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4号陶窑
作者:独眼河马      更新:2023-04-21 07:35      字数:2445
  按照欧阳平和郭老的吩咐,翟所长找来了六个工人。
  二月十四号早晨八点钟,欧阳平一行十二人来到黄窑岗,走进了青花巷,六个工人的肩膀上扛着扁担、铁锹和洋镐。其中两个工人的手上拎着马灯,肩膀上背着竹筐。
  翟所长和汪小引的手上拿着手电筒。
  欧阳平一行钻进青花巷以后,随之,就有很多街坊邻居也钻进巷子。
  人们不知道警察同志们想干什么。
  一行人来到土丘旁,欧阳平关照大家站在土丘下面,这么多人站在窑顶上,窑顶有可能会坍塌。
  郭老建议另辟蹊径,在土丘一侧掏一个洞,必要的时候,可以把密道里面的封土弄到陶窑外面来。这样,人的进出也方便一些。这个建议在当时是可行的,要是放在现在就不行了,现在,人们对于历史遗迹和文物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像黄耀岗这样的陶窑遗址,应该保护起来,有条件的话还应该进行修复和旅游产品的开发。
  洞口的位置选择在土丘的西侧,土丘的西边正好有一个深沟,密室里面的土可以放在这个深沟里面。
  陶窑外面的土在几分钟以后就清除干净了,但窑体上的青砖非常牢固——青砖是一块一块、由下而上叠上去的,难怪陶窑历经几百年还能保持完好。
  两个工人用洋镐先撬出两块青砖,然后一层一层地剥离,半个小时以后,一个直径为六十公分左右的洞口呈现在大家的面前。
  有这个洞口,同志们进入陶窑就方便多了。
  按照郭老的意见,先把封堵密道的土弄出来。
  六个工人,四个人在陶窑里面,两个人在陶窑外面。陶窑里面,两个人挖土,两人拖筐,陶窑外面的两个人将筐拖出洞口,将土掀到旁边的深沟之中。
  一个小时以后,封堵密道的土全部挪到了陶窑外面,土里面除了发现几块残缺不全的青砖,没有欧阳平和郭老要找的铁锤和酒精瓶。
  “怎么办?”汪小引道。
  “把陶窑后半段的土全部挖出来,如果还没有,就把北边五个陶窑里面的土全部挖出来。”欧阳平当机立断。他不只对郭老的想法坚信不移,他自己也认为,凶手将作案工具藏在陶窑里面的可能性非常大。案子在侦破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战胜困难是需要勇气和胆识的。
  同志们第一次进入陶窑的时候,事情只做了一半,同志们找到火柴和钢笔之后,就中断了原来的计划,原来的计划除了寻找现场遗留物,还要找到密道的另一个出口。何不趁机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顺便也满足一下读者的好奇心呢?
  陶窑另一半的土的厚度在五六十公分的样子,这些土以淤泥和杂草为主。
  二十分钟左右的样子,陶窑另一半的土也被清理出了来。
  按照欧阳平的要求,工人将陶窑北边的青砖墙打通了,这里的青砖没有费什么劲就打通了,这里的青砖是后码起来的,工人没有用铁锹,更没有用洋镐,只用手就掏出一个三四十公分大的洞口。工人刚开始用手推了几次,但没有推动,青砖是松动的,很显然,在青砖墙的另一边有土。
  欧阳平用手电筒照了照,青砖墙的另一边果然有土。
  陶窑顶上的这个洞——就是同志们第一次进入陶窑的洞口,极有可能是凶手封堵密道之后才有的。陶窑的外面包了一层厚厚的土,但顶部上的土由于风雨的侵蚀,加上调皮小孩的践踏,顶部上的青砖露出了不少,小孩子们少不了会将青砖撬起来,洞口应该是这么出现的。
  半个小时之后,第二个陶窑里面的土也被清理干净了,大部分土集中在青砖墙的北边——这些土显然是用来隐藏洞口的。
  第二个陶窑的规模比第一个陶窑要小许多,走向偏东北。窑身也边角窄。长度大概有五米左右。欧阳平用手电筒照了照,一个拱形门出现在眼前,洞口有一些石块。
  欧阳平把李文化喊到跟前:“李文化,你用铁锹敲石头。”
  欧阳平和郭老走出陶窑,向北,进入树林,走到七八米的样子,欧阳平和郭老停住了脚步,两个人同时听到了铁锹敲击石块的声音,声音有些发闷,具体位置一时还不容易确定。
  眼前是一片石林——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在这一片石头的周围也有不少石头,所不同的是,周围的石头稍微稀疏了一些。
  石块之间,有很多杂草和灌木。
  随着声音的逐步清晰,两个人距离声源越来越近。
  “欧阳科长,声音好像从这里面传出来的。”一个工人把身体伏在几块石头上听了听。
  郭老走过去听了听,然后朝欧阳平点了点头。
  “师傅,你们把这几块石头搬开。”
  三个工人一起上。
  大石头,小石头,一共搬了七八块。
  石块搬开以后,李文化用铁锹敲击石块的声音更加清晰了,还能听到陶窑里面的人说话的声音。但仍然看不到洞口。
  出口应该就在眼前这几块比较大的石头的后面——或者是石头的下面。
  欧阳平和三个工人一起上,小一些的石块,一个人能搬动,大一些的石块,必须两个人才能挪动——请注意,是挪,而不是搬。
  欧阳平和郭老的判断没有错,仅凭一人之力是无法进入密道的。
  “欧阳科长,你们看——”一个工人惊叫道,“你们快过来看——”
  两个工人掀起一块石板,在石板的斜下方,有一个拱形砖门。紧接着,李文化和另外一个工人的半个脑袋出现在洞口。
  密道的出口在石头堆的斜下方,清理完洞口斜上方所有的石块,一个直径为六七十公分的洞口呈现在大家面前,这个洞口很小,仅够一个人进出。洞口原来是被土封起来的,洞口的北边是土,要想进入洞口,必须先向下,然后才能进入窑洞。
  找密道的出口,并不是同志们的最终目的。找到铁锤和酒精瓶才是这次行动的最终目的。
  “科长,工人在墙壁上发现了两个洞穴。你们快进来看看。”李文化朝欧阳平大声喊道。
  欧阳平一行五人返回第二个陶窑。
  工人在陶窑两边的墙壁上发现了两个洞穴,发现洞穴的时候,洞穴是用砖块码起来的,所不同的是,砖块码得不够整齐和严实,砖块之间有一些缝隙。咋看,看不出来,用手电筒在砖墙上两相比较就看出来了。
  撬开洞周围的青砖,水队长从欧阳平手中接过手电筒,先进入墙壁东边的洞穴。
  “郭老,欧阳,这里也是一个陶窑。”陶窑里面传来水队长的声音。
  水队长用手电筒在窑里面上下左右照了照,第三个陶窑坍塌的很厉害,但奇怪的是,里面竟然只有少量的土——像是被什么人清理过一样。
  欧阳平将头伸进洞口朝陶窑里面看了看:“这里的土,应该是被罗开良他们弄去封堵密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