说的对,人站在楼阁上,通过圆孔是能看到后山上的情况。”
  “如果罗开良站在楼阁上,就应该能看到我们和陶窑。”欧阳平道。
  “能看到我们是不假,但从陶窑到楼阁,距离太远,钢笔这么小巧的东西,他能看见吗?”
  欧阳平陷入沉思。
  李文化也陷入沉思。
  路两边的梧桐树和建筑物从车窗前一闪而过。大家对窗外的景物没有一点兴趣,他们在思考刚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