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初试锋芒
作者:独眼河马      更新:2023-04-21 07:35      字数:2460
  “非常危险?此话怎么讲?”
  “陈耀祖在密室里面放了一把剑。即使是在密室里面,他也非常注意自身的安全。陈耀祖进入密室的第一件事情是检查密室里面的东西有没有被人动过,我把密道门后面的城墙砖撬起来,陈耀祖一眼就能看出来。”
  “你没有和陈耀祖同处密室,你怎么知道他会检查密室里面的东西有没有被人动过呢?”
  “密室,我进去过几次,密室里面的东西从来都没有挪过窝,那把宝剑上一点灰尘都没有,但摆放的样子却始终如一。”
  “你们是怎么对暗号的呢?”
  “我亮一次,他也亮一次。”“这是什么意思?”
  “我亮一次是问他到没到,他亮一次,是告诉我,他已经到了。”
  “之后呢?”
  “之后,我亮了三次。”
  “这是什么意思?”
  “我告诉他,可以进入密室了。”
  “后来呢?”
  “没有后来了,徐在道杀害陈耀祖的过程,只有他自己知道。”
  “他没有跟你说过吗?”
  “他没有说,我也没有问——我也不想知道。搁在谁的身上,我看都不会说。”
  “带铁锤、铁钉、酒精瓶和酒精棉球,是你们事先谋划好的吗?”
  “不错,是我们事先合计好的,但他带什么样的锤子,我不知道,我们当时也没有想这么多啊!要是能想到这么个结果,我们就不会铤而走险了。结果让你们看出了破绽——从这里撕开了一个口子。”
  “百密一疏,徐在道做完案子后,也没有跟我提作案工具的事情。这也是天意啊!”
  “罗开良,将一根棺材钉加工之后钉入陈耀祖的头颅,这是谁的主意?”
  “徐在道出的主意。”
  “他怎么会想到这么阴毒的招。”
  “他给我看过一本书。”
  “什么书?”
  “是一本明清奇案集,上面有一个案子。”
  “说来听听。”
  “在一个大户人家,管家和主人的儿媳妇勾搭成奸,两人合谋将铁钉生生钉入主人的脑袋。衙门介入此案,一无所获,最后开棺验尸,在死者的头颅里面发现了一根铁钉。我当时虽有杀人之心,但心有疑虑,徐在道让我看这个,是想给我吃一颗定心丸。他答应由他亲自动手,我才决定动手。本来是准备两个人一起动手的,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
  原来,徐在道和罗开良的阴毒是有借鉴的。
  “铁钉为什么要从百会穴钉进去呢?”
  “我刚才提到的案子,铁钉就是从百会穴钉进去的,徐在道说,人脑袋上的骨头,只有顶骨是最不结实的。”
  “根据是什么?”
  “人体上所有的骨头都会和外物接触,接触之后,就有了硬度和韧度,只有顶骨,无论站立还是坐卧,接触不到任何物体,尤其是百会穴,是头颅最脆弱的地方。”
  徐在道和罗开良在动手之前,还对杀人方式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论证。这种杀人于无形的手法,并非无稽之谈。
  “罗开良,徐在道杀害陈耀祖之后,把密室里面的东西拿走了吗?”
  “不错。”
  “两个藤条箱藏在了什么地方?”
  “藏在了密道里面。”
  “密道里面?”
  “不错,藏在密道西边的陶窑里面。”
  “就是藏铁锤、酒精瓶和酒精棉球的那个陶窑吗?”
  “不错,那里原来就有一个洞,徐在道将东西藏进去以后,用砖块将洞口堵了起来。”
  “什么时候拿走的呢?”
  “陈耀祖出殡后的第二天夜里。”
  “是你们两个人一起转移的吗?”
  “是。”
  大家还能记得这一天吗?这一天夜里面,十二点钟以后,柳妈到陈梅的房间去伺候陈梅吃药,发现罗开良的床上空无一人。
  “那天夜里,你是不是在陈梅的茶杯里面放了安眠药。”
  “你们连这个也知道啊!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
  “那天夜里,柳妈去伺候陈梅吃药,发现你不在床上。”
  “柳妈夜里面到我们的房间去了?”
  “陈梅怕自己睡过了,特地关照柳妈十二点钟以后去喊她吃药。柳妈发现陈梅昏昏沉沉的,但她的头上并不烫。”
  罗开良脸色苍白,他不是被自己吓着了,就被事实吓着了。自以为神机妙算,考虑周密,没有想到经不住生活中的一次阴差阳错而原形毕露。
  “罗开良,封堵密道的工作是什么时候进行的呢?”
  “一九六六年下半年——元旦前后。你们说的没错,我是在唐瘸子的烟酒店拿了一包烟和一盒火柴。火柴应该就是在那时候落在密道里面的。封堵密道的工作分三次完成。”
  “罗开良,我们再问你一个问题。”
  “问吧!只要是我知道的,我一定坦白交代——我不再隐瞒了。”
  “徐在道经常夜不归宿,他跟陈菊说在单位值班,可我们到市博物院去调查过了,值班之事纯属子虚乌有。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徐在道在城里有没有落脚的地方呢?”
  “他可能和刘湘在一起吧。”
  “我们已经问过刘湘了,徐在道从来没有在她家过过夜。”
  “这——我就不知道了。徐在道做事向来放在葫芦里面摇,我们除了在合谋杀害陈耀祖的事情上有交流以外,其它事情,徐在道从来不跟我说。”
  审讯快要结束的时候,李文化和汪小引回来了。
  “郭老,科长,你们看——”李文化将一张折叠的纸条打开来,递给了郭老。
  郭老将纸条抚平放在办公桌上。
  大家都凑了上去。
  纸条上的内容是:“见到纸条,将藤条箱交给来人。徐在道,一九七零年十二月。”名字后面还有一个印章和一个指印。
  “罗开良,你交给徐在道的纸条上也是这么写的吗?”
  “不错,也是这么写的。上面也有印章和指印。”
  审讯结束之后,欧阳平一行六人直奔陈菊家。
  欧阳平说明来意以后,陈菊竟然莫名其妙。
  陈菊并不知道藤条箱的事情,徐在道根本就没有跟她提过这件事情,在她的记忆中,书房的楼阁上好像没有藤条箱——她家也没有藤条箱。陈菊的女儿徐小清——她大概是预感到家里面即将发生什么事情——至少是陈家出了事情——便回来了——她也不知道家里面有一个藤条箱,她说,她曾经爬到楼阁上去找一本书,楼阁上只有几个木箱子,根本就没有藤条箱。
  从纸条上的内容来看,陈菊应该是知道藤条箱的。
  可陈菊却是一脸茫然。
  在陈菊的指点下,同志们将写字台挪到楼阁入口的下方,陈菊又搬来了三张椅子,将两把椅子放在写字台上,将第三把椅子架在两把椅子上。
  水队长爬上写字台和椅子上。
  一眨眼的功夫,水队长上了楼阁。楼阁上除了几个旧木箱以外,并没有什么藤条箱,水队长逐一打开木箱,木箱里面除了书,什么都没有。